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95章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95章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排列顺序。第一个皇帝的神主被安放在庙的中央,向南,其余的在它前面 
  排列左右,向东和向西。他再次把他父亲的神主排在正德皇帝的神主之上, 
  仿佛他的父亲在他之前确曾统治帝国。现在,在他最初掀起大礼的争端 24 
  年之后,他终于对排列顺序满意了。 

                                        皇室 

       皇帝有三个主要配偶。他的第一个配偶娘家姓陈,是他的伯母为他挑选 
  的,于1522年立为皇后。皇帝对她的父亲陈万言 (死于1535年)很好,有 
  几个朝廷官员批评过他的宽宏大量。但在1528年,当进讲《诗经》时,皇后 
  因嫉妒其他两个妃子而发了脾气。皇帝被激怒,皇后(她已怀孕)变得非常 
  焦急,以致流产,不久以后于10月21日死去。 
       他的第二个配偶娘家姓张,是锦衣卫一个军官的女儿,于1526年进宫。 
  她满足皇帝对精心制定的朝廷礼仪的爱好,到处陪伴着他。当两个皇太后指 
  示皇帝从后宫中选一个新配偶时,他挑选了她。她于1529年2月8日立为皇 
  后,并到1534年她被废为止,一直是皇后。她在那个期间参加了所有重要的 
  朝廷仪式,1530年1月在崇尚养蚕的新仪式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在北京北郊 
  建了一座祭坛,1530年4月24日在那里举行了一种精心制定的仪式,这是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5000名太监仪仗队排列在行进的路线上,还有5000 
  名环绕祭坛。所有皇帝的嫔妃和宫女陪伴着皇后,仪式之后举行了盛大的宴 
  会。皇帝觉得她在这次和其他仪式中的举止非常动人。 
       但是,这位皇后不能生育后嗣。1531年,在大学士张璁的建议下,他额 
  外选了九个嫔,希望由此增加生育的可能性。张皇后于1534年颇为突然地被 
  废,可能是由于她曾试图为皇帝的伯母说情。她于1536年去世,埋葬时没有 
  举行仪式。 
       前两个配偶是北京附近地区的北方人,第三个主要的配偶却是南京附近 
  地区的南方人,娘家姓方。她于1530年入宫,在皇帝母亲的建议下于1531 

① 在规定皇帝诸王子正当行为的一个条款中出现的 《皇明祖训》'385'的这段文字,原文如下:“凡朝廷无 

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 
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应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代。”这段文字明显地指同母所 
生兄弟,而不是指异母兄弟或堂兄弟。见明太祖:《皇明祖训》(1395 年;重印于《明朝开国文献》'388', 
台北,1966 年),Ⅲ,第1633—1634 页。 

… Page 287…

年被选为嫔。1534年1月28日,在张皇后被废后的第九天,她立为皇后。 
据说她入选是因为她举止彬彬有礼,她也在朝廷仪式中设法使皇帝感到高 
兴。 
     1542年,她阻挠了一次谋杀皇帝的企图,但在这一过程中处决了他宠幸 
的一个妃子。皇帝后来认为她对他爱妃的死负有责任。1547年她的宫着火 
时,他不肯营救她,她在大火中丧生。但是,因他对她深感负疚,他为她的 
下葬精心地安排了仪式。 
     在皇帝的八个儿子中,只有两个达到成年。他的第一个儿子在他26岁生 
日的前一个星期,即1533年9月7日出生,两个月后于10月27日死去。他 
的第二个儿子朱载壑(1536—1549年)于1539年三岁时立为太子,在他12 
岁举行冠礼后两天死去。他的第三个儿子朱载壑(1537—1572年)继承了皇 
位。1539年,当第二个儿子立为太子时,第三个儿子成了裕王,第四个儿子 
朱载圳成了景王。由于太子于1549年死去,裕王应立为太子,但皇帝认为不 
吉利,把这件事搁置了起来。这两个王子之间展开了一场竞争,但谁也不能 
使对方退出,所以竞争没有结果。1561年景王离开北京到他的封地去,他在 
那里死于1565年。但是在50年代,宫里公开争夺继位,景王想要取代他的 
兄长,这在宫中是众所周知的。 
     皇帝和在北京的皇帝的亲属们的关系是紧张的。他特别讨厌他的伯母张 
太后,他认为她在1521年他母亲初到北京时对她很坏。1524年春,他拒绝 
了她在她生日时的正式朝贺,而几星期以前,他曾精心安排仪式以庆贺他母 
亲的诞辰。提出抗议的官员们被逮捕,皇帝让大家知道他不能容忍对他个人 
生活的更多的批评。他显然要在各种朝廷仪式中,尊崇他的母亲以奚落他的 
伯母。 
     1525年4月15日,一场火灾烧毁了他伯母的寝宫。她和她的侍从在重 
建旧宫期间不得不移居一座较小的宫。皇帝起初同意以较小规模重建这座旧 
宫的方案,因为那时正在建造中的他父亲的庙需要材料。但是在8月晚期, 
他却提出停止这座宫的工程,表面上说是要减轻他的臣民的负担。大学士费 
宏指出太后因住所而感到不快,但皇帝不为所动。10月,当工部尚书建议停 
止几项皇帝的建筑工程时,他在太后这座宫的工程也予停止这样一个条件 
下,表示同意。 
     1533年10月,他把她的兄弟张延龄逮捕入狱。张于1515年杀害了一个 
人,但已通过一个有势力的太监的调解,设法了结了这宗告发他的案子。一 
个卫指挥想敲诈一些钱,威胁要重开这一案子时,张也把他杀害了。但是卫 
指挥的儿子坚持把他父亲的诉状上呈皇帝。皇帝把这一控告看成是向他伯母 
进行报复的一种手段。起初他想使张承担谋反的罪名,这种罪名当坐族诛。 
当他的伯母要求进见以恳求宽恕她的兄弟时,他拒绝了她。大学士张璁指出, 
张太后是张姓一族的成员,也将被处死,只是在这之后,谋反的罪名才被去 
掉。皇帝改而褫夺张延龄的爵位,判处他死刑,命令将他关进监狱等候处决。 
     1534年,当一个军官恳求宽大处理这起案件时,他被逮捕,拷问,责打, 
剥夺官阶,并被贬为平民。1536年,一个在押囚犯提交了张亲笔书写的讥刺 
皇帝的证件,他的刑罚由于这一功劳而被减轻。皇帝倾向于相信所有种种指 
控,批准了张的死刑判决,这一判决终于在1546年执行。 
     1537年12月,他关押了她的另一个兄弟张鹤龄。张前此已被削爵并贬 
为南京卫军中的一个指挥官。他后来被诬告用巫术反对皇帝,连张皇后也受 

… Page 288…

到这一指控的牵连。皇帝还是将张鹤龄逮捕。他饿死于狱中,死于这个月的 
月末。同时原告也被终身遣戍边境。 
    总之,皇帝抓住不管怎样微不足道的每一事件去折磨皇帝的亲属们。1529 
年11月,当一个皇亲的儿子请求继承他父亲的爵位时,他回答的诏书宣布, 
皇亲具有的一切爵位今后将不能世袭。11月他还亲自干预北京的一桩谋杀 
案,推翻判决,以致原告——他守寡的堂嫂夏皇后家的一个侍从——将被处 
死。1535年2月夏皇后死时,他拒绝穿孝服,声称她不是他家的人。当他的 
伯母张太后最后在 1541年死去时,他以可以允许的规格最低的仪式埋葬了 
她。 
    据说张太后在她的兄弟于1537年死后,图谋亲自报复皇帝。当他的母亲 
于1538年11月服用某种药物而死去时,他认为她是被他的伯母毒死的。1539 
年,他亲自出巡他以前在湖广的他的王的封地,以便决定他的母亲应否安葬 
在那里。1539年3月18日,在这一行人出发后的第12天,他的行宫发生了 
火灾,他差点死去。他的工作人员无一幸免。他被陆炳(1510—1560年)救 
出,陆炳是他的卫队的一个指挥的儿子,这个指挥是1522年和皇帝的随从一 
起到北京的。在皇帝的銮舆起程后,皇帝的行宫前此已经两次着火,而另一 
次行宫着火是在第二天。这不是偶然事件。即使在他的伯母于 1541年死去 
后,他在紫禁城里也并不安全。他的急躁脾气和苛刻作风招致许多人的怨恨, 
连他的嫔妃也渐渐害怕他的来临。很多人都乐意摆脱他,想和他拚命的尝试 
并不只有一次。1542年,一批宫女差一点就成功了。 
     1542年11月27日晚,皇帝回到他宠妃的住处去喝酒和休息。当他睡着 
时,妃子和她的侍从退出,留下沉醉的他一个人。不久以后,侍从妃子的一 
个侍女领了几个宫女进入他的卧室。她们拿了一条系床帘的丝带,打上结, 
偷偷地绕到他脖子上,同时用她们有尖的发夹刺他的鼠蹊。 
    这时一个宫女看到他没死,惊恐而告急。一个值班太监注意到发生的事 
情,赶紧到方皇后住处报告。她跑到妃子的住处,松开了绕在她丈夫脖子上 
的圈套。宫女们在慌乱中打了一个死结。她们没能拉紧圈套,皇帝仍然不省 
人事但还活着。当即被召来的御医开了一付猛烈的药方。大约八个小时皇帝 
仍然不省人事,直到下午过半他才终于坐起来,开始咯出已经凝结的血块。 
    他仍然不能说话。方皇后以他的名义颁布诏书,命令将牵连进这次阴谋 
的所有妇女即时而可怕地处死,包括皇帝的宠妃在内。她因前一天侍候皇帝 
的另外一个宫女而被牵连;这个宫女说他的宠妃必定知道这个阴谋。到这天 
结束时,她的证言已经成为无法辩驳的了;所有目击者都已死去。 
    在这次谋杀未遂罪行以后,皇帝(这时他刚30多岁)完全退出了朝廷和 
紫禁城的正常生活。他和他的配偶和嫔妃住进皇城西苑的永寿宫,再也没有 
在他的紫禁城内的寝宫里居住。他于1534年已停止出席惯常的朝觐。除了一 
小批被信赖的谋臣外,他和帝国的官僚没有直接的接触。可是他拒绝放弃他 
的任何权力,继续通过这个核心小集团进行统治,逐渐组成一个朝廷中的朝 
廷。在以后的30年中,他继续着迷于通过药物、宗教仪式和秘教的养生之道 
追求长生不死。 

                                宦官施政 

     当皇帝最初于1521年到北京时,他以在他的王的封地侍从过他的太监们 

… Page 289…

  担任紫禁城中的主要职务,同时他赞成杨廷和消除前朝宦官施政的方案。京 
  师和各省监督仓场的太监半数于1522年召回,其余的于1535年免职。1527 
  年,负责浙江海上贸易的太监被免职,1529年废除了这一职务。1530年9 
  月云南的镇守太监被撤回;1531年4月四川的镇守太监因非法行为和腐化被 
  免职,还有七个镇守太监于1531年7月被免职。但是这些行动并没有缩小宦 
  官管理的权限。皇帝只是把他继位前被任命的和不忠于他的皇帝的代理人免 
  职。 
       有权势的太监们仍然保有他们的势力,并设法获得皇帝的任命。1526年 
  一个太监监督被派遣到陕西去监视纺织品的征购,另一个于1527年被派遣到 
  南京,尽管朝廷强烈反对。1533年1月,一个太监被派遣到真定去征收木材 
  运输税;1538年,在郭勋的劝告下(郭勋受贿而在皇帝面前提出此事),所 
  有在30年代初被免职或召回的镇守太监又都复职。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