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481-李世民私秘生活全记录 >

第24章

2481-李世民私秘生活全记录-第24章

小说: 2481-李世民私秘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听罢少女的解释,心中松弛了下来,他伸手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少女,道:“是我误会你了,可你刚才……”李世民说着,又想起了少女为他按摩的事情。    
    少女低声道:“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一衫不敢忘怀,但自进入军旅的那一刻起,一衫就告诫自己已经不是少女了,而是一名在大王麾下征战的斗士,所以一衫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只是我……我……”李一衫说着,脸又红了。


第二部分 一场激战第26节 宋金刚临阵逃脱

    李世民大为感动。一个女儿家,竟然对自己如此忠心耿耿,竟然可以牺牲女人的矜持来侍奉自己。他不由地抚了抚少女的肩,又道:“委屈你了,你在这里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让我找个办法为你安置一下吧。”    
    “不。我不想离开大王。”    
    “你……”李世民也有些窘迫,一下子想不出什么话来说服她。    
    “我少时也练过武功,而且我也会女红,大王身边应该有我来照应。大王不要让我走。”李一衫说到情急之处,拉住了李世民的手来回摇了起来。    
    李世民有点束手无策了,他试着抽回自己的手,谁知少女又扑到了他的怀里,仰着脸连声哀求他。眼前是一张梨花带雨的俏脸,是洋溢着少女芬香的气息,是温馨柔美的拥抱,李世民感到自己的心跳也在加快,双手也不自主地搂紧了她。    
    “大王、大王。”李一衫喃喃地叫着,俏丽的嘴也凑近了李世民的脸颊。    
    李世民年轻气盛,长年征战在外,已许久没有与女人如此亲近了。此时的他醉意未尽,又逢少女入怀,真有些心驰神往了。他一边亲吻着少女的樱唇,双手开始在她身上抚摸起来。就在他把少女压在身下,准备解开少女的衣襟时,甲胄的铁扣冷冰冰地触到了他滚烫的手掌,他心中一紧,顿时平静了下来。他停下双手,缓缓地抬起了身子,又为少女掩住胸脯,道:“我失态了。”    
    少女睁开双眸,不解地问着:“大王,为何要……”    
    李世民起身踱了几步,又道:“你是为我大唐征战而来,我不可轻慢你的这份志向。你起来吧。”    
    李一衫起身后,双眸蒙上了一层水汽,低声道:“一衫素来敬慕大人的威名,这一个月来耳濡目染,更是对大王的品德高山仰止,一衫愿为大王做任何事。能让大王宽慰也是我的福分,大王为何要提‘轻慢’二字。”    
    听罢这席话,李世民对眼前的女子在感动之余,又添了敬佩之意。他上前拉住少女的手,真切地道:“你的这番情谊我领了,我二郎也不是坐怀不乱之人,但我不能因一时之快误你的未来,更不能因贪一时之娱而松懈了临阵的斗志。我姐姐麾下有一支娘子军,你还是到她那里去吧。带上我的书信,她会善待你的。”    
    李世民说着,便到桌旁开始铺纸,李一衫一边研墨,一边轻问道:“那……一衫还能见到大王吗?”    
    “当然,等天下太平之后,我二郎定会为你寻一个如意的郎君。”    
    “不,到那时,我愿做大王的贴身婢女,一辈子侍候大王。”    
    李世民抬起头来,凝望着一脸坚持的少女,笑了……主战场柏壁没有动静,但各个辅助战场却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战斗。二月,刘武周为了打通与王世充的联系,遣兵攻打潞州,占领了长子、壶关二县。潞州刺史郭子武遣使赴长安告急。李渊派将军王行敏增援。到了潞州,王行敏在诸事上与郭子武不合,乃言郭子武将叛变投敌,袭杀之。乙巳,刘武周遣兵再犯潞州,王行敏于城外列阵,击退敌军。    
    三月乙丑日,让武周遣部将张万发进攻浩州,被宋将李仲文击败。俘斩数千人。甲申,行军副总管张纶于浩州外围伏击刘武周军,俘斩千余人。    
    唐军在辅助战场上的接连胜利,给龙门宋金刚军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三月底,宋金刚军中粮草将尽,乃遣使向刘武周告急。四月十一日,有探兵来报,刘武周遣将督运粮草向龙门而来。李世民立即升帐,问何人愿率军前去劫敌粮草。话音未落,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愿领兵前往,李世民允之。    
    黄昏,程咬金命一千人马饱餐一顿,尽行披挂,捎带硫黄等引火之物,悄悄出营。    
    是夜,月色微明,星光满天。程咬金单引兵士从沟崖偏僻处走,至四更天,来到绛州西,寻一官道隘口埋伏下来。约五更天,伏路小校来报:    
    “十余里开外,约千余人,百十辆车子,左右有骑兵护卫,头前有数十骑前面探路,约过半个时辰到达这里。”    
    程咬金命伏路小校再探再报,又传下命令:先放过探路骑兵,待粮草过来时,一齐出击。    
    东方微明,果然有数十骑探路兵东张西望地走过去。又过了二刻钟,只见一队车子,吱吱呀呀地走过来。待到伏击圈,突然一阵梆子响,路边树丛里,岩石后,挠钩齐出,专钩马脚,护粮敌骑猝不及防,随着马摔倒在地。    
    “孩儿们,给我上!”程咬金暴喝一声,手持两把板斧,大踏步地赶将过去,斧飞处,沾着必亡,碰着必死。众军士见主将英勇,备受鼓舞,一起奋力冲杀。    
    护粮敌军突遭伏击,张惶失措。这时,有人打起火镰,以硫黄之物焚烧粮草,浓烟四起,火光映天。护粮军见大势已去,四散奔逃。程咬金率军尽情砍杀一阵,斩俘数百人,并将其粮草焚烧一空,才沿山路撤军,回营交令。    
    四月十四日早晨,龙门宋金刚老营突然寨门大开,涌出上万人马,打头正是骁将寻相。众军开到唐军寨前,摆开阵势,摇旗擂鼓,挑战叫阵,聒躁不休。    
    宋金刚久不出战,今粮秣用尽,又被程咬金劫了粮道,为何又突然出战,其中定有蹊跷。李世民来到寨中的一个高坡上,观敌瞭阵。    
    但见挑战敌兵,摇旗呐喊。却不上前,左右顾望,似有心事。再望龙门城堡,旌旗飘扬,却不见士兵刀枪。李世民沉吟片刻,似有所悟。这时,刘弘基领着几名伏路小校,飞奔跑来,边跑边喊:    
    “大王,宋金刚昨夜三更率军弃营北逃了。寻相使的是障眼法,乃殿后之军。”    
    李世民一听,急忙跑下高坡,连跑边命令刘弘基:    
    “立即擂鼓召集众将,按预定作战方案,留下一万人马守营,其余精将锐卒,随本帅出营追击。”    
    一声令下,唐营中一时间鼓声大作。各营将士,迅速披挂,紧急集合。李世民骑在马上,点将分拔,追军分为三队,第一队由自己率领,当头追击,第二队随后左右策应,第三队押辎重粮草随后。说完,李世民一挥手,寨门大开,李世民率秦琼、程咬金、刘弘基等将及三千精骑率先冲出。    
    李世民与宋金刚这一仗打得十分艰难。交战了无数个回合,历经数月,双方都疲累不堪。最后宋军被两面夹击,宋金刚临阵逃脱。    
    尉迟敬德见黄旗已倒,主帅宋金刚弃阵逃命,他也只得收拾本部残败人马,且战且退,退入介休城,与寻相一起,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介休城外,秦琼、殷开山等将已安排兵马将介休城团团围住,只等李世民下令攻打。    
    李世民知尉迟敬德勇冠三军,介休城的确难打,且将士疲惫,需要休息,不宜再战。但更重要的一点,自从上次在蒲坂与尉迟敬德交手后,李世民对其武艺大加赞叹,有心收服为己所用。于是传令三军,就地宿营,警戒介休城军,攻打之事,明日再说。入夜,除巡营的人兵外,将士们都沉沉睡去,李世民走出帐外,望着连片的营火和死气沉沉的介休城,思考着降服尉迟敬德的方法。这时,大将宇文士及前来参见,对李世民说:    
    “往年征辽东时,我与尉迟敬德在同一支部队,相处甚好,愿入城劝降,免动刀枪。”    
    李世民一听大喜,拉着宇文士及的手回到帐中,询问尉迟敬德的详细情况,宇文士及说:    
    “尉迟敬德乃朔州善阳人,擅长骑射,其手中长槊,皆无人能抵。后投军征辽,以军功官至朝散大夫,乱世之人,不知怎么又投到了宋金刚的帐下。尉迟敬德勇冠三军,为人义气,跟了那现世的刘武周,殊为可惜。”    
    “你有把握说服尉迟敬德来降吗?”李世民问。    
    “谁是明主,谁是昏主,而今已见分晓。尉迟敬德素称勇猛,然亦知机变。用不着多费口舌,那尉迟敬德必然归降。”    
    李世民点点头,命人叫来宗室江夏王李道宗,对宇文士及说:“为表达我诚意,特派道宗与你一同前去劝降。务必陈述利害,加倍上心。”    
    第二天上午,宇文士及和李道宗单骑来到介休西城门下,向城上喊话,要求见尉迟敬德将军。约一刻钟,城门“吱”的一声开一小缝,放两人挤了进去。    
    仅仅过了半个时辰,介休城门大开,尉迟敬德和寻相等人在李道宗、宇文士及的陪同下,走出城来。李世民等待不及,催马迎了上去。    
    尉迟敬德和寻相倒戈御甲拜倒在地,称赞了秦王一番,情愿归降大唐。    
    李世民亲手过去搀起尉迟敬德,执着他的手说:    
    “蒲坂之战时,我初见将军,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以后当视同一体,为国尽忠,共取富贵。”    
    尉迟敬德再拜而道:“大王乃当世英雄,敬德仰慕已久,如今归顺,自当肝脑涂地,誓死相随!”    
    李世民大喜,与尉迟敬德并辔回营。传下教令,拜尉迟敬德为右统军大将,寻相为郎将。尉迟敬德旧部八千余人,仍归其节制。随营的兵部尚书屈突通对尉迟敬德的安排有所担心,深夜叩见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随宋金刚多年,今兵败来降,当心有诈,更不可让其统领旧部。”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充满信心,他说:“尉迟敬德乃大丈夫,心胸坦荡,既已归顺,必不叛我,请公勿疑。”    
    那刘武周据并州,本以宋金刚为倚仗。今见宋金刚兵败,急忙弃晋阳,北走突厥。    
    宋金刚逃脱李世民追击后,收集了一些残兵败将,想重新起家,但大家觉得前途无望,不愿再跟他干了。宋金刚无奈,只得单骑奔上谷,被突厥人拿获,腰斩之。


第二部分 一场激战第27节 有人要自取杀身之祸

    当初刘武周准备南下时,其内史令苑君璋谏道:    
    “唐王李渊举一州之众,直取长安,所向无敌,此乃天授,非人力也。晋阳以南,道路险隘,悬军深入,无继于后,若进战不利,何以自还!不如北连突厥,南结唐朝,南面称孤,足为长策。”刘武周不听,嫌苑君璋气量太小,不能成大势。如今失败了,刘武周拉着君璋的手哭道:“不用君言,以至于此!”    
    不久,刘武周打算亡归马邑,结果,事情泄露,被突厥袭杀。刘武周逃离晋阳时,仅留所署仆射杨伏念留守,伏念见大势已去,亲至牢中请出以前被俘的唐将唐俭,表示愿受其节制,以城归降。唐俭于是组织临时政府,收复各州县刘武周残留兵马,并封府库以待李世民。    
    没过多久,李世民率大军进驻晋阳,并、汾旧地皆告收复。五月,李世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