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33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33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作。  (唐 音)

  吴城鸿雪轩
  曹汲珊

  客已倦游,偶然小住湖山,便欲乘风归去
  人生如寄,留得现前指爪,不妨踏雪寻来

  吴城在江西省,是赣江流入鄱阳湖的入口。鸿雪轩,在吴城望湖亭旁。取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而命名。上联吊古怀苏。客,指苏轼。倦游,指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遭贬,谪黄州移汝州。元丰七年六月,苏轼自齐安坐船到河南临汝,送长子苏迈赴饶州德兴尉,夜游吴城、石钟山、即小住湖山之事。乘风归去,形容归心似箭,思念故乡,语出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下联极言人生短暂。东坡倦游留足处,眼前只留下鸿雪轩这点“指爪”之痕。后人不妨再来寻访此地旧踪,脚踏鸿雪轩一游。人生如寄,即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句。本联及轩名,均从苏诗而来。贴切自然,天衣无缝。  (曹云岐)


  山 东 省

  济南趵突泉(一)
  石韫玉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泉在济南城西门桥南,泉水从裂缝中分三股涌出,声若隐雷,浪花飞溅,宋代始称趵突泉,名列济南廿二泉之首。上联:彩绘的楼阁,倒影在明镜般的池水中,仿佛幻化成了一片神仙福地,极言景色有如仙境一般美。神仙福地,即洞天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处,亦喻名山胜景。下联:喷涌的飞泉,声传天外,宛如谱写了一部天籁的乐章,极言泉声的悠扬悦耳。云外,白云之外,多指极高极远的地方。山水清音,晋左思《招隐》诗:“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写,指抒发,宣泄。上联写阁,下联写泉,而以“福地”“清音”为喻,把人们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颇能传出“趵突”之神韵。(蒋竹荪)

  济南趵突泉(二)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此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趵突泉“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时的逼真情景。两个动词“飘”、“冒”的反复重叠以及顶针修辞的使用十分传神。“玉带”和“珍珠”分别比喻泉瀑和水珠,十分贴切。佛脚,大明湖畔有千佛山,趵突泉在其下。源头活水,化用宋代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吴关镛)

  济南趵突泉泺源堂
  赵盂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趵(bao)突泉,在山东济南市西趵突泉公园內,泉自地下涌出,高或数尺,《水经注》有“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语,为古泺水之源。该泉北侧的泺源堂因此而名。华不注,即华不注山。对联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趵突泉的气势:泉水上涌,浪花四溅,升腾起云烟雾气,把高高的华不注山都润湿和笼罩了;泉水自泉眼喷出,声若隐雷,震动了碧波荡漾的大明湖。联语自然明快,气势恢宏,有声有色,笔墨十分传神。  (谢燕华)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一)

  风雨送新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诘画
  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旧城北部,《老残游记》称城内“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历下亭在湖中的小岛上,始建于北魏。今存为清代建筑。上联写雨中之景。和风细雨送来了阵阵凉意,放眼一看,柳枝摇曳,竹含烟雾,雨幕中苍翠欲滴的景色好似王摩诘的一幅名画。
  “浪”字描绘了柳枝在风雨中摇曳的风姿。“烟”字表现了雨打竹林,雾气升腾,一片迷濛的景象。摩诘,唐代诗画家王维的字。下联绘雨后风光。雨止之后,丛丛绿树,簇簇红花,在夕阳中更加妩媚多姿,有如五代时诗人韦庄《浣花集》里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此联用古代著名画家的画和著名诗人的诗来比历下亭雨中雨后的美景,与传统的说法“画是无声之诗,诗是有声之画”相通。  (王明珍)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二)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

  联语用律诗工对的手法,赞美古国名亭的秀美:上联谓此地有古松鹤舞,环境清雅古朴;下联极写此地景色富有雅趣,不需要再以香花来增添芬芳。联语文字简练,隽永有味。  (何以聪)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三)
  何绍基

  山左称有古历亭,坐览一带幽燕之盛
  当今谁是名下士?不觉三叹感慨而兴

  上联写登亭所见。说亭上可纵览自古以来幽燕一带人文荟萃的盛况。山左,太行山之左,为山东别称。幽燕,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唐陈子昂《感遇》诗:“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下联写登亭所感。“当今谁是名下士?”是针对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句“济南名士多”而问。因时势日下,“名士”不多,故作者“三叹”之余且丛生无限“感慨”。本联气韵老成,言简意赅。因对仗关系,“幽燕一带”作“一带幽燕”,这是倒装句法﹒  (张君宝)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四)
  方萱年

  独上高楼,是山色湖光胜处
  谁家画舫,正清歌美酒良时

  上联从静的角度写,登上高楼,俯瞰全景,把干佛,厶山色、大明湖湖光,尽收眼底,突出了历下亭的秀丽。下联从动的角度写,画舫穿行,满載着清歌美酒,不负良时,这就构成了流动画面,使游人的声音笑貌。仿佛都浮现了出来。上下联高下相映,动静咸宜,把历下亭的美写得浓淡适度,恰到好处。读者可以透过楹联笔墨,窥见作者独上高楼时的拔俗气概和借问画舫时的洒脱神情。  (何以聪)

  济南汇泉寺薜荔楼
  孙星衍

  地占百湾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山

  薜荔楼在山东济南大明湖旁,登楼可尽览大明湖名胜,远眺千佛山风光。上联写水。大明湖由于历年失修,泥土淤塞,形成许多港湾,成了一个水泽之地。百湾,指许多港湾。下联写山。大明湖畔有重岩叠嶂的千佛山,登楼眺望,被群峰团团环抱。联语绘景如一幅素描,寥寥几笔,即勾画出大明湖风物的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吴关镛)

  济南李清照纪念堂(一)
  马公愚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堂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有厅、亭、轩、廊等建筑,庭院幽雅宜人,1956年修建。李清照,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著有《漱玉词》。玉笛,李清照常以秦穆公时爱吹箫的萧史比丈夫赵明诚,以自己比为爱吹箫的弄玉,玉笛象征两人的共同爱好。上联化用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意,概括她后期艰辛境遇,漂泊江湖,无奈而借洒浇愁,人比黄花(菊花)显得更加憔悴。
  下联回顾前期幸福生活,校碑于书斋,乐趣无穷,连美梦也随着笛声起伏回荡。全联以“栏槛”对“江湖”,点明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反映李清照经历南北宋之交、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惨痛变化。“梦随玉笛俱飞”一句,写得恍惚迷离而神采飞动,甚为感人。  (蒋竹荪)

  济南李清照纪念堂(二)
  郭沫若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漱玉集,指南宋词人李清照所写《漱玉词》,金石录,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将所藏金石拓本按序编成目录,并作了考订,名曰《金石录》,李曾参与其事,写了《金石录后序》。后主,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长于作词。遗风,前人传下来的风格。上联描绘李清照故居的位置及其周围景色;湖、泉、柳,备极幽雅。下联概括其创作成果,评说其艺术风格。作者题《故居》诗:“传诵千秋是著书”。李词清新委婉,颇有李后主作品风格。此联不用典故,语言明白。从地、人两个角度,把题目应有之义写足。  (商启予)

  济南千佛寺漱玉泉亭

  翻飞千寻玉
  倒泻万斛珠

  漱玉泉亭在济南千佛山千佛寺旁,亭前有喷泉。上联写清泉自地下涌出,水盛时翻飞出地面近半米之高,水涌若轮,腾跃不息。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下联写泉水跳跃奔腾时如喷雪溅玉的壮观景象。斛,古代计量单位,一斛为十斗。全联描绘泉水喷溅的动态声势,形象生动美丽,比拟贴切传神,抓住了事物的特征。  (吴关镛)

  济南千佛山笑佛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千佛山在山东济南市南,古名历山,传说帝舜曾耕于此,故又名舜耕山。上联脱口而问:笑到几时?赋石佛以生命,非常幽默。
  下联描写石佛安坐,无时无刻不心旷神怡,“开怀”二字,十分生动传神。联语借佛闲静自得、笑口常开的形象与游客中有人追名逐利、愁眉苦脸的行迹作对比,含有警劝之意。  (张 一)

  济南千佛山兴国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兴国寺在济南市南千佛山的山崖下,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寺内有佛雕多尊,又称千佛寺。这是一副宣扬佛法无边的对联,也是一副警世醒人之作。“暮鼓晨钟”“经声佛号”概述寺院众僧日常生活场景,而收尾一用“惊醒”,一用“唤回”,旨在表明佛法的高妙,要那些追逐名利,沉迷苦海中人赶快回头。苦海,佛教用语,指俗世的苦无涯际。联语明快流畅,对仗亦甚工稳。  (张君宝)

  济南千佛山北极台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白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争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北极台在济南市区南面干佛山上。上联登临绘景。浓缩《老残游记》第二回里一段:“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梵宇僧楼,点出“干佛山”特点,在丹枫翠柏掩映点缀下更平添秀雅清静之态。火红,指丹枫;碧绿,指翠柏;雪白、靛青,指梵宇僧楼。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图如在眼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联归台寄慨。从归台后的思索写来,追溯历史,评点古今人物。朱门黃阁,泛指官宦及富贵人家,白屋蓬扉,泛指寻常百姓人家。那些官绅富豪争名逐利越显出他们是庸俗之辈;而世上平民百姓与世无争不求荣华富贵益显出他们是圣人君子。此联是一登临寄慨佳作,使人在观赏名胜古迹中得到启迪,明快畅达,意味深长。  (吴关镛)

  淄博蒲松龄故居
  老 舍

  鬼狐有性格
  荚骂成文章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