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309太平经 >

第31章

309太平经-第31章

小说: 309太平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陰也,民臣也。今民臣其行不流而上附,返上施恩於下。夫門戶乃主通事,今下戶不上行,
返上門通門而下,知為下辭,會見斷絕,不得上行也。”“善哉,真人言,吾無以加之也。
行雖苦,眩f二事。”
    “唯唯。二事見太陽星乃流入太陰中。太陽,君也;太陰,民臣也。太陽,明也;太陰,
暗昧也。今暗昧當上流入太明中,此比若民臣暗昧,無知困窮,當上自附歸明王拢鳎笠
理冤結。今反太明下入暗昧中,是象詔書施恩,下行者見斷絕,暗昧而不明,下治內獨亂獨
亂而暗蔽其上也。又象比近下民,所屬長吏,共蔽匿天地災變,使不得上通冥冥。與民臣共
飲其上,共為奸之證也。”“善哉,善哉!吾無以加六子之言也。行雖苦,眩f其三事。”
    “唯唯。三事見列宿星流入天獄中。夫列宿者,善正星也,乃流入天之獄。獄者,天之
治罪名處也,恐列士善,人欲為帝王盡力,上書以通天地之談,返為閑野遠京師之長吏所共
疾惡,往返以他事害之,故列宿乃流入獄中也。”“善哉,精哉!吾無以加六子言。今六子
問事,乃何一怒也!獨不懈倦耶?”“不敢也。常見天師言,真人為天來問來,今欲止,恐天
辭不通。今凡人命屬天地,天地不喜,返且害病人,則不得竟吾天年壽矣。”
    “善哉,真人之言是也,不失之也。今吾為諸真人說,亦不敢遺懈止也。吾與諸真人等
耳,俱命屬天地,若椋Р徽f,說而中止也,天地同且害我,故我說亦不敢妄道止也。行,且
為六真人具說之。今六真人新出穴,為天思,可以除天病者;為有德君思,可以除解災安身
者。六真人極共說其意,盡心所欲言者,令使不得椋Ы^。”“唯唯。天師所敕,不敢不盡雀
鼠之智,悉言之不也?”“大慊。”
    “唯唯。今天下所畏,口椋槠洳桓艺Q。今日月星曆,親天之列宿神也,尚相畏;是故
日出,星輒匿,不敢見畏其威。夫四境之內,有嚴帝王,天下驚駭,雖去京師大遠者,畏詔
書不敢語也;一州界有強長吏,一州不敢語也;一郡有強長吏,一郡不敢語也;一縣有剛強
長吏,一縣不敢語也;一閭亭有剛強亭長,尚乃一亭部為不敢語。此亭長,尚但吏之最小者
也,何況其臣者哉?皆恐見害焉,各取其解免而已,雖有善心意,不敢自達於上也,使道斷
絕於此。今但一裏有剛強之人,常持一裏之正者,一裏尚為其不敢語,後恐恨之得害焉。但
一家有剛強武氣之人常持政,尚一家為其不敢語也。一家尚親,自共血茫N類而生,尚
乃相厭畏如此,何況異世乎?
    “今太上中古以來,多失道德,反多以威武相治,威相迫協,有不聽者,後會大得其害,
為傷甚深,流子孫。故人民雖見天災怪咎,駭畏其比近所屬,而不敢妄言,為是獨積久,更
相承負。到下古尤益劇,小有欲上書言事,自達於帝王者,比近持其命者輒殺之;不即時害
傷,後會更相屬托而傷害之。故民臣悉結舌杜口為暗,雖見愁冤,睹惡不敢上通。故今帝王
聰明絕也,而天變日多,是明證效也。今民親得生於父母,受命于天地。以天地為父母,見
其有災變善惡,是天地之談語,欲有此言也。人尚皆駭畏,且見害於比近所系屬者,不敢語
言泄事,乃相敕教,共背天地,與共斷絕,不通皇天后土所欲言也。共蔽冤天地,乃使其辭
語不通,天地長懷悒悒而不達。
    “今帝王雖神拢蝗酥矗颂幇僦刂畠龋f里之外。百重之內,雖欲往通言,迫茫
於比近,不得往達也。夫帝王雖有萬萬人之仁拢烁髌冉傥肥拢斓貥O最神拢四搜鲆
俯睹,尚倚之當前自解而已,帝王安能神拢短炫c地乎?愚生六人常逢猛虎于遠方閑野,六
人俱止足不敢移,口不敢語,頭不敢動,目不敢瞑,夫人之所迫茫啡绱艘印!薄吧圃眨
善哉!今見六真人言,承知天獨久病苦冤,辭語不得通,雖為帝王作萬萬怪變以為談,下會
椋Ы^,不得上達,獨悒悒積久。今故風諸真人,教其丁寧,敕此行書之事。故諸真人悚悚倦
倦,是天使也。”“諾諾。” 

    “吾其畏天威,方為子思惟其要意而具說,今之六真人問此事,常何一最劇也?”“愚
生六人,七日七夜,共念此行書事,三集議,三睹流星,以為天告人教敕,使人問也。又六
人俱食氣,俱咽不下通,氣逆而更上。當此之時,耳目為之眩瞑無睹,俱怪而相從議之,不
知其為何等大駭驚怖,唯天師為愚生說之。”“善哉,諸真人古變得具意,見諸真人言,乃
知三道書,真人會且眩婇'絕何乎?”“願聞其意決。”
    “然,夫九福ЦF乃象九州之分也。今諸真人自言,俱食氣乃¤不通,眩瞑無光明,是九
州太小相迫茫虏坏蒙贤ㄆ溲约笔乱病7驓庹撸阅芡ㄌ斓厝f物之命也;天地者,乃以
氣風化萬物之命也;而氣¤不通者,是天道椋В坏猛ㄟ_之明效也。天欲使真人丁寧此事,
故以此氣動感真人也。子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諾。”
    “天告六真人教吾極言耶!六子安坐,為諸弟子悉說之道之。為畏其州郡長吏不敢言者,
一州中諸善士賢明相索,共集議於他州上之;畏其郡,集議於他郡上之;畏其縣,集議於他
縣上之;畏其鄉亭,集議於他鄉亭上之;畏其裏,集議於他裏上之。皆悉在方。其禁畏人者,
以其所上罪變怪輕重罪之,眩庸首镆坏取!
    “何其重也?”“不應重也,尚恐其輕。今天地愛有德帝王,欲為其具談。人生於天地,
乃背天地,斷絕天談,使天有病,乃畜積不除,悃悒不得通,言報其子,是一大逆重罪也。
夫民臣,乃是帝王之使也,手足也,當主為君王達聰明,使上得安而無憂,共稱天心,天喜
說則使君延年。今返居下不忠,背反天地,椋Ы^帝王聰明,使其愁苦,常自責治失正,災變
紛紛,危而不安,皆應不孝不忠不信大逆,法不當得與於赦,今何重之有乎?天談不得通,
天地大怒,贇⒎参铮藶闅斓兀藶樘字畾q。國斷無聰明,乃為大危之國。此罪不可
眩蕿楫斔肋^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吾所以敢不□□者,見六子來問事,致承知為天使,諸真人故敢不
□□也。子知之耶?”“唯唯。”“今不□□之名,為铡弦病5戮娢模粤铍飞蠒撸
使其大□□有功者,德賜之也。如此則天下莫不歡喜,樂盡其力,共上書言事也,勿得獨有
孤一人言也,皆令集議。一人言或妄偽佞欺,名為使上失實,不可聽大過也。比連年上書,
比比有信,有大功者。上士之人眾集者,常病不多,兩三人集,固固有奸偽多者,無奸偽何
也?”
    “願聞之。”“然多者則其上書者便自傳相畏,恐事漏泄,見得長短,反為欺上,為傍
人所上,故盡實核□□,乃敢言之也,不□□不敢言。又不敢有可耄В晕房钟嗅崾拢枪
悉信也。比若一裏百戶共欺也,男女小兒巨人,會有泄之者,旁裏會有知之者。其裏賢明畏
事者,會不敢匿,恐坐其事。何況乃一州、一郡、一縣、一鄉、一亭,郡有非常事,陰陽何
可耄В开q為旁人所得長短,故善惡都畢出,天乃大喜,災除去,與流水無異也。子知之耶?”
“唯唯。”“又大集議,無敢欺者,一兩人欲欺,餘人會不從之也。有欲欺不信者,即時眾
共記之上之。其法應為背天地、欺帝王、詐偽大逆不道之人也。天怨之,人惡之,其罪不得
與赦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子已覺矣。已行上書,還反其家,有怨其行。上書欲害者,即左方之名為怨章,
罪過不除。如是則三道行書已通,無敢椋Ы^者也。如是則天地已悅矣,帝王承負之災厄,已
大除去,天下太平矣。上皇氣悉來到,助德君治矣,□□不負六真人也。”“唯唯。”“行,
六真人精已大進,為天除病矣,為帝王除厄會矣,功已著於天矣,王者已日強明矣。六真人
為善,已得其數矣,宜勉力,慎之慎之!”
    “唯唯。願問一大訣,惟天師示之。欲知行書,乃出入究洽於神臁矗M可聞乎?”“然,
自有大驗,天道不欺人也。各以其類相求索,令德君數遣信吏,問民間有疽癘疥者,無有者,
多少有疽癘疥者,行書未究洽於神臁钥嘤叙N蟲食人,蟲乃食人,即蟲治人也;固固下有
餘無道德臣民,比若蟲矣,反食於人。是使蟲治人之效也。無有疽癘疥者,即皆應善人在位,
無眩x也。此者萬不失一。”“善哉,善哉!獨以此明之耶?眩叙N耶?”“凡天下災異,皆
隨治而起,各有可為,但精思其事,且自知之也,何獨以疽癘疥言之乎?其餘災尚但見於萬
物,蟲反食人最劇,故以效之也。”“善哉,善哉!向不力問于天師,無從得知之也。”
    “觀諸真人今且說,已自知之矣,但引謙耳。”“不敢不敢,愚生六人重得天師嚴教,
各歸居便閑處,惟思其要意,今天師書文,悉使小大,下及奴婢,皆集議共上書道災異善惡,
曾不太繁耶哉?愚生願聞其意。”“善哉!子六人為天問事,詳慎乎,天使諸真人言也。然所
以使下及庶人奴婢者,今天之法界,萬里異天地,五千里眩‘悾磺Ю锂愶L氣,五百里眩
異;百里異陰雨,五十裏眩‘悾灰豢h異變災怪獸惡也。夫皇天有災怪變,非必常處帝王之
宅,縣官之庭,長吏之前也。災變異之見,常於曠野民間,庶賤反先知之也。各為其部吏諱,
不敢言;吏眩鳛槠渚M,而不敢言,反共斷絕天地談。人人欲譽其長吏,使其名善,而高
功疾遷,共作無道,互天地之災異變怪,令椋坏猛ㄟ_帝王之前,使帝王無故斷絕,無聰
明,不得天地心意,其治危亂難安,得愁苦焉。夫帝王天所命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帝
王為天子,民臣共為無道,乃斷人父母談語,不得通於其子,其罪莫大焉。為共斷絕天地之
談,共欺其上,為人民臣不忠信,遇乃如斯,罪當輕重,寧可名字耶?子覺未?”
    “唯唯。又凡民臣奴婢,皆得生於天,長於地,得見養理於帝王。以此三事為命,無此
三事,則無緣行生長自養理也。而反下皆共欺其上,共無知天與地,使帝王無聰明椋
皆應萬死,尚眩叙N罪,何其重也?”“真人其愚暗不解,何哉?人得生於天,長於地,天地
愁苦有病,故作怪變以報其子,欲樂見理。愚民反共斷絕天辭,天地大怒之。帝王,民臣之
父母也,民臣反共欺其父母,使其常用心意愁困,而不能平其治,咎莫大焉。天地開闢已來,
承負之厄會大積,悉起於是,故使民間上書也。今陽明德君治,天難愁苦之,故使吾言也。”
“善哉,善哉!”
    “行,今為真人道之。今天下日蝕,極天下之大怪也,尚或有睹,或有不睹。天下之災
異怪變萬類,皆天地陰陽之變革談語也。或國不睹而州睹,或州不睹而郡睹,或郡不睹而縣
睹,或縣不睹而鄉亭睹,或鄉亭不睹而民間人睹,或甲裏不睹而乙裏睹。故古者賢拢危
下及庶賤者,樂得異聞,以稱天心地意,以安其身也。故其治獨常安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