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12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12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阌纬刂小A锕顾季桑么乔〉薄I狭导市吹氖庆藓螅雌奠耷吧形闯苫遥褂镆庀缘糜鼗厍郏腿搜拔丁W髡哂盅≡窳耸鍪视胧雒氏嗯浜希涮小⒆匀弧A锔竦髑逖牛林谷擞谢爻Φ雌小! 。ㄐ谎嗷

  南京永济寺
  吴忠礼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永济寺位于南京水西门外莫愁湖畔。全联构思独特,运用反复渲染的手法,把古寺风光和意境写得有声有色。上联以声寓情,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下联极言山水和烟霞之美,以“空”定论,表达了出家人超尘脱世的思想。联语节奏铿锵有力,融声音美与视觉美于一体。此联系仿明顾宪成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格局,亦合寺院情调。  (姚梅乐)

  南京鸡鸣寺豁蒙楼
  徐淮生

  云边山影闲中换
  天外江声画里流

  本联着力描写幽胜闲适的境界。上联深入刻划到极不容易为人觉察的云边山影在变换形态、颜色和情调,这种细微而舒缓的变换过程,只有闲适自在的人才能发觉,这一半,从原始天然之景这个视角渲染出了闲适之景和闲适之情。下联则把天外长江纳入到一幅珍奇的画里来,构思奇特,亦即用画面之美衬托景色之美。这就从珍奇和天然这两个方面描摹出登楼所见的幽胜。上下联合起来,显示了豁蒙楼宽缓闲适的特有美景,抒写了作者所寻求的悠闲自在的审美情趣。  (何以聪)

  南京清凉山随园(一)
  袁止水

  云山、金石、图书:此地可称三绝
  循吏、儒林、隐逸:先生自有千秋

  随园在南京清凉山东小仓山下,原是曹雪芹家的园林,曹家被抄后,由江宁知县袁枚购为已有。因山筑基,引流为沼,就势取景,故名随园。清咸丰年间园废,现为体育活动场所。上联说,云山、金石、图书是此地三种宝物。金石,指钟鼎、碑碣,古人常于其上镌刻文字,颂功寓戒纪事等。下联说,循吏、儒林、隐逸三种身份使袁枚千秋留名。循吏,指守法循理的官吏,袁枚曾任溧水、江浦、江陵等县知县,有政绩。儒林,袁枚是乾隆4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置身儒家学者之林。隐逸,袁枚36岁辞官回家,隐居随园40多年。联语富有节奏感,概括性强,对袁枚的爱好及其一生的评价亦甚允当确切。  (余心乐)

  南京清凉山随园(二)
  袁枚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上联描写袁枚因羡慕宋代诗人林和靖的隐居生活而欲仿效。
  放鹤,传说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每外出,有客来访,鹤即飞来通报。三岛客,传说东海仙人居住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下联写袁枚欢迎宾客参观自己的花园。据《随园诗话》载,袁枚广交天下文朋诗友,随园不设围墙,一年四季游客可随时入内。“去寻三岛客”与“来看四时花”,正反相对,显得工巧自然,活泼纯熟。  (陶继明)

  南京清凉山随园(三)
  袁枚

  不作公卿,非缘福命却缘懒
  难成仙佛,为读诗书又恋花

  袁枚在中进士后,做了几任县令,感到“一官奔走空皮骨,万事艰难阅岁华。”(《感怀》)后来引病退职,长期闲居随园,过着“花竹千行环子舍,日补人间未读书”的生活。直到70岁还游览了皖、赣、粵、桂、湘等省名山胜水。上联说,不争做公卿大官,并非福气不好、命运不好,而是由于生性懒散,下联意思说自己生活放浪不羁,不能修身养性而难成正果。恋花,喻留恋女色。《所好轩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上联用语直率而不俗。下联用语含蓄不露。  (余心乐)

  浦口城
  陈桂生

  地轴转洪涛,月涌星垂,三楚江声分浦溆
  天关开重镇,烟霏雾敛,六朝山色拥台隍

  浦口在南京对岸,是南北交通要道。明代曾置兵戍守,原城楼今已不存。上联描写长江气势。谓地轴转动了波涛,月涌江面。星垂平野,三楚江水滔滔,一直奔流入海。地轴,古代传说大地有3600根轴,互相牵引。月涌星垂,杜甫《旅夜书怀》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三楚,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浦溆,同义复词,河流入海之处。下联刻划重镇雄姿。重镇设在要冲,烟气飘飞,云雾缠绕,南京山色岚影,也簇拥着城关。天关,星名。指险要的关隘。
  庾信《哀江南赋》有“竞动天关,争回地轴”之句。六朝,南京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台隍,建在高地上的城池。浦口是座江边城镇,作者用恰当的动词加以描摹,尤其像月涌江面的“涌”,山色拥台隍的“拥”,把静物人格化,写得活灵活现,让人读起来有声有色,如身临其境。  (蒋竹荪)

  南京浦口城门
  齐彦槐

  云白山青万余里
  江深竹静两三家

  全联集杜甫诗句。上句出《小寒食舟中作》,下句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浦口在南京下关对岸,自古为南北交通要津,形势险要。从城门向南,但见悠悠白云、青青山岭,一望无际,心旷神怡;近看江边农家,翠竹掩映,一片清幽环境,赏心悦目。短短十四字,气象万千,写尽了浦口城门恬静的美景,令人有胸襟顿开之感。  (周监)

  南京愚园

  入座有情千古月
  当窗无恙六朝山

  出句写园的夜景,由外而内,用倒装句:千年朗照的明月似对人脉脉含情,它竟进入了我的坐席。对句写昼景,由内而外,用倒装句:久阅人世沧桑的山峦平安无损地屹立于窗外。六朝,南京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首都。联语中“有情”与“无恙”相对,把无生命的“月”“山”人格化了,读来生趣盎然。这种写法,古已有之。如唐钱起“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酬王维秋夜竹亭赠别》)。清袁枚“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春日杂诗》)。全联反映园景的空旷静寂,不免产生“物是人非”之感。  (余心乐)

  南京玄武湖(一)
  薛时雨

  三百年方策犹存,剩凫渚鸥汀,时有云烟入图画
  四十里昆明依旧,听菱歌渔唱,不须鼓角演楼船

  湖在南京玄武门外,古名桑泊湖。上联从咏史中点景。三百年方策,指明初在湖洲建黄册库,贮存户籍和赋税档案。凫,野鸭。鸥,沙鸥。渚,水中小洲。汀,水边平地。湖洲上常有禽鸟栖息翔集,更增添湖光山色的景致。下联从咏史中抒怀。玄武湖宽四十里,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曾在此操演水军,犹如当年汉武帝凿昆明池习水战。而今泛舟湖面,有听菱歌渔唱之乐,再也不应重现当年征战之苦。全联咏史抒怀,情景交融。  (吴关镛)

  南京玄武湖(二)
  彭玉麟

  大地少闲人,谁能作风月佳宾,湖山贤主
  前朝多圣迹,我爱此荷花世界,鸥鸟家乡

  这副楹联并不专在刻划玄武湖的风景,抒发作者对闲适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向往乃是其主旨所在。上联写平日无暇欣赏湖光山色的遗憾。作者说“大地少闲人”,实际上是感叹自己少闲暇,连观赏“风月”、“湖山”的机会都没有,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于闲居者的羡慕。下联写游湖时的喜悦。南京是六朝旧都,自三国时东吴开始,玄武湖上就有修筑建造,至今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可供人游赏。更可喜的是,玄武湖水面广袤,碧波荡漾,鸥鸟成群,荷花飘香。这里一切都充满着生机,而又显得那么清新可爱,使人流连忘返,萌生还归自然之念。对联用语明白如话,好似随口而出,但形象鲜明,富有诗情画意。  (俞纪东)

  南京玄武湖湖神庙
  周维藩

  对崔巍古堞,凭吊南朝:有平湖清梵,野寺疏钟,胜迹易销魂,叹纷纷棋局掀翻,都付与流水声中,夕阳影里
  趁闲散功夫,来游东郭:听莲外渔歌,芦边樵唱,群情差解意,把处处山灵唤醒,齐送到穿林软翠,涉浦寒烟

  湖神庙在玄武湖梁洲上。崔巍古堞,高而险峻的古城。南朝,指宋、齐、梁、陈,皆以金陵为首都。清梵,佛家指和尚诵经之声。
  疏钟,疏朗的钟声。销魂,形容人悲伤愁苦时的情状,此指玄武湖胜迹,使人慨叹。棋局典出明初朱元璋与徐达在南京莫愁湖下棋韵事,朱输棋于徐,以楼赐与,并亲题“胜棋楼”额。棋局掀翻,则指封建王朝的更迭。东郭,东城。玄武湖在南京城东北,故云。群情,指渔歌樵唱。差解意,稍解人意。此句引起下文。山灵,山神。
  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联用之,泛指山川的灵气。穿林两句指穿过林岚的柔和翠色,涉过浦口的寒冷烟云。联借玄武湖神庙以寄慨,既叹金陵王气攸起攸灭,有如棋局;幸有渔歌樵唱,差解人意,抒我幽怀。刘禹锡{石头城》诗:“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联亦有此意境。  (钱剑夫)

  南京莫愁湖

  红藕花开,打桨人犹夸粉黛
  朱门草没,登楼我自吊英雄

  湖在南京水西门外,因传说古代有莫愁女在此居住而得名。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始有莫愁湖之名。今之楼台亭榭,皆明清以来之建筑。湖中绿波荡漾,红莲盛开,有“金陵第一名湖”之誉。
  上联说,当红莲盛开,采莲女还能回忆莫愁女的故事,夸说她的美丽。粉黛,指莫愁女。下联说,而今庭榭荒芜,草深没膝,登楼凭吊,不免兴英雄对弈、胜负转眼成空之慨。登楼,指胜棋楼,据说朱元璋与徐达对弈,徐胜朱负,便将此楼赐与徐达。联语首句写景,次句写情,即景生情。花开与草没,是名动对名动,平平对仄仄;粉黛与英雄,是名词对名词,仄仄对平平,对仗工稳。  (商启予)

  南京莫愁湖郁金堂(一)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
  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抨

  郁金堂位于南京水西门外莫愁湖上,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唐代诗人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诗句而得名。相传朱元璋曾与中山王徐达对弈,朱负于徐,便将胜棋楼赐与徐达.上联巧妙借用历史典故,追述了莫愁湖的由来,粉黛,指莫愁女,也即“卢家少妇”。下联比喻历代王朝的更替恰似帝王对弈的棋枰。出语自然,比喻精妙,属词清淡典雅。  (姚梅乐)

  南京莫愁湖郁金堂(二)
  孙衣言

  玳梁燕去,玉座苔移,千古犹留凭眺处
  天际遥青,城头浓翠,一樽来坐画图间

  联意谓:莫愁女和朱元璋已随历史消逝而去,但他们还留下可供游人凭眺的胜迹;天空一碧如洗,城头四周的草木苍翠欲滴,面前放着酒一杯,犹如身在图画中。玳梁燕去,沈佺期诗有“海燕双栖玳瑁梁”之句,这里指莫愁女已经不在了。玉座。帝王的座处,这里指朱元璋在莫愁湖留下的遗迹。苔移,沾上了苔藓。城头,指南京城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