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相吕不韦 >

第6章

秦相吕不韦-第6章

小说: 秦相吕不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讲的贤德街那栋老宅还在。十字街西那称作‘湛卢’的铁匠铺也还在。当时太子讲起它们,并没有向吕不韦问什么,因此,吕不韦听着,没有讲什么。现在,太子直接发问了,吕不韦自然要回答。 
  武灵台邯郸人是无人不晓的。此台建于五十年前,赵武灵王喜欢看大型歌舞。为了居高临下观看歌女们的歌舞,他让人用青砖筑起一个台子,高达六丈,方圆足有一万平方丈。上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顶上有一亭,红柱碧瓦、画栋雕梁,亭外古木参天。吕不韦回答道:“还在。” 
  随后,太子停下来。可能是在默默地回忆着什么,也可能是对某事在作推理判断。最后证实他的停顿属于后者。他道:“武灵台!赵国这片地面会出这样的败类,楚国的地面上会出这样的败类,鲁国的地面上会出这样的败类,齐国的地面上会出这样的败类,世上一切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败类,可秦国不会!永远不会!” 
  太子的感慨启发了吕不韦。他在脑子里梳理了一下秦国的历史,发现,像太子谴责的赵武灵王这种骄奢淫逸的败类,在秦国的历史上确实是找不出来的。随后便在吕不韦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问号:为什么会是这样?他来不及对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因为就在这时,外面进来一个太监,那太监进来后垂手道:“太子,大殿议事的时间到了……” 
  太子这才想起,他已经定好,巳初,要跟相国和其他几位大臣在大殿一起商讨迎接秦王凯旋之事。 
  说了一通,正经的话还没有讲。他站起来,简明地讲了他今天要与吕不韦讲的话:他和华阳夫人已经决定,定子楚为未来的太子,并聘吕不韦为子楚傅,请吕不韦回邯郸,“早晚教诲”。 
  吕不韦:“谢太子、夫人,不韦敢不效力……” 
  太子离开了,临走之前,他又想到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问道:“长平战后,子楚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实际上是吕不韦最忧心的事。他见太子问,忙回道:“臣正为此忧虑。来前,曾做了些安排,可并没想到赵军被坑杀之事……” 
  太子听后思考了片刻,最后没有讲什么就离开了。到了院子里,他又回头道:“其余的事情,由夫人跟你商量……” 
  太子离开后,华阳夫人曾自己笑了一阵,她边笑边说:“滔滔不绝——他总是这样……” 
  这一表示使宫中的气氛越发平和起来。 
  华阳夫人告诉吕不韦,前线打了胜仗,太子高兴,她便乘势按照吕不韦的意思向太子讲了。太子原先也是被质于赵国的,大概对在那里做质公子的苦味深有体验,对子楚怀有同情感,又加听说子楚贤德,所以,便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吕不韦感到高兴,称赞了太子的学识和美德,又当面赞美了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也兴高采烈,向一太监吩咐:“去喊赵高!” 
  太监去了,吕不韦与华阳夫人又讲了一番闲话,赵高到了。 
  这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太监,看上去老老实实。他进门后躬身见了华阳夫人,垂手听从吩咐。 
  华阳夫人指着吕不韦对赵高道: “这是子楚之傅吕公。你随吕公去邯郸,好好侍奉公子。走时,支取百金,供公子用度……” 
  赵高道:“是。夫人还有什么嘱咐?”   
  六、西行(4)   
  华阳夫人道:“公子在那里十分辛劳,去后精心侍奉就是……”   
  七、忧虑   
  吕不韦回到了邯郸。 
  现时的邯郸与吕不韦离开时成为两个天地了。离开时,邯郸百姓同仇敌忾、摩拳擦掌,期待着胜利。现在,咳! 
  吕不韦已经闹清楚,赵国的四十万儿郎,的的确确是被秦军给活埋了。一想到这一点,吕不韦就觉得毛骨悚然。邯郸人的悲愤之情随处可见。最近,邯郸又下了一场大雪。可能这雪是上天的一种表示。邯郸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白色的花、白色的挽联和白色的幡。加上白雪,邯郸成了一座白色的城。 
  官方正在做抚恤工作。四十万为国捐躯者呀! 
  路上,特别是证实了秦军坑了赵国的四十万降卒之后,吕不韦的那颗心一直提着。他原判定赵国必败。那时的败,无非是仗没有打赢,损失了兵员和辎重,如此等等。我们还记得,在吕不韦出发前,赵女曾经问他,如果赵国败了,子楚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当时,吕不韦回答说,他已经做了安排,料无大事。他确实做了精心安排,如果事情真的像原来他想象的那样,赵国吃的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败仗,那他的安排确实是可以做到“无大事”的。可是战事的发展并不是那样。赵国的四十万儿郎被秦军给活埋了。在这种情况下,赵国举国百姓对秦国的愤怒是不难想见的。这就意味着,子楚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还有一层:楚国、韩国在邯郸的质公子平日就想方设法攻击、捉弄秦公子子楚。现在,这些人必趁机整治子楚。这使子楚的危险大大加重。 
  故而,吕不韦一直极度地忧虑。万一子楚出现问题,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岂不前功尽弃! 
  吕不韦没有进自家的大门,径直去了子楚那里。 
  走近子楚的宅第,吕不韦发现有赵国的士兵在周围,不知是吉是凶。 
  进得门去——天哪!子楚平安无事。 
  只是,吕不韦接下来看到的,令他十分沮丧。公子子楚全然没有把自己的危险放在心上,吕不韦一进门,子楚劈头就问:“事情办得怎么样?” 
  这还是可以原谅的,能不能嗣立,对子楚来说,自然是第一位的大事,故而,他急切知道,事情办得究竟如何? 
  他听吕不韦讲了宫中行动的结果后一下子跳了起来,一连大叫三声:“我得到了!我得到了!我得到了!”随后对吕不韦道:“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学生了——吾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哈哈哈哈……” 
  高兴嘛,做出这些动作也可以理解。 
  赵高早就给子楚见了礼,子楚还没来得及跟赵高搭话。这时,他转向赵高:“咱们足有三个年头没见了——你小子倒是越发地出息了……太子和夫人可有话吗?” 
  赵高道:“就一句话:到时好好管住公子,不许他花天酒地……” 
  子楚再次大笑:“你小子也越发油滑了……花天酒地……哈哈哈哈……” 
  随后的事情便让吕不韦感到沮丧了。他们谈到了子楚的安全问题。一提起这一话题,子楚便滔滔不绝道:“天欲兴我,赵人岂奈我何?再说,我子楚,秦国将来的太子,将来的王,可不是一头蠢驴!我晓得如何保护自己!赵军长平战败的消息传来,我就开始闭门不出了,而当秦军坑杀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的消息传到时,我不但闭门不出,而且谢绝一切宾客,把自己包了个严严实实……赵军把房子包围了,可他们只在门外,不敢越雷池一步……哈哈哈哈……”说着,他大笑不止。 
  从子楚那里出来,嫪毐对吕不韦说:“相公,不是小的多嘴,看今天的架势……这小子恐怕不是相公所指望的能成就大事的那号儿人……” 
  吕不韦听后没有讲什么,他心里惦记着赵女,恨不能立即到家。 
  吕不韦回到自己的宅第,赵女正在翘首等待,彼此见面,都感到无限的欣慰。听了吕不韦讲述咸阳一行的结果,赵女更加高兴。随后,吕不韦慢慢给赵女讲他路过长平战场的见闻。 
  自己几十万同胞如此惨烈的命运,使赵女伤心不已。吕不韦陪了赵女一天,晚上便出了门。 
  他拜访了长安君。对赵国的不幸,吕不韦表示了哀痛,对赵国遇难的将士,表示了哀悼。 
  去咸阳前,吕不韦见了长安君,目的是对子楚的安全问题有所托付。当然,这种托付不是直接的。当时,吕不韦向长安君是这样讲的:“由于生意的关系,在秦国时就与公子子楚相识。后来我们之间曾有一段不愉快,关系几乎断绝。最近,两人和好,不韦便给了子楚一些资助。近日,不韦有事要去秦国,子楚晓得不韦与公子交谊甚笃,便对不才说,现秦赵两国交兵,胜负未定,而一旦有了什么结果,自己或许就身处危难,故而,在临行前,务请拜见公子,恳求公子届时从中解救。不韦既受朋友之托,就来尽朋友之义,届时,万一出现子楚所担心的情况,解救与否,公子自然自便,因为毕竟秦、赵是敌国,此事不是不韦固求的。” 
  长安君是一个明白人。自然明了吕不韦的用意,当时说了声“当尽力而为”。 
  现在,吕不韦从长安君那里才了解了子楚的真正险情。   
  八、险情(1)   
  长平前线赵军失利的消息不断传入邯郸,居民的情绪从兴奋转入悲愤。而自己的四十万士兵被秦悉数坑杀的消息传入后,大家先是失魂失魄,随后全城大哭,那哭声像是仲秋的闷雷,震动着大地。最后,哭声停止了,邯郸,这个一向欢快的都城,刹时静了下来,静得像个坟墓。一切事情都从这一刻开始。 
  大家开始仇恨秦国:真乃虎狼之国也! 
  子楚所在街巷的居民,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个秦国的质公子。许多人还看见过他。往日,他穷酸一个。许多人都说他装的:一个大国的公子,哪里就穷到这般田地!大家发现,近来,他忽然抖了起来,车马衣着与先前变得天上地下。有看得仔细点的,说连神气也与往日大不一样了。开始,大家只是觉得新奇而已,后来,上面讲的那“一刻”过后,人们开始思索:不对。这小子换车换装,正好是长平战事的节骨眼儿上,没两天,赵国失利的消息就传来了。难道他是在有意做出个样子来让大家看,夸耀他们的胜利吗? 
  后来,有人肯定地说:在赵国士兵被坑杀的消息传入邯郸的当天晚上,子楚的房子里传出了歌舞声,而这往日是不曾有过的。这分明又是故意炫耀! 
  狼心狗肺!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们开始聚集,商量着如何给这个虎狼之国的虎狼崽子点颜色瞧。 
  吕不韦临走时就曾判断,楚国质公子无忌会在赵国战事失利的情况下在子楚身上做点文章。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自从赵国长平战败的消息传来,特别是赵国的士兵被秦军坑杀的消息传来,楚国质公子无忌就活跃了起来。他今天会见这国的质公子,明天拜访赵国的文武官员,目的只有一个:煽动对秦国的仇恨,并毫不掩饰地把矛头引向公子子楚。 
  他的活动是很有成效的。原本就刮着一股仇视秦国的飓风,经人这一扇,风便越刮越强,而且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最早提出向子楚开刀的还不在上面。最后,风刮到了那里。 
  自己四十万儿郎都被秦国给残害了,动一动窝于邯郸某处的一个小小的秦国质公子,那就像抬起脚来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再说,质公子质公子,住在这里就是一个人质。现在,你秦国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我就要拿他是问! 
  赵王也好,什么人也好,只要有人想到,提出建议,要动这个小蚂蚁,那么,一准是会被认可的。 
  这次认可的是赵王。 
  长安君一直陷入悲痛之中。他的母后决定撤回廉颇,任赵括为将,他曾表示不赞成。母亲坚持,他并没有继续劝谏,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