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4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4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峨眉山清音阁
  峨眉山双飞桥
  峨眉山报国寺
  峨眉山报国寺方丈室
  峨眉山伏虎寺
  (一)山色溪声
  (二)山色千重眉鬂绿


  贵州省

  贵阳甲秀楼
  贵阳甲秀楼翠微阁
  贵阳龙井
  贵阳头桥
  贵阳城隍庙
  贵阳图云关茶亭
  镇远祝圣桥
  黄平飞云洞
  黄果树瀑布亭


  云南省

  昆明西山华亭寺
  (一)一水抱城西
  (二)谁见碧鸡
  昆明西山太华寺海月堂
  昆明西山三清阁
  昆明西山飞云阁
  昆明西山龙门
  昆明聂耳纪念亭
  昆明翠湖
  昆明翠湖碧漪亭
  昆明大观楼
  (一)五百里滇池
  (二)放开眼孔穷天地
  昆明大观楼涌月亭
  昆明大观楼蓬莱别境
  昆明鹦鹉山太和宫
  昆明黑龙潭
  昆明玉案山筇竹寺
  (一)托钵归来、
  (二)煨芋留宾
  昆明嘉丽泽
  昆明金山草堂
  大理中和寺
  通海秀山
  (一)游世界三千
  (二)秀山青雨青山秀
  通海秀山涌金寺
  通海秃山清凉台
  (一)几经拨云寻路
  (二)万壑拥楼台
  通海秀山万寿台
  通海秀山登瀛桥
  通海温泉
  通海海潮寺
  鹤庆梨花坞
  弥勒孙髯翁墓
  剑川双龙寺
  剑川石钟寺石窟
  (一)岂不伟哉
  (二)善剪裁
  丽江得月楼
  武定正续寺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布达拉宫
  拉萨大桥
  昌都龙神祠


  陕西省

  西安大雁塔
  西安曲江池寒窑
  西安灞桥
  西安苏武庙
  西安兵马俑
  临潼华清池
  潼关
  韩城太史祠
  延安万佛洞
  汉中饮马池
  汉中天汉楼
  乾县乾陵无字碑


  甘肃省

  兰州五泉山大悲殿
  兰州五泉山清泉寺
  兰州五泉山佛寺戏台
  兰州伏羲殿
  敦煌莫高窟
  敦煌阳关长亭
  甘谷石作蜀墓


  青海省
  西宁清真大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六盘山萧关城楼
  六盘山关帝庙
  同心县清真大寺
  平罗县武当山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天池
  乌鲁木齐左宗棠祠
  伊犁过复亭


  台湾省

  台北太古巢
  (一)三顿饭
  (二)看剑气寒书案月
  台北报恩堂
  台南郑成功庙
  台南德化堂
  台南清水寺
  台南大仙寺
  台南开元寺
  高雄郑成功祠
  南投日月潭玄光寺
  南投抗日纪念碑
  宜兰礁溪温泉
  云林济公庙
  澎湖天后宫


  香港

  三一园
  长山古寺
  炉峰道院


  澳门
  松山亭


  北京市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一)

  昼永琐窗闲,竹边棋墅
  日迟帘幕静,花外琴声

  涵元殿为北京中南海瀛台正殿。上联写殿中的悠闲,白天时间漫长,宫门紧闭,竹林边的棋馆是消磨时光、养性怡情的好处所。琐窗。镂刻有连环图案的窗棂。墅,别馆,供游乐休养的园林房屋。下联写清静。时已傍晚,帘幕未卷静悄悄,花丛外传来的琴声,更显出禁苑的寂静。全联描绘了一幅花竹掩映、恬静幽雅的美妙画图。联语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棋墅里整天对弈,显示宮苑之“闲”;以花丛外琴声隐约,突出深宮之“静”。  (康斯馨)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二)

  心澹水木秀
  兴幽鱼鸟闲

  涵元殿是皇室游息之所。出句:心情恬淡的人,所见树木泉水,总是秀色相映。澹,恬淡。《庄子.知北游》:“澹而静乎。”对句:兴致幽雅的人,他眼中的飞鸟游鱼,无不悠闲自得。幽,幽雅。此联抒情写景。情是景的精神内核,景是情的物质外壳,情制约着景,景表现名胜类着情,故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感受不同。同是枫叶,杜牧描绘为“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枫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色还红火、艳丽,流露出惊喜的情调。而王实甫则云:“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秋暮离怀》),枫叶尽着上悲哀色彩。此联“水木”的“秀”,“鱼鸟”的“闲”,全是“心澹”、“兴幽”情感的反映。  (蒋竹荪)

  中南海静谷
  爱新觉罗.弘历

  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

  静谷在中南海丰泽园西南,始建于康熙年间。是一座小型雅致的皇宫庭院。上联说,人们巧手构筑的云天岩谷,欣赏它的奇姿秀色,总要胜过天然景物一筹。胜赏,观赏名胜。云岩,指云天谷岩,万象,指天然景物。总输,比较之词,谓总是差一点。下联化用康熙菊香书屋联“庭松不改青葱色”之意,认为四时交替变化,花开花落,而连理柏和翠竹丛留给人们青葱凉爽的感受,却始终不变。
  静谷院内,有两株绞缠在一起的“连理柏”,枝叶葱茏,加以竹翠花香,给人以“清阴”之感。作者运用比较手法,上联以天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相比,下联以花草与竹柏相比,显示了世间事物的多样性,各有其长,各有其短,而实际上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了和谐宁静的境界。  (商启予)

  中南海金鳌玉蝀桥
  赵翼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圆峤水中央

  玉蝀桥,横跨中海和北海水面,原名金海桥,明世宗时东西两端各建牌坊一座,分别名曰金鳌和玉蝀。桥有九孔,洁白如玉。玉宇琼楼,传说中天上神仙居住之地。方壶圓峤,传说中两座仙山。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圆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联语以仙境中的建筑物和山为喻,盛赞桥的精美和瑰丽:谓整个桥景就像天上的琼楼玉宇那样华贵,两座牌坊有若仙山降落在池水中央。联语意境神奇飘逸而有入化之妙。  (谢燕华)

  北海一房山

  好山一窗足
  佳景四时宜

  北海公园内西山上,庆霄楼西有延廊环抱山石,一房假山构筑其间。用唐人李洞“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诗句而命名。上联写窗与山的关系。意谓仅此一道窗户就足以使这座山平添不少美景秀色。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光明和空气引进来,因此下联说从这“一窗”便可充分领略四季美好的景色。
  房(窗)为山添花,山为房(窗)换景,互助互补,相得益彰。联语明快流畅,富有哲理趣味。  (陈永泉)

  故宫三希堂
  爱新觉罗.弘历

  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

  清乾隆帝喜收藏碑帖书画,经常鉴赏、临摹,睿帧⒆髁2汛蟪荚穸ǖ墓沤裰榉艺婕#詹赜谑檎小F渲薪豸酥犊煅┦本μ贰⑼跸字吨星锾酚胪跹场恫短方韵J勒浔Γ拭檎L谩I钚模萄跃摹:浪兀春了兀副屎椭健I狭馕骄耐杏谥奖省O铝蛭皆诩椭校鄄旃磐窭聪腿嗣堑男亟蟊Ц骸I狭勺阅铣窝昭又段寰剑虺J獭贰跋蛐愀实。钚耐泻浪亍笔洹O铝豸酥独纪ぜ颉纷郑戎甘榉ǖ募土倌。嘀肝说慕蠡晨踉丁7墙黾那橛诎朔ǎ辔陨煅呕场! 。ń褫ィ

  故宮建福宮

  地近蓬壶心自远
  身依泉石兴偏幽

  上联大意:把闹市当仙境,心灵自可远离尘俗。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心自远.晋陶潜《饮酒》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下联大意:依泉石作伴侶,兴致就倾向雅静幽远。泉石,自然景物。多指山水。南朝梁刘孝绰《侍宴集贤堂》诗:“反景入池林,余光映泉石。”
  兴,兴致。唐杜甫《重过何氏》诗:“向来幽兴极,步履过东篱。”联语从主观的领会和实际的接近两个方面追求“心远”与“兴幽”,达到精神上暂时超脱的境界。古有所谓“富贵闲人”,联意近之。  (余心乐)


  故宫延春阁

  奇石尽含千古秀
  好花长占四时春

  延春阁在凝辉堂前,阁前叠石为山,正殿挂“惠如春”额。联语写石写花,抓住了延春阁的特点。“含”“占”二字赋予静物以生命,产生了动感。上联说,奇异的石头饱含着千百年来山水的秀气;下联说,次第开放的好花,使四季都变成美妙的春天。此联紧扣“延舂”阁名的含义。联语格调高雅,“千古秀”极写“奇石”之不凡,“占”字更写出花的神韵。  (陈永泉)

  故宫阅是楼

  开窗鱼鸟含天趣
  欹案诗书味道腴

  阅是楼,在故宮畅音阁对面。联谓:打开窗户,池中游鱼在追逐,树上好鸟在啁啾,大自然一片蓬勃的生意;窗内,倚在几案上读书写诗,其味无穷。腴,(音yu),丰裕。联语将室內与室外、动态与静态融成一体,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情调,给人以悠然舒适、幽静闲雅的感觉。  (谢燕华)

  颐和园绣漪桥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上联写日景:桥宛如一弯黛眉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水中倒映着碧绿的万寿山影。下联写月色:水波粼粼,在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下,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清波。螺黛,画眉之墨,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此指黛眉。
  将桥喻作美人之黛眉,将倒映之青山说成是浮在水面的碧岫,笔墨传神。一丸与千叠相对,足见桥之娇巧与湖之浩瀚。联语文辞瑰丽,构思奇巧,意境瑰美,就如一幅苍润秀美的水墨画。(谢燕华)

  颐和园宜芸馆道存斋

  霏红花径和云扫
  新绿瓜畦趁雨锄

  联语清新幽雅:落英缤纷,花径霏红如霞,云雾之中,有人轻轻打扫;瓜田菜地,一片新绿如玉,细雨湿润,有人慢慢锄草。霏红,彩霞般的红色。联语用词简练,“趁雨锄”扣紧“宜芸馆”的命名,表现了清新素雅的风格和主人闲适的心境。  (谢燕华)

  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濛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联扣月波楼名,甚切。  (谢燕华)

  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