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相吕不韦 >

第26章

秦相吕不韦-第26章

小说: 秦相吕不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使河阳夫人一愣,思考了片刻,她道:“当然是你的父亲……” 
  嬴政听后思索着,半天又问:“什么时候给起的?” 
  河阳夫人回答说:“不是前些天咱们回来之后给你起的吗?” 
  嬴政再次思索着,半天又问:“为什么来的路上,吕公就叫我嬴政了呢?” 
  孩子一提起吕不韦,河阳夫人心中便紧张了起来,她小心地反问了一句:“吕公那时叫你嬴政来着?” 
  嬴政道:“是,他从车子上把我抱起来,对我说:“今日,我们——你,你母亲,还有我,见了面——你让我高兴,孩子!”他还跟我说:“孩子,你听着:你要叫嬴政了,不再叫嬴正……” 
  “是这样……”河阳夫人一下子激动起来,她几乎哭出来,但意识到,嬴政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便立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随后,她把嬴政抱在怀里了。嬴政偎依在母亲的怀里,依然思考着什么,最后问:“怎么不见嫪毐呢?” 
  河阳夫人问:“想他了?” 
  嬴政点了点头。河阳夫人很高兴,道:“嫪毐还没有进宫……你想他,可去求你父亲,给嫪毐一个差使,让他进宫……” 
  嬴政很高兴,道:“我这就去……” 
  此时,河阳夫人的思路已经远离了有关起名的事,而且忘记了那个问题。可嬴政没有。临走他问:“为什么呢,娘,为什么吕公在路上就管我叫了嬴政?” 
  河阳夫人这才道:“大概是在去邯郸前,吕公就从你父亲那里听说了……” 
  嬴政道:“那我去问一问父亲……” 
  河阳夫人吃了一惊,道:“这事我看还是问问吕公本人为好……” 
  嬴政听后点了点头,离去了。   
  十三、偏宫   
  吕不韦也好,赵女也好,都意识到,赵女母子进宫,有一个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嬴姓社会的问题,并且他们已经这样做了,做得很好。而吕不韦和赵女忽视了一个方面,那就是赵二女,还有嫪毐。吕不韦和赵女,他们都没有想到,应该像对自己一样,向赵二女以及嫪毐提出要求,让他们也同时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嬴姓社会。 
  还有一点,在诸人得到封赏、有了安排之后,嫪毐却被排斥在了宫外。太子子楚并不是不想封赏、安排嫪毐,只是如何安排,一时还没有想好。他曾跟吕不韦一起商量过,一时,吕不韦也没有拿出准主意。这样,嫪毐便没有及时得到封赏。还是嬴政想到这事,嫪毐才被召进宫来。最后,嫪毐封为少府中郎将,负责守护河阳、泾阳二宫。 
  赵二女进宫后被封为泾阳夫人,可以说是一步登天。她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封作泾阳夫人。赵高来,她曾悄悄问赵高:“夫人被封为河阳夫人,有什么讲究呢?”赵高告诉她:“河是黄河,阳是向阳的一边。就像王后,原封华阳夫人,华是华山,华阳即华山之阳……” 
  赵二女不晓得有一条泾水,但她从赵高的回答中似乎明白,自己的所谓泾阳,不是泾水之阳,就是泾山之阳。她怕赵高笑话,没有再问到底是泾水泥,还是泾山。 
  不管怎么讲,她很是得意。赵女是河阳夫人,她是泾阳夫人,不管是泾水之阳,还是泾山之阳,她都是和赵女平起平坐的。就是泾山之阳,也未必比黄河之阳次些,王后不就是一座山——华山之阳吗? 
  她作了夫人,心里很得意,但她的骨子里还没有转过弯来。 
  赵高是个太监,她在邯郸与赵高和嫪毐朝夕相处,知道赵高是一个太监,她也听嫪毐给她讲了不少关于太监的事。嫪毐所知道的,都是从赵高那里听来的。有碍男女之别,她没有从赵高那里直接听说过宫中有关太监的事。她对太监有一种好奇感。进了宫,宫中到处都是太监,她的好奇变成了一种惧怕,具体讲,她,一个女的,黑里白里都与那些太监生活在一起,她感到十分地别扭,譬如倒下睡觉,榻边如何能够叫一个男人侍奉着?当然,她知道,作为太监,下身的那玩意儿已经割掉了,可割掉了也是一个男人,一个太监来侍奉你,难道你先想到他那东西是已经被割了的?别扭! 
  赵高每次来,她倒是没有什么不自在,因为他们已经很熟很熟了。 
  另有一方面的问题是她很长的时间闹不清楚宫中的礼节。而闹不清楚礼节,是由于她对宫中复杂的等级关系弄不明白。像太监,在她的心目中是侍奉人的下人,但是,她却不清楚,赵高为什么还是一个很大的官。有一次,赵高来,赵二女问他,他那个中书令是一个怎样的官?赵高告诉她,他这个中书令差不多跟将军一样大。她知道将军那样的官是很大的,可以调动千军万马。那么,赵高,一个太监作的官竟然能够跟将军相比,真是难以理解。 
  由于,赵二女产生了一个礼数的问题,例如,别的宫内的太监来,她弄不清那些人是什么样的官,那些人来,她曾一律站起来迎接。 
  有一次,赵高正碰上,有一太监进来向她讲事——在宫中称作奏报,赵女站了起来。过后,赵高悄悄提醒了她,告诉她,她已经是夫人了,而那些太监,统统在她之下。 
  泾阳夫人听后涨红了脸。 
  为了这件事,也为了提醒自己,过后她咬破了自己的指头。 
  举一反三,她思考着其他地方,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得丢人现眼的举动。 
  自那以后,她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位夫人。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变着。原来的自卑,渐渐变成了自大。她脾气也渐渐变得大起来,处处摆着夫人的谱儿,结果,久而久之,她,泾阳夫人,成为秦宫中最难侍奉的主儿。 
  有一件事泾阳夫人甚为不满,那就是刚才所讲的嫪毐迟迟没有被封的事。 
  她嘴里不讲,心里却不停地骂公子子楚,尤其骂吕不韦“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后来,嫪毐进了宫,而且安排在她的宫室守卫,她的怒气小了些,但是,她依然不觉得满足。赵高成了跟将军一般的大中书令,她总觉得嫪毐在宫中的地位不如赵高高。她曾不止一次地偷偷在嫪毐面前抱怨说:“你哪一点不如他!”另外,她最大的不满足,是嫪毐的差使只能在宫外,不能进入宫门。 
  她想他。往日,他们总是寸步不离,现在,只能隔墙而望。从这一点上讲,她在宫中当夫人的生活,倒远远不如在邯郸那所野园子里的日子过得痛快。 
  有一点她心里是满意的,那就是物质方面的享受。她几乎可以得到她想得到的一切。她可以吃她想吃的任何东西,她可以穿她想穿的任何东西,她可以用她想用的任何东西。她自己则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享用的机会,换着样地吃,换着样地穿,换着样地用。就像一只突然闯进谷仓的鸡,面对着满目的金黄,她要一口吃它半仓,并不想,自己的嗉子实在是太小了。   
  十四、欢快(1)   
  华阳宫成了欢乐的中心,尤其到了午后,嬴政、嬴赦、嬴教和嬴敷到来,给宫中添了生气,王后高兴,大家自然也感到心情舒畅。 
  近来,秦国有了几件喜事,王龁将军领兵攻打楚国连下七城,逼楚国迁都巨阴。东路的蒙骜收复河东郡,斩降燕叛将赵安平。 
  公子吾成保护子楚有功,子楚一直想着安排吾成。河东郡收复,给这种安排提供了机会,吾成被任命为河东郡守。 
  这一天,太子高兴,与吕不韦议事后,要吕不韦和他一起去华阳宫看看。到了宫门,远远地就从宫中传来了笑声。 
  太子和吕不韦到了宫门,见嫪毐站在那里。太子问他:“你不进去站在这里干什么?” 嫪毐回道:“我的职位就是站在宫门以外……”太子明白过来,问:“哪些人在里面?” 嫪毐道:“太子自己进去一看就知道了。”太子骂了一句“废话”,就进了宫门。 
  向里传了,里面一声“召”,两个人便进了宫。 
  宫内挤得满满的:王后、河阳夫人、泾阳夫人、嬴政、嬴赦、嬴教和嬴敷,赵高也在。 
  两个人见了王后,众人分别见了礼,太子问:“什么高兴的事,在外面就听见了笑声……” 
  王后、河阳夫人和泾阳夫人见问又笑了一阵,王后道:“河阳夫人刚刚讲了一个笑话……真是逗人乐……”太子道:“什么好笑话,说来我们也听听……”王后道:“你们听不得——都是我们娘们孩子的事……”随后道:“你们想必是日理万机,怎么有空儿到这里来了?” 
  太子和吕不韦相互看了一眼,太子随后道:“这两天确是忙点,没来看王后,儿臣罪该万死……” 
  王后乐了:“不要油腔滑调的,给孩子们做个好样子……” 
  太子道:“是了……” 
  王后道:“这两天有什么好事吧?” 
  太子掩饰不住地高兴,道:“倒有几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从东南方传来消息,我秦国大军攻入楚地,所向披靡,连拔七城。楚王害怕我战车隆隆之声吵得他睡不好觉,就把老窝挪到了巨阴。这是第一件。第二件,我东路大军在将军蒙骜的统领之下,渡河东去,一举收复河东郡,那个不知耻降了燕国的黄安平,逃窜不迭,被蒙骜一刀批成了两半……第三件……” 
  王后:“得得得……打住吧……你们能够呆得住,就找个地方坐下来,听我们的——我们继续……” 
  太子道:“我们自然呆得住——来就是讨教的……”说着,拉吕不韦在一个几前坐了下来。 
  王后道:“笑话讲完了,我们开始讲故事。你们来了,正好,咱们讲五霸的故事,我,河阳、太子,每人讲一个,吕公,你讲两个。我先讲,讲齐桓公,河阳接着讲晋文公,太子讲楚庄王,吕公讲宋襄公和我们的穆公……”众人都说好。几个孩子乐得心花怒放。 
  王后开讲。她讲了齐桓公的志向,讲了齐桓公任用贤臣、委以重任,最后称霸的过程。 
  吕不韦看到,十分清楚,王后讲述的重点,是齐桓公的志向,以及齐桓公为实现自己的志向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王后讲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听得入了神。 
  接着,河阳夫人讲了晋文公称霸的过程。吕不韦看到,河阳很是领会王后这次活动的良苦用心,她强调了晋文公创业的艰辛,强调了晋文公称霸在诸侯国中做出的贡献。孩子们被细致入微的情节所打动,被人物的鲜明性情,特别是被晋文公百折不回的精神所打动,久久沉浸在沉思之中。 
  吕不韦特别主意嬴政的反应。嬴政一直全神贯注。很明显,他的情绪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着。虽然嬴政不是一个感情外露的孩子,但他内心喜怒哀乐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吕不韦感到甚为欣慰。 
  该太子讲楚庄王了。太子讲得很生动,也很热闹。楚庄王与伍举那段“有鸟在于阜,三年不飞不鸣”,“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对话,太子讲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听起来感到新鲜而振奋。讲完之后,孩子们竟鼓起掌来。 
  这时,王后讲话了,她道:“楚庄王是有志向的,只是,他实现自己志向的办法与众不同,这你们注意到了?”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点着头。 
  该吕不韦了。 
  吕不韦理解王后把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