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达·芬奇画传 >

第4章

达·芬奇画传-第4章

小说: 达·芬奇画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芬奇具有威信,很有说服力,这点无可争议,但他的理由主要通过图画强烈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早在1455年的博洛尼亚,亚力士多德勒•;费奥拉旺蒂就曾将圣母玛丽亚•;德尔•;坦皮奥教堂钟楼平移13米,证明这类设计并非不可行。


第二部分 艺术的开端第9节 衣纹描绘新的绘画表现手法(图)

衣纹罗浮宫馆藏《圣安娜》中圣母的衣饰动作    

  写生练习,尤其是织物褶襞写生,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室广泛采用。这种练习形式在矫饰主义画家那里更得到空前发展。达•;芬奇十分坚定地进行这种写生练习,他并没有将其看作刻板的笔法练习,而是通过一系列作在灰底画布上的单色草图来展示抽象和“真实”的力量,其高超的技艺深得瓦萨里赞赏。  《绘画论》的第四部分标题为“使人联想到着衣人的衣饰和褶皱”。文章写道:“衣料的布置应让人感觉不到没有人穿着。”他成熟期的作品都体现了这种主张,而且一些他早年在韦罗基奥画室所绘的素描也已经体现了这点,那时画室里专门有人制造人体模型。从这个时期起,达•;芬奇不只对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感兴趣,对科学技术也产生了兴趣。  控告达•;芬奇与老师委罗基奥犯有同性恋罪的诬告,很快被澄清了。然而佛罗伦萨的生活,让他一天也不能愉快。这一年,他离开了委罗基奥的画室。  在罗伦索•;美第奇的官邸中达•;芬奇的父亲彼埃罗为他找到一份工作。罗伦索需要他的下属要善于高超当然也是无聊的奉承,这些是达•;芬奇做不到的。同时,他与宫廷艺术氛围也显得格格不入,常常陷入被冷落的境地。这一段时期的达•;芬奇精神困苦,他甚至想逃避眼前的社会,脱离基督教而改信伊斯兰教,到叙利亚去当总督的宫廷建筑师。  终于,来了机会。达•;芬奇在这期间发明了一种乐器,式样新奇,形如马头,大部分用白银铸成,乐声极其清亮优美。罗伦索本来喜爱音乐,他立即喜欢上了这个怪异的琴式和琴音。他要发明这乐器的人亲身到米兰走一趟,亲自演奏并将这乐器献给米兰公爵洛多维柯•;斯福查。达•;芬奇觉得这是离开佛罗伦萨的好机会。于是,他立即给公爵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  他认为斯福查有力量能统一全意大利,因此,他在信中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战具发明的才能。他说他能建造轻而耐火的桥梁;能无须炮轰即可毁坏那些不是建筑在岩石上的要塞和堡垒;能在壕沟和江河底下迅速并无声地挖掘地道;能建筑蒙甲的战车,冲入敌阵时敌人无法阻止;使建筑美观而适用的新形式的大炮;能制造围城用的冲城机、巨大的投石机,海战用的能抵御铁石攻击的船,以及各种发挥神奇效力的进攻和防守武器。当然,除了战争和军事,达•;芬奇还历数了他的其他才能。他自己写道:“在和平的时候,我希望做个建筑师,替殿下办事,我将建筑私人的和公家的房屋,挖掘运河和设立水道。雕塑大理石、黄铜和陶土的艺术,以及绘画,凡有委托,我也能做,不下于其他的人。铸一尊青铜骑马像以纪念殿下尊人老公爵及四方闻名的斯福查家族,我也能承办。殿下若以为上面列举的种种发明似乎难以相信,则我愿意做个试验,或在大宫花园内或在殿下指定的其他地方。我愿做殿下最恭顺的仆人——达•;芬奇。”


第二部分 艺术的开端第10节 文艺复兴时期成就(图)

山水    

  15世纪尼德兰绘画的重要成就在祭坛画和独幅木板画上。在宗教画中,对描写人的生活和环境的兴趣浓厚增长,对传统的宗教主题给予人文主义的表现,是尼德兰绘画的主导趋势。这时画家们在木板画上使用了经过改进的油画方法,取得丰富、厚重、明亮、透明的色彩效果,受到欢迎。在勃艮第宫廷的赞助下,在教会和富有的市民的支持下,尼德兰画派成为具有特色的,在国际上与意大利画派分庭抗礼的有影响的画派之一。  康平和爱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康平的艺术具有明显的市民文化特征,其风格的形成则受细密画、民间艺术和图尔奈雕刻学派的影响。康平的作品曾给予凡•;爱克兄弟以影响。在尼德兰绘画新风格的建立中,爱克起的作用最为突出。他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描绘世界的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他力求表现出世界的整体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创作中,除了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外,还在造型问题上,对光和色的表现和空间构成的问题给予特别的注意。他不仅对油画方法作了重要改进,而且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方面都有所成就。  尼德兰画家们没有写出艺术理论方面的论著。他留在画框上的“尽我所能”的题字,是对于尼德兰画家们共同服膺的治艺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概括。继J。凡•;爱克之后,成为布鲁日首要画家的P。赫里斯特斯可能是他的学生。赫里斯特斯未能全面发扬J。凡•;爱克的艺术传统,但在传播经过改进的油画方法上曾起过一定作用。  韦登是15世纪中期有较大影响的画家。他的早期作品接近他的老师康平,善于用戏剧性的构图,明确地勾画出姿态和手势表现人物的情感。《下十字架》(约1435,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是他的早期重要作品。  1450年,韦登曾去意大利,颇受重视;晚年作品,色彩渐趋柔和,人物姿态处理较为含蓄,失去早期的严峻力量。尼德兰画风在国外的传播,颇得力于韦登的活动。


第三部分 米兰的艺术生涯第11节 斯福查骑马巨像(图)

抱白鼬的夫人    

  1482年,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前往米兰,随身携带了一把银制的里拉竖琴,这是洛伦佐•;德•;梅迪契送给米兰大公路多维科•;斯福查的礼物。  洛伦佐委任已年届三十的达•;芬奇充当艺术使者,想借助梅迪契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的文艺优势,发展与米兰的政治经济关系。而此时的达•;芬奇则因为事业的失意忧心忡忡。  1481年,佛罗伦萨绘画界的代表人物受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的邀请,去梵蒂冈为其工作,他们中有:波提切利、佩鲁吉诺、皮埃罗•;科西莫、吉兰达约。但达•;芬奇不在其列。他在笔记中反映了某种悲观思想。佛罗伦萨人文主义的文化气氛,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束缚了画家的雄心大志。他向往能在主张亚里士多德学说和实用主义的伦巴第找到一处更适合进行创作的场所。  米兰大公的领地身处四分五裂意大利,既富庶又新潮,其他欧洲国家早已垂涎三尺。文化上,它结合了世界哥特遗产与文艺复兴的新思潮。可惜的是,这个辉煌的城市几乎没有一个艺术的代表性人物。路多维科•;斯福查大公希望将米兰变成意大利的雅典,能与巴纳斯山伦萨、曼图亚、费拉拉、乌尔比诺这些城市媲美,而斯福查家族借此也可以跃身于梅迪契、贡扎加、埃斯特、蒙太费尔特罗等大家族之列。  在路多维科的宫廷里,达•;芬奇被称为“佛罗伦萨的阿佩莱斯”,这种称号专指大画家。他希望除了每次完成作品得到相应报酬之外,还能每月能够得到固定收入,这将对他的创作非常有帮助。为此作为交换条件,他必须担当宫廷里的娱乐主角,不得不生产着一些魅力四射的“装饰品”。  1482年在米兰与费拉拉交战中,艺术方面的进步起着相当微妙的影响,这一切得以解释为何达•;芬奇请博学的朋友代笔书写送呈米兰大公的申请。信上列出了10条内容,前9条中他标榜自己作为军事工程师的才干,同时毛遂自荐在和平时期完成一些建筑与水利工程,当然还有绘画和雕塑作品。最后,他慷慨激昂地提出要为大公的父亲造一座纪念像。除了为大公所熟悉的艺术才能之外,达•;芬奇还要贡献另一种“专业才能”,即他的发明和实践知识,工程制造和梦中机器。   达•;芬奇刚到米兰,就着手为米兰大公之父弗朗西斯•;斯福查制作骑马巨像。斯福查的父亲是个有名的佣兵头领,无论哪个国家要打仗,只需用钱雇他,他便带着部下出力卖命,不打仗的时候则过强盗的生活。斯福查继承他父亲的地位后,势力更加雄厚,战无不胜,人们称他为“战争之父”。后来他娶了米兰公爵菲力浦的女儿。1447年,米兰和威尼斯发生战争时,公爵不幸战死,斯福查带着部下佣兵打败了威尼斯军队,随即与威尼斯讲和。1450年他回到米兰自己做起了大公。斯福查死前传位给他的儿子路多维科•;斯福查。为了这座纪念碑式的“骑马巨像”的雕塑,达•;芬奇断断续续制作达10年之久。最初,达•;芬奇制作了若干草图,但他在雕像的造型问题上举棋不定。到了90年代,在翻铸模型的草图上,达•;芬奇才确定了稳步前进的姿态。1490年,达•;芬奇完成了高达7米的与真人大小相等的泥胚。它比当时那太罗和委罗基奥的骑马雕像要高出一半以上,被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得到同时代人众口一辞的崇高评价。因为铸铜像需要80吨铜,所以这个泥胚就先被安放在公爵城堡中的一个院落里。还没有等到完工,1499年,米兰就被法国军队占领了,而大公父亲的雕像也成了法军射击目标,直至被全部毁坏了。


第三部分 米兰的艺术生涯第12节 米兰的城市规划(图)

米兰城的描绘    

  当时的米兰经济发达,并且拥有全意大利一流的冶金和水利技术。达•;芬奇仔细研究了米兰的冶金技术,实地考察和研究了伦巴第的水利工程建设。他常常带领学生们去拜访巴费亚学院的教授们,和米兰的学者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他曾向斯福查公爵提出系统的方案,来开掘“斯福查运河”。这条运河将塞西亚河和第其诺河联结起来,而且用一个小运河网去灌溉伦巴底那地方的草地、田园和牧场。运河开成之后,广阔的伦巴底平原,从摩塔拉,直到亚毕亚特格拉索,河渠纵横交错,土肥水美,物产丰饶,如同人间的乐园一般。  在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达•;芬奇也是个“前卫”的艺术家,但他既不对抗社会风气,也不违背他的委托人的意见。在不断地与现实较量的同时,他竭力制造和把握有利机遇。从固若金汤的城堡到讲经说道的舞台,他画的这些庞大设计图的细节都十分合理。  1484年到1486年间,米兰发生了瘟疫,很多人染疾毙命,活着的人心惶惶,朝不保夕。“新型城市”这个主题在米兰遭受了1484~1485年瘟疫灾祸后的几年里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达•;芬奇的理想城市的标准是:合理的城市布局,具有自然的活力,对各个层次,从宫殿的高贵楼层到下水网道,都要求其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功能性。  达•;芬奇不满足于仅仅研究抽象外形,他提出实用的方案:道路和河流保障效率、休闲和卫生达到最为理想状态的交通。他建立体系的依据既不是以社会阶层划分,而是像解剖学一样,他以迥然不同的视角进行划分,从底层结构开始逐步向上。  这些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