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本阵杀人案 >

第14章

本阵杀人案-第14章

小说: 本阵杀人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锷的那两条琴弦,此时向左右移动,左边的穿过石灯笼的灯孔内,向西移动,右边的则
朝向厕所的屋顶移动。
    金田一用手电筒向厕所的屋顶照去。
    “啊!是弦柱!”
    声音从探长的喉咙发出来。
    在厕所凸出的屋顶角落放一个弦柱,琴弦正通过弦柱上的凹槽随着水车的旋转移动
着,两条琴弦由左右逐渐往中间被拉紧,不久,在石灯笼的灯孔间绷成一条直线。毋庸
多言,日本刀此时正悬吊在中间。
    “水车的力道会破坏石灯笼和弦柱之间的安定状态,力道最弱的先弹开。”
    水车发出嘎嘎声,琴弦绷得更紧了,不久,弦柱被弹开,琴弦的紧绷力道松解了。
    “探长,我想弦柱应该掉在落叶堆附近,请找出来吧?”
    探长马上去寻找,果然发现掉在落叶堆的旁边。

    琴弦里藏杀机

    这时,松弛的琴弦又慢慢绷紧了,金田一用手电筒照向樟树干。
    “镰刀……”
    果然不错,那把锋利的镰刀正深深嵌在树干上,琴弦从刀刃与树干间所形成的空隙
间穿过,金田一用手电筒照向樟树干对面的空隙。
    “请各位看琴弦的移动方向。”
    琴弦穿过镰刀的刀刃底下往西移动,但是随着弦的紧绷,被后面垂下的五根竹枝固
定住,于是琴弦又在镰刀和石灯笼的灯孔间绷成一条直线,日本刀就在这中间晃动,比
上次更接近灯笼。
    “水车的力道、石灯笼和固定的镰刀,再加上琴弦的韧度,力道最弱的会先弹开。”
    就在这时,固定琴弦的五、六根竹枝往后弹,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同时琴弦在镰
刀刀刃处被割断,日本刀在空中挥舞两、三圈后,插在石灯笼旁的地上。
    “大叔,那天晚上您发现日本刀是插在这附近吧!”
    在黑暗中只听到喘急的呼吸声,所有人都双眼圆睁,瞪视着仍然剧烈晃动的日本刀,
没有任何人出声。
    “各位,是不是该确定琴弦的去向?”
    金田—一出声,所有人才如梦乍醒似的走过刀旁,进入庭内,断成二条的琴弦已掠
过枝桠,逐渐消失于支撑松树的那根青竹内。
    “看到这里应该可以明白了吧!接下来是琴弦穿过竹节内,被卷在水车轴上,轴上
有很多粗绳子,多了一、两根琴弦,应该没有人会注意的。”
    银造不断闷哼,探长更是低声咒骂,在我们回到遮雨窗前时,隆二忽然停住脚步,
喃喃自语:
    “那个弦柱有什么功用呢?”
    “那是为了不让日本刀拖在地上留下痕迹。你看,从樟树到栏间,距离稍远了些,
中途若不装置支撑物,日本刀滑出栏间后掉在地上,会留下拖动的痕迹;不仅是弦柱,
连屏风和青竹也都是如此,目的只是不要让榻榻米或地面留下刀或琴弦拖过的痕迹。
    由于屏风、镰刀、石灯笼、青竹等都是原本就有,不会让人感到怀疑,因此可知设
计这件血案的人是何等聪明了。只有一点让人感到不对劲的就是弦柱,但是它却成了破
案的关键。”
    实验结束了,大家又都回到八个榻榻米大的房间,在房间的明亮光线照耀下,除了
金田一之外,每个人的脸色都很苍白。
     
第十五章 本阵的悲哀
    贤藏露病态

    大家围坐在炉火旁,经过漫长的沉默后,银造开口说话,他的声音仿佛掉落深井的
石头一般的空洞。
    “这该说……”
    金田一望着银造,微笑不语。这时探长促膝向前。
    “贤藏是自杀的?”
    “不错!”
    “他杀死克子,然后再自杀……”
    银造呻吟地说道,隆二低垂着头。
    “是的,我就是为了这一点才特地请F医师来,医师,你是最先验尸的人,当时贤
臧横尸的位置和身上的伤口,和我刚才的实验有矛盾之处吗?”
    “他自己刺伤二、三处之后,再用力刺入心脏。当然,贤藏若像刚才那样的方式进
行,并非不可能。”
    “这么说并无矛盾了?”
    “应该没有。问题是,贤藏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呀!金田一先生,在婚礼之夜杀死新娘后自杀,这太不合常理了,到底是为什
么?”
    “探长,这点你应该明白才对,今天早上白木静子已经告诉过我们克子并非处女的
事实,这是造成命案的直接原因。”
    探长瞪大眼睛深深注视着金田一,然后深吸一口气说道:
    “但是……但是只为了这样……如果知道对方并非处女,可以退婚呀!”
    “迟婚后,难道不怕这件事会成为亲戚间的话柄?别人或许能够忍受,但贤藏办不
到。”
    金田一接着缓缓说道:
    “探长,我们刚解开的谜团不算什么,事实上,只要明白诀窍,大多数魔术手法都
是骗小孩的伎俩。这件事真正恐怖的不是如何进行,而是为何必须如此进行。要了解这
点,首先必须了解贤藏的个性和一柳家族的特质。”
    金田一转头望向隆二。
    “在这里对贤藏最了解的人应该是隆二先生,如果我说的不对,请你随时纠正。昨
夜我仔细阅读过贤藏的日记,但是,令我非常感兴趣的并非日记的内容,而是日记本。
    通常人写日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必定会翻开一次,因此,任何一丝不苟
的人,日记本里多少会有书页松脱、页角折损或纸面沾到墨汁的情形,贤藏的日记本却
绝对没有这种情形,像是刚装订好似的,非常洁净、完整。他不但勤于写日记,同时还
写得极为详尽,一笔一划相当工整,光是看他那如印刷般的字体,就有些令人透不过气
来了,由此可见他有相当程度的神经质与十分严重的洁癖。
    另外,女佣阿清说每当有客人来时,通常都会升起暖炉让客人烤火,如果客人的手
稍微碰到暖炉的边缘,他总是在客人离去后用酒精消毒该处。我想,这已经不仅只是洁
癖,严格说,应是一种心理病态,贤藏大概认为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都污秽不洁。
    此外,贤藏的感情起伏非常大,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他是个典型的
爱憎分明的人,这点可以从‘毕生仇敌’这四个字里清楚了解。贤藏也是个有非常强烈
的正义感的人,对普通人来说,这应该是人格上的优点,但是在他身上,反而是缺点,
因为正义感太强烈,使他在个性上毫无转圜的余地,容易自责又苛责别人。同时,他也
对封建色彩强烈的农村大地主的身分、地位质疑与憎恶。
    在一柳家中,封建思想最严重的人就是贤藏自己,身为一家之主又是本阵的后裔,
养成他的分裂性格,一旦有人冒犯到他的尊严,就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态,贤藏就是这
样人格充满矛盾的人。”
    隆二虽然低头不语,却更加证实金田一的说词。以我对贤藏的了解,觉得金田一刚
才所说的话十分中肯。

    悲剧的性格

    金田一接着又说:
    “这样的人终其一生只能面对孤独。他不但无法信任他人,更把自己以外的人都视
为仇敌,而且愈是近亲,这种心态愈浓。贤藏日常较接近的人是母亲、良介及三郎和妹
妹铃子四人,三郎和铃子都还年幼,问题就出在母亲与良介两人,尤其是良介。
    良介是个让人非常感兴趣的人,他的个性和贤藏正好相反,表面看来十分柔顺,内
心却非常偏激。由日记的内容可知,贤藏以‘教养不同’的藉口压抑着良介和母亲为他
带来的苦恼,尽量避免发生冲突。良介十分清楚这点,反而更有意无意地激怒贤藏,于
是,杀机就在这时种下。
    当初大家都非常反对这门亲事,由于贤藏的坚持,终于达成婚娶的目的,想不到又
在这时候知道克子既非处女之身,又曾经有过恋人,无巧不巧地在婚礼前不久双方还见
了面。请大家想一想,贤藏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
    金田一说到这里,暂时停住了。没有人答腔,探长、银造和隆二都神色黯然。
    “克子除了聪明开朗与坚强果决的个性让贤藏喜欢外,最吸引他的应该是克子给人
非常纯洁、干净的感觉。不料却在即将结婚之时知道她曾有过恋人,身体内留着别的男
人的血。像贤藏那样连别人碰过的暖炉都会用酒精消毒的人,对一个曾经投入别的男人
怀抱的女人,他难以接受。他只要一想到克子一辈子要依偎在自己的怀抱里,就全身冰
冷。但是为了自尊又绝不可能退掉这门婚事!
    他若是这么做了,等于是向以往他所轻蔑的亲戚屈服;他也无法把克子当成名义上
的妻子来蒙骗亲戚。在举行婚礼的数日前,克子在大阪百货公司碰见那个姓田谷的男人。
田谷究竟是何许人,贤藏和我们一样不了解,也许他不是那种会利用自己和克子过去的
关系敲诈的人,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万一田谷在一柳家出现,会演变成什么状况?
    一想到这里,贤藏当然不放心。不过,这次杀人的动机,与其说是各种事实造成的,
不如说是来自于他的性格。贤藏非常憎恨克子让自己陷入进退维谷里,而克子以残花败
柳之身,竟想当自己的妻子,贤藏一想到这点,就有说不出来的憎恶。结果,他只好以
那样巧妙的方法来杀人,但是表面上又必须让人以为婚礼照自己的意志举行,实际上他
是无法忍受成为真正的夫妻,才出此下策的。”
    金田一分析完凶手做案的心理后,隆二有些迟疑地问:
    “这算是殉情吗?”
    “殉情?不是的,这应是对克子充满强烈憎恨的恶意杀人案件,因为自杀并非贤藏
的本意,他知道任何巧妙的犯罪都难以掩饰,再加上他的良心和正义感无法长期忍受自
己是杀人凶手,因此,趁自己未受良心苛责之前先自我了断。
    这件案子和一般杀人案件或侦探小说的情节顺序正好相反,通常是先发生杀人案件,
接着是警察或侦探展开调查,最后才是凶手被逮捕或自杀。但在这件事里正好颠倒过来,
因此,我认为如果因为凶手已经自杀就认为这件事无足轻重,那是大错特错。凶手心态
之恶毒难以想象,尤其故意布置成克子并非被他所杀的样子,并且,在自杀之后更布置
成他杀的情况,天下再没有比这件更恶毒的事了。”
    “他是为了不在亲戚面前屈服,也不愿意亲戚或良介嗤笑自己而伪装成他杀的样子。”
    “正是这样,这件事的动机全都因这种观念而形成,也可以说是本阵的悲哀。”
     
第十六章 模拟杀人
    过程推演

    大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默默无语,空荡荡的偏院里,只点着一盆炉火,让人觉得有
些寒气逼人,谁都不想早早结束这次会谈。
    探长在炉火上写着字,擦掉,又重写。不久,他突然抬起头:
    “虽然大致上已经知道发生这件事的原因,但是案情的经过还是叫人不明白,能不
能说明一下?”
    探长的要求让金田一雀跃万分,一只手不自觉地搔着满头的乱发。
    “这件事里首谋的人已经死亡,无法听到他的自白,大家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去猜测,
但是还有相关人士在场,让我们从头开始研究这桩案件。”
    金田一从怀里取出小笔记本放在膝上。
    这桩案件给我最初的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