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相吕不韦 >

第19章

秦相吕不韦-第19章

小说: 秦相吕不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阳夫人没有立即讲什么,而是思索了一会儿,然后道:“太子还记得与妾妃玉牒相约之事吗?” 
  太子一听,犹豫了片刻,道:“如今只有另行安排了……” 
  华阳夫人随后道:“妾妃有两项请求,太子能够答应吗?” 
  太子道:“什么要求?” 
  华阳夫人道:“第一,立即将赵国证人、魏国证人收监。第二,对赵国证人、魏国证人和吕不韦收监处严加看管,确保他们的性命……” 
  太子问:“为什么要把证人关起来呢?” 
  华阳夫人道:“为了第二项,即保护他们……” 
  太子想了想,道:“有理……”随后问:“你怎么想到了这一点呢?” 
  华阳夫人道:“拘捕吕不韦时,他让下人传话说:‘不韦无罪,反有治人以死罪的多项证据’。太子可细细思考这两句话……” 
  太子听后自己重复了吕不韦的话,然后道:“看来此事大有玄虚……” 
  华阳夫人道:“妾妃也如此看……” 
  太子赶快喊过一名太监,传旨廷尉:“立即拘禁赵国证人杨闻和魏国证人文起其,严加看管,没有太子手谕,任何人不得晤见。将吕不韦另行择地拘禁,严加看管,没有太子手谕,任何人不得晤见。” 
  太监速去传旨。 
  太子对华阳夫人道:“不是夫人提醒,几乎坏了你我的大计……” 
  太子模模糊糊看到了整个事件的一个大致轮廓。吕不韦讲,他那里有‘治人以死罪的’证据在,那么,找到吕不韦,验证他的证据,事件的轮廓就会很快清晰起来。 
  当日很晚了,太子还是把廷尉召进了华阳宫,让他连夜去见吕不韦,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 
  廷尉问,询问的结果是不是连夜奏报,太子讲了句“自然”。在一旁的华阳夫人道:“何必如此急切呢?明日奏报不迟……” 
  太子想了想,道:“不,问完就过来……” 
  廷尉退去了。 
  华阳夫人见太子心中急躁,总是试着提起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太子放松,但她一直没能成功。是啊,很明显,案情无论如何发展,涉及两个儿子,要不就是一方犯有暗中通敌之罪,要不就是一方陷害另一方。而无论哪一方有罪,都会是死罪,这让作父亲的太子心情如何能够平静得下来呢? 
  还有一层,如果公子子楚有通敌之罪,那就说明往日对子楚的认识是错的,他和华阳夫人将来立子楚为太子的约定也是错的,是他和夫人受了吕不韦的骗。子楚回来后,其种种表现,统统都是假的,依然在行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多险啊!把大秦的江山交给这样一个人,他嬴柱,就成了千古罪人,就无法向列祖列宗做出交代…… 
  华阳夫人料定,太子的忧虑更多的会是这第二层。 
  最后,华阳夫人放弃了把太子的思路引开的努力。 
  太子长时间在宫中踱步,思考着,等待廷尉的回转。 
  约莫一顿饭的工夫,廷尉回来了。他一进宫门,太子便大声问:“情况如何?”   
  七、回击(3)   
  廷尉回道:“吕不韦讲,他有三个证人,证明公子子盈曾屡次妄图除掉公子子楚。三个证人是:一、原公子子盈宫中太监黄市,他得到公子子盈与公子黑象密谋派人前去邯郸杀害公子子楚的事,暗中告诉了公子吾成。二、赵国人柳高。他是受雇刺杀公子子楚的十个人中的一个,当场被捉。三、公子子盈之妻舅袁垣,是他,受命去邯郸策划了三次谋杀行动。在赵国,吕不韦找到并捉住了他。吕不韦还讲,他另有证据证明,秦军进入赵境之前,王龁将军遵照太子之命派人潜入邯郸告知公子子楚,公子子盈做了手脚,致使所派之人未曾到达邯郸……” 
  太子打断廷尉的话,问:“吕不韦所讲的这些证人俱都活着吗?” 
  廷尉回道:“他说,所有证人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太子转向华阳夫人,道:“这些天来,这些事吕不韦没有讲吗?” 
  华阳夫人道:“一个字都没有……” 
  太子想了想,对廷尉道:“你回去歇了吧……” 
  廷尉离开了。 
  太子叹道:“真想不到……竟有如此多的人卷入其中……”   
  八、败露(1)   
  廷尉很快地见到了吕不韦提供的几名证人。黄市证明他所听到的公子子盈和黑象密谋派人前去邯郸杀害公子子楚的事。廷尉了解到,可能是公子子盈和黑象对黄市产生了怀疑,不久就把黄市逐出了宫。黄市晓得公子子盈走这一步意味着,下一步就是找机会要他的性命了。他和公子吾成取得了联系,公子吾成做了安排。从邯郸回来的路上,公子吾成向子楚和吕不韦讲明了黄市的情况,回咸阳后,吕不韦则从公子吾成手中接管了黄市。 
  柳高也问过了,他对受雇谋杀公子子楚的事供认不讳。 
  袁垣廷尉也见了,但袁垣一言不发。廷尉让柳高指认了袁垣。袁垣依然一言不发。 
  袁垣是公子子盈和公子黑象派往邯郸的。楚孤园见到的那个“三十上下的年纪,中等身材,面色白净,一团和气的样子”的人,便是袁垣。袁垣一直派人监视着楚孤园。楚孤园进入公子子楚的宅第没有出来,后来打听到公子子楚无事,知道自己计划失败。他从楚孤园家中起走了楚孤园封存的那五十金。不久,袁垣组织了第二次刺杀行动。向燕富自称黎夫离的就是他。第二次刺杀行动又没有成功。于是,他计划下一步的行动。他一直派人监视着公子子楚的行踪。那年三月三日公子子楚全家外出踏青。子楚在滏阳河泮柳林中呆了大半天,给袁垣组织刺杀行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行刺的地点也很理想。当场,柳高被捉。公子子楚的那些保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是逼对手开口的能手。柳高很快供出了袁垣。按照柳高提供的袁垣的相貌特征,吕不韦不久就找到袁垣并捉到了他。找到袁垣后,为了避免在邯郸发生意外,也为了便于把袁垣和柳高送回秦国,吕不韦把他们安排在了武安。公子吾成护送公子子楚和吕不韦回秦国时,便把他们带回了秦国。 
  现在袁垣闭口不语并不影响整个事件的判断。 
  对秦军进入赵国之前,王龁将军派吴巷举、莫家存去邯郸、二人一去不回的事,廷尉也进行了调查。按照军中的花名册,分别找到了他们的家。吴巷举的乡亲说,秦军出征后大约两个月,吴巷举曾在家里露过面,但很快就不见了。乡亲们说,这之后不久,也曾有人来打听过他。莫家存的乡亲则说,莫家存随军出征后便毫无音信。 
  廷尉听人报告后判定,吴巷举在去邯郸的路上杀死了莫家存,回到秦国后到家看了一眼便隐藏了起来。那去打听他的,定是公子子盈的人。 
  现在剩下了公子子盈所告公子子楚和吕不韦通敌事。廷尉对公子子盈提供的证人审了两次,事情就清楚了。所谓知吕不韦与信陵君互通书简之事的赵人杨闻,乃是假充的。此人本姓杨名大喜,早年从赵国逃到秦国,这次随军攻赵,公子子盈找到他,教他如此这般作证,同时威胁他,不照教他的讲,事情办砸,就要他的脑袋。 
  魏国证人文起其,果是魏国国王身边的一个小谋士。他“投”秦国,是公子子盈精心安排了的:公子子盈的母亲原是魏国老王之女,子盈的娘舅魏执是魏王的亲信。秦军过魏国国境,魏王所派犒军的,就是魏执。公子子盈遂与魏执串通,安排文起其“投”过来,成为吕不韦和公子子楚“通敌”的证人。 
  为了把公子子楚拉扯上,他们编造,是信陵君和吕不韦共同资助了公子子楚。此次,公子子楚与信陵君联络,是对其资助的一次回报。 
  廷尉把情况向太子奏报了。太子随即下旨解除公子子楚的拘禁,释放了吕不韦,并下旨拘禁了公子子盈和黑象。 
  太子遂把案情的发展奏报秦王。 
  公子子盈回到咸阳的当天,公子子楚遭到拘禁,吕不韦被抓,子盈非常兴奋。连一向沉稳的黑象也高兴得难以自已。但是,很快他们得到报告:杨闻和文起其被抓了。他们开始意识到大事不好。怕杨闻和文起其吃不住,暴露真情,他们曾想采取措施,除掉那两个人。杨闻和文起其被囚禁的地点找到了,并派出了杀手,但没有成功,因为那些人没有太子的手谕,无法接近杨闻和文起其。 
  公子子盈和黑象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子盈完全乱了方寸。黑象则强制自己沉下心来,思考万一杨闻和文起其招认了实情,他和子盈会有怎样的补救办法,同时,他回顾他们谋划的刺杀行动可能出现的漏洞,思考补救之策。 
  两个人都一夜未曾合眼。次日他们聚到一起,公子黑象向子盈讲述自己思考的结果,公子子盈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他的脑子里翻来覆去就是五个字:一切都完了! 
  他没有心思再听公子黑象的“挽救之策”,自己回到了宫中。 
  不久,太子宫中太监陪廷尉来宣旨。这时,公子子盈的身躯已经挂在了三尺白绫之上。多亏廷尉来得早,公子子盈被救下。 
  公子子楚解禁后,派人把吕不韦叫了来。许多的情况子楚并不清楚,吕不韦向他讲述了挫败公子子盈和公子黑象合谋陷害计划的经过,子楚惊叹:“好悬!”他对公子子盈和公子黑象已经恨得牙根疼,大叫:“这回再叫你们张狂!” 
  吕不韦道:“眼下公子要做的,并不是庆贺他们的死,而是应该到秦王那里为他们说情,留下他们的一条性命……” 
  听了这话,公子子楚睁大了眼睛,吃惊道:“你讲什么?”   
  八、败露(2)   
  吕不韦重复了一遍:“到秦王那里为他们说情,留下他们的一条性命……” 
  公子子楚愤愤道:“留下他们!以便让他们缓过劲儿来,再找什么赵国的证人,魏国的证物……” 
  吕不韦道:“还是那句话:嗣立之事现依然没有铁板钉钉……” 
  公子子楚不再说话了,过了片刻,他道:“去大王那里一趟?” 
  吕不韦点了点头:“立即……” 
  秦王得到太子奏报,知道这其中有如此多的玄机,感到很是吃惊。他没想到,一向让人疼爱的孙子子盈,竟如此心狠手辣。子盈已被拘禁,死罪难逃。黑象也须处死。 
  如此处治自己的两个孙子,秦王还从来没有干过。他叹息了半晌,对太子道:“子盈、黑象就交廷尉处治吧……”太子诺诺,忽然有太监奏报,说公子子楚求见。 
  公子子楚受了很大的委屈,听说他要来,立即允许,说:“快叫他过来……” 
  子楚进了宫,见了祖父和父亲,说自己做事不慎,给大王和父亲添了乱,很是惭愧。 
  老王说了几句安慰的话,问子楚:“既有那么多证据,为什么早不奏报呢?” 
  子楚听后跪在地上道:“孙儿有隐而不报之罪,请大王处治……” 
  秦王听后笑道:“起来,问你,倒不是要治你的罪……” 
  子楚站起身来,道:“孙儿想,同是兄弟骨肉,如果十三哥他们罢了,事情就算了结……” 
  秦王明白了子楚的意思,感到甚是欣慰,道:“难为你……也算是他们咎由自取……” 
  子楚复又跪下,道:“孙儿进宫,见祖父大王、父亲太子,就是请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