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普贤行愿品讲记+济群法师 >

第10章

普贤行愿品讲记+济群法师-第10章

小说: 普贤行愿品讲记+济群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说一个人的命运的好坏,福分的大小,是靠自己无始以来,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的。佛陀这样的圣人都要修福,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之人,更应该向佛学习,勤
种福报的善根!

  社会上有的人福报很大,有许多人很有钱,但只懂得吃喝玩乐,享受福报。
有的人只懂得拼死地去挣钱、拼命地去享福,不懂得做好事,也不知道一个人的
福报是有限的。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只知道往外面取,不知往里存,时间长了,
再多的钱也会被取光的,福报的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要惜福,要懂得修福
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福报享完以后,他就会提前死。佛教讲人的死有三种:
一是福尽死,寿命没到,但福报享完了;二是寿尽死,寿命到尽头就死了;三是
横死,就是意外的车祸伤亡。诸佛从最初发心开始修福报和智慧,甚至为了修福
报,诸佛不惜献出他们自己的生命。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
微尘数头目手足”。佛陀的成就不是一生修来的,也不是几十年就能成佛的。佛
陀的成佛经过多长时间呢?普贤菩萨告诉我们“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
劫”。佛刹就是佛的世界、佛的国土。我们把佛的国土剖析成微尘,这个微尘就
像一个一个微量元素,然后把每一个元素比作一劫。在每一个劫里边,佛舍弃了
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头目手足。

  佛陀在过去无数生中因地行菩萨道时,有一次,他在山上看见一只母老虎守
在三只小老虎身边。天正下着大雪,已经下了好几天的大雪,山林里的动物都躲
在洞里,老虎找不到东西吃,母老虎没有奶水喂小老虎,眼看这几只小老虎就要
饿死了。佛陀为了救活这几只老虎,就把自己身上的肉用刀割下来,拿去喂虎。

  佛陀做国王的一生中,天人为了考验他行菩萨道的道心,故意变做一只老鹰,
追捕一只小鸟。那只小鸟飞到王宫里,就躲进国王的袖子里。老鹰抓不到小鸟,
开口说话:“请您把小鸟还给我,因为我肚子饿,小鸟是我的食物,请把它还给
我吧?”佛陀说:“它跑到我这里来是为了避开你的追杀,我只能尽力去保护它,
我不能把它给你。”老鹰说:“你既然这样慈悲怜悯它,你也应该慈悲怜悯我呀!
你救了它的性命,就意味着夺去我的一顿午餐!”佛陀回答说:“那你想怎样
呢?”老鹰说:“你不想让我挨饿,就把你身上的肉,割一块下来,相当于小鸟
重量,这样才可以。”佛陀毫不犹豫,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满足了老鹰的要
求。

  还有一生,佛陀作为仙人在雪山上修行。有位天人现罗刹相,来到仙人面前,
宣称他曾经听过佛陀说法。仙人就向他求教佛法,罗刹说:“如果你想从我这里
得到佛法,我当然可以告诉你。不过,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否则,我不会告
诉你。”仙人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吧?”罗刹说:“你必须用你的身体
和性命来供养我,我要吃你的肉。”佛陀马上答应了天人的要求。佛陀为了求佛
法在因地时不惜自己的头、目、手、足,这种例子非常多。佛陀的这种行为,就
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舍身为法”。为了追求佛法,得到真理,舍去自己的身体和
性命,在所不惜。

  舍身为法,对于一般修道人来讲,简直难以想象,更不用说做到了。但对于
释迦牟尼来说,他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他说:“我无始以来,生命的时间对
于我来说,那简直是太长太长了。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浪费
了多少生命。现在为了寻求真理,得到真理,为自己、为众生的解脱利益,虽然
死得痛苦一些,但是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孔夫子也曾经说过:早上能听
到真理,晚上死了也值得。

  “为法忘身”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别人没有钱,你可以或多或少地
拿一些钱给他。假如他要电视,你让他搬去就是了。这些东西对你的身体、性命
不会构成伤害和威胁。但如果有人需要换心脏,才能保住生命,要你把心挖给他,
你舍得把心挖出来吗?我看一般的人是难以做到的。因为电视机搬走了,还可以
再买一个,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但是一个人只有唯一的一颗心,如果把
心拿给他,自己就没法活了。你肯定会这样说: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但唯
独买不到心脏,这个要求我不能满足你。这就难以做到,对吗?但是作为每一个
学佛、行菩萨道的人来说,就要向佛学习!佛能舍身为法,佛能做到,我们也应
该去学习。

  菩萨道的修行的具体内容是六波罗密。波罗密不是指那种又香又甜又好吃的
水果菠萝。佛教中所讲的波罗密,是指修行的六度法门。波罗密是梵文,翻译成
中文,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六度,是使我们度过生死的痛苦、烦恼、困惑,到达
成佛的彼岸的船筏。六度法门的具体修行的内容是:一是布施,二是持戒,三是
忍辱,四是精进,五是禅定,六是般若智慧。

  因为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坚持不懈地修六度法门,所以“证入种种菩萨智
地”。菩萨地,是把菩萨修行的过程分为十地。这十地的名称依次是:欢喜地、
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十地在佛法的修行中,它的果位非常高,要通过修六度后才能得到。“成就诸佛
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最高的觉悟,也就是成佛了。成佛以后,说法度化众
生,化缘已毕,然后就“分布舍利”。舍利是佛的身骨形状,像珍珠那样圆的,
质地有些像水晶,很透明,很坚固,颜色有红绿黄白几种颜色。北京的佛牙塔,
就是佛陀的牙齿的舍利。佛灭度后把舍利分散给弟子们永远供养。

  舍利是一种宝贝,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弟子阿难等把他的身体火化后,
发现许多许多明亮坚固的五色珠,这种五色珠,就叫舍利。佛陀的众弟子们修造
了一座塔,藏放佛的舍利,永远供养。他们把佛的舍利分布到各个国家,分布到
世界的各个地方去。这种舍利分散在各处寺院供养,功德是非常大的。

  供养舍利的意义,也许很多人不一定清楚。佛因为已经涅盘了,世界上的众
生,都见不到佛了,所以特地把佛身体的骨头舍利留在世界上,后世的佛子们见
了佛的舍利,就像见到佛一样。供养佛的舍利,就像供养佛一样。“所有善根,
我皆随喜”。这两句经文的意思,是综上所述的种种功德,对佛所修的一切善法,
我都会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欢喜,并以佛陀为榜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就佛
果。

为他人的利益而高兴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
喜”。一切众生的生命现象在佛教里归纳为六趣四生。六趣,即六道轮回,六道,
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四生,指胎生、卵生、湿
生、化生四种。胎生的动物如人、马、羊、猫、狗等等,从娘胎肚里边生出来的;
卵生的动物如鸡、鸭、鹅各种鸟类,它们的生命从卵孵化出来的;湿生的众生如
蚊子、苍蝇、水里边的沙虫等之类的动物,它们靠湿气出生;化生是无中生有,
不借助物质条件而出生的有情生命。我们随喜的对象不仅仅是诸佛,十方世界所
有众生,对他们一丝一毫的善举也要表示随喜。我们不仅对诸佛菩萨所有成就的
一切功德表示随喜,对一切众生的善行或幸福也要由衷地欢喜。  

  随喜功德的修习,就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看见某人把几万元钱,拿去为那些
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盖上一所学校,给那些贫穷人家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
学习环境,解决特困生学杂费问题。虽然你没有这笔钱去帮助他们,一分钱也没
有拿出去,但是,你能对他人行为感到由衷的欢喜、赞叹,那你所得的功德也跟
他一样大。又比如说,当你走在街上,看见某人把地上的西瓜皮捡起来,扔到果
皮箱里。虽然你没有动手,但是你能为他这种良好的行为表示高兴,那么,你的
功德也跟他一样大。

  我们为什么难以做到随喜功德呢?原因是嫉妒心、自私心理在作怪。为他人
的利益往往高兴不起来,主要是我们的心胸太狭窄了。普贤菩萨的第五大愿“随
喜功德”,就是对治嫉妒、自私、狭窄心量的最好方法。菩萨道为什么说难行呢?
因为菩萨道的特点是完全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成就别人。

见贤思齐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声闻指听闻佛陀说四谛法门之后,然后开悟成就道业的人。声闻成就四种果位:
初果须陀洹,他从人间到天上往来七次,然后才能了脱生死;二果斯陀含,他要
往来人间一次,最后他才能证得佛果;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就不再来了,在天上
证果;四果阿罗汉,彻底断除烦恼,证得佛果。四果圣人又分为有学、无学。有
学是说功德没有圆满,还应该继续向上修的意思。无学是说所有应修的功德已经
修学圆满,没有什么再应该修学的了。

  独觉圣人自己看到花开花落,春去冬来,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突然领悟到世界无常,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称为独觉或缘觉。这种人慧根深厚,
领悟力强,在没有听闻佛法的情况下,自己也能够觉悟宇宙人生真实,解脱烦恼。
所以,佛陀的出世与不出世,客观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只要你具备独觉的这种慧
根,你自己也能觉悟。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
喜”。意思是说:以上所说佛陀在做菩萨的时候,立志发愿度众生,行菩萨道,
证得成佛那广大圆满的功德,菩萨所修极难极苦的功德和行为,我都由衷地表示
欢喜和赞叹。“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
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一段经文,也是同
前面忏悔业障末后一段,完全一样,不再重复。


第八章 请转法轮愿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
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
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
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
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佛陀的最初说法

  首先说明一下,什么叫法轮。轮,是印度古书上记载的一种轮宝。据说上古
时期有转轮圣王出现于世间,以轮宝征服天下,使国家统一,人民安乐。印度当
时长期处在分裂状态,当转轮圣王出现的时候,整个印度就会得到统一。国王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