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正信的佛教 >

第4章

正信的佛教-第4章

小说: 正信的佛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的、西藏的佛教都已有了活动,但从欧美两洲佛教文化的内容而言,南传的佛教 
确已占著优势,那是由于自西纪一五○五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间,先后被葡萄牙、荷 
兰及英国占领了锡兰,锡兰的僧侣,竟也因此找到了通往西方传教的桥梁;大乘佛 
教对于欧美的贡献,多是日本人的功绩。近世中国在佛教文化的输出方面,则遥远 
地落在其他国家之后,乃至西藏的喇嘛,也比中国内地的佛教跑快了几步。虽然今 
日美国的华侨,信仰大乘佛,他们却并不知道大乘的教理。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甚么?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那 
一部或那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 
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 
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比 
如一篇文章能够形成为文章,能够达到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 
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 
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 
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 
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 
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 
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何合,事物的消 
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甚么?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 
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 
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 
,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 
。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     
                                                                         
    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现在列表如 
下:                                                                     
                                                                         
      ┌不杀生──离杀生─救生┐                                         
      │                      │                                         
      │不偷盗──离偷盗─布施├─身三业┐                               
      │                      │        │                               
      │不邪淫──离邪淫─梵行┘        │                               
      │                                │                               
      │        ┌离妄语─诚实┐        │                               
      │        │            │        │                               
      │        │离两舌─和诤│        │                               
  五戒┤不妄语─┤            ├─口四业├─十善业                       
      │        │离恶口─爱语│        │                               
      │        │            │        │                               
      │        └离绮语─质直┘        │                               
悺酢  々Α                               々Α                              
      │        ┌离贪欲─清净┐        │                               
      │        │            │        │                               
悺酢  々覆灰譬ぉ壤胝蝽)ご缺扩ひ馊旦肌                              
                │            │                                         
悺酢            々咐胄凹ふ肌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 
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 
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为,虽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 
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
是有罪;如果女人遭受了恶人的强暴,只要女的不感受淫欲的快乐,虽被奸污了, 
也不算犯戒,仍然是清净。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应相成,才得破戒的 
正罪。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不。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却并不要求所有的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 
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原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 
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 
                                                                         
    因为,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信佛之后,如能实行素食,那是最好的 
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难,不吃素也不要紧,但是不可再去亲自屠杀,也不可 
指挥他人屠杀了。买了屠死的鱼肉回家,那是无妨的。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                                           
                                                                         
    佛教的戒律中并无戒烟的规定,甚至为了防止热带性的疾病,佛陀也准许比丘 
吸烟,但为了风俗及威仪的理由,中国佛教徒一向是不主张吸烟的。不过,有害身 
心的麻醉品及刺激品,佛教禁止,所以酒是五戒之一,饮酒的本身并非罪恶,酒精 
的刺激,使人在饮酒之后,却可能引起罪恶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类推,佛教也不
容许染上鸦片及海洛英等的不良嗜好。至于赌博,根本是劳神丧财与败家丧志的东 
西,故在佛经中严格禁止(长阿含善生经),同时,赌博的本身即是一种欺诈的行 
为,甚至因此而能犯杀人、窃盗、诽谤、恶口等罪,所以佛教是严禁赌博的。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 
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 
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 
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 
了。所以在家人证到三果,也就相近于解脱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为了化度众生,菩萨随类应现,到处化身,经常是 
化现在家人的身分,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萨中,除了地藏弥勒之外,多数是现的在家 
相。印度的维摩居士及胜□夫人,都能代佛说法,但他们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
菩萨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于 
住持佛教教团而使佛教存在及弘扬的理由,也是由于教内伦理制度的理由。说得明 
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在本体上说,出家的 
重要;从作用上说,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却不是必须出家 
。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从本质上说,佛教是主张平等的,所以人人都有信佛的权利,人人都有成佛的 
可能。但在修行的层次上说,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所持戒律的高下 
等次的不同,佛徒便有男女的九种等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