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清代八股文 >

第34章

清代八股文-第34章

小说: 清代八股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智力测验,即通过考试,使天分较高的涌现出来。乡、会试考中率一般只百分之二三、差的自然要淘汰了。但另一方面,科举考试得中之后,出人头地、功名利禄对人的诱惑又太大了。而科举考试,又不限年龄,不限次数,一次两次、十次八次尽管考下去。在表面上,是非常公平的,给所有读书人以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二十岁考不取,可以不断考,直到七八十岁。顽强争取,心服口服,而另一方面,也把这些人青壮年的精力全部束缚在八股文上,不会想其他的,客观上对其当时政治及社会起到很大的安定作用。唐初开始用考试制度为国遴选人材,唐太宗已说过“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话。当时以诗、赋取士,对统治已起到极重要的作用。明、清专以制艺取士,难度加大,对其政治统治、安定社会所起的作用更大。陈登原《国史旧闻》引蔡尔康《纪闻类编》说:
  “制艺虽代圣人立言,其能独抒己见,发为高论者,虽有其人;然其余、不过彼此剽袭油腔滑调而已,上以此求,下以此应,聪明才智之士,一生有用之精神,尽消磨于无用八股之中,岂不可惜。及至登第入仕之后,今日责以礼乐,明日责以兵刑,忽而外任,忽而内调,是八股朋友,竟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
  殊不知每届乡、会试考试,总有一批年青得中者,他们已完成八股文基础教育和训练,又在极大程度的智力测验中涌现出来,便可丢掉八股敲门砖、入仕途办事,或作其他学问读书、一般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知识基础,自不成问题。而苦恼的是那些没有考中的人,如不改行,那只好仍旧天天捧着高头讲章、把宝贵的生命消磨于八股中了。这样十年二十年,如说是浪费光阴也可以;但是另一方面说,使他存在一线希望,有事可作,总比让他失望,无事可作;小则作坏事为害乡里,大则不安分,图谋不轨,造朝廷的反好的多。此而这“一生有用之精神、尽消磨于无用八股之中”,说可惜也可惜,说不可惜也不可惜。此是历史负作用之三。
  第四,八股文最大的弊端还不在于读书范围窄、读书少、也不在于八股文全是空话和聪明才智之士,一生有用之精神,尽消磨于无用八股之中。更在于长期受限制思维之严格训练,思想习惯于束缚状态,天分极高之人,或能突破束缚,有超时之见识、应变之才能,而一般天分的人,思想只习惯于处在这样束缚状态之中,像孙悟空一样,在筋箍咒中大显神通。而各朝皇帝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有利于他的统治。如说的好一些,在比较好的皇帝当政下,自然也有利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其所以养成思想习惯处于束缚状态之中的原因,一是八股教育之教材局限于一部《四书》以及“五经”,在思想内容上几百年束缚于这个圈子内。二是八股文之程式上,各种严格限制,语言思路必须按限制的程序发展,在限制的范围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三是所谓代圣贤立言,即在起讲之后“入口气”,模拟圣贤说话。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七章中说:
  “究之束缚过于策论,措词隘于诗赋,而又以数千年以后之人,追模数千年以上发言人之语意,曰代圣贤立言。圣贤而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及孔门之弟子等尚可也。倘题目非圣贤语,而为阳货、孺子、齐人妻妾,与夫权臣、悻臣、狂士、隐士之流,亦须设身处地,如我身实为此人,肖其口吻以为文,不可不谓为文格之创体也。独记事题或连章题则不入口气耳。”
  商老是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也即最后一科的探花郎。是精通八股的专家,所说“入口气”,也即所谓代圣贤立言,在文中将此情况说的很清楚。一句话:八股要求就是不能用自己的身份说话。因为写八股同个人著书立说写文章是两回事。二者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混淆过。如说因此而使习惯作八股的人长期使思想处在束缚状态下,这该是八股的第四点大弊端、历史负作用,其影响是很大很深远的。
  以上四点弊端,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八股文在历史上所起的负作用,也可以说是坏作用。关于这些,前人论述很多。在此我只不过简单地作一些介绍。这样在前章《历史作用试析》中说了它所起的正面作用外,又说了它所起的负作用,就全面了。
  八股文在历史上是一种教育和考试的专用文体,它不是阐述各种学术观点的论文,也不是什么文学艺术作品,不能用班马史汉、古人著述、以及诗、词歌赋、小说戏曲和它相提并论。它所起的作用是文化教育、思维训练、考试选材等方面的作用。而所遴选的人材是为当时朝廷办事的官吏人选,并非专门学者,更非文学家、艺术家等等。自然这些人选中后来不少人在作官之余,成了各种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等等,但那是另外一回事,用现在话说,那些似乎都是业余的。八股文的最终专业目的就是作官,五百多年中八股教育、科举考试的最终目的就是作官,社会视此为最高荣誉。对这一目的,在历史上是起到保证作用的。维护了明、清两代的封建政权,保证了有较高文化的、有精明思维能力的年青官吏不断涌现,不通过暴力斗争、不是用私人各种勾结的关系,而是用比较公平竞争的手段获得官职,然后逐步升迁。八股教育、考试制度、人事体制、行政组织……形成一个有机的运转自如的锁链,延续了四五百年,回顾八股文历史,首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自然,凡事有一利也有一弊,其前述弊端与流毒,也即伴此而产生,况且延续了五百来年,其弊端、流毒自然更加严重,衰朽而再无生命力,在新的形势冲击之下,必然土崩瓦解而消亡了。已是历史了。
  八股文被明令取消,已经近一个世纪了。百年岁月,悠悠而去,二十世纪也快过完了。有一点历史僻,想对这一文体作一点历史的认识,所谈作用,也只限于历史时期的、有历史事实和人物作为证明,想来还不是悠悠说梦吧。癸酉重阳节近,补写此篇于延吉水流云在新屋雨窗下。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