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

第100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100章

小说: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都不容易,唯独这个法门真正是万修万人去。

  你放下的功夫连须陀洹都做不到,不要紧,只要你能信,你真的愿意去,烦恼一品没断不要紧,生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极乐世界是个特别世界,它特别在哪里?特别在清净平等觉,特别在这里,所以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一般来讲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他不但超越六道,他超越十法界,他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可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一品烦恼没断,蕅益大师所讲的,他真的是凡夫,连小乘须陀洹都没有证得,也就是我们讲没入门;大乘,《华严经》上讲的,十信位他初信都没证得,但是他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他所享受的,他还是在凡圣同居土,但是他享受的,享受什么?智慧、神通、道力,跟圆教初住菩萨相等。他不是圆教初住菩萨,但是他的智慧、德相跟初住相等,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换句话说,不是他自己有的,佛给他的,给他的他一样享受。因此,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能不能回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能到这个世界上来度众生,他迷不迷?有时候会迷。那迷了会不会堕落?不会堕落,为什么?佛照顾他,法身菩萨照顾他。世尊在《金刚经》上不是嘱咐吗?嘱咐这些大菩萨常常照顾这些小菩萨,小菩萨就是指这一类的,他来加持他,他来开导他,一下就觉悟了。所以他很容易觉悟,很容易回头,道理在此地。他为什么在极乐世界没有真正成就他就来?他慈悲心切,看到这个世间众生太可怜,他就来了。我们把这些情形搞清楚,这世界上有再来人,真的吗?真有。再来人怎么也糊涂?原来是凡圣同居土再来的人,才有这个情形,方便土决定没有。特别是凡圣同居土中下这样的人,中下辈的人这种情形就很多,一定是佛跟这些大菩萨常常照顾他,没有他们照顾的话他就会迷了,真的会迷。

  “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可知矣”,一个字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何况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此地所说的,都是极力赞叹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真知道了,你就会念这个,念这个比念什么都好。古大德讲真话,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强调要念经?这个原因是我们对这个名号功德不了解,念经是帮助你了解,念经是帮助你破疑开悟。念经也是帮助你收心,因为你的心是散乱的,你不是净念,用念经的方法收心,就是都摄六根。念一部经,心定了,心清净了,把心浮气躁收敛,你再来念佛,功夫就会得力,是这么个意思。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才真正能够收到效果。

  末后,老居士在此地告诉我们,“且此一句佛号,下手最易,无分男女老少,不论智愚闲忙,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这些话是老人劝导我们,这一句佛号下手最容易,无量法门里面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这是最容易的,这一句佛号。所以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智愚闲忙,每个人都能念,随时随地都能念。念佛不要拘束,我们睡觉能不能念?能念。睡觉不要出声,为什么?出声伤身体,伤气,一样的功德。我们在洗手间,好像不恭敬?不恭敬就不出声。不出声不能摄心,那你就出声好了。出声是不是不恭敬?不恭敬事小,为什么?佛菩萨不会怪你,你自己摄心的事大。洗手间大声念佛,佛就怪我们,他就不是佛,他生烦恼了,佛怎么会生烦恼?哪有这种道理,佛只是希望你有成就,希望这句佛号真的能把你烦恼控制住。念佛不是别的,就是为这个,你不念佛,妄念就起来,用这句佛号来换代你的妄念;妄念都没有了,都是这句佛号,那你功夫成片了,真到功夫成片,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往生。功夫成片里头也有三辈九品,上辈三品往生自在,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也没妨碍。这是阿弥陀佛、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这叫什么?这叫真恭敬,恭敬不是在我们一般这个世间所执着的这种形式。这种形式我们也得要重视,为什么?避免别人造口业,主要是在这个地方。初学的他不知道,认为你这个不恭敬,他造口业,他看在眼里不舒服,他来批评你,他对于佛法没有透彻了解。透彻了解,人家看到你这个现象不起心不动念,他哪有分别执着。理跟事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所以要晓得,人人能念,个个能行。

  “名召万德,妙感难思”,这句话我们就会想到,如同本经前面有个很长的序,梅光羲大师写的,为我们详细介绍这个会集本。这篇序文,讲义后面附录的有,应当要看看,里面有很重要的信息,他把这句话讲透了,“名召万德,妙感难思”。里面一段话这么说法的,隋唐时代,这是真的,那时候的高僧大德太多了,我们这个经上引用的韩国的法师、日本的法师,都是那个时候到中国来留学的,回去之后,就成为许多宗派的开山祖师。这些人亲近过善导大师、亲近过智者大师,跟他们的关系非常深厚,黄念祖老居士这个《大经解》里面引用他们的话很多。他们曾经想过,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哪一部经最重要,能够代表他老人家一生所说的?结果大家都推崇《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称《华严经》为经中之王,也就是说,其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这是最主要的,大家公认的。我接触佛法是方东美教授介绍的,他说《华严经》是全部佛学的概论,也是把它推崇到最重要的位置上,佛经哲学概论。《华严经》到末后,怎么圆满成就的?是文殊、普贤这两大菩萨,引导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参学,这样才成就的。导归极乐,这部经专讲极乐的,也就是说,《华严经》到最后是归《无量寿》。这一来,《无量寿经》在《华严》之上,不在《华严》之下,在《华严》之上。可是《华严》难,入华严境界要修法界观,那不是容易事情。这个比《华严》还高,用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成就;换句话说,一句阿弥陀佛就入华严境界,那《无量寿经》就排名第一。

  《无量寿经》在我们现在这个本子,会集本,分全经为四十八品,说四十八章也可以,夏莲居老居士分的。这四十八品哪一品最重要?我们找最重要的,当然是第六品。第六品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就是转告我们,这里头字字句句都是阿弥陀佛所说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有四十八条,哪一条最重要?这也是过去祖师大德们公认的,十八愿最重要。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所以在日本有个宗派叫“本愿念佛”,他就依第十八愿,念阿弥陀佛就成功了。没错,日本的古大德创这个法门,他们有成就,现在人修学这个法门,我看很有问题,大有问题,为什么?他不懂教义。古大德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他基础都有了,他明白,现在跟着学的,这些大经大论的一些理论他都不知道,就执持这一句名号,烦恼习气都没有断,那怎么能成就?也没有真正发心,本经的宗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有一向专念,他没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古人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细心观察,真的,他是这个心,所以他相应。今天念佛的人他用的是妄心,他自私自利,他贪图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还损人利己,这怎么能往生!念这句名号,他能得的利益只是阿赖耶识里种一个念佛的种子,他的成就那是来生后世,他这一生不能成就,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再把菩提心讲得清楚,这个注解前面我们已经读过,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作佛的心,发作佛的心就是发度众生的心;没有帮助众生、成就众生的心,念这句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不相应。所以蕅益大师讲得好,我们前面已经念过了,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才是念佛功夫的浅深,这个话说得太好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为一切诸佛如来之所赞叹,为什么?广度众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阿弥陀佛的心里没有别的,念念都是帮助众生快快成佛,跟他一样,成佛之后普度众生。他不是自私自利,不是搞名闻利养,我们今天念佛最大的障碍,问题就在此地。所以最近这二、三十年当中我常说,常常劝导同学,我自己也在真干,放下自私自利。我这么大年岁了,八十以后,人就该死了,活一天,报佛恩要报一天,报佛恩是什么?自行、劝他。天天读诵《无量寿经》,依照《无量寿经》上的理论、方法去修学,自利;同时把自己学习的这些心得,跟有缘的同学们分享,这就是经上所讲的度众生的心。活一天做一天,想不想明天?不想明天,没有明天,八十岁就该死了,还有什么好想的?活一天就多干一天,活两天多干两天,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放下了。早年赵朴初老居士,这是位长者,是我们的长辈,他对我非常爱护,也很关心,劝我很多次,落叶归根。我是个非常念旧的人,对家乡有很深的情执,多少年来想回老家,老家还有个小庙,实际禅寺,我想把它兴起来。这么多年,我知道这有一定的困难,这也是一种情执,必须要放下的。诸佛菩萨的家乡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不是一处,处处都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众生跟自己都是一体的。所以这种情执必须放下,不再想了。这个世界整个社会都在动乱,灾难频繁,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每一天都作我最后一天的想法,不想明天,没有明天,我在这个世间就到今天就结束了。什么最重要?念佛最重要,劝人念佛最重要,除这个,都不是要紧的事,都应当彻底放下。

  所以,这一句名号你就晓得,名号展开就是四十八愿,这一句名号总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展开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展开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你看,它的纲领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才真正晓得名召万德,妙感难思。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归《华严经》,《华严》归《无量寿》,《无量寿》归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归这一句佛号。如果再扩大,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再扩大,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无尽法门。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这一句佛号不可思议,你为什么就不念?你为什么会中断?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几个人知道这个秘密?真知道的人太少了。

  我们再看末后还有几句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显果德”,这话是真话。凡夫成佛,用这个法门快速,一生成就,简单、容易、稳当、可靠,再找这个法门找不到了。末后他说,“如《疏钞》云”,莲池大师的话,“齐诸圣于片言”,片言就是名号,齐是跟他们平等,诸圣是什么?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用这一句佛号就跟他平等,真的。怎么知道是真的?阿弥陀佛自己说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就平等了吗?阿惟越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