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93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93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央龋馐翟谑侨松训玫睦质拢挥傻没崾谷诵鼗晨牛佬舜蠓ⅰ
  这副对联充分利用其地理环境的特殊,巧妙地将湖上的两处名胜嵌入句中,富有诗意。  (俞纪东)

  海上小有天闽菜馆
  郑海藏

  道道非常道
  天天小有天

  上联语出《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作者借用成句,本意却不在谈道家哲理,而在于赞美”小有天“的烹调精美绝伦。道道,每一道菜;非常道,道道菜都非同寻常。下联将菜馆名”小有天“嵌入句中,并以”天天“领起,意思是”小有天“的美味佳肴令人久食不厌,以至食客天天都要来此品尝。对联以重语叙写,拙中见雅,读宋顿挫铿锵,耐人寻味。用前人成句也能自出新意,颇饶情致。  (顾伟列)

  长沙饮和祥餐馆
  昊恭亨

  饮酒读离骚,也算屠门大嚼
  和羹调鼎鼐,不如左手持螯

  上联意谓边饮酒,边读《离骚》,也算是吃过肉了。屠门,肉铺。曹植《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后用来比喻羡慕某物不能得到,把想像当作现实,聊以自慰之意。下联意谓当宰相处理国家人事不如手持螃蟹嚼着品尝。和羹,以不同调味品配制成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意谓盐多则咸,梅多则酸,盐梅适当,就成和羹。按盐咸梅酸,须调和适当。鼎鼐,古代煮或盛食物的器具,多用青铜制成。在鼎鼐中调味。后用”调羹“”和羹“来比喻宰相处理国家大事。持螯,即吃蟹。《世说新语.任诞》载”晋毕卓(茂世)嗜酒,曾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联语写出餐馆的特征,用典诙谐圆熟,雅而不俗。上下联首嵌店名”饮“”和“二字,使对联意中有意。  (孟建梁)

  南京菜馆

  不怕那大肚好汉
  却喜这净盘将军

  这是从前南京一家菜馆的对联。”大肚好汉“和”净盘将军“同一意思,都指狼吞虎咽的食客。净盘将军,原作”尽盆将军“,元人俗语指十分贪吃的人。即”食王元帅“。元无名氏《杀狗劝夫》一折:”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烧的菜能给顾客吃得千干净净,正说明这家菜馆烹调之好。对联用语诙谐活泼,令人解颐,是在风趣中宣传了菜馆的名声。上联更是活用了俗语”开饭店不怕大肚汉“,使联语充满了喜气洋洋的色彩。  (金性尧)

  酒店(一)
  李汝珍

  尽是青州从事
  那有平原督邮

  李汝珍是古典小说《镜花缘》的作者。这是《镜花缘》第九十六回中为某酒店写的招揽生意的对联。晋代桓温手下有个小卒,会辨别酒的好坏,尝到好酒则高声说:”青州从事。“尝到坏酒则说:”平原督邮。“原来”青州“有个齐郡,”齐“、”脐“同音,意即好酒可通到脐下。”平原“有个鬲县,”鬲“、”膈“同音,意即坏酒到膈为止,不能下去。”膈“,胸腹间内膜。”从事“、”督邮“,都为古代官衔。上联说,本店尽是好酒。下联说,本店不售次货。联语妙在巧用典故作广告,以起到招徕顾客的作用。  (周世达)

  酒店(二)
  冯梦龙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南西北人

  此联出自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小说主人公来到镇江府,在街上闲走,看见一家酒店门前招子上写着此联。酒店联历来多有,但写得巧妙别致的并不多见。此联的基本结构是”酿成酒“对”醉倒人“,可以说用最简捷明白的语言标明了酒店所供之酒的质量之高。此联的妙处是其中分别嵌入四时和四方,使含义更深一层:舂夏秋冬极言酿酒时间之长,则其质量自是过人;东南西北极言醉人地域之广,则其声誉不言而喻。全联虽语意夸张,但通俗明白,引人注目,是一则”好广告“。而上下联的对仗更像天造地设,巧夺天工,是酒店联中的佳作.  (朱迎平)

  酒店(三)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刘伶、李白为古代两位以饮酒著称的名士、又是诗人。刘伶,晋沛国人,与阮籍、嵇康等友好,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纵酒放达,乘鹿车,揣一壶酒,使人荷锸相随,说:”死便埋我。“尝著《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馀“。后世常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情饮酒,逃避现实的典型。李白,曾以蔑视权贵,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酒。联作者借用两位古人的一问一答,在诙谐中为酒店做了鼓吹。此联构思脱胎于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希建华、胡家提)

  酒店(四)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这是从前广东潮州市”韩江酒楼“挂出的一副巧联。联语首嵌”韩江“,尾嵌”洒楼“,构思精巧。上联用了两个典故,既写出了酒楼特色,又写出了店主的心理状态。韩愈,唐代文学家。曾写《送穷文》,后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里是祝愿店主送穷迎富,财源茂盛,生意越做越好。刘伶,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自言”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运用这一典故,意在点明酒楼,招徕更多醉客。下联也用了两个典故,既写出酒店的风雅,又写出了酒楼能游目骋怀的特点。江淹,南朝梁代文学家,擅长作赋。他的《别赋》誉传千古。作者引用这一典故,意在说明此处乃设宴饯别之所,饮酒赋诗之地。王粲,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名作《登楼赋》,脍炙人口。这里旨在说明此楼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扩大眼界,增长文思。此联嵌字巧妙,用语紧扣招牌和酒楼之名,意境开阔。由于典故运用得当,又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因得雅逸之趣。  (延 培、张 迈)

  酒店(五)

  市上数百年,此是李翰林乐处
  瓮边尺寸地,可为毕吏部醉乡

  出句说,唐朝诗仙李白,经常醉卧酒家,那里成为他的乐园。市上,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翰林,李白于天宝元年被诏入京为供奉翰林。他性嗜酒,曾自豪地说:”会当一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复醒。“这种沉醉酒国、以醉为乐的心情,反映了他有志难展有才不得用的愤激。对句说,晋代吏部郎毕卓,酒瓮边尺寸之地,是他向往的醉乡。毕吏部,《晋书.毕卓传》:”太兴末,(毕)为吏部郎。比舍郎酿熟,毕因醉夜之瓮下盗饮,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此联未提”酒“字,但字字与”酒“关涉。联语用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嗜酒人的故事,盛赞店家的酒香、酒美。可见其构思之巧。  (商启予)

  饭店(一)

  诗无达诂
  味有别裁

  茶楼酒馆多为俗客出入之地,然其楹联却多雅趣,此联亦是一例。上联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谓诗歌的主旨由于一词多义,读者见仁见智,感受不同,所以一般没有通行的确定的解释。下联扣住”饭馆“之题,谓食物的味道,各有特点,亦不应雷同,作为名厨的烹调自然更应独出心裁,与众不同。联语仅八字,对仗工稳,平仄协调,以诗之确解求同之难衬托烹调食物必求不同风味,说明饭馆烹调技术高明,风味独特,可谓构思新奇。  (蒋竹荪)

  饭  店(二)
  李梅庵

  宰天下有如此肉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上联意谓主宰天下要像陈平分肉那样保持均衡。典出《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里中社,古代供奉土地神之处所。三个”宰“分别释为:割,吏,主宰。下联出自《老子》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意谓治理大国好似烹小鱼一般,忌多翻动。河上公云:”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挠,恐其糜也。“联语借餐馆日常之事推论到治国的道理,因小以明大。厨师切肉,讲究刀法,必须大小厚薄均等,中国传统治国原则也是”均“,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即此意。厨师烹小鱼,不能翻来覆去,以免糜烂,治国也注重安定,稳定而不扰民。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亦是此意.此联能将两个不相下的典故合而为一,使之表现一种新意。并不脱离餐馆之睿美春敛环蚜Γ栌锾烊唬び谧宰! 。ㄏ=ɑ

  饭店(三)

  有同嗜焉,从吾所好
  不多食也,点尔何如

  上联”有同嗜“,语出《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从吾所好“,语出《论语.述而》”富而叮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南来北往的客人,走进饭店,当然”有同嗜焉“。进了馆,按单点菜,可”从吾所好“。集古人语,用作饭馆上联,好像客人自己在说话。下联也是集句。”不多食也“,语山《论语.乡党》”不撤姜食,不多食。“”点尔何如“语出《论语.先进》。此句本为”点,尔何如“,”点“是孔子弟子曾皙的名,孔子问点:”尔意如何?“本是名词,活用作数量词,”一点儿“如何?这一改颇有意思,似乎饭店老板在规劝顾客:少食为佳,七分为饱。  (周世达)

  茶酒楼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酒去
  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拿碗茶来

  据说,从前成都某路口有一个兼卖茶酒的小楼,一士人经过,得解渴而称便,并题此联。上联意谓,人们一生为名利而忙碌奔波,何不忙里偷闲,饮杯好酒,销忧解愁?下联意谓,人们终日为衣食而辛苦劳累,何不苦中作乐,喝碗香茶,涤尘释烦?全联劝人掌握日常生活有张有弛的节奏,学会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保证身体的健康。联语以轻松活泼的语调,劝戒世人勿恋名利,而宜寻求自我解脱,说理在活泼轻松中道出,对茶酒楼的营业也是出色的言传。  (张 迈)

  杭州西湖茶舍
  徐福辰

  十年许勾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千秋同俯仰,惟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上联”十年许勾留“为纪实。意谓西湖与我之缘份似有情人,允许我在杭城居留了十年,尝到西湖水沏的茶。下联意谓在杭十个春秋如瞬息之间,殊不愜意,只是湖上青山,风景依然,如面对故人。联语表达了作者与西湖及青山之间的无限深情。然而,作者愈是说与山水”有缘“,愈是表现出与世间的”无缘“。联语既切西湖茶舍,又写得感情深沉,别具雅意。  (希建华)

  杭州火车站茶室兼澡堂
  刘葆良

  正瓯越销兵沪杭同轨之时,借胜境涤尘嚣,在明圣湖六桥以外
  问陆公茶灶屈子兰汤何处,有层楼矗云表,距清泰门百武而遥

  上联写茶室背景。瓯越,指浙江。销兵,熔毀兵器,此指路权之争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