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相应部经 >

第103章

相应部经-第103章

小说: 相应部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群盗来破坏此空虚废弃之村落,友!当作汝所应作。”
  
  七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五名杀人之怨敌,恐惧拔第六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恐惧破坏村落之群盗,而逃往他处,彼恐怖于大水流之此岸,但彼岸则安稳无怖恐,却无船可渡,又不见往返之渡憍。
  
  八
  
    其时,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则安稳无恐怖,而无船可渡,又无往返之渡桥,我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其筏以手足操作,则安全到达彼岸。”
  
  九
  
    诸比丘!此人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达彼岸。婆罗门渡河流,到彼岸立于陆地。
  
  十
  
     诸比丘!为使知其意义,余作此譬喻,而其意义即在此。 
  
  十一
  
    诸比丘!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之喻语。
  
  十二
  
    诸比丘!五名杀人之怨敌,此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之五取蕴喻语。
  
  十三
  
    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此乃喜悦、爱染之喻语。
  
  十四
  
    诸比丘!空虚之村落,此乃六内(处)之喻语。贤明有经验之智者,若以眼而检点于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贤明而有经验者,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检点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
  
  十五
  
    村落破坏之群盗者,诸比丘!此乃六外处之喻语。诸比丘!眼坏于可意不可意之色(境),耳坏于……鼻坏于……舌坏于……身坏于……意坏于可意不可意之法(境)。
  
  十六
  
    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明瀑流,此四种瀑流之喻语。
  
  十七
  
    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见之喻语。
  
  十八
  
    诸比丘!安稳无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语。
  
  十九
  
    诸比丘!筏者,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支道之喻语。
  
  二十
  
     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进努力之喻语。
  
  二一
  
  
    婆罗门以渡流到彼岸立于陆上者,诸比丘!此阿罗汉之喻语。”
  
  '一九八' 第二 喜乐
  
  ※ 三
  
    “诸比丘!具有三法之比丘,于现世多住于喜、乐。诸漏1灭尽之原由彼亦具有。如何而为三法?乃护于诸根门、知节度于饮食、专心于觉醒。
  
  四
  
    诸比丘!比丘如何护于诸根门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于眼根住者,因此则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
  
  五
  
    诸比丘!恰如于平坦土地之四大路,调适栓系良马大车所备之刺针,巧妙之马术师调驭跨乘其上,左手执手纲,右手握刺针,随己所欲,往返于所适之方位。诸比丘!同此,比丘为守护修习此六根,为修习制止,为修习调御,为修习安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护诸根门。
  
  六
  
    诸比丘!比丘如何知节度饮食耶?诸比丘!此处有比丘4深为省虑摄取饮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饰庄严,只为住此身,以维持于此,防范危害,为利益梵行。“如是,除旧苦,不生新苦。余有生活之资,无过误,当有安乐住。”
  
  七
  
    诸比丘!恰如人有伤涂药,只为其愈,车轴注油,只为其运转。同此,诸比丘!有比丘深为省虑摄取饮食,不为戏奢……安乐而住。”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知于饮食量。
  
  八
  
    诸比丘!如何比丘为专心于觉醒耶?诸比丘!比处有比丘,于日中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初分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中分以右胁作狮子卧,一足叠于一足,以正念正智而起床之想置于胸,前于夜之后分因起而出往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专心于觉醒。
  
  九
  
    诸比丘!具此等三法之比丘,于现法多喜乐而住,彼亦具诸漏灭尽。”
  
  注1 原文yoni cassa araddha hoti asavanam khayaya“诸漏灭尽,始为彼之起源。”“原由”云云,是依注释之karanan c'assa paripunnam.
    2 以下同一二O经六节。
    3 调御可能马之驭者。
    4 同一二O经之七节。
  
  '一九九' 第三 龟
  
  ※ 三
  
    “诸比丘!往昔有龟1,夕时沿河岸猎饵。诸比丘!野干亦于夕时沿河岸猎饵。
  
  四
  
    诸比丘!龟见野干由远而来猎饵,龟将首2作第五己肢分,藏于壳中不动,默然而止。
  
  五
  
    诸比丘!野干亦由远处见龟,见而来至龟处,来则站立龟处'作念':“此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俟其任何肢分转出时,立即捕彼拉裂而食。”
  
  六
  
    诸比丘!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任何肢分皆不转出,时野干则不得机会,厌龟而远去。
  
  七
  
    同于此,诸比丘!魔王波旬亦常时不断立于汝等之傍:“愿我于此等,或依眼得机会、或依耳……或依鼻……或依舌……或依身……或依意得机会。”
  
  八
  
    然则,诸比丘!须护于诸根门而住!以眼见色3,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裂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诸比丘!于汝等护守诸根门故,魔王波旬亦厌汝等而远去,如野干之不得机会而去。”
    如龟肢分藏壳中
    思虑比丘无依着
    他无伤入于圆寂
    任何者皆不得诽
  
  注1 于原典示为“龟”以kumma;kacchapa二语,于注释解此为同义语,故单一语译出。kacchapa者kaccha即从腋,Pa是饮义。即信为从前肢腋之附着点而饮水。于名义灯,此二语外还有nakka一语。
    2 杂阿含经卷四三、四经有“龟虫见来即藏六”之句。言龟为藏六即由此句而云。六是头尾加四肢。然原典用sondipancamani ahgani之语,“首为第五支分”之意,这想是尾之一除外。
    3 参照一二O经之六节,一九八经之九节。
  
  '二00' 第四 木块(一)
  
  一
  
    尔时,世尊住于憍赏弥城之恒河畔。
  
  二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有见于此。”
  
  三
  
    “诸比丘!此木块若不着此岸,不着于彼岸,不沈1于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其木块则向海、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诸比丘!恒河之流为向海、趣海、而流入于海故。与此同理,诸比丘!汝等若不着此岸,不着于彼岸,不沈于流中,不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汝等则向于涅槃、趣于涅槃、而入于涅槃。何以故?诸比丘!正见即为向于涅槃、趣于涅槃、入于涅槃故。”
  
  四
  
    如是说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何者为沈于流中?何者为系上陆地?何者为人取?何者为非人取?何者为涡流所收?何者为内部腐败耶?”
  
  五
  
    “诸比丘!此岸,乃此内六处之喻语。
  
  六
  
    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处之喻语。
  
  七
  
    诸比丘!沈于流中,乃此喜悦染心之喻语。
  
  八
  
    诸比丘!被系上陆地,乃此我慢之喻语。
  
  九
  
    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处有比丘与在家混住,共喜悦,共忧苦,于有安乐之众中则有安乐,于有苦恼之众中则有苦恼,而起于应作当作之事,自专其心,比丘!此者,称之为被人所取。
  
  十
  
    比丘!何者为被非人取?此处有比丘,或愿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行,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称之为被非人所取。
  
  十一
  
    比丘!涡流所收者,此为五种欲之喻语。
  
  十二
  
    比丘!何者为内部腐败者耶?此有比丘,或为邪戒者、恶法者、不净者、可疑之行为者、覆隐己业者,非沙门而公称为沙门,非梵行者而公称为梵行者,内心腐败,漏泄尘埃之性者。比丘!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十三
  
    其时,偶一枚牛者难陀,立于世尊之傍。
  
  十四
  
    时,牧牛者难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着此岸3,不着彼岸,不沈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取,内部不腐败。大德!我于世尊之处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欤?”
  
  十五
  
    “唯然,难陀!须将牛遣返于主人!”
    “大德!抚爱其犊牛等,亦当归去。”
    “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 
  
  十六
  
    于是,牧牛者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来诣世尊之住处,白世尊曰:“大德!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耶?”
  
  十七
  
    牧牛者难陀!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牧牛者难陀于受戒后不久,唯独一人远离其他,精进专心不放逸而住4……
  
  十八
  
    尊者难陀,成为阿罗汉之一。
  
  注1 杂阿含经卷四三,一一经“不关洲渚。”
    2 PTS本二语ekacco ekacco重叠,是衍字。
    3 原文“着此岸”是衍字。
    4 参照六七经之一七节。
  
  '二O一' 第五 木块(二)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于钦毗罗城之恒河畔。 
  
  二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有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见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