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宗镜录略讲 >

第42章

宗镜录略讲-第42章

小说: 宗镜录略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断苦”呢?怎样才能断苦?无求,真达到无为法(中文叫无为,佛经梵文即涅槃毕竟的无为),人到无求即无苦,所以说一个人必须向这个路上走,至于如何断苦?原理是 “无求 ”,无求谈何容易!无求就是要了心。什么人去求?我去求,我为什么求?我 “心 ”想求。了心才能断苦,此心不了不能断苦。

 

  接下来,讲到世界上有很多人追求真理、追求超越人生,乃至学佛修道用各种方法,结果走错了路,深入一切邪见。邪见正见的确很难分辨,哪样是正的?哪样是邪的?大邪是否就绝对不正呢?老子有两句名言: “大音希声 ”、 “大智若愚 ”值得深思。大家学佛用功夫,所知所见要深学好思,更要读经典,不要自认这一点聪明就是正见,这正是我见,往往着了邪见而不知道。

 

   “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 ”,什么叫邪见?邪见容易引起苦。譬如我们做功夫,如果今天打坐功夫没有得到大快乐,你不能说这个是正道,其中有问题。至于真得到了知见正确,当下一念,比较性的快乐一定得到。否则,你的方法、知见一定有问题。我常说打坐熬腿多苦啊!哪里是修定?这就是 “以苦欲舍苦 ”,想以苦行舍弃人世间的痛苦得究竟解脱,这是错误的。佛说众生大部分都是走这样错误的路,自己还以为是正道。

 

   “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因此佛说,我的教化就是为了世上这么多走错路子的人, “为是 ”,为了这些众生,所以诸佛菩萨生起大悲心。

 

                      悟力不思议

 

   为不依正觉广大威势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于心外取法成诸邪见。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

 

   “ 正觉 ”即梵文的菩提。什么是不依正觉?前两天有个青年同学跟我讨论到觉悟的觉: “迷路了,忽然发觉刚才走错方向算不算悟? ”我说: “也算悟啊! ”中国人讲睡觉的 “觉 ”也是觉悟的觉,睡醒了即是觉醒了。觉有很多,包括世间法、出世法。 “正觉 ”即明白身心性命的根本,乃至宇宙万物的根本。所谓明心见性,是见到这个程度谓之菩提。正觉不是一般所谓有觉,因此有些经典不翻这个 “觉 ”字,只翻原文叫菩提,觉字很难翻,就是悟到生命的本来。

 

  为了一切众生不依正觉,不依正觉是智慧,下面有个名词: “广大威势之力 ”,这个 “广大威势之力 ”是功夫的、修持的境界。比如打坐,有时身上会产生腰酸背痛、头痛等等痛苦的反应,你要晓得这也是自己生命广大威势的力量。此广大威势力量有两层:

 

  第一层,平常未经修持,生理心理没有转化,一身都是业力。这个业力是痛苦的业力;现在经过修持,慢慢在转化,这一股正气所起的力量与业力在互相消长,于是产生我们感受的痛苦,所以这个时候有广大威势之力。

 

  第二层,凡夫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威力大得很。譬如这个世界经常有思想的威势之力的邪见一来,世界上死多少人?又如一个人脑子一动,杀人的武器就发明出来了,像死光的发明,就是众生业力的威势之力。这个力量转过来,就变成佛菩萨智慧神通,救苦救难之力,同样都是广大威神之力,这是指实际的功夫方面而言。有人说打坐容易走火入魔,其实根本就没有魔,自己智慧没有搞清楚,变成入魔。魔力是自己造的,佛力也是自己造的,广大威势之力是这个。

 

                      正念万法基

 

  其次,众生不晓得 “正念一心法威德力 ”,这要注意一个东西,我们晓得佛的修法有三十七道品,这是显教的,不管密宗也好、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天台宗也好,修法原理都离不开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基本上分四个架构,四念处:心念处、身念处、受念处、法念处。实际上感受当然属于身念处;法呢?意识的思想,一切世法、出世法都属于心念处的,换句话说,三十七道品的修法全在身心两者。由四念处的修法,最后达到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正念。

 

  (编案:《瑜伽师地论》二十九卷,从正见起依次阐述,至成就如是正精进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九种行相所摄正念,能摄九种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与正定。)

 

  什么是正念?比如今天修净土,认清理论,今天只念佛就是正念。它有一个范围,站在今天修净土法门的立场来讲,我只有念佛这一法门是正念,其它任何一念进来,乃至其他佛菩萨之念进来皆非正念。如果站在其它宗派,修密宗念咒子或观想的立场呢?今天念咒子这一念是正念,其它都不是。那么站在空念的立场,今天什么都不念,空空洞洞的是正念,其它都不是。正念是念的力量。以禅宗立场而言,禅宗讲无念是正念。拿唯识宗、净土宗或密宗立场讲,以有念为正念。

 

  当然,正念有范围,我们可以再定一个范围,凡是能使身心安乐、安祥的,就是正念;身心感受不安乐、不安祥即非正念。归纳起来,正念并非说空念才是正念,说我念佛这一念不是正念,那不对的;也不能说只有念佛这一念是正念,空念不是正念,也不对。八万四千法门,方便修习,立场不同。

 

  那么,所谓正念,是有念,不是无念。在座诸位有许多学禅的,假使真能够忘记身心,一念空空洞洞的,本来无一物,你经常昼夜如此,这个就是正念,可是你不能说它是空,这也是一念,不过在空念中而已。以四禅八定来讲,那属空无边处定,但还达不到真无边处,只不过有一个小空的境界而已,这就是正念。如果完全无念而修,坐下就坐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顽空;不过顽空也是一念,非正念而已!

 

  所以正念的道理要认清楚,换句话说,念念都在正念中就是定、就是慧。譬如修白骨观的,念念都在白骨这一影像,乃至走路、吃饭、做事,昼夜都在此中,这是正念。其它的念头,能不能做事?能啊!能不能讲话?能啊!那个是正念以外的旁用,没有关系,这一念始终不变去,这是正念。一得正念当然得定,当然止观具备,当然包括一切。修净土的净土就到了;修禅的禅的境界也到了;修密的密的境界也到了。所以,原理不会离开正念。

 

                      一心最威德

 

  为什么修这个法?永明寿禅师说,因为一切凡夫众生不懂正念一心法。大家如果了解这个道理,什么禅啊、密啊、净土啊,一切法门就是这一法门,就是这一法,正念一心。所谓提起正念就是这一念。

 

  许多修这个法门的说那个法门不是正念,修红观音的说修白观音的不是正念,这样一来,你那个根本都不是正念,谁是正念?正念在无念,无念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谓正念。此所以研究教理之重要,理通了以后,你才晓得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八万四千法门样样都是对的,不过修持要提起正念。正念的道理,刚才已经以面粉、吸铁石做过譬喻,你确定以这一法门修持,昼夜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是这一念存在。以此去修,不论在家出家,没有不成就的。

 

  为什么不能成就?平常的修持根本没有用正念一心法,用正念这一念把它定住。所谓定,是把它钉住,譬如挂物,必须拴住两边才能钉住。定就是一股力量把它钉住。很简单。大家不融会贯通世法、佛法,一天到晚打坐要修定,完了,一脑子乱七八糟的邪见都来了!什么神秘主义、定又怎样啦 ……一大堆。不修道学佛还好,一修道学佛乱用那些佛道名词,钉了一脑子。结果一脑子非正念,叫做 “经念 ”,神经之经,那就糟了!佛法非常简单、非常明白 ——“正念一心法 ”。

 

  正念以后,一切无知吗?那怎么叫正念!当然一切皆知,不过,知的没有关系,只有这一念。譬如本市很多道路,我们从东门到火车站,哪一条是我的正路?中和的路与我不相干,因为我的目标是到火车站。这一条是我的正路,你不能说其它的不是路,那你全错了!因此,我们要晓得 “正念一心法 ”的道理。懂了 “正念一心法 ”的道理以后,心的功能、自性的功能就会起大威德之力,心力之强大矣,此所以 “正念一心法威德力 ”之故。这个威德的力量可以了生死,可以去生老病死的痛苦,然而我们搞不清楚 “正念一心法 ”,所以威德之力起不来。

 

  一切凡夫众生 “于心外取法,成诸邪见 ”,都在心外求法而成外道。一切功夫、一切境界、身心内外,身体能飞起、放光,也是心的作用,这些都是唯心的威德力量。人人可以做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有,都具备这个功能;为什么做不到?不能 “正念一心之法 ”。做到了也不稀奇,能在空中走路有什么奇怪?

 

  比如前天跟孩子谈空中跳伞的经验,自三千米的高空跳到地面八分钟。有时在空中碰到气流,人在空中转,上不去下不来有个把钟头,怎么办?那只好由它转,把重心稳住,转到相当程度,把握住机会。结论是完全靠智慧,这个时候要灵光,如何求生存?是智慧。假使外在境界碰到气流,就像空中跳伞一样,只要把自己稳住,这就是定。外界的大势力、风向、气流的回旋,你无法抵挡,不等这个力量过去,你下不来,等于我们修持一样,此时唯有定,心更要静定。我问他慌不慌?他说慌啊!那下一步呢?他说我早知道,下一步不对就是死,没有第二个字。

 

  同样的,修持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你只要放下、定住,心里的威德就起来。跳伞在空中,此时不可能有外力的帮助,在那个大力量的轮回、大气流的回旋中,外力被那股回流的力量挡住进不来。实际上,那股气流的力量也是空的,它本身空,空的东西一起动时,其威力之大无法想像。唯空能够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都是空的力量。一切物质的成就,空的力量使你成就。空也能破一切法,物理的道理也一样,原子弹爆破的强大威力,也是空的力量。宇宙万有的成功,也是靠空的宁静才起来,所以《心经》上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清清楚楚。

 

   “于心外取法 ”,不要随便骂人家外道。以佛的眼光看,声闻、缘觉、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还是外道。心外求法,没有回转来,不知这一切威力、智慧功能,都是一心所造。因此,一般修行的人 “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 ”凡夫眼睛看到所谓有因果是生灭法,不识因果的体,只看到因果的用。

 

  譬如大家常用的比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世间法的现象,生灭的因果。瓜种下去之后慢慢成长,最后又结成一个瓜,当种子种下去,到后来结成瓜时,那种子的功能,亦即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