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72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72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杼茫钌纤校挂嗥悖蚴陆猿伞4肆舳砸喙ぃ玫洳宦逗奂#跃渥匀惶校艘曰氤芍小! 。ㄏ=ɑ

  题灯谜
  纪 昀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此联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作的一副灯谜联。据传为挂在文华殿宮灯上,竟难坏了当时的官员们。这个以对联形式出的谜面很有机巧。上联的谜底是”猜“字,因为不是黑、白、红、黄当是其他颜色字,而又要与”狐、狼、猫、狗仿佛“,即必配一个反犬偏旁,还要非动物所属,这”猜“字恰具备这三个条件;下联也是三个条件,”诗、词、论语“道出”言“,”对东、西、南、北模糊“表示”迷“,而短品妙文恰是”谜“,上下联谜底是”猜谜“。谜语本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确有启人智慧、妙趣横生的特点。本联更见巧思不俗。  (黃德金)

  题惜字炉
  盂瓶庵

  能知付丙者
  便是识丁人

  上联之”付丙“,意为烧掉。古代以天干配五行,丙、丁属火,后因称火为丙丁,或叫丙。书札或文稿,如不愿为他人看见而烧掉,叫付丙丁,亦叫付丙。下联之识丁,意为识字,语出《旧唐书.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人吴曾以为”丁“乃”个“之误。全联意谓能够把自己写的东西因觉得不够满意而烧掉的人,乃真正识字文人。此联用典隐秘,且属对工整,音韵亦合律,可见古人为文写作之严格不苟。  (希建华)

  题学款经理处
  周凤楞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人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学款经理处,犹今之学校财务部门。上联说人总难免有过错,做到小事糊涂大事清醒也就够了。人谁无过,见《左传.宣公二年》。糊涂:不明事理。《宋史.吕端传》:”太宗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下联表白我不贪爱钱财,一向是来路明白,去路明白,经得起查考,又有什么遗憾呢?慊,恨,不满足.联语正反相对,以”糊涂“对”明白“,一”小“一”大“,一”来“一”去“,对比鲜明,反映出经管理财者的苦衷和心愿。  (胡 彬)

  题保定大慈阁宣讲所阅报处
  樊荫荪

  漫论他后到先来,但愿个中人,作不速佳客
  略增些耳闻目见,也算这层阁,是进步阶梯

  上联说,听讲人、阅报者先来后到没关系,只希望是自觉自愿不须邀请。不速佳客,不请自来的好客人。下联紧扣联题,字字有着落。以”耳闻目见“点明”宣讲所阅报处“,颇见自然;用”略增些。。。。。。也算。。。。。。是“,语气也恰到好处。”进步阶梯“既扣住”阁“字的特点,又暗合见闻之增长,语意双关。  (张炳隅)

  题财神庙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教我为难

  旧时正月初五日是财神日。本联意在劝人不要拜财神。但作者不直说,而是让财神向求拜者自诉窘状。泥塑的财神本无生命,可作者偏要财神说话。下联干脆说一直拜也无用,令人扫兴!作者把改变拜财神陋俗的严肃话题以诙谐语道出,与求拜者打趣儿,寓庄于谐,教人忍俊不禁,使求拜者在跟着笑笑之后也能获得启示。联语明白如话,深入浅出,风趣幽默。  (刘铁坤)

  题土地庙

  土产无多,生一物栽培一物
  地方不大,住几家保佑几家

  此联作者模拟”社神“口吻,把”土“”地“二字分别嵌于上下联之首。”土产无多“、”地方不大“,正是”社神“职小位微的意思;而作为一方之小神还是努力使物产得以保收,居民受到福佑,而不以神小而不为。联语反映了土地神的恪尽职守,暗示”神界“也不过是”人界“的延伸而已。吴恭亨在《对联话》评为”出口如生,绝与土地菩萨身分相肖,真杰构也“。  (张炳隅)

  题如皋土地庙
  郑 燮

  乡里鼓儿乡里打
  当坊土地当坊灵

  土地神又叫社神,旧时的乡里村社,一般建有土地庙,奉祀管理本地的社神,即所谓”当坊土地“。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春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的秋社日,乡人照例要去土地庙供香烛,焚楮帛,击鼓吹箫,或祈年丰,或祷时雨。如皋在今江苏省东部。
  联语上句写祭社之日的热闹气氛,下句表现乡民对”当坊土地“信仰诚敬的心态。也反映了土地只在他管辖区域内显灵的规矩。话虽似率口而出,但写来传神写照,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顾伟列)

  题无门洞

  何须有路寻无路
  莫道无门却有门

  此联出自清代古吴墨浪子辑话本小说集《西湖佳话》中《放生善迹》篇。万历年间,西湖秀才沈株宏极有文名,但他全不以功名为念,却大彻大悟,一心出家,得圣僧指点,弯弯曲曲走了半晌,来到”无门洞“。这是洞门旁题的一副对联。此联仿佛家偈语撰成。
  上联之”路“指到无门洞之路,谓此路原有,何须在荒草丛中曲折寻找;下联之”门“指出家之门,谓虽洞号无门,但要出家却可入门。
  上下联互文足意,表达了到无门洞出家有路、有门的意思。全联在修辞上别具特色,它以有路、无路、无门、有门,交叉构成对仗。上联用反问句式,下联用否定句式,使全联体现出明显的佛家色彩,并与环境紧密切合,融为一体。  (朱迎平)

  题不缠足会

  尼父传经,寸肤莫毁
  如来说法,两足最尊

  ”缠足“是一种旧时陋习。相传南唐李后主曾令宫娥窅娘以帛绕脚,使其脚纤小如新月形。后世即有人竞相仿效而成为一种摧残女子天足的陋习。满人入关时不习惯汉人女子的”缠足“,故康熙三年曾下诏禁止”缠足“;可竟遭一些士大夫的反对,以致康熙七年时又罢了此禁。以后太平天国也曾禁止”缠足“。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仍未革除,便有开明之士大力倡导”天足运动“,并建立了”不缠足会“之类的团体。本联即写此事。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古代常在男人的”字“后面加个”父“字,以示尊敬,孔丘字仲尼,故尊称其为”尼父“。如来,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
  ”如“指”如实“,佛常自称是从如实之道而来的开示真理者,因而后人便称其为”如来佛“。寸肤莫毁,见《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说明古之儒家是不允许自我毁伤身体肌肤的。两足最尊,指佛家有”自足禅“的说法,此处藉以强调佛家很重视人的”天足“。《对联话》评云:”不缠足会一联抬山孔佛为衬,自是大方家数。“确实点明了此联特点。因为当年反对康熙禁缠足的士大夫们一再抬出”古训“来吓人,故此联作者即以儒、佛两家的教诲来提醒人们。  (张炳隅)

  题《闻一多诗集》
  贺宗仪

  赏音乐绘画建筑三荚
  怀战士诗人学者一多

  上联论新诗格律。二十年代,闻一多为引新诗进入正轨,提倡建立新的诗歌格律,即视觉方面要具备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奏匀称和句的均齐),听觉方面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三者以音节美为主,其他二者占比较次要的位置(见《诗的格律》)。有人评论,”他的实验直到现在还是最先进的考虑“。下联概括闻一多一生的历程。在”五四“早期,他是诗歌巨匠之一,写下大量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以后退入书斋,研究古籍,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抗战爆发,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入民主运动的洪流,成为战士。联语既论诗,又评人,点面结合。下联嵌入”一多“与上联的”三美“相对,亦觉工巧贴切。  (蒋竹荪)

  题鲁迅浮雕像
  郭沫若

  返国空余挂墓剑
  斫泥难觅运风斤

  此为1942年10月作者应杨亚宁之请为鲁迅石膏浮雕像而作。联后附言:”余与鲁迅素未谋面而时受其斥责,虽当时受之每有难忍之处,但今则求之而不可得矣。“三十年代前后,由于不了解
  鲁迅对革命的态度,思想上受教条、宗派主义的影响较深,创造社元老郭沫若曾数度攻击鲁迅,最突出的一次是1928年8月他用”杜荃“的笔名在《创造月刊》上发表了《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鲁迅不得已写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见《二心集》)予以驳斥,郭”受其斥责“当指此事。郭老虽未与鲁迅见面,但他能坚持真理、修正自己的错误。鲁迅逝世后,觉其言不啻药石,特别是他从鲁迅的革命言行中,重新认识了鲁迅,增添了对鲁迅敬仰之情。上联说,十年流亡归国,本想就从前的谬妄向他当面表示歉忱,如今已落了空。返国,作者于1928年2月下旬接受党的指示流亡日本,1937年7月27日秘密回国。空余,作者归国时,鲁迅已于1936年l。月19日逝世。挂墓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路过徐国,徐国君主看中季札宝剑,想要又不肯开口,季札看出他的心意,决定送给他,但因出使的需要暂时没给,等到出使回来,徐君已死,于是把宝剑挂在墓旁树上,信守自己的初心。
  后来遂以”挂剑“表示对亡友的吊唁、追怀及信义。下联说,他不在世,自己身上有了缺点就很难找到像他那样严明的诤友了。斫泥,除去污泥、缺点。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诗:”我语真雕朽,君诗妙斫泥。“运风斤,《庄子.徐无鬼》载,有个郢地人鼻上沾了一滴泥点,薄如蝇翼,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削去泥点,那泥点削尽而鼻子未受一点损伤。后世就用”运风斤“比喻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或指大手笔。联语是流水对,上下句意思连贯,所用典故,十分贴切,充分表现了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坚持真理的崇高风格。  (商启予)

  喜 庆 类

  春联

  (一)新年纳余庆
  (二)春风放胆来梳柳
  (三)门心皆水
  (四)春山舂水春意浓
  (五)官居东壁图书府
  (六)流水断桥芳草路
  (七)不须着意求佳景
  (八)放一夜花炮
  丁丑年春联
  丁酉年春联
  1898年春联
  1919年春联
  1924年春联
  1983年春联


  寿辰

  賀人寿
  贺黄耕庚夫人寿
  贺商辂七十寿
  贺康熙帝六十寿
  贺吴锡麒母寿
  贺梁同书夫妇九十双寿
  贺袁枚寿
  贺孟姓母何氏寿
  贺百岁老人寿
  贺陶澍六十寿
  贺郭松林母寿
  贺友人寿
  贺左宗棠七十寿
  贺杨吕濬寿
  贺兴静山六十寿
  贺梁章鉅七十寿
  贺但明伦寿
  贺朱建三寿
  贺吴云七十寿
  贺金安清六十寿
  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