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52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52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翥,高飞。蜿蜒,指■〈阝虫〉(h6ng)山,即蛇山。缟素,白绢,指白鹤山。选胜,选择胜景。蟹屿螺洲,形容屿似螃蟹,洲如螺蛳。屿,小岛。
  翠羽,绿色的鸟雀。丹霞,红色的云霞。九夏,指九十天夏季。芙蓉,荷花。三春,指三个月春季。凌虚,耸立空际。滚滚,本指奔流,此同衮衮,谓连续不断。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楼船,战船。《史记.平准书》:“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铁柱,《新唐书.吐蕃传》:“九征毁组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联即借指此事。玉斧,以玉饰柄之斧。据《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宋太祖“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宋曾觌《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革囊,羊皮筏子。《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珠帘画栋、暮雨朝云,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用以借喻封建王朝更迭迅速。疏钟,稀疏的钟声。杵,撞钟的木椎。全联意谓:这五百里方圆的滇池,奔到眼前,敞开衣襟,推起头巾,高兴地欣赏这辽阔无际的湖山。请看,东边的金马山,若骏马奔驰,西岸的碧鸡山,如凤凰展翅,北部的■〈阝虫〉山,似长蛇蜿蜒,南面的鹤山,像白鹤飞翔,诗人雅士,何不选择胜境登临游览。那水上的小岛小洲,花树纷披,恰如风中美女的环髻,雾中的鬂发。即便是萍叶芦苇的天地,也有翠鸟争鸣,红霞远映。切莫辜负滇池四周扬花吐穗的香稻,风日晴和连绵万顷的沙滩,炎炎长夏亭亭玉立的荷花,明媚春天婀娜多姿的杨柳。几千年的往事旧迹,涌上心头,举起酒杯,对着长空,慨叹历史上过往的英雄,而今有谁还在?试想汉武帝操练水军,准备攻伐滇国,唐中宗远征边疆,树立纪功铁柱,宋太祖手挥玉斧,划定版图疆界,元世祖命乘皮筏,渡江平定云南,为了创建伟绩丰功,帝王们真是费尽移山的气力。然而,尽管皇宫有雕绘的梁柱,珠缀的帘子,总挡不住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于是纪功碑碣被推倒打碎,橫卧在荒烟蔓草落日余光之中。到头来,只赢得,古寺里断续稀疏的钟声,江边上半明半暗的渔火,秋空中两行倦飞的归雁,梦醒时枕上寒冷的清霜。上联写景.开头说滇池风光诱人,美不胜收。继以“喜”字为眼。“茫茫空阔无边”是总写,下面具体刻划。领字“看”直贯末尾,中间从各个角度铺叙景物,气势不凡。
  “东骧神骏”等六句,写山景,是重点,用排句,骧、翥、走、翔,把山脉写得活灵活现,跃跃欲试。“趁蟹屿螺洲”四句,写水上之景,也各具风姿。“莫辜负”以下四句,写季节之景,是重点,用排句。“莫辜负”三字使景物含情,也是作者感情的外化,极为传神。而数量词“四围”“万顷”等适当、连续的运用,扩大了空间时间的跨度,把昆明城写得处处有景,时时可游,令人心驰神往。下联抒怀。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继以“叹”字为眼。“滚滚英雄何在”是总写,下面具体描绘。领字“想”,直贯末尾,中间列述汉、唐、宋、元兴衰过程,气势磅礴。“汉习楼船”等六句,是重点,用排句,一连串的人物活动,概括了云南史实,显示了英雄业绩。“尽珠帘画栋”等四句点明朝代衰亡原因.“不及”还含有来不及享受就易主之意。
  “只赢得”以下四句写结局,用景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是重点,用排句。数量词“几杵”“半江”等巧妙而连续的运用,加重了结局冷落凄清的气氛,与前面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又是上联生气蓬勃自然景色的强烈反衬。清乾隆朝是文字狱颇为严酷的时代,人们箝口结舌,出现了万马齐暗的局面。独孙髯胸怀卓识巨胆,挥其如椽之笔,写下了这副气魄雄伟、光照千秋的长联,一面赞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示其赤子之心,一面揭示清王朝的必然灭亡,抒发其胸中之愤,真是惊天动地,震铄今古。同时代人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贾府主人散亡的描写,虽也隐寓封建王朝必将结束之意,但毕竟是客观上的暗示,孙联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唐宋元都已灭亡,当今王朝亦难避免的预言,难怪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见了,不禁惊呼“以正统之汉唐宋元伟烈丰功总归一空为主,岂不駸駸乎说到我朝?”于是寻找借口,对长联作了徒劳无益的篡改。
  此联的首创性及对后世长联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凡是讲楹联的书,几乎都提到它。除梁章鉅《楹联丛话》出于偏见对它有所指摘之外,无不同声赞誉,因为它无论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两者又作了完美的结合,不愧为古今第一长联,可以与世长存。  (蒋竹荪)

  昆明大观楼(二)

  放开眼孔穷天地
  别有心肠蕴古今

  上联写登楼所望,虽未言楼之巍峨宏大,但一个“穷”字,写出天地尽收眼底之势,且切楼名“大观”。意谓只有放开了眼界,才能看遍天地、看穿一切。下联是虚写,是所谓看透世界后的议论。一个“蕴”字,将古今人事的变化,包罗无遗。而人事是错综复杂的,唯“别有心肠”者,能辨识“庐山真面目”。联语以“天地”、“古今”,显示空间感、时间感;再以“放开眼孔”、“别有心肠”,点明至理,使此联具有深邃哲理,令人玩味,从而有别于泛泛的写景抒怀之作。  (张君宝)

  昆明大观楼涌月亭

  能邀过客饮文字
  亦把湍流替管弦

  涌月亭,位于大观楼侧,清代始建,后毁。今存系解放后所修。
  出句用比拟手法,将景点拟作主人,能邀来四方游客亭下饮酒作文。饮文字,即“文字饮”,因对仗而倒置,指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的聚会。宋王之道《千秋岁》词:;何妨文字饮,更得江山助。“对句则描摹水声。湍流替管弦,是将激流和浪涛拍击池岸的声响比作月下吟唱的弦乐伴奏声。联语渲染景好人乐的气氛,使涌月亭平添了无限诗情画意。  (张君宝)

  昆明大观楼蓬莱别境

  仆本恨人,吞大海一瓯,焉得洗胸中块垒
  谁非乐土,卧高楼百尺,也应游梦里华胥

  上联因大海联想到猛吞一瓯,荡涤胸中块垒,把郁结的不平之气一扫而空,使恨人变为快人,以此写游园之乐。恨人,失意抱恨的人。江淹《恨赋》:”仆本恨人,心惊不已。“下联因高楼,联想到陈元龙高卧百尺,超尘拔俗,真想去梦游乐土华胥国,这蓬莱别境就成了真个仙境。华胥,神话中的国名。《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指顺应自然而达于至道的境界。全联充分发挥联想作用,由景生情,概括出本园豪迈逍遥的特色风光,使名园越发显得妩媚;更倾注了作者主观感受,”仆本恨人“,”谁非乐土“,似叹非叹,似问非问,活泼闪烁的句式,增添了联语的魅力。  (何以聪)

  昆明鹦鹉山太和宮

  无双玉宇无双地
  一半青山一半云

  鹦鹉山太和宫在昆明东北郊盘龙江畔,原是道教祀吕祖的庙宇。”鹦鵡春深“,曾是昆明八景之一。据史料记载:清初藩王吴三桂退据云南时在原环翠宫基址上建造了太和宮,宫殿横梁上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郡王吴三桂敬筑“的字样。整个构造,十分壮丽,碧瓦飞檐,四角系铃,风来铁马叮咚,铿然有声。因宮殿全部是铜制的,所以又称”金殿“或”铜瓦寺“。上联赞宮殿的位置和建筑举世无双。太和宮可以与天上神仙居处的琼楼玉宇比美,像这样精美的结构世上没有第二个。
  下联赞宫殿四周景物秀美非凡。举目四望,宫殿的周围,白云簇拥着,青山环抱着,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联语以两个”无双“和两个”一半“相对,突出了太和宫的珍贵和秀丽。据考,全国铜殿,不止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的昆明太和宫,较早的还有武当山天柱峰太和宫铜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较晚的有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铜殿,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放全国铜殿共有四座,联语中”无双“是夸张的说法。  (吴关镛)

  昆明黑龙潭
  硕庆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潭在昆明北郊12公里,原是一地下涌泉,潭水浓绿,故名黑龙潭。明初建成龙泉观,清重修。观分两部分,下观在龙泉山麓,由此向北拾级而上至山腰,即达上观。观内有”黑水祠三异木“,即唐梅、宋柏及明代茶花。上联说,两棵经历千年的唐梅,老干虬枝,横斜在深绿潭水之上。两树梅花,唐梅主干今已枯死,仅存分枝,逢时开花。殿中尚存两株唐梅的工笔石刻。下联说,山间四季雨晴晦明,气象万千,而皑皑白云总是萦绕半山腰。阮元《游黑龙潭看唐梅二律》:”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梅、潭、云是景点的三个特色。联语作者并写出了它们之间相互默契,配合的关系:唐梅掩映潭水,白云维护梅花。造物之妙,跃然纸上。  (蒋竹荪)

  昆明玉案山筇竹寺(一)
  普荷

  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
  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筇竹寺,在云南昆明市西北玉案山上,相传始建于唐,元初时重建。和尚化缘乞食谓”托钵“。钵,和尚吃饭器具。游方僧人在所居庙宇结束寄住生活,称为”结斋“。上联谓化缘回寺,并非为了赶上早晚斋饭,而是要抓紧时间,虔心修持。晨钟暮鼓是寺僧作息吃斋的信号。下联谓离寺的游方僧不稍停留,他们能谅解寺内拮据的情况。此联对寺院常住和游方僧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从侧面反映明末清初社会贫困的情况。联语言约而意丰。  (谢燕华)

  昆明玉案山筇竹寺(二)

  煨芋留宾,共领略世态裘凉,深山清况
  焚香静坐,莫漫说峨眉旧事,滇海新禅

  筇竹寺在云南昆明西北玉案山上。相传唐南韶国鄯阐侯高光、高智兄弟追犀牛至玉案山不见,忽见云中有异僧,近前仅见僧所持筇竹杖置于林下,遂建寺,名筇竹寺。此联介绍了佛寺日常生活。上联说僧人待客时,共话人间炎凉势利的感慨,庆幸深山清贫和脱俗的生活。煨芋留宾,指唐代僧人懒残煨芋款待宰相李泌的故事。见《类说》卷二。世态炎凉,指旧时有人对有钱有势的人就巴结,无钱无势的就冷淡。下联说,僧人修行时,焚香打坐要一心专注,不要随便谈论峨眉古刹故事,云南禅林新闻。联语讲的是僧寺清规,从而给人增长一些宗教知识。艺术上对仗工稳,用辞流畅清疏。  (吴关镛)

  昆明嘉丽泽
  兰茂

  天水相涵,单舸撑来明镜里
  云山掩映,群鸥飞入画图中

  嘉丽泽在昆明市东北50公里的杨林,是一个湖泊。一水澄澈,风景明秀,是”杨林八景“之一。联语刻划湖景:水天相连,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