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784-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7章

2784-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7章

小说: 2784-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皇都投降了,你们还为谁卖命呢?”    
    “天皇投降?胡说!”    
    “不相信吗?那好,读一读天皇的诏书给你们听吧。听着,‘我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即刻下令日本一切武装部队及不论驻何地的日本控制下的武装部队的指挥官,他自己及他们率领的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怎么样?快放下武器吧!”    
    接着我军又播放《思乡曲》等日本歌曲。还在城外房顶张挂劝降标语,并把印制的传单用大弓箭射进城里去,用迫击炮把成捆的传单打进去。还用厚牛皮纸糊成大风筝,在离城一公里远的地方,由几个人拽着飘到城上空。风筝上捆着一小包一小包传单,每包传单旁边点着一根线香,线香有长有短,先后烧断传单的绳子,传单就一包一包散落下去,像雪花飞舞似地飘进高邮城的每一个角落里。    
    12月25日夜晚,阴云密布,细雨蒙蒙。    
    “发起猛烈攻击!”随着粟裕一声令下,攻击部队首先突破南门,攻入城内进行巷战。在城西北方向,担任攻城突击队的是著名的“老虎团”第7团,最先登上城墙的是该团的3连1班。班长袁金生带领全班隐蔽地接近城墙,冒着敌人的猛烈射击和钩镣枪的推刺,踏着摇摇摆摆的毛竹云梯,奋不顾身地登上3丈多高的城头,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白刃战,打垮了敌人的多次反扑,保证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从突破口进入城内。    
    高邮城的东半部,原来有一座美丽的园林,楼台亭阁,幽雅有致。日军占领高邮后,就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司令部——人称“洪部”,为了形成更有效的战斗力,敌人不断收缩兵力,向“洪部”集中。    
    八纵突击部队接近“洪部”时,日军已乱成一团,有的只是木然地望着新四军官兵向前冲击。伪军见大势已去,无心再战。经过一阵激烈的枪战,“洪部”周围的枪声渐渐稀疏了。在八纵强大的军政攻势下,日军头目见败局己定,遂摇起白旗。    
    经过一天一夜激战,加上强大的政治攻势,日伪军终于宣布缴械投降。粟裕指示,受降仪式由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主持。韩念龙主任作为代表来到日军司令部。    
    “我是日本皇军高邮派遣部队最高司令官,我只同你方最高代表谈判。”一个日本军官全副武装、挎着指挥刀笔直地站在那里,大声地说。    
    “我就是最高代表,现在命令你们无条件投降。”看着这个装模作样的家伙,韩念龙实在又好气又好笑。    
    “我们旅团中心在南京,我们同意离开高邮,回到南京去,城里的弹药给养和重武器,我们可以全部留交给你们。为了到南京去时路上安全,我们将轻武器随同带走。”日本军官仍然十分狡猾,想讨价还价。原来这家伙就是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司令官岩崎大佐。    
    “现在,你和你的部属必须立即解除武装!”韩念龙威严地对岩崎说。    
    岩崎大佐感到非常难堪,犹豫了好久,最后才慢慢从身上解下指挥刀,放在桌上。    
    高邮城内的890名日军全部向八纵缴枪投降了。居民们挂出红灯笼,拿烟出来欢迎新四军,街上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的人群。新四军部队大部撤到城外,并严格执行城市纪律,一切接收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在有计划地进行。高邮城里丝毫没有战后的混乱现象,只有胜利的喜悦。    
    12月29日,粟裕接见缴械投降的日本军官。日本军官惊讶异常,连连表示:“不胜感激之至!不胜荣幸之至!”    
    日军司令官岩崎大佐双手捧起一把紫光闪闪的指挥刀,向粟裕深深地鞠躬,说道:“谨以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刀敬献给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国将军!”    
    攻克高邮之战,歼灭日军官兵1;100余人(其中生俘931人),歼灭伪军第42师师长王和民以下官兵5;000多人(其中生俘3;942人),缴获各种炮61门、各种枪4;308支,并且击退了自扬泰线增援的蒋军和日伪军。    
    高邮、邵伯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记录,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大大改善了华中南线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张鼎丞对高邮战役的胜利作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是我华中伟大胜利的战役”,“我们相信,只要将高邮战役的胜利精神与优良传统继续光大发扬,那么任何反动势力若要向华中进攻,定要遭受我党政军民团结一致的力量所痛击,而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当高邮战役将要结束的时候,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山东临城以东的枣庄、峄县地区进犯。新四军军部决定在临城地区组织决战,命令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入鲁参战。


第一部分:保卫抗战果实 准备应付内战“停战令”的背后

    兴师讨逆,创造自卫反击战场    
    “停战令”的背后    
    1946年1月的一天,重庆市阴雨绵绵。    
    蒋介石临窗伫立,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愁眉不展。    
    “双十协定”签署之后,蒋介石即向北方各战区下达进攻命令,企图一口吃掉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两个月的战争进程给蒋介石迎头一棒,津浦路上进展缓慢,占领北平、天津都要依靠空中和海上运兵。共产党的军队已经在东北到处活动,而国民党军队还在北宁线上慢慢推进。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国民党军被刘伯承、邓小平打得落花流水,马法五被擒、高树勋起义。    
    蒋介石感到,要调兵遣将与共产党作真正的较量,尚需一段时间的准备。而国际国内要求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也向他施加了压力,并召回赫尔利,派来马歇尔。    
    怎么办呢?看来只好暂缓执行内战计划,接受共产党代表团提出的建议。    
    1946年1月10日,张群和周恩来在重庆分别代表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与1月5日达成的《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同时公布。双方商定:停战令于本月13日晚12时生效。并在北平成立以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为首的军事调停处执行部,监督停火和解决国共双方军事上的矛盾冲突。    
    中国共产党人是真心希望和平的。毛泽东在停战令中指出:“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之一切军队,包括正规军、民兵、非正规军及游击队,以及解放区各级政府、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均需切实严格遵行,不得有误。全中国人民在战胜日本侵略者之后,为建立国内和平局面所作之努力,今已获得重要之结果。中国和平民主新阶段,即将从此开始。”    
    蒋介石并不希望和平。就在停战令公布几天后,他向长沙发出紧急电报,要国民党第4方面军司令王耀武马上来重庆见他。    
    王耀武是山东泰安人,出身贫寒,黄埔三期毕业生。抗战期间,他参加过“八一三”淞沪抗战、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在1941年春季江西上高会战中,他指挥74军重创日军,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很快被提升为方面军司令。在国民党将领中,王耀武被认为是比较有头脑、善于打仗的将领。    
    王耀武从长沙匆匆赶到汉口,换乘飞机到达重庆。蒋介石见到王耀武,面带笑容,勉励一通,然后表情严肃地对王耀武说:    
    “我主张军队国家化,使国家彻底统一。但共产党不肯将他们的部队变成国家的部队,他们也就不会放弃消灭国民党和颠覆国家的企图。和平解决国事,没有希望。山东在地理上很重要,况共军在该省已有基础,我们必须加强力量占领山东。控制山东可以支援华北及东北,任务繁重。而非李延年所能担任。我想将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李延年调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将第4方面军司令部及直属部队改为第2绥靖区司令部及直属部队,以你任司令官,司令部驻济南。”    
    王耀武当然愿意回家乡当总司令,但考虑到要与“共军”作战,又恐怕落下个发动内战的罪名。他感到很矛盾,建议道:    
    “八年抗战之后,军队风气太坏,需要整顿。目前不适宜与共产党作战。另外,官兵和老百姓都有厌战心理,想过太平日子。我认为,要共产党放弃根据地是不可能的。最好能划给他们一个区域,可以减少冲突,也有利于国民党方面巩固地方统治。”    
    蒋介石断然拒绝王耀武的建议,他说:“为了国家的统一,不容许再有割据。你要知道,共产党不会给我们整顿的时间,你不打他,他要打你。他不容许我们休息。你们不要因为和谈放松了准备。我们如果被他们打败了,就死无葬身之地。山东很重要,青岛又是美国的海军基地,我们必须控制。”    
    接着,他向王耀武面授机宜:“现在津浦、胶济路都被共军截断,我吩咐空军运送你的司令部和部队到济南。以当前山东的情况看,胶济路比津浦路还重要。你到济南后,应尽力打通胶济路。我们的军队将重要城市交通线占领后,再由点线扩大成面。”    
    看来,蒋介石对于打内战是决心已定,而且有了具体的方案。王耀武作为蒋的嫡系,当然是坚决执行。这么多的部队,要空运到济南而不暴露目标,该是一件多难的事。王耀武与先到济南的李延年商定:飞机将军队运到时,机场戒严,用带篷的卡车将部队拉到空闲的工厂。不许与老百姓见面。对外就说是李延年的12军。这样,在1946年2月停战期间,国民党第4方面军的部队从武汉机场起飞,陆续运送到了济南。    
    王耀武到济南后,发现情况确实对他十分不利。共产党在山东占有绝对优势,除了津浦、胶济铁路沿线的大城市外,县城和广大乡村都是共产党的根据地。由于交通尚未恢复,城里的粮食、物资极度匮乏,人心动荡。济南这座历史名城,过去被人称颂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而现在是“三面八路一面匪,一城司令半城兵”。    
    何应钦来济南视察,夜里听到城南郊区有机关枪和迫击炮声,不觉胆战心惊。早晨起来就问王耀武:    
    “昨天夜里有枪炮声,你听到没有?”    
    王耀武回答:“听到了。”    
    何应钦担心地说:“济南郊区就有共军活动,他们如果用炮向城里射击,都可以打得到。这样对我们威胁太大,要把他们打远一些。”    
    王耀武苦笑地应道:“是!”    
    何应钦看着王耀武无奈的表情,只得叹气道:“山东共军的力量优于我们,济南四面楚歌,处在孤立状态中,如不增加部队向外扩展,前途并不乐观。”    
    


第一部分:保卫抗战果实 准备应付内战针锋相对

    1946年2月2日,济南执行小组美方雷克少校飞来临沂,与陈毅会晤两天。陈毅首先揭露了国民党进攻事实,而后又作某些克制让步;据事实讲道理纵横天下申明自己的立场主张,又不失幽默风趣,终与雷克达成几项口头协定。    
    在回去的飞机上,雷克对同行人说:“像陈毅将军这样有才能的中国军事将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