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109章

血火河山-第109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也不许出恭,所以我们从昨天开始就什么东西也没有吃,我是饿坏了!”   
    他的坦率直言让李经述的老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可在李国勇面前又不好发作,只好连连咳嗽暗示。   
    李国勇笑了出来,这个叫唐衍的人太对自己胃口了,他说道:“父亲,您先带大家出去,让外边的人给你们弄点吃的,晚上到家里吃饭,两个孙子您还从来没有见过呢。静初,你留一下。”   
    等李经述一干人出去,李国勇找出了一盒子糕点,对唐衍说道:“静初,先吃点东西垫垫底,咱们一会再说话。”   
    唐衍倒也不客气,看起来的确饿极了的他,抓起糕点就是一阵大嚼,等把面前的糕点吃了大半后,还顺手拿起李国勇面前的杯子把里面的茶一饮而尽。   
    耐心地等到唐衍吃完,李国勇一副严肃的表情:“静初,你竟敢乱动皇上的御杯,这可是要杀头的!”   
    唐衍把最后一块糕点塞进嘴里,满不在乎地道:“我可知道您不是这样的人,压根就不想当什么皇帝,伯父他们全在那自说自话,根本就不了解您的心思。还有,只要不触犯到中国的利益,别说吃您一杯茶了,就是问您借点钱您也马上就掏。”   
    这下子李国勇马上来了兴趣:“哦?你凭什么说我不想当皇帝,你凭什么这么看我?”   
    “这有什么啊。”吃饱了肚子的唐衍心满意足地坐了下来:“我从小就喜欢收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收集名人的资料,打从您当上了江苏巡抚,我就开始注意您了,把手上的情报稍微一分析,不就得出这个结论了嘛!要不是后来蹲了大牢,我知道的还能更加详细。”   
    他说的轻描淡写,却让李国勇心中为之一动,他当江苏巡抚的时候,唐衍才只有14岁吧,一个少年竟然能够关注这些?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未来的情报天才 (下)   
    这个二十二岁的青年,绝对和其他的李家人不一样,在他的身上,李国勇忽然看到了陈其美的影子。也许两个人的性格根本不一样,但对于情报工作的热爱和天分,却又让他们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   
    自从陈其美死后,帝国情报部,也就是原来的情报局负责人的位置一直空缺着,李国勇始终找不到一个理想的接班人,但现在,他却好像发现了一块珍宝。   
    “静初,来南京准备做点什么?”李国勇不动声色的淡淡问道:“我给你在财政部找一份工作怎么样,薪水又厚,平日里空闲的时候又多。”   
    唐衍不出意料地摇了摇头:“不,那地方我不去,闷得要命,您还是另外给我找个地方吧。”   
    笑了下,李国勇说道:“那去情报局,找个叫闽大的,让他随便给你找份工作,你先试着做上几天,要是还行,那具体的工作以后再说。”   
    唐衍肯定是有才能的,但还缺少陈其美身上的那种沉稳,而多了份年轻人的张扬,李国勇并不急于用他,而是想先压制他一下然后再用。   
    当年陈其美之死,李国勇是要负责任的,正是因为对他的刻意打压,才造成了陈其美无法正常展开工作,而不得不以帝国部长的身份打入敌方情报组织的内部,最终以以身殉国的代价来完成了他的职责。但是,悲剧的根源还在于陈其美年少得志,太快也太容易的就爬到了权利的顶峰,让他对于权利有种近乎于病态的迷恋,导致失去了李国勇原本无限地信任。李国勇不想类似的情况在唐衍的身上发生。   
    听到这样的安排,唐衍兴奋地道:“好,我这就去报道。”   
    李国勇笑了:“急什么,先去我家里吃饭,这可是皇帝的‘御宴’。”   
    帝国元首的住处,并不象李经述想像得那么豪华,甚至还比不上他在安徽老家的房子,里面工作着的,还大部分都是王青颜从家里带来的丫鬟,佣人,总共连警卫加在一起也就四十来个人。   
    李经述才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原来府上的管家李福,几年不见,李福老了很多,但人也愈发地透着精神,李经述现在对李福可不敢拿他当下人看待了,人家正经的是皇帝身边的总管,赶紧的上去请了个安。   
    这请安可让李福手足无措,虽说大家伙对他都挺尊敬,可也没谁对他有这样的大礼啊。正不知道怎么办,还好两位夫人王青颜和傅馨萍走了出来,帮他解了围。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看到两人,李经述又跪了下来。   
    李国勇苦笑着向一脸诧异的夫人摇了摇头,说道:“父亲,起来吧,在我这不兴磕头,看看您的孙子吧。”   
    李陆和李海已经能跌跌撞撞的走上几步了,好奇地瞪着眼睛看着这一群陌生人,也不哭闹,而在他们的边上,还有一个3、4岁大的孩子。   
    等李经述把一番照例的奉承话说完,指着那个稍微大点的男孩问道:“这个是?”   
    “他叫陈念英,我给他改的名字,让他永远记得帝国的一位功臣,永远记得他的父亲!”说到这个孩子,李国勇的脸上抹过了一丝痛苦和怀念,因为陈念英就是陈其美的儿子。   
    4岁的陈念英,看起来已经有点懂事,居然懂得叫了声李经述爷爷。   
    “皇帝”的“御宴”很简单,总共开了三桌,每桌也就6、7个菜,放着两壶酒,这免不了又让李经述大声感叹皇帝陛下生活简朴,当真是爱民如子。唯一让他不满的是,李福虽然身为总管,但一点规矩不懂,竟然和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坐在一起吃饭,看来皇帝身边真正需要自己来帮他整治整治。   
    李国勇给李经述夹了几筷子菜,一抬头,却发现那些人一个个都看着自己,除了唐衍吃得正香,其他人谁也不敢动筷子,他知道这又是李经述给他们上的规矩。李国勇随他们去了,自己只管招呼自己一桌的人。   
    “父亲,我准备去几个省市看一下,解决下问题,您挑选几个人,随我一起去吧。”李国勇放下了筷子说道。   
    李经述大喜,这叫出巡,皇帝第一个就让自己陪同,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风光:“谢陛下,不知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出巡,我估摸着最少得准备个三个月吧。”   
    “不用,明天我把政务交代一下,后天我们就走。”李国勇说道。   
    李经述有些迷惑不解,皇上的出巡就这么简单?御林军,仪仗等等,一天功夫就能够备好?   
    “青颜,馨萍,这次你们也一起去,带上三个孩子。”李国勇不理会李经述的表情,扭头对妻子说道:“自从当上了这个元首,实在没有好好地陪过你们,这次就当我补偿吧。”   
    王青颜和傅馨萍喜动于色,的确现在她们很难和丈夫单独相处了,李国勇半个月,一个月不回来也变成了常事,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可得好好把握,顺便还得在枕头边吹吹将来由谁继位的大事。   
    李国勇可猜不出两位夫人的心思,他话题一转:“父亲,听说您在北京收了别人不少东西,还一个个的封官许愿,有这事没有?”   
    大惊失色的李经述筷子落地,一下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臣冤枉,冤枉啊!”   
    李国勇叹了口气,父亲给儿子磕头,这皇帝要真当了能有什么意思,他摆了摆手:“我说了,在我这不用磕头,你们就当这是‘圣旨’吧。”   
    等李经述巍巍颤颤的坐定,李国勇说道:“我也不管有没有这事,我这次都不追究,要是收了人家的东西,就给别人退回去。李家财雄势大,也不在乎这么点东西,何必落下一个骂名呢?我告诉你们,不管你们对别人许过什么愿,不该封的官,我是一个也不会封的!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只要让我知道再发生这事,别怪我李国勇不念着亲情!”   
    听着他越来越严厉的话,绝大部分的人都悄悄拿出手绢抹去满头的汗水,盘算着回去后该退的趁早退了,皇上那可水金口玉言,为了点财物落得个人头落地大不划算,也有几个人寻思着皇上这是不是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一百七十七章 湖南士子   
    帝国元首地出巡,简单得可以,除了家里人外,只带了一个连的警卫,和几个元首府的工作人员,这让李经述感到很不可思议,皇帝出巡,竟然连最基本的仪仗都没有,成何体统!   
    李国勇视察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湖南,这不仅仅因为劝他进皇帝位是由湖南大儒方鹧罾为首的一干人,而是因为湖南历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才汉唐时的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大书法家欧阳询,到后来几乎以一己之力力挽大清江山不倒的曾国藩,力主中国只有变法才能自强的谭嗣同,无不都是湖南的杰出人才。能说服湖南士子,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到了湖南的第一件事,李国勇就带着家人亲自到新修成的谭嗣同墓前拜祭,也算是完成了他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当年谭嗣同虽非因他而死,却是他亲手抓捕,那个时候李国勇就发下了“若有朝一日大权在手,必为先生平反”的誓愿。   
    世上很多事就是那么奇怪,当初自己和慈禧,袁世凯一起亲手扼杀了维新变法,但中国的另一次改朝换代的变革,却又由自己而起。   
    一力赞成维新的谭嗣同死了,坚定的守旧派慈禧死了,在维新和守旧之间动摇不定的袁世凯也死了,但自己一个未来的小混混还活着,而且还登上了中国政治权利的巅峰,是自己的幸运,还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   
    六十一岁的方鹧罾身为湖南,乃至于天下士子之首,对于中华帝国领导人能够亲临湖南,听取他们的建议,还是相当欣慰的,虽然他对当年中国的很多改变祖制的做法相当不满,但既然帝国元首那么给他,给湖南面子,自己总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   
    李国勇直接在自己下榻的地方会见了方鹧罾这些人,小小的会客室,坐了不下五六十号当地颇有名望的名人士绅,让会客室看起来比较拥挤,也让李国勇的警卫提心吊胆,生怕这些人中有心怀诡异,意图对元首不轨的人。   
    “我这次来湖南,就是因为看到了你们劝我登基为皇帝的建议,所以来和大家讨论讨论现今的中国,帝制究竟好不好。”李国勇开门见山地说道。   
    方鹧罾是随他一起来的这群人的头,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感谢元首能够首先驾临湖南,我代表湖南的百姓对您的光临感到莫大荣幸。我以为,现在的中国是断断不能没有皇帝的,中国的老百姓愚昧、落后,需要皇帝地指引,西洋的那一套,在中国是决不能用的。尊卑不能乱,帝制不能动,需知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董仲舒亦有言曰:‘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天地君亲师,皇帝授命于天,中国焉能没有皇帝?”   
    一大通之乎者也,文绉绉的话让李国勇听得头大不已,好在方鹧罾大体上的意思他还是听懂了。   
    “当皇帝好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国勇叹息着说道:“手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天下的土地,人民都是属于皇帝的,说实话,我还真想当这个皇帝。”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雀跃不已,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