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143章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43章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占桂林未成。第二年春,李定国开始一次更加深思熟虑的推进,经过广西 
  南部和广东进入雷州半岛腹地,他在那里逗留了几个月,等到病愈。入秋, 
  他继续推进到新会,这是他计划取广州的关键地点。由于在三角洲地区缺乏 
  船只,李定国两次请求郑成功从福建给他的广东之役以支援,但由于各种原 
                                   ② 
  因,没有及时得到这种帮助。1655年1月,李定国军队受到清援军的沉重 
  打击,遭到严重损失,被追入广西南部。当李定国的军队在南宁重新聚合时, 
  只剩下几千人。 
       与此同时,孙可望在湖广西部的战役遇到同样的结果。1652—1653年之 
  间的冬天,他从沅州发动一次两路进攻。但在宝庆附近为清统帅屯齐所败, 
  随即回到贵阳。1655年春,孙可望的一支军队再次深入湖广中部。但这时总 
  督洪承畴已掌管湖广事务,他止住了孙军的进一步侵入。战争行动暂时停止。 
  清廷集中注意力于加强他们对湖广、四川北部和两广的全面控制,此时永历 
  朝廷仅存的支持者——张献忠从前的一些部下却卷入了自相残杀的斗争。 

                         孙可望和李定国控制下的永历朝廷 

       当孙可望巩固他在云南和贵州的收获时,永历皇帝一行已于1650年12 
  月到达南宁。第二年春,孙可望派人率兵“入卫”,并建议皇帝去云南。这 
  些人随即杀掉反对封孙可望为秦王的大学士严起恒等人。完全慑于恐吓,皇 
  帝正式封孙可望为王,赐国姓和一个新的名字。 
       与此同时,清军在广西取得进展,1651年10月,永历朝廷被迫逃离南 
  宁,这次走了一条经过广西西南极边的困难路线。第二年3月,孙可望派人 
  护送皇帝一行到贵州西南的安隆,此地是万山丛中一个荒僻的戍所。于是, 
  朝廷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被隔绝在这里达四年之久,而孙可望则以王者的派 
  头开府贵阳,设立六部,任命高官,并按他自己对于经书的解释开科取士, 
  据说还阴谋废黜永历皇帝,建立他自己的“后明”。 
       李定国取得胜利和他疏远孙可望的消息传到朝廷后,皇帝两次密敕李定 
  国救援。许封李定国为一等亲王,条件是让朝廷脱离孙可望的控制。但孙可 
  望发现了这个密谋。1654年春,他派他的亲信入朝查问,企图找出每一个参 
  与策划与李定国联系的人。永历皇帝禀性难移,不愿承认他自己的责任,而 
                         ① 
  让“安隆十八先生”被判处死刑。 
       在这个期间,李定国把全付精神放在湖广和广东战役上,不能照朝廷的 
  要求去做。尽管他对永历皇帝和明朝的中兴事业忠心耿耿,但直到他在两广 
  的战役中完全失败后,才把注意力转向安隆。到这时,李定国的运气虽然不 
  好,他在孙可望的同僚和部下将领中的声望却增加了。部分原因是李定国待 

② 根据明朝成例,功臣封爵有公、侯、伯三等,不能封为王或郡王,只有公爵死后可以追赠为王。申时行 

编:《大明会典》'465'  (1587 年;台北影印,1964 年),卷6,第1 — 2 叶。 
① 李赤心是李自成的侄子和养子,在与南明结盟之前用过两个名字:李过与李锦。 

… Page 436…

人诚恳,部分原因则是他们也厌恶孙可望的帝王派头和他对永历朝廷的无 
礼。因而,当李定国1655年秋从广西西部撤退,前往安隆时,他得到孙可望 
派去阻止他这一行动的某些人的暗中合作。 
     1656年2月,李定国到达朝廷,几天后护送永历一行离开了安隆。随后, 
他在云南府显示了一次力量,吓得那里的将领们承认了他的权威。3月下旬, 
永历皇帝被送到云南府,现在称为云南都城。为了努力显得像个政府,皇帝 
开始封官进爵,对象大多是李定国的部下和伙伴。 
     这之后,无论是孙可望还是李定国都感到在自己的领土上不够安全,都 
行动起来反对对方。双方都发生了倒戈、变节和阴谋反叛的事。李定国几次 
想与孙可望和解,但他讲和的表示都被拒绝了。1657年夏末,孙可望被人说 
服发动一次对李定国的惩罚性战争,却不知道劝他这样做的人是同他的对手 
商量好的。9月下旬,孙可望的军队越过贵州西部,10月,他的军队在云南 
东部与李定国军相遇,两军于是交战。孙可望的主要将领这时按事先商量好 
的计策,倒过来反对他,孙可望的图谋全部化为泡影。他退回贵州,军队受 
到很大损失,自尊心也大受伤害。 
     又羞又恼的孙可望前往湖广,于1657年12月向宝庆的清当局投降,以 
发泄他对背叛者的仇恨。他强烈要求满族人给他一个“雪耻”的机会,让他 
带领清军出征四川、贵州和云南。清军统帅对他不大信任,没有给他这样的 
任命,但他们确实待他不错。 

                               朝廷逃入缅甸 

     1658年,在孙可望投降后一个月,清军分三路出兵,吴三桂从四川西北、 
洛託从湖广西南、卓布泰从广西东北进入贵州。1658年6月下旬,三支军队 
在贵阳会合。随后,他们与洪承畴共商下一步行动。 
     在云南,永历朝廷调集军队抵御贵州的清军,但行动缓慢。到8月,才 
在贵州西南部选定三个防御阵地防守各渡口。但这些防御工事顶不住清军的 
协力攻击。从12月底至1659年1月,清军沿三条路线推进:吴三桂经七星 
关向北;铎尼(他的军队刚换下洛託的军队)从北盘江上游渡河;卓布泰从 
北盘江下游渡河。李定国在中央阵地死命阻挡卓布泰的推进,但受到沉重打 
击,匆忙回云南府安排将朝廷迁移到较安全的地点。 
     这时可以考虑迁移到四川东部或广西南部,但朝廷除了继续向西撤退 
外,实际上别无选择。少数人希望考虑逃过中国的西南边界;朝廷仍希望保 
持对大理以西领土的控制。1659年1月7日,当清军进入云南,皇帝一行离 
开了云南府。护送他们的是沐天波,他在一路上遇到的土著官员中仍有影响。 
同时,李定国和他最好的将领们准备拖住清军的推进。 
     2月2日,吴三桂和卓布泰从昆明湖地区向西追击,摧毁所有的抵抗。3 
月10日,清军进入永昌,这时,一再遭到自己的护送军队抢劫的狼狈不堪的 
永历朝廷到达了中缅边界中国一侧的腾越。然后,李定国在怒江西边磨盘山 
中的羊肠小道上停下来,对清军进行最后一次顽强的抵抗。在那里,清军险 
些中了精心布置的埋伏,接着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双方都伤亡惨重。李定 
国和他的残部设法南逃至边界地区。饱受兵变折磨的永历皇帝一行,在3月 

… Page 437…

                                         ① 
  下旬通过一处边关进入缅甸领土,从腾越出发时有4000人,这时只剩下三 
  分之一。磨盘山伏击削弱了清军并打击了他们的士气,他们的追踪,过腾越 
  不远即止,没有穷追。 
       当李定国和他的伙伴白文选分别在缅甸东北地区恢复元气时,清廷在云 
  南府周围和其他地点派兵驻守。在总督洪承畴的指引下,清廷暂时集中注意 
  恢复农业,学习驾驭土著领袖,并向缅甸人施加外交压力。他们希望失败、 
  饥饿和疟疾将最终毁灭李定国剩下的军队。 

                                永历皇帝在缅甸的困境 

       在边界的缅甸一边,几乎已被所有的兵士抛弃的永历一行,在继续前进 
  之前,被迫放下武器。几天后,皇帝和646个随行人员在大金沙江(伊洛瓦 
  底江)岸的蛮莫上船。其余的人陆行,相约与皇帝一行会于缅京阿瓦。但皇 
  帝一行在井梗被暂时扣留。陆行者也许被误认为入侵者,于5月初在阿瓦地 
  区被杀,只有几十人逃进了荒野。1659年6月,永历皇帝一行到达阿瓦,被 
  安置在京城对岸一处简陋的营地。皇帝一行长时间受到缅甸政府的冷遇。虽 
  是粗茶淡饭,但还过得去,皇帝的随行人员努力适应主人的愿望和缅甸的风 
  俗。 
       明代中国所称的缅甸,仅指这个地区的几个“蛮夷”国家和部落联盟之 
  一。在洪武和永乐两朝,通过设置“宣慰使司”(指定宣慰使但不指定僚属) 
  令其朝贡和配合军事行动,对这些政治实体建立了名义上的宗主权。缅甸各 
  部人民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好。有一个时期缅甸不复存在,到 16世纪中叶才再 
  度出现。万历时期,缅甸向北扩张的战争侵入了云南。特别是在16世纪的最 
  后10年,缅甸和云南当局经常发生战斗,争夺边界上的小州县。17世纪初, 
  缅甸再次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但关系紧张,在万历朝结束后没有来往。实际 
  上,这时上缅甸各部屈服于缅甸,并开始接受阿瓦的缅甸政府的行政管理。① 
       现在的缅王他格利远比他具有革新精神的前辈软弱,出于人道考虑,允 
  许永历皇帝避难,但他拿退入缅甸的中国军队没有办法。这主要是李定国和 
  白文选的队伍,他们不仅在缅甸东北部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以煽动边境的 
  部族叛乱相威胁。事实上,从1660年春开始,这些军队几次进逼阿瓦,要求 
  迎归永历皇帝。这使缅甸人感到恼火,因为即使交出皇帝,也不能保证他及 
  其难以驾驭的支持者愿意或者能够离开缅甸;而他格利控治下的阿瓦,没有 
  能力将他们赶出去。遵照主人的要求,永历朝廷的一些人以皇帝的名义敕令 
  入侵者离开,但两位中国将军干脆予以拒绝。 
       随着对缅京军事入侵可能性的增加,缅甸人对永历一行就不怎么客气 
  了。到1660年中秋,朝廷处于极度匮乏的境地。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用来换了 

① 保罗·佩利奥特:《米歇尔·博伊姆》'420',《通报》,第2 辑,31,1 — 2 (1935 年),第95—151 页。 

弗里茨·耶格尔:《瞿式耜的晚年》'278',《中国》,8,5 — 6  (1933 年),第197—207 页。桑原骘藏: 
 《明朝庞天寿致书罗马教皇》'301',见《史学杂志》,11,3 (1900 年3 月),第338—349 页,和11,5 
 (1900 年5 月),第617—630 页。 
① 后来同情爱国志士的记载,指认只有十几岁的热情的抗清者夏完淳为文官密谋者中的主要人物。见查继 

佐:《东山国语》'16',沈起增订(1669—1676 年间;重印,《台湾文献丛刊》,163,台北,1963 年), 
第101—103 页。 

… Page 438…

  食物。1661年6月,缅王弟猛白弑兄自立,情况就变得更坏。猛白比乃兄有 
                                        ② 
  魄力,准备同中国入侵者开战。不久,永历的全体官员被邀请参加向新王效 
  忠的典礼,并安排这个朝廷的最后解散。这件事变成了一次大屠杀,所有健 
  壮的人均被杀害,其余许多人自尽。患严重气喘病的皇帝现在只有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