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178章

秦始皇-第178章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斯与随行官员心如火焚,他们已不仅仅担忧始皇的生死,更关心的是立谁为太子。但是,大家都知道始皇最忌讳“死”字,谁在他面前提起,就要受重罚。所以,尽管大家都知道该是立嗣的时候了,却没有人敢提起。    
    始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御医们束手无策,车过平原郡时,始皇似乎清醒了些,感觉到身下的颤动,问赵高说:“朕这是去哪里?”    
    赵高只得如实禀奏:    
    “丞相见陛下龙体有急,就斗胆命鸾驾返京,好为陛下休养。”始皇轻轻点头,也许是病重的原因,没有表现出赵高想像的愤怒之意,只是悠悠叹息说:    
    “李斯做得对,朕要回咸阳,应该保重身体,为着大秦,也为着天下黔首。赵卿,传朕旨意,不得对外透露朕的病情,违者灭族!”“臣遵旨!”    
    李斯向御医随时了解始皇的病情变化,御医每逢始皇昏迷时上车诊治,在他醒来之前退下,向李斯禀报。    
    始皇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整个人都瘦得走了样,腹部肿胀,明显是积了水,而且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渐渐进入弥留状态。李斯知道,始皇回不到咸阳了。当车队行至沙立平台时,即命停车,把始皇移至沙立平台行宫休养。    
    夜半时分,经过长时间昏迷的始皇再一次清醒过来。赵高近前问候。    
    “陛下,您终于醒了。”    
    始皇精神似乎很好,轻声说:    
    “朕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见皇后穿着的是仙女装,宽大的绿袍,大袖细腰,头戴仙珠冠,长长的珍珠串成排地贴在额头,比凤冠霞披更多一份飘逸……”    
    赵高暗暗惊喜。始皇梦见死人了,肯定不是好兆头,他在暗暗盘算应对之策,脸色都愈加恭顺地说:    
    “皇后娘娘已位列仙笈,一定是来助陛下升仙的吧!”    
    “升仙?”始皇灰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皇后升仙时,朕在跟前亲眼看着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就再也没有醒来过,还不是跟普通百姓死的一样。朕算是明白了,不论死也罢,升仙也罢,反正在世间再没有这个躯壳,至于灵魂,是上天堂为仙,还是下地狱为鬼,那是另一回事。”


第十六章 长眠秦陵第239节 始皇驾崩(2)

    赵高心头一动,感到惊憾。这位痴迷着寻仙和长生不死仙药的天下之主,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如果他醒悟得早一些,如果他听从李斯、胡亥的劝谏不去冒湿冷的海风出海捕杀巨鱼,他就不会得这场风寒之症,不会引起旧病复发。也许情况不会糟到这种程度,大秦的天下还牢牢地抓在他手里。可是不久,天下归谁……    
    赵高想到始皇之死,内心一阵快意。尽管始皇属于因病而亡,他也有那种家仇国恨得报的快感。他只承认自己是赵嘉的臣子。入秦三十年,他为了报家仇国恨,也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含羞忍辱二十多年,终于在这个一代英主的晚年,钻了空子发达起来。他已经设计好一整套毁灭嬴秦天下的具体计划。眼下就等着这位天下第一皇帝的死去。    
    “陛下,龙体只是偶感风寒,要不了多久就会好起来。”赵高安慰说。始皇摇摇头说:    
    “朕知道御医进来诊治过。他们束手无策,朕该升仙了。赵高,拿笔墨来!”    
    赵高惊奇始皇此刻竟如此清醒。他要留遗嘱了。忙取过笔墨来,铺上丝帛。    
    始皇未及提笔,赵高突然泪如涌泉,悲泣道:“陛下,您这是……”    
    “朕要升仙而去,要立下后世之主。”始皇艰难地说。赵高似乎难过得说不出话,半天才说道:    
    “李斯、胡亥公子与诸位大人都在,何不请来共议立尊大事。”“朕自有主见。”始皇说着,提笔在丝帛上艰难地写下十二字的遗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赵高为避嫌,故意背过脸去。始皇写完躺下歇息一会儿,才又说道:    
    “赵高,朕当然信得过你。一旦朕升仙而去,你要把这份密诏秘密送到扶苏手上,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赵高受宠若惊,故作不解地说:    
    “事关社稷,臣怎敢一人担此重任,还是交给丞相或少公子去办吧!”    
    “不可,”始皇声音虽低,却非常坚决,“一定不可让李斯知道,胡亥也最好不让他知道。赵高,取玉玺过来。”    
    赵高现在还兼着符玺令之职,专门保管始皇的玉玺。慌忙从金匣内取出玉玺。双手恭送到始皇跟前。    
    玉玺很沉,始皇挣扎着虚弱的身体,用双手想抓却没抓起来,反而因为用力,呼吸更加困难,忙收回双手,拼命揉着咽喉。“让臣帮您盖上玉玺。”    
    赵高不顾始皇,单手抓起玉玺往遗诏上盖去,借此机会,他看清了遗诏的内容。始皇要立扶苏!    
    尽管他早已从始皇的言语中猜测到遗诏的内容,但经亲眼看到,还是吃了一惊。扶苏一向鄙视他,甚至很少搭理他。立这样的人做大秦的皇帝,能有他的好吗?他希望立胡亥。    
    但是,密诏除了始皇,只有他赵高知道,也许还有补救的可能,赵高转忧为安,慌忙把密诏折叠起来。“赵高!”    
    始皇终于喉咙里终于发出声音,却是异常的严厉。“啊……臣在!”    
    赵高一惊,仿佛被始皇看破了心事,慌乱起来。这一细微的变化没能逃过始皇犀利的眼睛。“你……想干什么?”“臣没干什么?”    
    始皇虽然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却仍有天子之威。赵高的卑鄙的灵魂顿时难以掩饰,形神失措起来。始皇好像明白过来,用尽全力说道:    
    “你……你是条毒蛇,来……来人……”    
    赵高魂飞魄散,没想到三十年之功,竟要毁于一旦。他顾不得许多,慌忙扑到始皇床前,双手哆哆嗦嗦地捂住始皇的嘴,伏在始皇耳边连声低声求饶。    
    “陛下,饶……命,饶……命……。”    
    寝宫门外,就有值班的内侍。赵高惟恐被外面的人听到,一直捂着始皇的嘴巴,不停地哀求。直到他感到始皇的脖子一歪,脑袋耷拉下来。    
    始皇在临死前的瞬间,才知道赵高是一条比李斯危险十倍的大毒蛇。可是,为时已晚,赵高已经开始一步步实施他的亡秦计划。他把李斯、胡亥叫到一起,宣布始皇帝驾崩的消息。胡亥再混,也知道死的是他爹,不由大放悲声,却被赵高劝止。    
    “陛下刚刚驾崩,没来得及安排后事,为防止发生意外,暂时不宜对外公布消息。请公子节哀,以防泄露消息。”    
    李斯只是象征性地悲泣几声,便狐疑地打量着赵高说:“郎中令大人,陛下真的没有留下任何遗诏之类的东西。”赵高阴鸷地一笑。    
    “丞相是不相信下官?”“李斯不敢!”“你们也知道,始皇帝一心想升仙求长生不老,根本不相信会有这一天,当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下官看着他升仙而去,连多问一句都没敢。”    
    李斯觉得赵高的话可信。沉思半晌,说道:    
    “陛下在外,突然驾崩,对后事又没作什么安排,也没有正式立过太子。这样,诸公子难免会因继承问题发生意外。郎中令对陛下驾崩的消息秘而不宣,是完全必要的。本官以为,车驾应立即全速赶回咸阳,以稳定大局。可把陛下仍安置在车中,一路上百官照常奏事,内侍们照常送水送饭,以免引起外面的怀疑。不知公子和郎中令意下如何?”    
    胡亥是个糊涂虫,怎么说怎么好。赵高也爽快地答应道:“一切听从丞相的安排。”    
    巡行队伍从沙立平台再次西行。队伍中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几个亲自伺候过始皇的内侍知道车里躺的只是一具僵尸。百官们照常奏事,车是封闭的,他们也不敢抬头,车内的内侍代为传达始皇的意见或决定。那些送饭、送水的近侍,也照样按时送到车前,再由车内的内侍转交给皇帝。一切跟始皇活着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细心的官员还是感到有种不祥,那就是行进的速度明显地加快了。百官询问始皇的病情,内侍只说皇帝病重,再不肯多说一句话。    
    赵高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李斯同意自己秘而不宣的做法,对实施自己的计划极为有利。他决定,先从胡亥身上入手。赵高登上胡亥的车,开门见山地说:    
    “陛下崩逝,没有留下诏书立太子,却给公子抚苏留下一份密诏。”说完,将那份盖有玉玺的密诏送到胡亥手中。”    
    胡亥并没表现出太大的惊奇,只是平静地说:“有了这份密诏,一切都好办了。不用再担心发生意外。”赵高认真地说道:    
    “这份密诏虽然不是立太子的诏书。可是扶苏是长子,他如果回来了,一定得立他为皇帝。可是,公子您连一寸的封地都没有,以后怎么办?”    
    胡亥根本没觉察到他这位师傅的阴谋,仍旧平静地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英明的君主了解臣子,英明的父亲了解儿子。既然父皇已废除分封之制,不给诸公子封地,我自然也无话可说。”    
    赵高见他不明白自己的用意,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恼怒。但是,还得引诱他,便说道:    
    “事实并非公子说的那样。当今天下的大权落在谁的手里,就决定在你、我和李斯丞相的手中。公子该好好想一想,统治别人与被别人统治,控制别人与被别人控制,那可是大不一样啊!”话说到这份上,胡亥总算明白了赵高之意,连连摇头说:“我可不敢有非份之想,废长而立幼为皇帝,是不义;违背父皇的遗诏,怕人家当皇帝自己会遭到迫害,是不孝;能力不够、声望不及,强行靠人为的力量夺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智。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就是不义、不孝、不智,天下人也不会心服。那么做恐怕不仅要招致祸害,丢了性命,连江山也难保。”赵高讥讽道:    
    “你的那些道理都是聪明人用来哄骗愚蠢人的。臣听说,夏桀是商汤的君主,商汤却杀了夏桀,天下人都说商汤以义讨伐夏桀,没有说他不忠;卫君杀了他不义的父亲,卫国人都感其恩德,没有人说他不孝。大行不顾细谨,明摆着有道理的事何必推辞呢?如果谨小慎微而做不成大事,一定会祸及将来。现在犹豫不决,将来一定后悔莫及。如果你善于决断、敢做敢为,连鬼神都得躲着你。公子若想成功,就请依从老臣之计。”    
    胡亥动心了,当皇帝对他有着巨大的诱惑,他可以像父皇那样拥有无数的美女、无数的宫殿,任意寻欢作乐。这对他这样一个享乐至上的纨绔公子来说,是梦寐已求的事。可是他还有所顾忌,叹息说:    
    “如今,父皇的丧车还没抵达咸阳,丧礼尚未举行。李斯丞相那里能通过吧!”    
    赵高胸有成竹地说:    
    “只有公子有意,李斯那里包在臣身上。这种人,臣最清楚不过了。”


第十六章 长眠秦陵第240节 始皇驾崩(3)

    于是,赵高直接来到李斯的车中,也是开门见山地说道:    
    “皇帝崩逝,给长公子扶苏留下一份密诏让他赶回咸阳奔丧,实际上就是要立他为太子把大位传给他。可是,不等密诏送出去,陛下就仙去了。现在这件事还没有人知道。这份密诏和皇帝玉玺都在胡亥的手里。如今,确立谁为太子,就在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