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第50章

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第50章

小说: 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西北方面军第8集团军战斗失利,塔林基地和塔林城失去了陆地屏障。波罗的海红旗舰队的所有兵力以及城市工人武装队伍,投入了保卫爱沙尼亚首都的战斗。在塔林的接近地上匆忙构筑防御地域,设置工程障碍,市区目标构筑防御工事。
  敌人想从行进间夺取城市和海军基地的企图,由于第8集团军步兵第10军、海军步兵部队、舰队的舰艇炮兵和塔林民兵武装队伍的英勇抵抗而被粉碎。
  7月底和几乎整个8月份,都在继续进行争夺塔林和主要海军基地的战斗。8月底,鉴于我军受到严重削弱而敌军有了加强,统帅部决定将基地的舰艇撤往喀琅施塔得和列宁格勒港,并放弃塔林。
  舰队航空兵积极地直接地参加了坚守塔林登陆场的战斗,对进攻之敌实施突击。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也是值得称赞的,他们在陆地在舰上作战都非常英勇。
  北方舰队这一期间同北方方面军部队协同作战,并以潜艇部队攻击由佩特萨莫载运镍矿石的德国运输舰。黑海舰队主要为濒海集团军运送人员和弹药,并在敌人交通线上进行战斗,破坏向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港口的运输。
  黑海舰队舰群协同航空兵,对康斯坦察的罗马尼亚海军基地实施了突击。黑海舰队航空兵对罗马尼亚的油田和铁路枢纽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
  对于海军的战斗行动,我有意识地不做详细介绍,因为这件事由海军将军和军官做起来会比我更好,更加饶有趣味。但是应当指出,如果在战争爆发前几年中对于海岸防御和海军基地防御的问题解决得更好些,那末各濒海方面军同海军的协同作战就可能取得更大的效果。可惜的是,海军司令部、国防人民委员和总参谋部对这方面的问题抓得太晚。
  自从法西斯德国撕毁互不侵犯条约,派兵入侵我国以来,差不多过去三周了。在这一期间,希特勒军队已经丧失将近10万人,1,000多架飞机,近一半参战的坦克。
  苏联武装力量,特别是西方方面军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这对以后的战事有严重影响。苏德战场上的兵力兵器对比,变得更加对敌人有利。敌人深入我国腹地500到600公里,夺取了重要的经济地区和战略要地。
  所有这一切对于苏联人民及其军队部是极其突然的。但是在那些严重的日子里,苏联人民更显示了思想政治上的团结一致。从最初一刻起,党就开展并日益加强了巨大的组织和政治活动。这些活动,完全为着一个目的——动员人民以全部力量抵抗敌人。
  预先制订的动员计划,特别是弹药生产计划,早在6月23日,就已开始生效。各人民委员部得到增加坦克、火炮、飞机和其他各种技术兵器的生产的指示。一周以后,政府撤销了已开始执行的1941年第三季度计划,并批准了第三季度国民经济动员计划,规定使技术兵器生产增加四分之一以上。
  但是,事实表明,这还不够。这时,一个以Н·А·沃兹涅先斯基为主席的委员会,制订了新的,要求更高的1941年第四季度军事经济计划。根据战前建立的预备生产力,政府制订了1942年加速发展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中亚细亚等地区的计划。在使全部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的工作中,这些地区后来起了极大的作用。
  党依据列宁的指示,要认真地进行战争,就必须有巩固的有组织的后方,必须不间断地、充分地供给前线有训练的预备兵力、装备和给养,要为了战争的需要改组国民经济。
  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开始了工业和运输的改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农业的动员。成千家工厂,昨天还在生产平时需要的产品,今天就转而生产弹药和技术兵器了。
  机器制造工厂和机床厂立即转而生产飞机和坦克,冶金工厂设法大量生产装甲用钢板、炮弹毛坯和优质钢。坦克发动机和发电机、扫雷器、测音器、雷达装备现在由无线电和电子工业企业制造。航空汽油、坦克和舰艇油料成为炼油厂的主要产品。生产钟表仪器的工厂改制炮弹引信。铁路工厂修理被打坏的装甲列车。
  敌人夺取了最重要的经济地区,使不少军区的动员工作陷入瘫痪:千百万苏联人和大量贵重物资遗弃在敌人后方。生铁、钢、钢材、电力等战略物资的生产急剧下降。新的工业中心受到了威胁。
  必须采取某种非常措施,拆下尚存的工厂。迁往东部,同那里的企业合并,然后以这部分国土为依托,猛烈进攻敌人,阻止并打败他们。
  一项就其规模和性质而沦都是史无前例的工作开始了。6月24日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疏散委员会,任命Н·М·书尔尼克为该委员会主席,А·Н·柯西金和М·Р·别尔乌辛为副主席。各人民委员部都建立疏散局或委员会。1,500多个企业,主要是大型的军事企业,在最短期间(从1941年7月到11月)被迁走,并迅速恢复了生产。与此同时,昼夜不停地往西部和西南部运送军队和武器。
  甚至30多年后的今天,也很难想象,为了打败敌人,国家的全部生活转为战时轨道曾使我国人民付出多少力量,经历多少艰难,表现出多大的英雄气概。
  资本主义制度的卫士们不能理解,我国政府怎么会成功地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搬迁和大型经济设施的重建任务。建立在社会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对“俄国奇迹”之谜的答案。直至现在,我们意识形态上的敌对者,还在努力解决这个谜。
  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乌拉尔、西伯利亚、扎沃尔日耶等东部地区的军事经济,采用了两种办法:全力加速建成那些战前已开工但未完工的工厂企业;加速安装搬迁来的工厂企业。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库尔干、彼尔姆、车里雅宾斯克等州的大型企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巨大的工作。
  在2—3个月内就建立了大量企业。工厂还未建成,坦克、飞机、火炮、迫击炮、炮弹及很多其他技术装备的军工产品就从工厂直运前线。人们全力以赴,使生产水平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不断提高。这里反映了战前党的教育工作的成效,特别是企业里党组织创造性的巨大工作。难怪戈培尔1943年1月说:“看来有点神奇,从俄国广阔的荒原涌出一批又一批人群和技术装备,好象有个大魔术师能够用乌拉尔的粘土塑造任何数量的布尔什维克人员和技术装备”。
  例如,联共(布)车里雅宾斯克州委在第一书记Н·С·帕托利切夫领导下进行了巨大的组织工作。帕托利切夫是一个精力充沛、有很高的组织能力的领导人,为该州工业的改组及其密切协作的组织工作,贡献了很多力量和创造性劳动。他在完成党所赋予的任务时不知疲倦的精神,曾不止一次地受到政府的表扬,被斯大林树为其他州领导人的典型。
  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由列宁格勒迁来的普季洛沃厂分厂并到该厂)创造了高水平的指标。坦克设计师Т·Л·科京和Н·Я·杜霍夫,能够在列宁格勒运来的设备安装后一个月就向前线提供第一批T—34,尔后又设计出HC重型坦克。这种重型坦克比德国的“虎”式坦克有很大的优越性。
  国防委员会特别重视坦克部队的作用,决定高尔基的索尔莫沃造船厂也进行坦克的生产。我记得,战争爆发第一周的周末,国防委员会就派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人民委员会副主席Б·А·马雷舍夫去高尔基,其任务是立即组织‘红索尔莫沃”造船厂生产T—34型坦克。在高尔基州委、市委的大力支援下,依靠造船厂的集体,这一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就解决了。
  1941年10月,当我受命组织保卫莫斯科的战役时,我们就开始接到索尔莫沃工厂最初生产的丁—34坦克。这一援助很及肘,在莫斯科会战中起了重大作用。以后,“红索尔莫沃”工厂提高了坦克生产速度,改进了坦克质量。
  1944年11月初,工厂改进坦克构造,采用了整形铸造炮塔和设计师Б·Г·格拉宾设计的坦克炮。这种新设计的坦克,在索尔莫沃工厂生产之后,其他工厂也开始生产了。
  这种例子还可以列举很多。
  我想,我党和苏联人民生活中这一英勇的片断,还没有充分地阐述。战争年代党和人民在经济方面所作的一切那样,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宣扬。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及其巨大的能力,正是在那个困难时期从如此伟大的事件中才最明显地表现出来。
  人民在战时拆迁和恢复生产中建立的劳动功勋,党在这一工作中进行的伟大组织工作,就其规模及对祖国命运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可以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最伟大的战役相媲美。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战争头几天内就有50多名联共(布)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00多名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党的边区委员会和州委会的书记,以及一些有名望有经验的国务活动家,根据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决定,被派去直接担负军事工作。党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措施,以加强国家生活和军队作战行动的各个方面的集中领导。中央委员会的机关进行了改组,中央委员进行了分工,分别领导着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一些最重要的部门。
  我们党已具有把全国变成一个统一的军营的经验。这一点我在本书开头部分已经讲过。这个经验从战争第一天起,就被根据全部新的条件加以运用。当国家受到致命威胁的时候,这个经验所依据的列宁主义原则,列宁主义的办事原则,成为共产党员在前线和后方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人民相信,党将从目前困难处境中找到出路,它能够组织人民粉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事业。需要的只是时间。
  战争初期遭受的严重损失和失利,使斗争过程更加复杂化。军队向内地且战且退。党中央和地方党组织、国防委员会采取了必要措施,向全国人民解释被迫暂时退却的情况。
  尽管情况极端复杂,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共和国的党组织和苏维埃机关,进行了有效的工作来动员苏联人民积极同敌人作斗争。为此目的在暂时放弃的地区建立了大量地下党团组织,成立了基干游击队,其中有突围出来的部队的战士、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参加。
  德国法西斯匪徒踏上我国土地以后,不久就不但感觉到了苏联人民对他们的仇恨,而且遭到了地下斗争的沉重打击。
  那个时期,苏联统帅部除了实行战略防御外,别无良策。既没有兵力,也没有兵器来组织进攻战役,特别是大规模的战役。需要组建大量战略预备部队,给它提供优良的武器装备,以便以优势兵力从敌人手中夺回主动权,然后转入进攻,开始把敌人逐出苏联国土。
  所有这一切都做了,但是是在以后做的。
  我军是在被迫退却的过程中转入战略防御的。我军不得不在不利的战役战术部署下作战,并且由于缺乏兵力兵器,不能建立纵深防御,特别是建立防御骨干——对坦克防御。
  不能不指出我国对空防御中高射武器不足,以及缺少应有的空中掩护的情况。战争初期制空权掌握在敌人手里,这就大大损害了我军的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