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山水狂飙 作者:伍近先 >

第57章

山水狂飙 作者:伍近先-第57章

小说: 山水狂飙 作者:伍近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林彪被点将,也都表示赞成毛泽东的意见。王稼祥问:“东岸有路,西岸有路可走吗?”不待有人回答,张闻天说:“夹河而上,思路甚佳,可也是再次走险棋啦!”周恩来像是在回答王稼祥的问题,说:“我赞成夹河北进。至于路,有河必有岸,有岸必有路。”王稼祥点头道:“对,我们就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经过讨论,毛泽东最后说:“洛甫同志说得对,这又是一步险棋。当年翼王把渡过河去的1万人又渡了回来,我们今天把部队分开在东西两岸,不可不有‘殊途同归’之虑。我们一方面要有些勇气和胆量,因为是步险棋,才可能有出敌不意的成功。泸定城只有刘文辉的两个团。我们如能行动神速,两岸并进,配合着拿下泸定城,全军都过了大渡河,也就化险为夷了。另一方面,也要作坏的打算。万一被敌分割,刘、聂当率部在川西创造一个局面,为此我提议,罗瑞卿可做参谋长,肖华可做政治部主任,随刘、聂一起走。其他干部,干部团都有。”

  却说第二天,5月27日,拂晓,两岸先头部队从安顺场出发,午后便进入了泸定地区。从安顺场到泸定城300里,军委要求左右两路纵队两天赶到,夺取泸定桥。一路上,山被水横断,水被山折回,山高水深,部队只能在河两岸陡峭的山崖间攀登前进。美国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描写这一片土地说:“这个地方在中国的文学和历史中被视为圣地,它浸透了战争中英雄们洒下的鲜血。这是一片传奇的土地。2000年以前,‘三国’时期,这里是蜀国的土地。毛泽东对蜀国的兴衰史和那个时代的故事了如指掌。蜀国的50万大军在不断的征战中,无数次地渡过泸水(现在的大渡河)和金沙江。对蜀国的英雄们、那些巫师出没的崇山峻岭和穿山而过的激流,以及蜀国将领们把敌人引入岐途的神奇计谋,没有人像毛那样了如指掌。现在,他指挥的红军就行进在这块传奇的土地上……就好像一个英国人突然回到了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的时代一样。”

  说传奇便传奇。东岸的杨得志团,这天一早就打了个“洗脸仗”。原来,先遣队渡河以后,敌人向后溃逃,但并没有走远。杨得志的先头团前出警戒,前卫连天黑宿营在一个小山村,第二天天亮才发现同敌人宿在一个村子里。红军住山坡这边,敌人住山坡那边。红军哨兵早发现,把大家叫了起来,打了一仗,消灭了敌人,战士们才觉得像是洗了把脸一般,瞌睡才醒过来。

  刘、聂率右纵队沿河向泸定前进。东岸的敌情较之西岸严重。红军在安顺场渡河以后,刘文辉估计到了泸定桥有可能是红军的目标,他令袁国瑞的第4旅防御泸定桥,“固守泸定铁索桥,防止红军利用铁索桥过河”,“其余部队在泸定县城附近择要防守,必须严密控制泸定通汉源和泸定通天全两条要道,确保雅属地区安全”。刘、聂率部进至瓦坝,便遇敌一个团,该敌以一个营前出20里向安顺场警戒。午后1时,红2团与敌接触,敌据守要隘,节节抗退;黄昏时刻,打到瓦坝附近,激战数小时,敌人溃退,红军才得以夜宿瓦坝。28日,右纵队急行军百余里,翻越了一座上下60里的高山,到达得拖。战士们累得够呛,听说诸葛亮当年在这里驻扎过,精神便又来了,“诸葛亮都来得这里,我们还来不得!”在得拖只打了个小仗,便就着敌人的锅灶宿营了。29日,先头红2团进至铁丝沟,遇敌一个团,这一仗打得激烈艰苦。铁丝沟,地形险要,左边是风急浪高的大渡河,右边是悬崖峭壁的高山,敌第11团凭险扼守,占领有利地形。邓华和肖华率部激战数小时,才将敌人击退。追击中,又在龙八步击退敌第10团,敌团长谢洪康自伤左臂,坐担架逃向雅安。铁丝沟战斗的胜利和龙八步的占领,为左纵队进军泸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且说左纵队以红4团为先头团,头一天在叶大坪、菩萨岗打了两个小仗,行程80里,夜宿什叶坪。第二天28日,先头团才走了几里路,就接到林彪的命令:“王、杨:军委来电限左路军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王开湘和杨成武打开地图一看,部队所在的位置距泸定城还有240里。“啊呀,明天就是29日!”王开湘叫道:“这240里是一天的路程啦,难题,难题!”杨成武说:“我们把难题变马蹄吧!”

  王开湘说:“马蹄?得长翅膀才行啦!”

  红4团一路小跑,迅速接近了猛虎岗。猛虎岗,一座上下三四十里的高山,半山腰以上白雪皑皑,中间一条小路贯通,山顶隘口有敌人一个营扼守。王开湘心直口快,又嚷开了:“他娘的,从来只听说有景阳岗、卧龙岗,这里倒有一个猛虎岗,硬要老子做武松么?”杨成武看了看满山浓雾,说:“团长同志,你说对了,我们今天得来个卧龙岗同景阳岗相结合了。”王开湘问:“什么意思?”杨成武说:“有勇有谋嘛!瞧这大雾,不是天助你我么?偷袭上去,近敌解决。”王开湘说:“好主意!”随即命令1营冒着雨雾偷袭而上。1营逼近隘口,一阵手榴弹,打得敌人狼狈而逃。4团跨越猛虎岗,穷追猛打逃敌,一口气追出30里,到了摩西镇。摩西有敌人一个营和一个团部。先头营乘胜猛打,不到半小时,就占领了摩西。摩西到泸定还有一百一。从摩西出发,天已黑了,突然又下起了暴雨。王开湘和杨成武商量,3个步兵营彻底轻装,只带武器弹药,其他通通甩掉。杨成武把马也留下了。王开湘说:“你不是说要把难题变马蹄吗?”杨成武说:“你不是说要长翅膀吗?”两个人便率部摸夜轻装奔袭,一路走一路鼓舞部队:“看谁走得快!看谁先走到泸定桥!”夜9时左右,对岸有部队打着火把向泸定开进,开初他们还以为是右纵队的部队,仔细听动静,才弄清楚是敌人在增援泸定。杨成武说:“向敌人学习吧!”王开湘说:“对,来个双龙抢珠,看谁走过谁!”他们立即命令部队把附近村庄老乡家的竹篱笆全买了下来,一人扎了一个火把。于是,两条火龙便在大渡河两岸蜿蜒游动起来。团机关的参谋找来几个四川籍战士,还叫来几个俘虏,以应付对岸敌人的联络。果然,行进中,对岸敌人用号音发话了:“你们是哪部分的?”司号员照敌人的号谱作了回答。大概是号音不怎么准,敌人在对岸喊:“你们到底是啥子部队?”四川籍战士回答说:“啥子部队!还不都是为了那座桥,你说老子是啥子部队?”敌人这才深信不疑,只听他们在对岸骂骂咧咧的:“哄鬼哩!红胡子能来得这么快么?晚上走这鬼路,连觉都不让老子睡!”夜12时,敌人的火把停下来了,一会全灭了,夜空中对岸传来喊声:“弟兄们!反正明天到,还是打个瞌睡吧!”杨成武要四川籍战士回答“我们也要睡觉了”,四川籍战士机灵,朝对岸叫道:“说得对啊弟兄们,格老子桥是铁的,人可不是铁的。我们也要打个瞌睡喽。”王开湘立即命令部队灭掉火把,全团鸦雀无声,继续奔袭前进。

  5月29日早晨6时,红4团进抵泸定桥西岸,消灭了桥西守敌,占领了西岸全部阵地和离桥头约半里的一座天主教堂。

  泸定桥,建于康熙年间的一座铁索桥,是千里大渡河上唯一的桥梁,由13根大铁索悬空拉成,两侧4根做扶手,并排9根铺木板,桥长100米,桥宽2.8米,距水面14.5米。铁索桥位于泸定城西,东西连着二郎山和贡嘎山。桥头石刻道:“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

  泸定守敌为刘文辉24军第38团。团长李金山以一个营把守桥头,在桥头构筑了沙袋碉堡;一个营在左翼占领阵地,火力封锁桥面;一个营守城区。红4团到来之前,泸定桥西头的桥板已拆除大半,只有光溜溜的铁索,人已不能通行。守敌气焰甚高,在得知红军已到了桥西头以后,竟在东头大声叫喊:“有种的过来吧!飞过来吧!”

  红4团在天主教堂召开了全团干部大会,进行战斗部署。研究决定:以一个营正面突击,组成3支突击队,梯次突击夺桥;以两个营组成严密火力掩护突击队;军团教导营在左翼警戒康定方向,阻敌增援泸定;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以号音震慑桥头守敌。刚部署完,军团来电:“守敌李团昨晚才到,立足未稳,你团应相机而行,即到即夺,不必等待。”王开湘说:“等?我才不想等哩!”

  下午4时,总攻开始。

  红4团10个司号员一齐吹响了冲锋号,全团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开火,号声、枪声在峡谷中回响,两岸的高山像是要崩裂一般。第一突击队主要由2连组成,连长廖大珠为队长,22名突击队员,每人手持冲锋枪或手枪,背插大刀,腰缠12颗手榴弹,冒着敌人的弹雨,攀援着铁索,像二十几只金猴,奋勇向前扑去。紧随其后的2梯队是王友才率领的3连,他们除了武器,每人夹一块木板,边铺木板边前进。红军历史上还不曾打过这样的既像空战又像水战的仗。杨成武在桥头阵地上叫道:“妈的,是天兵天降,还是蛟龙入海呀!

  火力!别顾得看热闹,再猛一点!”

  守敌团长李金山见红军如此英勇,一面找他的营长研究防守对策,一面电话请示龙八步的旅长袁国瑞怎么办:“旅座,看架势,桥是很难守得住了哇……”袁国瑞此刻正被刘、聂的右纵队打得自顾不暇,在电话里只回一句“我这里也很紧张!”便没有下文。李金山在电话里只听到有人在喊:“旅长,旅长,快点,快点……”他一看东西两岸都来了红军,腹背受敌,又求援无望,他决定翻后山逃往天全。

  李金山逃跑前,给部队下了一道命令:“谁丢了大桥我毙了谁!”

  守敌仍在顽抗,封锁桥面的火力仍很猛烈,突击队员有了伤亡。王开湘骂娘带下命令:“他娘的,给我压制!压制!”两个营的压制火力再次猛烈起来。当廖大珠突击队接近桥东头时,桥头守敌乱了阵脚,便使出了最后一招:火烧桥头。霎时,堆集在桥头的木板和柴草被点着了,大火熊熊,浓烟滚滚。红军突击队员们顿时愣住了。王开湘和杨成武传下命令:“不要怕火!敌人放火,就是垮了!”廖大珠第一个跃起冲进火海,接着,突击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冲进火海。在一片喊杀声中,一排排手榴弹在逃跑的敌群中爆炸,死伤遍地。残敌向城中心溃逃,廖大珠指挥突击队尾追冲进城里,与敌人进行短兵相接的巷斗。敌人一看红军人数不多,火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仍拼命抵抗,多次进行反扑。危急关头,王友才的3连赶到,王开湘和杨成武带领的后续部队也已冲过铁索桥向左右发展。经两个小时的激战,县城守敌大部被歼,少数逃跑。

  红4团胜利地攻占了泸定城!

  当夜11时许,右纵队的1师2、3团攻击前进到泸定桥头时,一叫“口令!”回答是“自己人!”左右两个纵队在泸定城“小会师”。12时,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