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胜利象征朱可夫 >

第38章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38章

小说: 胜利象征朱可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日。〃

  〃同意。〃

  7月12日,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加强近卫第11集团军转入进攻。虽然德军的防御 是纵深梯次配置,工事十分完备坚固,德军抵抗也很顽强,但是苏军还是突破了德军防御并 开始向奥廖尔总方向推进。

  果然不出朱可夫所料,这一招儿使德军在奥廖尔地域乱了阵脚,急急忙忙从苏中央方面军当 面的德军集团中抽调部队来抵挡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这时,苏中央方面军抓住时 机,毫不迟疑地从正面转入反攻。就这样,在奥廖尔地域,希特勒经过长期准备的总攻彻底 垮台了。德军从中又一次尝到了惨重失败的苦果。

  苏德两军在奥廖尔地域拼死厮杀的同时,在库尔斯克南线的别尔哥罗德地域,德军发动了更 加猛烈的向心突击。7月6日,奥博扬方向发生了极其激烈的战斗。交战双方同时投入数百架 飞机、坦克和自行火炮。仅7月6日这一天,德军就在这里损失了200多辆坦克、数万名士兵 和近100架作战飞机。但是德军仍然没有打破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防御。从7月7日到7月12日, 德军不顾任何代价,出动数以千计的飞机、坦克,三番五次向苏军阵地冲击,天空和地面隆 隆作响,不绝于耳。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苏德双方军队都决心压倒对方,争夺战场主 动权。

  7月12日,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立即从布良斯克方面军指挥所飞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地段,负责 协调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行动。

  第二天,朱可夫来到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所。在那里他见到了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沃罗 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草原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经过短暂的讨论,他们一致决定,要 更加有力地继续进行反突击,紧跟退却的德军之后夺取在别尔哥罗德地域失掉的防御阵地。 然后,经过短时间准备,再将两个方面军的全部兵力投入决定性的反攻。


'6363e'《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计划(4)

 

  方面军的所有地段都进行着激烈的血战,几百辆坦克在阵地上燃烧,战场上空烟尘滚滚。别 尔哥罗德方向上已经到了交战的转折时刻,德军由于疲惫不堪并对胜利丧失了信心,逐渐转 入防御行动。7月16日,德军完全停止了冲击并开始向别尔哥罗德撤退部队。苏军乘胜追击 ,在7月23日,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已逼近到德军的防御前沿。8月3日,两个方面军密切 配合,发动了强大攻势,于8月5日解放了别尔哥罗德。与此同时,在北线,苏三个方面军发 起反攻后,于同一天解放了被德军占领两年之久的另一个重要城市奥廖尔。为了庆贺苏 军解放这两个重要城市的胜利,在斯大林的提议下,8月5日24点,在首都莫斯科120门大炮 齐鸣12响,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以来第一次响起的祝捷礼炮。前线官兵和莫斯科人一样,斗志 昂扬,脸上带着胜利的欢笑,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了信心。一位评论家说:俄国首次鸣放祝捷 礼炮,决不是灵机一动的决定。因为俄国统帅部懂得,俄国打赢了库尔斯克会战,它实际 上就打赢了这场战争。

  之后,草原方面军继续南下,经过多次激战,逼近到哈尔科夫地域。德军为避免部队陷入合 围,8月22日开始从哈尔科夫撤退,8月23日,草原方面军进入了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 。至 此,苏联卫国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结束了。在50天的鏖战中,德军总计损 失50 多万人、1500辆坦克(其中有大批〃虎式〃和〃豹式〃坦克)、3000门火炮和3700多架飞机。 库尔斯克战役不同于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次反攻战役是一次预先计划好并得 到充分保障的深远突击。就苏军而言,参加这次战役的兵力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规模反攻战役 的兵力都多。例如,莫斯科战役苏军只有17个兵力很少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参加,没有坦克 兵团;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有1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机械化军参 加。而参加库尔斯克战役的有22个强大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6个空军集团 军及大量远程航空兵部队。

  库尔斯克战役粉碎了希特勒在军事和政治上寄予很大希望的德军主要集团,使他企图从斯大 林手中夺取战略主动权的计划彻底失败了。军事上的失败和惨重伤亡再一次激怒了希特勒, 于是他又采取一贯的办法,即不是从战略、政治和物质的因素上找原因,而是把这次失败的 全部责任推到元帅和将军们的头上,一大批显赫人物被革职和处罚,又一批新人被换了上来 。

  很有意味的是,就在希特勒对将帅大罢大免的同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为苏军〃 卓越而果敢地指挥作战和胜利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将领们授勋:授予朱可夫元帅苏沃洛夫一 级勋章;授予科涅夫大将库图佐夫一级勋章;授予布尔加宁中将红旗勋章。

  然而,荣誉和奖赏并没有使朱可夫洋洋自得,因为他知道,他的唯一使命和责任是使苏联人 民早日结束这场邪恶的战争。

  8月25日,朱可夫被召回最高统帅部,讨论苏军在更广阔的战线上展开全面进攻的计划。

  早在库尔斯克战役处于高潮时,希特勒曾召见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告 诉他们说,盟军已于7月13日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而且意大利人打得很糟。由于 盟军可能在别的地方巴尔干各国和下意大利登陆,情况将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必须中 止〃堡垒〃战役。

  但是,想要中止〃堡垒〃战役谈何容易!事到如今,战争的发展进程已经不能由希特勒随心 所欲地摆布了。正如德军将领梅伦廷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个人揪住了 一只狼的两只耳朵,怎么敢撒手放开它!〃

  苏军总参谋部认为,从各种情报来看,英国和美国还不打算在欧洲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英 美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虽然使希特勒当局增加了点顾虑,但并没有引起德军在各个战 略方向上兵力部署的重大变化。德国在东线战场上已无力实施任何大规模的进攻了,但是还 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积极的防御行动。苏军总参谋部拟制的作战计划原则是:在西方和 西南方向上的所有方面军地带内展开进攻,以便进到白俄罗斯东部地域和第聂伯河,夺取第 聂伯河上的登陆场,保障解放右岸乌克兰战役的实施。

  朱可夫从总参谋部了解到,斯大林坚决要求毫不迟延地发展进攻,以便不让敌人在通往第聂 伯河的接近地上组织防御。对此,朱可夫表示赞同。但是他却不同意进攻战役所采取的形式 ,即从北方的大卢基到南方的黑海各个方面军都展开正面突击。

  总参谋部说明,这是最高统帅的指示,要求用正面突击尽快赶走敌人。

  但是朱可夫认为,如果某些兵力部署变更一下,有可能分割并合围敌军相当大的集团,特别 是顿巴斯的德军南方集团。这样会有利于尔后战争的进行。

  几天后,朱可夫得知斯大林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朱可夫没有再争执,因为他知道,在目 前的情况下,斯大林不会对大规模合围德军抱有足够信心。最后,斯大林明确要求沃罗涅日 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尽快前进到第聂伯河。并且指示朱可夫研究一下,可以给这两个方面军 调拨哪些物资器材。当天晚上朱可夫即上呈了一份计划。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计划(5)

 

  斯大林长时间查看了该计划所列的现有兵力兵器表,然后,和往常一样,拿起蓝铅笔把所有 数字几乎削减了30~40%。

  他边划边说:〃剩下的,等两个方面军接近第聂伯河时,最高统帅部就拨给。〃

  当天,朱可夫飞往方面军战斗行动地域。9月6日,苏最高统帅部发来指令,由朱可夫协调行 动的两个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继续进攻,前进到第聂伯河中游并在该处夺取登陆场。其中 瓦杜丁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应从北部向普里卢基基辅方向突击;科涅夫指挥的草 原方面军应从南部向波尔塔瓦克列缅楚格方向突击。

  由于几天来连续作战奔袭,两个方面军的部队都感到十分疲乏,后勤供需也出现了间断。但 是尽管如此,从士兵到元帅,大家的士气都特别高涨,他们热切盼望能早一天把德军从祖国 的土地上赶走,尽快把乌克兰人民从苦难中解放出来。

  在朱可夫负责下,两个方面军很快开始了进攻。起初,德军的抵抗十分顽强,苏军进展缓慢 。但是到了9月中旬以后,德军消耗了大量兵力,而苏军又增加了新的预备队。德军渐渐支 撑不住了,开始向第聂伯河退却。苏军紧追不舍,目的是在行进间夺取第聂伯河登陆场,为 下一步强渡这个最大的江河障碍作准备。

  在苏军强渡第聂伯河战役发起前,德军统帅希特勒亲自来到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他 向部队提出了坚决的要求:要为第聂伯河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第聂伯河 。因为希特勒十分清楚,第聂伯河一旦失守,乌克兰就保不住了,德军在南方的战线就会崩 溃,就会失去克里木,苏军就会很快打到国境线上。那样,整个轴心国的阵营就会动摇。

  当然,夺取第聂伯河西岸的战略意义,对苏军统帅部来说,同样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渡河士气,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943年9月9日发布命令,规定各级首长 ,对于强渡杰斯纳河的,授予苏沃洛夫勋章;强渡第聂伯河的,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同时, 军事委员会、政治机关和各级首长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战前政治教育工作,让参战的全体官兵 都明白强渡第聂伯河、杰斯纳河以及解放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意义。

  由于苏军准备充分,士气高昂,在强渡第聂伯河时,部队表现了最大的一往无前精神。为了 不失战机,一些部队甚至在行进间强渡过河。他们不等舟桥和大型渡河器材到达,就用木排 、渔船、小艇等就便器材,千方百计横渡过岸。本来就已十分虚弱的德军眼睁睁地看着敌方 蜂拥而至的渡河大军而一筹莫展。到9月底,苏军在宽达700公里的地段上完成了强渡第聂伯 河的任务。这次渡河作战苏军中大约有2500名士兵、军士、军官和将军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

  1943年10月20日,沃罗涅日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1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2方面军 。当苏军两个强大的方面军全部渡过第聂伯河后,其进攻更加锐利,势如破竹。11月6日, 乌克兰第1方面军攻克乌克兰首都基辅,而后乌克兰大小城市一个接一个被苏军收复。到了1 2月初,苏联中部和南部的德军被击退了200多英里。尔后苏德双方都暂停了下来,准备迎接 严酷的冬季战役。

  12月中旬,朱可夫奉命回到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要与他就1943年的总结和近期的战争前景 交换意见。

  朱可夫看上去憔悴了许多。因为他从4月份起几乎不停地在战场上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