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5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5章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样,行为也不一样,这叫不相应。不相应,虽念,不能成佛。所以古德给我们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要相应。这就是一定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心,阿弥陀佛的本行。这些东西在那里呢?全在这一部无量寿经里面,这一部无量寿经你要是把它念熟了,你都能够理解了,你的心、愿、行就与阿弥陀佛相应了。那个时候念这一句佛号,跟普通人念就不一样了。念念相应。所以这个经不可不读,不读不相应啊!也许有同修问: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有许多老公公、老太太,一生只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往生的时候,瑞相很好,他们无量寿经没念过啊!他怎么能往生?怎么能成佛呢?说老实话,那些老公公、老太太,是上上根人,我们比不上啊!人家心地清净不打妄想,一天到晚就一句阿弥陀佛,净念相继。我们做得到做不到呢?做不到,比不上人家。如果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什么妄念都没有了,行!这经可以不必念,如果一面念佛,还一面打妄想,那这个经是非念不可,这个不能不知道啊!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夏莲居老居士是菩萨再来,应现在这个时代,把无量寿经重新整理,成为一个新的经本,普度末法众生,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我们善根福德因缘,可以说是相当的深厚。在这个本子流通还不到五十年,我们就人手一册,就看到,就能够依照这个本子来修行,这是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缘。因为这个法门直捷了当,方便究竟。比华严、法华还要直捷,华严还得要经过华藏世界,拐了这个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后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它拐了弯去的。我们不必经过那条路,直捷就去了,直捷了当啊!方便究竟。这个方法是非常非常方便,一句阿弥陀佛随时随处可以念,不受任何限制,没有任何障碍,人人能修,人人能学,人人能成就,这是究竟啊!‘奇特殊胜,不可思议’—这个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确实最特别的一个法门,任何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的。再看底下一段:

  ‘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也’。

  净土诸经中,佛当年在世,专门给我们介绍弥陀净土的有三部经,我们称为净土三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经。那么后来这些大德把华严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这两种经文附在三经后面,称为净土五经,这些到后面会给大家介绍。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净土诸经中,是看到五经一论,这一论就是往生论,天亲菩萨作的。这是专说弥陀净土的,这些经当中唯独无量寿经所介绍的最详细,最圆满。所以说此经‘备摄圆妙’,‘圆’是圆满,这个‘妙’在此地是赞叹,无论在言论上,在方法,在境界都达到了究竟圆满。经文不多,这是妙。这一句是纲领,圆在那里?妙在那里?下面就给我们说了,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这个妙啊!什么叫做菩提心?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觉’,‘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什么样的心才叫觉悟呢?真正认清楚我们这个世界生死轮回可怕,这个心是觉悟了。真正发心想超越六道轮回,求一个不生不死,这个心是觉悟了。如果再能够发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是大觉,是无上觉,是究竟觉,这叫做发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心要不觉就是迷,迷在那里呢?迷在六道、迷在生死。他不觉悟啊!他没有一个超越三界的意念啊!他没这个念头。所以我们把阿罗汉称为‘正觉’了,为什么呢?他发愿超越六道轮回、了生死、出三界,这叫正觉。我们想求升天,这也是觉,不正,为什么呢?没有离开六道,天道只比人道好一些,寿命长一点,死了以后还是堕落,还要轮回。所以这个觉,不正啊!出三界这才叫正觉,明心见性才叫做‘正等正觉’。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你们诸位好好的去想想看,发这个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在这里实践无上正等正觉,你真有这个心愿,老实在念佛,人家问你:今天干什么?你说:今天在做无上正等正觉。不一样嘛!做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作佛啊!我今天没有做别的,今天在作佛啊!天天都在作佛,这还得了嘛!这不得了啊!‘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这个重要啦!要怎么作法呢?要专念,专念这一部无量寿经,专持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念经的时候,就念佛,不念佛的时候就念经,二六时中,净念相继啊!就成功了,这个就是作佛。因为我们如果不念佛,不念经,就会打妄想,这个妄想就是造六道轮回。贪心起来了造饿鬼啊!人死了有六道,不见得都到鬼道去,为什么常常讲人死了就作鬼了?这个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你们想想看在贪、嗔、痴里头,那个心最重呢?就是贪心最重。贪心最重,那贪心引导你到饿鬼道去了嘛!嗔恚心重,就到地狱道去了,毕竟是贪心重的人比较多,饿鬼道去了。所以要‘一向专念’;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的。现在这个世间是乱世啊!出乱世最宝贵的是什么?光阴,把这宝贵的光阴要去做正经事,这个正经事就是念佛,就是作佛,这才叫正经事。不要把这宝贵的光阴浪费掉了,这才是真正一个觉悟的人。不迷了。这个法门最忌讳的是夹杂,为什么呢?我们的目的是修清净心,这一夹杂了,心就不清净了。经念—念一部,发心讲—讲一部,别人请我讲别的经,可以合掌谢谢他,我不会讲。你去请别的法师,有高明的法师他会讲,我不会讲,我只会讲这一部经,这就对了。我们古代的祖师大德,有样子做给我们看;有一生讲弥陀经三百多遍的,弥陀经不要把它看简单了,如果我们讲弥陀要解,讲弥陀疏钞,你看我们弥陀疏钞那个带子,我们讲一遍,若是天天讲,不间断的讲,不休息的讲,要把弥陀疏钞讲一遍,整整要一年。如果讲三百遍,岂不要花三百年了?清凉大师一生讲华严经,讲了五十遍,华严经讲一遍,一天讲八个小时,整整讲一年。一年讲一遍,他老人家活了一百多岁,长寿啊!后人称他为‘华严菩萨’。

  如果你发心专讲阿弥陀经,一生就讲一样,不讲第二样,你能够讲到三百遍、四百遍,我想后人看到你,一定合掌称你‘南无阿弥陀佛’,你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啊!你要什么经都讲了,什么都不是,这就坏了,不能成就啊!所以教育,这教育是师道啊!什么叫老师呢?老师是把他自己走错的路告诉后人,使后人不要再犯他的错误,这就叫老师啊!就叫师道啊!我今天把我过去所走的那个错路告诉你们,你们还不相信,还要照我那个错路去走,真是冤枉啊!我走的什么错路呢?就是当初没有专门搞一样,如果我专门讲无量寿经,或者专讲阿弥陀经,我今年讲经是三十一年了,三十一年不中断的话,今天走到全世界,走到任何地方,大家称我‘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了。我不是啦!年轻的时候无知,好高骛远,老师虽然指导,不相信,现在才真正觉悟了,觉悟之后我什么经都不讲了,人家来请我讲,我说:谢谢!我不会讲。从前讲过了嘛!我从前是胡说八道。胆大妄为,胡说八道。现在不敢讲了,现在我讲经只讲三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只讲三种。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无量寿经合起来是整部的经典,本经第二章;‘德尊普贤’,经里面多少次讲到,普贤道,普贤行。所以魏源居士将普贤行愿品列在三经之后啊!这个的确是有慧眼的,很有道理的。我们用这个三经自己求生净土,就决定有把握,决定靠得住,不可以贪多,贪多要坏事啊!所以大家要记住,专念;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这就行了。

  ‘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我们为什么知道发菩提心,一心专念,我们就有把握往生呢?决定往生!一点都不怀疑,凭什么呢?就凭底下这一句,这是四十八愿里面的十八愿—‘十念必生’,十念都必定生,何况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那有不生的道理呢?这是往生的依凭、凭据,一点都没有怀疑,经里面有明白显示,三辈往生之因,净土有上、中、下三辈,观经里面把它开成九品,九品就是三辈的展开,三辈是九品的归纳,意思完全相同。文字有详略之异,义理完全相同。这个在无量寿经里面也讲得相当的详细。‘三辈往生之因’,到经文里面我们要详细的来讨论。‘广摄九界圣凡之众’,广是普遍,普遍摄受九法界,九法界里面菩萨、缘觉、声闻,这是圣人,六道是凡夫。所以这个法门,他所度化的对象,是九法界所有一切众生。比华严、法华广大得多啦!华严、法华之所不及啊!

  ‘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这一段这个两行半,是把无量寿经的内容说出来了,这本无量寿经讲的什么?这两行半就全说出来了。无量寿经就说的这事情,把持名念佛这个方法,直指往生归元,归元就是见性成佛。这个法门就是教我们明心见性,成无上正等正觉,成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才叫归元哪!念佛法门就是这么一条道路,不仅是在娑婆世界如此,在十方三世,无量无边恒沙诸佛国土无不如是。要想究竟归元,只有这一条路,一切诸佛成佛,就是走这条路成佛的。现在佛把他这个路子传授给我们,我们依照他这个路子,一生就成佛了。所以你依照这个路子修行。给诸位说,连十方诸佛对你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呢?他们成佛拐弯抹角,走了好多冤枉路,吃了好多苦,你真幸运啊!真聪明啊!你一下就把路子找到了,你一生就成功了。唉呀!我们比不上你啊!诸佛都感叹比不上你啊!你怎么一下就成佛呢?他要搞三大阿僧祇劫,搞无量劫才成得了佛,我们几天就成佛了,这一生当中就统统办完了。所以这是一切诸佛菩萨不得不佩服的地方。实在说,诸位同修,你们今天要是肯定接受这个法门,我也佩服你啊!我搞了三十八年才搞到这条路,你怎么一学佛就把这个路子找到了,我比你就不如啊!我比你多走了三十八年冤枉路啊!何况诸佛菩萨搞了三大阿僧祇劫,搞了无量劫才找到,你怎么一下就找到?所以他那个佩服那个的意念,超过我太多了。你能相信,那是你的福报,你要是不肯相信,那你走我的老路,走了三十八年,也未必能走到我现在这个成就,未必能走得通。你要走诸佛那个道路,好了!你就念大藏经去吧!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就,这一生没指望了,还不晓得要搞多少次六道轮回?这要知道啊!千万不能当面错过。所以,这是直指往生归元之路啊!

  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是净宗第一经,换一句话说这个后面我们会读到。古德有比喻,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来做一个比较,华严经第一,华严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第一,那么换一句话说,这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