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明代八股文研究 >

第3章

明代八股文研究-第3章

小说: 明代八股文研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冰雪携》)文。
  二、八股文与明代政治关系。
  1、明代许多文人集团的创立与科举和八股文有关系(陆世仪《复社纪略》中有关论述)不少文社带有强烈的实用色彩,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是研究时艺的文人集团,可称为八股文写作研习小组或研究会。如袁宏道组织的南社其实就是研究时艺的文社。复社的建社初衷也主要是揣摩八股,切磋学问,后来逐渐壮大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2、有些考官,利用八股文的题目暗喻时事,或讽或谀。例见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五“出题有他意”、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六《题切时事》。考官们偷偷趁出八股文题之机,或以之讽世,或以之媚上,以八股文来干预时政,给八股文这种沉闷的形式,增添一丝政治色彩。







  第九讲 关于对八股文的评价
  一、 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1、 明清时代,有些学者对八股文评价甚高。
  比较正宗的文学家通常是鄙视八股的,而富有创新精神如性灵派等人却是高度评价八股文的,如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语、袁宏道《诸大家时文序》(《袁宏道集笺校》卷之四)、王思任《唐诗纪事序》(《王季重十种·杂序》)清代也有学者是把八股看成明代文章的代表文体的,如焦循《易余籥录》卷十五(《丛书集成续编》第91册子部)焦循认为一代有一代的代表性文体,明代是以八股文作为代表的。
  2、 八股文受到更多的是批评和鄙视。
  明代人对于此已有非常激烈的批判。例见成化年间进士吴宽《送周仲瞻应举诗序》(四部丛刊本《匏翁家藏集》卷三十九)、明/庄昶(《送戴侍御提学陕西序》)等。
  清代不少文人鉴于明王朝之倾覆,对于八股文尤其深恶痛绝。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拟题》、廖燕(《明太祖论》)等。
  二、 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原因:
  1、出现对于八股文评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但是因为批评者考察问题角度、立场的差异,实在也是因为八股文本身固有的复杂性所致。
  2、明清时代选用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这是带有必然性的选择。八股文正是一种标准化的论说文体,这种标准化正是为了选拔人才的某种“客观性”。而这种“标准化”与“客观性”往往正是戕害作者的创造性与个性化的杀手。
  3、从中国古代科举史来看,几乎每种考试文体都可能出现流弊,同时不管什么文体考试,也都选拔过一些优秀的人才,八股文也不例外。
  4、由于八股文所处的明清时代,面临着封建社会的最后崩溃,封建社会的弊端至此反映得最为明显,八股文的一切弊端与罪过也就显得特别严重。八股文的一切弊端,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八股文对于人材造成了影响和戕害,但其情况与程度也是因人而异。(袁枚《随园诗话》卷七)
  5、对于八股文影响的研究,须持知人论世的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9册。
  张弘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北京图书馆影印古籍珍本丛刊》本。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徐学聚辑:《国朝典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6册。
  《成化十一年会试录》,《北京图书馆影印古籍珍本丛刊》本。
  宋魏天应编:《论学绳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谢枋得编:《文章轨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经义模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倪士毅:《作义要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王充耘:《书义矜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俞长城:《一百二十名家全稿》
  方苞:《钦定四书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孙维祺辑评:《明文得》,康熙四十七年金陵两衡刻本。
  顾炎武:《日知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排印本,2000。
  吕留良:《吕子评语余编》,《四库毁禁丛书·经部》第8册。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论文汇抄》,清康熙五十三年吕氏家塾刻本。
  梁章钜:《制艺丛话》,上海:上海书店排印本,2001。
  周作人:《论八股文》,《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附,北平:人文书店,1932。
  卢前:《八股文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民国丛书》本。
  郭绍虞:《语文通论》,《民国丛书》本。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
  钱锺书:《谈艺录》(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启功、张中行、金克木:《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1994。
  邓云乡:《清代八股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199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