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647-罗马有多远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

第27章

5647-罗马有多远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第27章

小说: 5647-罗马有多远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加文化中同样有金字塔,也有人工防腐处理后制作的木乃伊,有人死后被抛掷山崖缝隙的习惯,这些在旧大陆尤其是古埃及文化中有集中表现,而且其发达时间为大约4000年前。不过美洲自然形成的木乃伊具有更为久远的历史。我认为木乃伊习俗假如自然条件允许确实可以“自发”,但也不能排除两地的交流。    
    以上种种,可以基本推定在大约4000…5000年间新旧大陆之间依然存在着联系。最低限度在这个时期双方依然保持着联系,否则类似金字塔这些文明就不会传承到美洲。初步看,可能由于气候的突然改变,海平面波动,使北方冰道受阻,大洋中的许多连接岛屿消失,导致大规模交流停止。


《罗马有多远》 第三部分人种话题

    人种话题    
    就人种方面看,美洲原住民多为蒙古人种,某些人几乎与中国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异,这是公论。但是也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这些美洲土著中肯定有很高含量的欧罗巴人种,因为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的大鼻子说明了这一点。这方面从一些古老的图画上更一目了然,不仅他们有高大鼻子,而且在彩色的镶嵌像中许多人是蓝眼睛。总体来看,美洲的人种与原始时期的旧大陆一样,呈混杂的非单一状态,但很明显所谓的“蒙古人种”占比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被同化就渐渐越来越看不出其他人种的存在了。中国台湾地区一直生活在闭塞地区与外部不交流的一些高山民族,从某些方面看倒是与美洲人有更多相似的成分,其中成因不难猜测。    
    对于美洲人种很可能有这样几个可能:一、从亚洲而来的蒙古人种与从北欧而去的欧洲人进行了杂交,但由于亚洲通道更为通畅,所以最终得到显示的是蒙古人种;二、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之前的人种“现状”,即纯种的美洲印第安人就是大约4000年前东亚人口或人种的再现,也就是说,中国夏商之际的人种很可能是接近这些在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中的美洲人的。     
    说到印加帝国的情况,似乎应该把“印加王室”和“印加帝国的臣民”分开看待。我认为他们之间可能为不同的人种,或至少有血统上的差异。    
    有资料说,印第安人中的一部分人皮肤是比较白的,而且他们多为统治者。这在玛雅地区有一定的体现。我还看到过一些资料说,这部分白皮肤的人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他们能够看懂那些玛雅文字,但他们在西班牙人进入美洲之后全部被杀,所以现在也就没有人认识那些玛雅文字了。甚至在美洲大洪水故事中,女主角就是一位金发白肤的美女。    
    印加王室的人种很可能也很特殊。印加王室规定不准外族通婚,而且为了保证王室继承人的绝对正统,都必须是兄妹婚,所以无论提到哪一位王室成员的血统都可以认为是该种族的整体特征。    
    或许古代人根本没有现代人的种族、肤色概念,所以他们对这方面不敏感,也就不特别记述,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还是在书中说道:“印卡王维拉科查的妻子、王后的名字叫玛玛·伦图(Mama Runtu),意思是‘禽卵母亲’。这位王后的肤色比一般印第安女子白皙,于是就用比拟的方法称呼他为‘禽卵母亲’……意思是白如禽卵的母亲。”(361页)她难道是个白人?假如事实如此则整个印加王室都应该是白人或接近白人?    
    还有一些奇怪的事例从侧面让我们怀疑,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些白人在蒙昧时期生活在新大陆,但他们在人种方面肯定与大多数印第安人不同。    
    第六代印加王“印卡·维拉科查”在昌卡人反叛之前还是个王储,他因为性格缘故得罪父王,最后被印加王放逐。这期间有一位自称为“维拉科查”的“幽灵”向王储通报了昌卡人即将叛乱消息,后来人们就以“维拉科查”称呼日后登基的印卡王储。其中的个别情节值得注意。    
    蒙古人种以毛少须稀著称,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洲印第安人都有此特征;而欧罗巴人却相反,他们毛发浓密,通常都有大胡子。传说中的“维拉科查”幽灵“与通常无须的印第安人不同,他脸上长着大胡子,而且与印第安人仅及膝盖的衣服也不同,他身上穿着垂及脚面的长袍,因此当地印第安人看到最早进入秘鲁的西班牙人面留长须、衣服遮住全身时,就管他们叫维拉科查。……印第安人相信西班牙人是他们的神的儿子,对他们尊敬备至,崇拜有加,毫无戒备之心……。印第安人还像对待自己的国王一样,称呼他们为太阳的子孙——印卡人”(340…341页)。    
    这则消息让人想到《哥伦布全传》里西班牙人初到美洲看到印第安人中有长袍大胡子的幽灵身影一事。他们为什么像幽灵一样生存,他们为什么不敢直接出来面世?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或者印卡王室的人员本来就是一小批流落过来的欧洲人?有关传说扑朔迷离。     
    我认为这样一个群体是存在的,否则就不会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群体里同样存在他们的“幽灵”。任何线索都不能放弃,我的研究原则是:宁信其有而研究之,也不可轻易放弃。    
    或许另外一个线索可以为这个疑问提供一个解释的出口①。1947年从秘鲁到太平洋岛屿探险的挪威人泰瑞从印第安人那里听到的故事主角——“太阳之子”——正是一群“白人”! 秘鲁地区流传的“铁基”故事中他们被视为“白神”。尤其印加王留短发,“只留一根手指那样长”,印加人与其他地区的印第安人确实不同,而欧洲白人很早就开始蓄短发了。从时间上看,很可能这些“白神”与印加王有一定牵连,其发生时间为大约公元前1000年。    
    幽灵“维拉科查”后来被印卡王储称呼为“叔父”,并且印加王还为这个“幽灵”盖了一座神庙。他们为这个“幽灵”做了一个雕像,他“身材高大,须长一拃有余,衣长且宽,状似长衫或道袍,垂及双脚。神像牵一异兽,形状不曾见过,四爪如狮”;这座神像“与我们(西班牙人)吉祥使徒的形象颇为相似,确切地说更像使徒圣巴多罗买,因为他的像上画着一个魔鬼捆缚在他的脚上,而维拉科查的神像是牵着一只从未见过的异兽”。遗憾的是这座神像与建筑后来被西班牙人摧毁了。    
    印加王室曾经流传一个“预言”,说他们“统治一段时间之后,必有前所未见的人来到那方土地,而且一定会废除那里的偶像崇拜,夺取他们的帝国”(361页)。这个预言其实就来自印卡·维拉科查。这些传说引申出几个判断:或者印加王室本身就是旧大陆偶然漂流过去的白人后裔,或者王储真的碰到了一个来自旧大陆的“幽灵”,他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秘密:文明层次更高的旧大陆存在。他们知道终有一天旧大陆的人会渡过大海来摧毁新大陆的文明秩序。所以这并非“预言”,而是一个了解事实背景的“判断”。


《罗马有多远》 第三部分关于印加王室

    关于印加王室    
    印加帝国尽管已经有婚姻制度,并且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帝王却妻妾成群,妻子或王后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位以维护继承权秩序。国王全部为兄妹或姐弟婚。与其说王室注重男系还不如说注重母系,因为王位继承人的母亲必须是上一位国王的女儿,否则其后代就没有继承权。这一制度一直得到严格执行,直到第十二世国王由于缺乏母系不得不同堂姐结婚。    
    这个王位的执行情况与古埃及帝国一模一样。或许其他地区也有同样的情况但没有得到明确的记载。事实上在大约4000年前希伯来人同样执行过这个政策,比如亚伯拉罕的妻子应该是他的妹妹。那么这个古怪的王室继承法是怎么传播到印加帝国的,这还是个问题,因为这明显是一种主动选择的文明制度,再创的可能性并不大。假如说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其实最“自然”的应该是乱伦群婚。并且一夫一妻制度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婚姻文明,并不见于其他封建时代的国家或地区。    
    国王有无数多的嫔妃,所以他有无数多的儿女,多的甚至达到四五百人。但继承权却很清晰,只能是男性,并且是正妻的长子。这些公主中的一部分会被选进“贞女宫”做太阳的妻子,她们终身不嫁,即便国王也不能进入她们的宫殿。一般一个贞女宫多达1500人左右——我觉得这是个拒绝皇家血统流入民间的“好计策”。    
    由于王室每一届都如此繁衍,并且代代如此,所以他们的家族群体无疑是印加帝国中最大的一个,一般平民无可匹敌。借鉴到中国,张、王、李、赵都是中国最大的几个姓氏,由于中国人特别重视姓氏一般情况下不会随便更改,所以对这几个姓氏做出追根求源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王”姓较大就合乎这个逻辑。“王”是中国比较明确开始有姓氏后的第一个王朝周王室的后代,并且他们统治的时间也最长,为800年,所以繁衍也盛。近年的统计表明,“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开封的犹太人证明他们中间的“李”姓来自“犹太十二支派”中的“利未”。在大约3500年前的犹太人历史中以摩西为首的祭祀家族就是“利未”家族。他们之间有着特别的关系吗?这个话题很有深究的必要。说到印加王室,作者直接说:“王室家族是最大的家族。”    
    印加的一夫一妻制规定每个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并且只能在自己亲属内选择配偶,以免血统混杂。他们还有一个“先进”的规定,“二十岁以上方可结婚,以便能够掌管家务或种田”,具体为女方18…20岁,男方24岁以上。这些颇具“文明”特色的法律让人感觉这怎么像是一个具有了旧大陆智慧的精明知识分子带去的文明政策。亚洲早婚泛滥,所以更有理由怀疑这个印加带头人是一位来自欧洲的白人。    
    在神话传说中,是太阳王给印加人带来了文明,是他教育人们开荒种地,改渠引水,兴修水利,制定规章,设置法律,王后则给当地人带去了纺织技术与穿衣习惯。这些颇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或伏羲——他教耕种、培道德、授法律、爱民如子、全心为人,是道德的楷模,人类的祖先。    
    即便这是个旧大陆过来的“太阳王”,想必也是个仁慈善良的教徒,他非常懂得体恤下层,富有博爱精神,实际上也是恩威并施,所以人民极其拥戴他们。从大量的扩疆征伐情况来看,他们确实是一支正义之师,多以感化替代野蛮残酷,常有孔明待孟获的情怀。    
    在我们怀疑这是一群被暴风吹来的商人开创的一个王国时,奇特的是他们竟然没有文字。在公元1000年前的旧大陆不是谁都认识文字,所以自然没有带过去文字是可以解释的——假如他们只是一批船员粗工。    
    第一阶段的帝国只有100个村庄,每个村庄大约100人,也有少到20多人的,印加的王国是从不足1万人的起点开始的。最初他们连一个臣民也没有,据说民众完全是被感召归化的。    
    他们很快建立了第一支军队。按照作者的推断,国家雏形是在“第六王”时期真正出现的。“自从印卡·罗卡国王时期起,秘鲁的印第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