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285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85章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

  这两位是本经的当机者,就是会众的两位代表。阿难是声闻众的代表,弥勒是菩萨众的代表。

  “汝见极乐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具足微妙清净庄严不。”

  你们都看见极乐世界了,亲眼看见的。宫殿,极乐世界佛住的,菩萨住的,声闻住的。楼阁、泉池、林树,这是举几个例子。具足微妙清净庄严不,这个字要念破音字,不是念布,念否,是否的否,这是一个问号,具足微妙清净庄严,是统指前面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极乐世界一切一切,样样都是微妙清净庄严,你们有没有看见?又问:

  “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诸香华。佛刹不。”

  我们知道,极乐世界是纯一菩萨法界。不但没有声闻缘觉,哪儿来的天人呢?这个地方问题又来了,这经上明明说,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色界天等于四禅天。天人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法会当中,他们去散花供养。这是怎么一回事?诸位如果读过华严经,听过华严经的人,这个事实你自然明了了;如果没有读过华严,没有听过华严,这确实是一个大难题。佛讲华严是在定中讲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入圆满菩提,就在菩提树下入定,二七日中宣讲华严经。参加这个法会,要不能入如来大定当中,你就没有办法参加法会;所以,华严经参与的大众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可是我们在华严经一开端就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天龙鬼神,不但有鬼神,连山神、树神都参加,里面讲神众就有三十多种。这些都是欲界,甚至于饿鬼道的这些鬼神,他们为什么也有能力参与法身大士的境界呢?假使华严经没有听过,地藏经听过了吧!地藏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召开的,天人参加这个法会不足为奇,在天上召开的嘛!阎罗王也参加了,阎罗王还带了许许多多的鬼王来参加。这个是恶道众生,他有什么能力参与佛的法会?也能在忉利天宫面对释迦牟尼佛提出问题来答问呢?如果这桩事情你明白了,此地你就没有疑惑了。实在说,诸佛菩萨慈悲到了极处。六道里面没有一道不化身,化身在里面教化众生。这些人从形相上看,他是天人,他是鬼王,他是阎罗王,实际上是大菩萨;所以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他那个身相没有变,还是他方世界天人的样子,其实他是大菩萨,他不是真正的天人,他是现天人之身,在那个地方度化众生的。你看楞严经上说的,应以什么身度化,他就现什么样的身,所以他不是真正的天人。那么极乐世界也没有真正的阿罗汉,没有真正的声闻,全是菩萨,都是菩萨化身。再给诸位透个消息,这些来表演的,来散花,来供养的这些天人罗汉,他方来的。究竟是什么人呢?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应化在他方,常常回家去供养本师佛。是这么来的,我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一类。第二类是阿弥陀佛以神力变化所作。你看阿弥陀佛能够变许多鸟,在那里讲经说法,难道就不能变天人散花吗?不思议境界啊!依正庄严无非变化所作。我们就不稀奇了,就像华严会上,地藏会上情形是相似的,这是真正庄严,显示出大自在。

  “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诸香华。夹佛刹不。”

  这问他你看到这庄严没有,天人散花供养。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这个唯然是答应得非常恭敬,以真诚心,恭敬心来答覆佛,我已经见到,佛所讲的统统见到了。接着佛底下就问了:

  “汝闻阿弥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

  这句是问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你听见了没有?弥陀法音,周遍法界。大音是说无处不闻,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听不到的,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是大法之音,弥陀藉这个说法教你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不是教你成罗汉,成菩萨,这叫大音,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是教你在一生当中圆满成佛,而且阿弥陀佛教化的对象,不是一个世界,不是一个极乐世界,是一切世界。从这个地方,你才真正看出这部经的殊胜,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善导大师所讲,一切如来出现于世间,唯说弥陀本愿海。给众生说什么法呢?就是说这部经,就是讲这个法门,所以这部经是佛出现在世问所说的第一经。我们在这里得到证据,他是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所以这部经典,这个法门,真正认识它,彻底了解它的人,实在不多。那么我们要问阿弥陀佛为一切世界众生说的,究竟是什么法呢?你们知不知道?有谁知道?这个经上有,‘四十八愿度众生’,四十八愿不都是阿弥陀佛自己宣说的吗?十方一切诸佛可以说都是代表阿弥陀佛说法,接引众生。我们这个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阿弥陀佛派来的代表,给我们宣说这个法门。四十八愿是说的纲领,等于是经题。每一愿里面的义理境界,无量无边,无有穷尽。那得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听得到这微妙之法了。我们这个世界,身心根性都很劣,听不到这样的佛法。正如同释迦牟尼佛在成道的时候,定中二七日中所讲的华严经。他讲的华严经,不是我们现在翻译的华严,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世尊当年二七日所讲的华严经,份量有多少呢?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是释迦牟尼佛二七日所讲的。那个经搬到这个地球,我们地球装不下;所乙我们现在读的这个华严经是华严经的纲目,好像我们读历史一样,我们的正史二十五史。古人教初学,初学二十五史部头太大了,怎么念起?特别作一个纲目,纲节,那就很容易懂了。把整个二十五史,三千多卷浓缩成十几卷,二十几卷。我们今天读的华严经是纲领,每一句经文就是一大部经的题目,全是念这个题目,所以里头的义理是无有穷尽,这个要知道。这个听到阿弥陀佛说法的音声。
  “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都听到了,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佛又说看看极乐世界一个往生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你看了之后,真的叫我们非常羡慕。

  “佛言汝见彼国净行之众。”

  我们要特别着重‘净行’这两个字,所以那个世界叫极乐啊!极乐从哪里来的呢?从每一个人都是修净行而来。这就是大经里头常说的:心净则佛土净。那个世界叫净土啊,人人都修净行,感得的净土。我们身心清净,你将来到哪里去?你当然是生净土。你心不清净,生秽土。心里污染,与污染相应;心净则与清净相应。你要想生净土,你就要修清净心,要修清净行。心行要相应。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我们读经念佛是手段,是方法,是门径。我们的标准是身心清净,行业清净,我们的造作不是恶业,也不是善业,叫净业,这才能相应。你造的恶业,所感的是三恶道受报;你所造的善业,你感的是三善道的善果。学佛人修的是净业,所以六道里头没有净业,不相应;修净业的人,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跟他就相应了。所以只要一念发心求愿往生,佛必定来接你。这桩事情千万不能疏忽,不是说念佛念得多就能往生,没那回事。念得再多,心要不清净,那还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要心清净,要行清净,行清净就是业清净。那么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到实报庄严土的上上品,都是净行之众。净行为什么还有三辈九品呢?是他净行的纯度不一样。你这个净行纯度愈高,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愈高。是这个道理,下面讲它生活概况,最不可思议的。

  “游处虚空。”

  他们很自在,可以在虚空当中飞行,自由自在。他也不需要翅膀,那个鸟张开翅膀很累啊!他不需要。他这个念头想飞就飞了,站着飞也行,坐着飞也行,躺着飞也行,没有不自在的。我们今天到远地去旅行,必需要交通工具,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交通工具,随心所欲;不但身能飞行。

  “宫殿随身。”

  他住的宫殿住的房子统统可以飞起来的,这个多自在。不但在西方世界飞行自在,即使到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无不自在,统统都得自在。

  “无所障碍。夹至十方供养诸佛不。”

  十方世界,想到哪里去,这个念头才一起,那个身已经到达了,你说速度多快?太快了。无论多么远的距离,一起心动念,人就已经到了。不但有这个能力,而且能够同时到达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怎么去的呢?分身,有能力分身。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那个处所统统能现身,同时到达。供养佛,供养菩萨,听佛菩萨讲经说法,听完了之后再回来。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兑现。我们在此地想学法门,那就苦死了。他们可以同时学无量无边的法门,他能分身,一个身学一个法门,能分无量无边身,一时把所有法门统统学完了。有这样的能力才能修四弘誓愿的圆满愿。不像我们现在分身无术,非常可怜,做这一样就不能做那样。这是真正入了无障碍法界,就是华严经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华严世界。那边天人的生活状况,问他们两位有没有见到。

  “及见彼等念佛相续不。”

  你有没有见到他们在那边,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们的功夫从来不间断,真正是百分之百圆满的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这个世界,大势至菩萨给我们提出个纲领,其实我们做不到,我们有业障,也有烦恼;必需要有饮食,必需要有休息,要有睡眠。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这种统统不需要,所以他们的功夫从来不间断,那怎么会退转呢?而且寿命长远,他们个个是无量寿。因此,生到西方世界必定一生成佛,成佛的早晚完全看自己功夫的勤惰。我们看到这个生活状况,就晓得他再懒惰,他还是往前进,决定没有退转,他没有退缘。人人都是在进步,有的进步多,有的进步少一点,只有这样的差别,统统没有退步的。

  “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皆是化作。汝悉见不。”

  阿弥陀佛以他的神力,变化作许许多多的珍禽异鸟,来给一切大众讲经说法,我们要问为什么?佛为什么不到处现身,现佛身来跟大家讲法,要现出这些鸟呢?还是众生的根性不相同。譬如我们这个世间,有人严持戒律,心地很恭敬,这样的人就喜欢端端正正在那里听佛说法。有些人对于严肃的要求,他不喜欢。叫他端端正正看书,他一行也看不下去,他要歪着躺着在那里看,腿竖起来在那里看,这样看,这种态度就不恭敬,所以佛就变个鸟跟他说法,你躺在那里听也没有关系。他不是佛像,佛像这样就不恭敬了。鸟在那里说法,你逗它玩,你什么样的态度,怎么放肆也没有关系。你看佛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你恭敬,他就端端庄庄,现佛身跟你说法,你放逸,他就变鸟类跟你说法。可见这个世界修行真正得大自在啊!不但鸟会说法,风也会说法,树也会说法,那边六尘说法。佛当年在世,这是讲到三千年前的世界,不仅仅是印度,中国也不例外。看看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