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宝剑落秋霜 >

第27章

宝剑落秋霜-第27章

小说: 宝剑落秋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卫男女大声应答:“遵旨!”
  万古雷心中忐忑,这四卫士曾在晓月楼见过一面,因无人引荐,不知姓氏也不知来历,这当众较技,是胜是败都不是好事。
  不由他多想卫士已走到场中。
  忽然,在燕王左侧的孙锐锋站了起来,道:“侍卫队听好了,熊大人是使剑的高手,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提起关中四剑,可说是无人不晓。万千户使的也是剑,剑术上自有一番造诣。你们平日无福亲见熊大人的神技,今日可一饱眼福矣!”
  这番说词,扬熊抑万,万古雷岂能听不出来?心中不禁有些愠意。但他不说话,只是把眼看着对方。这位熊爷年近四旬,貌相威武,双目炯炯有神,但神态中透着几许傲慢。
  “咣!”锣声响起,熊杰熊四爷转向燕王行礼,万古雷也学着他行了礼。
  熊杰亮出剑:道:“动手吧!”
  万古雷一抱拳:“请熊爷赐招。”
  熊杰道:“好,小心了,看剑!”
  “剑”字落音,他就抢制先机,剑出如风,不仅剑式精妙,而且剑劲极强。
  万古雷挡了他五剑后才能反攻一剑,从这五剑中他掂出了对方的份量,这关中四剑果然名不虚传,论功力论剑招都不弱于衡山三剑。
  片刻间,熊杰又攻了十剑,万古雷从从容容挡住了进攻。他并不想胜了对方,也不愿败在对方手上,只想打成平局,保住双方颜面。
  但熊杰可不是这么想的,他本想在五招内取胜,而十五招都被对方化解去之后,他觉得大大扫了面子。以他的身份,他的名望,都应该在五招内取胜的,因为对手只不过是一个无名小辈。对这样的无名小辈,本不值得动手较技的,可是季国盛之流竟把这小子吹上了天,说他如何胜了阴司四煞,如何如何了不得,居然称他是什么“江南神剑”,因而在燕山右卫骗得了千户的职位。今日当着燕王的面与这小子比武,就为的是戳穿骗局,扫他燕山三杰的脸面。抱着这等心思,他十五招还未能取胜,不由勃发了怒火。他立即提起七成功力,五剑内不是让对方身上带点伤,就是震飞了对方的兵刃,让对方出点丑。可是,他发现依然胜不了对方,对方照旧从从容容地防守,只偶然回他一剑。这一剑往往十分巧妙,迫得他闪避后退。他因此更为恼怒,便放开了手脚,施出全付本领,非把对方击败不可!
  万古雷见对方一剑狠似一剑,就像两个仇人在拼生死一般,再这么让下去,只怕不是办法。于是他用上了天弓剑法中的“粘”字诀,借以检验自己对“粘”字诀悟通了多少。
  哪知不过使用了三招,就截断了对方的剑路,迫使对方改攻为守,这样打下去,顶多五招就可击败对方。他不由大喜过望,不再使用“粘”字诀,但开始了反击,遏止了对方凶猛的攻势。
  突然间只听“当”的一声锣响,遂又听孙锐锋的喊声:“殿下命令你二人停手!”这才知道锣声的涵义,连忙收式跳出圈外。
  熊杰不服,拱手道:“殿下,胜负未分,何以止斗?”
  燕王笑道:“两位剑术高超,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万爱卿,居然能与熊爱卿战成平手,实出本王意料之外。好、好、好!王府从此又多了一名高手,本王十分高兴。”一顿,又道:“季爱卿荐贤有功,暂且记下,今后奖赏!”
  季国盛连忙起立躬身行礼:“谢殿下!”
  熊杰无奈,退回原位。万古雷也急忙下场,回到张大勇等人身边。
  张大勇小声道:“贤弟未出全力吗?”
  万古雷忙道:“小弟不是对手……”
  张大勇冲着他一笑:“战成平局最好。”
  万古雷不知他这话何意,没有出声。
  接下来男女侍卫有人进场对练,以锣声为号,锣响开始,锣响停止。
  顿饭功夫后,孙锐锋大声宣布:“演武到此结束,望各位加紧练功,不得有误,休要辜负了殿下,各位当知,用武之时,为期不远!”
  在场所有人众大呼道:“效忠燕王,矢志不渝!”
  声音宏大雄壮,豪迈坚定,使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万古雷等人激动不已。
  此时有人喝道:“起驾回宫!”
  男女侍卫迅速集队,走出牌坊。燕王和王妃、世子、郡王在妃嫔簇涌下步行出门,四卫士及燕山左右卫的头儿则相隔数丈在后。
  就在侍卫队进了林子,燕王等人欲进林子之时,突然从一株树上跃下两个黑衣蒙面人来,两人手上捏着明晃晃的长剑,直扑燕王。
  这事发生得太突然,没有人会想到林中藏有刺客,待走在后面的人发现时,已不及救援,惊得一个个叫喊出声。与此同时,却有一人跃了出去,口中大喊:“逆贼找死!”在他之后又跃起了两人。前面的一人正好挡在两名刺客之前,只见他手起剑落,快如闪电,一名刺客被他戳了一个透心凉。
  第二名刺客被后一步到的两人截住,一人出剑,一人出牛耳尖刀,蒙面人刚接得一招,被先到的那人一剑从后背透出,刺客猛地回过头来,说了个“你”字,便倒地身亡。这不过是刹那间的事,两个刺客一倒地,后面的四侍卫、孙锐锋等等也正好赶到。燕王和王妃宫女们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叫,接着事情就已了结,真正是有惊无险。
  但孙锐锋立即下令搜查林子,四侍卫则护驾出林,喝令守林卫士围在林外,以防漏网刺客。
  燕王并不惊慌,到马车上坐下后不让起程,要等着看林子里还有无刺客,不到顿饭功夫,数百人从林中出来,除了已死二人,再无刺客。燕王问可知刺客身份,经孙锐锋验尸,是两个陌生人,无法查知他们的身份。
  燕王道:“真是怪事,生平头一次遭人行刺,两个陌生人居然知道我在这里……”
  燕山左右卫的头儿们都恭立马车前请罪。
  燕王道:“事出意外,众卿何罪之有?”一顿,又道:“方爱卿最先赶到救驾,使本王、王妃、世子、郡王免受伤害,特授方爱卿指挥同知职,入燕山左卫视事!后到的万爱卿还有……这位勇士……”
  燕王叫不出耿牛的名,季国盛连忙禀告。
  燕王续道:“耿牛耿爱卿拦截刺客有功,给予嘉奖,赐金银各五十两!”
  方天岳连忙跪下谢恩。万古雷、耿牛也跟着跪下。燕王叫他们免礼,这才起驾回宫。
  待所有之人走得没了踪影的时候,林中又蹿出了一个蒙面人,他找到遗有两名刺客血迹的地方,不禁跪下大哭起来,旋又抽出长剑,狠狠插在地上吼道:“张大哥、许三弟,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  ※※  ※※
  从演武场回来的第三天早上,道衍法师请燕王右卫的人捎口信给万古雷,请他到大庆寿寺一叙。万古雷当即骑马前往。
  在方丈室,除了道衍,还有一位中年寒士,经引荐,此人姓金名忠,精通易经,善占卜,在北平府地面以占卜为生,颇有名气,人称“神卜”。古雷心想,莫不是和宫师叔一样,借算卦隐迹谋生、游戏风尘,但观其神态貌相,斯斯文文,又有些不像。
  彼此寒喧后坐下,自有小沙弥看茶。
  道衍笑道:“金施主被北平百姓称为神卜,倒并非浪得虚名之辈,来求卦者,十有九中。老衲曾将金施主引荐给燕王殿下,殿下以生病为由请金施主占卜,金施主从卦象中得知,燕王有天子之象,与老衲之见,不谋而合。”
  金忠笑道:“此天意也,并非在下妄言。”
  道衍道:“今日请贤侄来有事相商,先请贤侄说说前几天刺客行刺燕王的事。”
  万古雷道:“小侄和燕山左右卫的大人走在后,离殿下五六丈远,殿下与王妃世子等未进林的刹那,突从树下跃下两个蒙面人来……”
  道衍插话道:“听说方天岳施主先一步赶到救驾,师侄后一步到。据老衲所知,师侄功力不亚于方施主,为何却慢了一步,是不是师侄发现刺客时晚于方施主?”
  万古雷道:“当时许多人都在交谈,惟小侄与耿兄弟等人在后没有说话,目光一直朝前,突见树上跃下持兵刃的蒙面人,当即不加思索跃了出,没想到方天岳在先一步,足见方公子反应极快,功力精深,强于小侄。”
  道衍和金忠对看了一眼,又道:“师侄发现刺客就立即跃出,其余人如孙施主、季施主、张施主又落在施主之后,也只是先到一步后到一步之差,他们莫非没有及时发现蒙面人吗?”
  万古雷想了想,道:“虽说他们都在说话,但关中四剑和其他人们目光都朝前面看,因之刺客出现时大家都应该看见了。”
  道衍点点头道:“这么说来,方施主与刺客几乎同时到达,这样说不知妥不妥?”
  万古雷道:“照当时情形所见,蒙面人刚到,方公子也就到了,这当中仅刹那之差。”
  道衍道:“依师侄所见,蒙面人武功如何?为何方施主一剑就结果了他?”
  万古雷道:“那刺客陡见方公子赶倒,也许是受了惊,似乎愣了一愣,方公子出剑如风,待他清醒自然就来不及了。小侄与耿兄弟截住的第二个刺客,武功不弱,只因同时受到小侄、耿兄弟的攻击,他只好全力防卫,方公子拿捏住时机,一剑从后背穿心……”
  金忠问:“为何不留活口?”
  万古雷道:“想是救驾心切,不及细想。”
  道衍道:“城北演武基地一向隐密,再说殿下欲去看操练,周围防卫极严,这两个刺客竟然藏在林中,若对地形不熟,焉能做到。因此,老衲推测,必是知情人所为。”
  万古雷一惊:“师叔是说有内奸?”
  道衍笑道:“只是推测罢了,并无实据。”
  金忠道:“这事颇为蹊跷,刺客刚从树上跃下,就被一剑穿胸毙命……在下请教万公子,刺客离殿下有多远?”
  万古雷想了想,道:“殿下等人刚欲进林,离林子也就两三丈吧。”
  金忠道:“既如此,刺客为何不从树上直扑殿下?”
  万古雷道:“刺客落在林前阻路……”
  金忠道:“这不是怪事吗?”
  万古雷一惊,他说的是呀,刺客尽可从树上飞掠而出,朝殿下凌空劈出一剑,却为何要先在林前阻路,再举剑刺杀,这不太笨了吗?
  道衍道:“这事不说了吧,刺客已死,死无对证,说之无益。老衲今请师侄来,是想请师侄充任教头,训练出一批勇士来,不知师侄愿不愿意?”
  万古雷道:“小侄愿效劳,师叔请吩咐。”
  道衍道:“老衲夜观天象,帝星已弱,不出三个月,只怕有大事发生,为应急之用,老衲与金施主早已募得数百人之众,隐藏于城外天豹庄。这几百人武功已有根底,以查俊、关良、饶信、褚江、柏伟为队首。经半年调教,对燕王殿下忠心不二,发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一顿续道:“老衲预料皇上驾崩之后,燕王殿下岌岌可危,将有一段艰难日子,到时这批人就是保驾的死士……”又一顿,神情变得极为严肃,加强语气续道:“因此老衲将这批死士交托给师侄,责任之重大,可想而知。这批死士就是殿下帝业的依托,不能有半点差池。因此燕王府能人虽多,老衲一直未选中领头之人,如今师侄由远道而来,岂非天意哉!”
  万古雷一惊,忙起立道:“小侄无德无能,只怕担不起如些重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