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26章

血火河山-第26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着原始的大刀、长矛这些冷兵器的土匪,也相当彪悍,前面的弟兄象割草一样倒下,后面的依然悍不畏死地往前嗷嗷叫着直冲。   
    遍地的死尸看得李国勇直想作呕,他叫过樊刚:“樊连长,这么打太残忍了,也不是谁生下来就想当土匪的,给我去找几个枪法好的,集中火力弄死那个秃子!”   
    十来个神枪手被樊刚集中起来,他将手往下一挥:“全体,火力集中,目标,秃头,齐射!”   
    这命令也算是希奇古怪了。   
    正指挥着土匪亡命冲锋的邓秃子倒了大霉,一颗脑袋顷刻被打成了筛子。   
    一下失去指挥的群匪茫然不知所措,樊刚借机指挥部下大喊:“邓秃子死啦,邓秃子死啦,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失去头目,从疯狂中清醒过来的土匪,总算感到了对面火力的可怕,残余的数百土匪把兵器往地上一扔,纷纷大呼小叫“投降”!   
    等听到枪声匆匆赶到的陆三师的一个团到了现场,可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只看到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李大帅左手搂着个美人,右手拎着把不知哪捡到的大刀,哼着小曲指挥着清理战场。咱李大帅此时颇有点李之云长,诸葛国勇的味道。   
    第二天的《江苏时事报》立刻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总督智歼顽匪,新军再立新功”。   
    “昨日夜,江苏巨匪邓大强(匪名‘邓秃子’),率数万悍匪突袭两江总督李大帅车队,时李大帅仅百余护卫,危急时刻,大帅临危不慌,指挥卫队反击,并亲自带敢死队一举歼灭邓匪大强。此役打死打伤邓匪部千余人,俘虏万余;我无敌之新军陆二师一连在总督李大帅带领下,竟无一伤亡,堪称奇迹。此战后,江苏境内再无匪踪。”报道边上附了行小字:“此战,随大帅巡视无锡的工商局局长王清源之子,财务部部长王骏辉不幸遇难。”   
    这份稿子是按连夜赶到报社的傅馨萍送上的简报发的,至于真假那可就无从得知了,反正咱李大帅吹牛是从来不会脸红的。不过这么报道王骏辉的死讯,也算是给足王家面子了。   
    不到一周的时间,《江苏时事报》再次扔出了颗重磅炸弹,这篇名为“严惩贪污腐败决不手软”的文章是李国勇亲笔撰写,借杨度之名发表的公告:   
    “日前在总督李国勇的亲自指挥下,江苏政务院和情报局的通力合作,揪出了江苏各级部门中隐藏极深的一个大规模的贪污腐败团伙,共抓获涉案大小官员八十七名,总督李大人亲自指示成立的‘肃贪局’将审理此案。借此事件,两江总督府郑重宣告,任何危害的地方和人民利益的贪污腐败案件,我们处理决不心慈手软,不管他是谁,来历有多大,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还两江一个朗朗乾坤。”   
    公告中大量用词处处透着新鲜,什么“肃贪局”,“贪污腐败团伙”等等,连早就惯了的江苏百姓也看着好奇,这也让他们密切关注着最后的审理结果。   
    很快,半个月后肃贪局拿出了意见:江苏财政部副部长马坤,税务司司长安公莆为首的十一人被处以死刑,其余人被判无期到五年不等的徒刑。   
    这场大规模的肃贪,殃及最深的就是无锡王家的,王清源的一个伯父被杀,两个远房侄子,两个外甥被判刑,还没算死得还算名誉的王骏辉。   
    肃贪运动让江苏上下,从官员到百姓为之震动,总督大人竟然杀人杀到了自己头上,反贪污腐败的力度可得想而知了。自此事件后,江苏官场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解决完了王骏辉事件,安顿好了大本营的李国勇,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新的辖地江西和安徽。两江历来是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加上安徽又是李鸿章的老家,因此李国勇还是格外重视的。大批新近被政务院录用的官员被派到了这两处地方担任官职,推行江苏行政;陆一师,陆三师各一个团,加上新组建的陆四师分别开进二省。   
    正在江西安徽两省的改革热火朝天地展开,初见成效的时候,从京里德亲王处传来了非常不好的消息。   
    朝廷上慈禧发了话,两江总督李国勇为官勤奋,兢兢业业,拟免去两江总督之职,升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李国勇整个人懵了,这摆明了是明升暗降,要削去他的兵权啊。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这个职务应该是袁世凯的啊,怎么轮到自己了。   
    李国勇一时没了主意,傻愣愣地看着边上紧锁眉头的杨度,求援地道:“皙子,怎么办?”   
    杨度也有点乱了方寸,喃喃道:“没想到朝廷这么快就对咱们下手了,现在江苏方定,江西安徽不稳,咱们急着起事恐怕不妥。”   
    看着慢悠悠的杨度,李国勇可没他那么好的涵养:“我的好皙子,现在不是分析的时候,得尽快想个对策出来。”   
    杨度忽然上上下下打量起李国勇来,看得李国勇浑身发毛,直怀疑杨度是不是有了那方面的爱好,接着就听杨度说道:“大人,你病了!”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三十八章 铁血军官团   
    似乎还怕李国勇听不清楚,杨度又加了句:“你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很重。”   
    “你他妈的才病得快死了!”李国勇本来就心情不爽,听杨度这么咒自己,更是气急败坏:“老子身体壮得就象一头牛,再过一百年也死不了!”   
    杨度被这不学无术的总督大人简直要气得吐血,他实在想不通这个军事上的白痴,政治上的低能儿,为什么运气就这么好,能如此顺利地爬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上。强打起精神,杨度无可奈何地一字字解释给总督大人听:“我的总督大人,你要真去了京城,那肯定会变成人质,我估摸着你也别想回来了;可不去呢,摆明了是抗旨不遵,再轻大人您的官也甭想保住了。怎么办,只能装病,装得越重越好,只要能留在江苏,大局依然在你的掌控之中,咱们就有翻盘的机会!”   
    如此耐心详细地解释,总算让李大帅开窍了,高兴得他一把抱着了杨度:“我的救命皙子哎,你真是我李国勇的大福星啊。”   
    杨度苦笑着直摇头。   
    第二天两江总督果然就病了,而且据总督府传出的消息,大帅病得大口大口地吐血,慌得李国勇的各路亲信一个接一个跑来了南京。直到李国勇秘密召见了他们,说出了杨度的计划,这些江苏的文武重臣才放下了一颗心。   
    这些亲信回去后也没闲着,按着杨度地吩咐,大批大批的资金被转移,各部门门口都增加了大量主要由警察和特务担当的警卫,一律配发枪支。新军也没闲着,大批中华进步党的党员不断鼓吹新军至上,誓死保卫大帅的思想,部队调动前所未有的频繁,已担任参谋部总参谋长的赵声每日里都和参谋们商量着什么。这些举动连德国顾问团都感觉到了异常。   
    对于菲舍尔的询问,赵声倒显得很坦白,他告诉菲舍尔他们的大帅和部队遭遇了生死攸关地威胁,他希望菲舍尔和他的顾问团能坚定地站在他们这一边。可以说江苏新军是菲舍尔看着长大的,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但外交政治上的事情却是他不能够插手的,所以他对赵声的承诺是,至于时局怎么变换他不管,只要德国总部没有命令,他将坚决维护新军的利益。   
    陈其美的情报局这段时候成了最繁忙的部门,现在他联系最多得倒不是李国勇或者杨度,而是江苏警察总局的局长顾大山。两个人很有点臭味相投的意思,每天里秘密商议着什么,反正只要这两个人商量结束,江苏江西安徽三省总会有那么几个和总督府唱反调的人神秘失踪。   
    搞到最后,反对新政最激烈的江西南昌盐运使被人暗杀在床上,铜鼓县令遭到一伙蒙面人绑架至今下落不明;安徽方面也好不到哪去,芜湖通判、安抚使,合肥守御所千总等人相继失踪。一时整个两江地区除了江苏还算太平,其它两省各级官员都笼罩在了恐怖气氛中。   
    而《江苏时事报》更加过分,对两江总督的通篇赞美几乎占据了报纸的角角落落,不但回忆了总督大人对两江地区做出的贡献,还极其隐讳地指责朝廷忘恩负义,意图置英明神武,中国的救星李国勇于死地。   
    总编辑唐才常更是亲笔写了篇文章:   
    “大清两江总督李国勇大人,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置数次刺杀于不顾,推行新政,乃至造成我江苏今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大好局面。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李大人更奋不顾身,仅领百骑千里救驾,乃保太后皇上无恙。今朝廷小人当道,竟诬蔑我李大帅欲图不轨”   
    这篇几万字的文章一登出,江苏就象炸开了锅一样,无一例外的都是声援总督李大帅,声讨朝廷小人声音,更有激进分子号召由李大帅带领江苏独立。反正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四处传播,而警察突然间一个个好像都变成了聋子。   
    新军方面,更是热闹。   
    在中华进步党地鼓动下,军营里群情激愤,视李国勇为再生父母的思想单纯朴素的士兵,对朝廷的愤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每天例行操练结束后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签名拥护大帅了吗?”“那还用说,大帅对咱们比自己的亲生儿子好,谁敢动大帅,老子和他拼了!”“可不,打咱们加入了新军,自己不说,连乡下的老婆孩子都吃得比别人好,老子宁可这条命不要了,也得保卫大帅!”   
    诸如什么“拥护大帅会”、“龙卫联盟保卫总督会”这些取了不伦不类的名字的,士兵自发组织的会党雨后春笋般的成立,平时管教严厉的长官们这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有看到。   
    其实这些长官,这些青年军官,都统一加入了由总参谋长赵声一手组织的“铁血军官会”。   
    铁血军官会的宗旨只有一条,那就是卫护江苏新政,卫护新军之父。将李国勇称为“新军之父”的消息后来传到了李国勇的耳中,着实让咱们的李大帅乐了半年不止。   
    铁血军官会的总部设立在了赵声在南京的家中,这天,军官会的大小官员乘着夜色来到了赵声家中。   
    赵声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据可靠消息,朝廷里肯定要对咱们大帅有不利的举动了,我想问问大家该怎么办?”   
    从土匪一跃而成正规军军官的孟凡贵,对李国勇最是感激,闷声闷气地说道:“那还能怎么办,谁对咱大帅不利,咱就反了谁!”   
    这个说法得到了一致地赞同。   
    赵声让大家稍微压低点喉咙:“我知道大家的想法,兄弟们,咱大帅苦啊,为江苏,为大清,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可咱大帅换来了什么?猜疑,只有猜疑!新军是大帅一手建立的,咱都是大帅的孩子,父母有难了,咱做儿子的能看着不管吗?”   
    昔日的太湖大匪吕远重重地一拍台子:“奶奶的,谁敢对付咱大帅,比杀了我爹妈还难受,傅小妹,你给咱们明说了吧,大帅是怎么想的!”   
    傅小妹就是也是军官团团员的傅馨萍,她淡淡笑了下:“大帅就好像宋朝的岳飞,岳飞你们知道吧,没别的,只有两个字,‘愚忠’。朝廷虽然对不起大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