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10_魏书 >

第1章

10_魏书-第1章

小说: 10_魏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纪第一
帝纪第二
帝纪第三
帝纪第四上
帝纪第四下
帝纪第五
帝纪第六
帝纪第七上
帝纪第七下
帝纪第八
帝纪第九
帝纪第十
帝纪第十一
帝纪第十二
列传第一
列传第二
列传第三
列传第四
列传第五
列传第六
列传第七上
列传第七中
列传第七下
列传第八
列传第九上
列传第九下
列传第十
列传第十一
列传第十二
列传第十三
列传第十四
 
 列传第 十五
列传第十六
列传第十七
列传第十八
列传第十九
列传第二十
列传第二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列传第三十
列传第三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
列传第四十列传第四十一
列传第四十二
列传第四十三
列传第四十四
列传第四十五
列传第四十六
列传第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九
列传第五十
列传第五十一
列传第五十二
列传第五十三
列传第五十四
列传第五十五
列传第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七
列传第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九
列传第六十
列传第六十一
列传第六十二
列传第六十三
列传第六十四
列传第六十五
列传第六十六
列传第六十七列传第六十八
列传第六十九
列传第七十
列传第七十一上
列传第七十一下
列传第七十二
列传第七十三
列传第七十四
列传第七十五
列传第七十六
列传第七十七
列传第七十八
列传第七十九
列传第八十
列传第八十一
列传第八十二
列传第八十三
列传第八十四
列传第八十五
列传第八十六列传第八十七
列传第八十八
列传第八十九
列传第九十
列传第九十一
列传第九十二
志第一
志第二
志第三
志第四
志第五
志第六
志第七
志第八
志第九
志第十
志第十一
志第十二
志第十三
志第十四
志第十五
志第十六
志第十七
志第十八
志第十九
志第二十




帝纪第一

序纪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崩。

  节皇帝讳贷立,崩。

  庄皇帝讳观立,崩。

  明皇帝讳楼立,崩。

  安皇帝讳越立,崩。

  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

  景皇帝讳利立,崩。

  元皇帝讳俟立,崩。

  和皇帝讳肆立,崩。

  定皇帝讳机立,崩。

  僖皇帝讳盖立,崩。

  威皇帝讳侩立,崩。

  献皇帝讳邻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

  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初,圣武帝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侍卫甚盛。帝异而问之,对曰:「我天女也,受命相偶。」遂同寝宿。旦,请还,曰:「明年周时,复会此处。」言终而别,去如风雨。及期,帝至先所田处,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子即始祖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帝崩。

  始祖神元皇帝讳力微立。生而英睿。

  元年,岁在庚子。先是,西部内侵,国民离散,依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始祖有雄杰之度,时人莫测。后与宾攻西部,军败,失马步走。始祖使人以所乘骏马给之。宾归,令其部内求与马之人,当加重赏,始祖隐而不言。久之,宾乃知,大惊,将分国之半以奉始祖。始祖不受,乃进其爱女。宾犹思报恩,固问所欲。始祖请率所部北居长川,宾乃敬从。积十数岁,德化大洽,诸旧部民,咸来归附。

  二十九年,宾临终,戒其二子,使谨奉始祖。其子不从,乃阴谋为逆。始祖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皆款服,控弦上马二十余万。

  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乐。夏四月,祭天,诸部君长皆来助祭,唯白部大人观望不至,于是征而戮之,远近肃然,莫不震慑。始祖乃告诸大人曰:「我历观前世匈奴、蹋顿之徒,苟贪财利,抄掠边民,虽有所得,而其死伤不足相补,更招寇雠,百姓涂炭,非长计也。」于是与魏和亲。四十二年,遣子文帝如魏,且观风土。魏景元二年也。

  文皇帝讳沙漠汗,以国太子留洛阳,为魏宾之冠。聘问交市,往来不绝。魏人奉遗金帛缯絮,岁以万计。始祖与邻国交接,笃信推诚,不为倚伏以要一时之利,宽恕任真,而遐迩归仰。魏晋禅代,和好仍密。始祖春秋已迈,帝以父老求归,晋武帝具礼护送。

  四十八年,帝至自晋。

  五十六年,帝复如晋;其年冬,还国。晋遗帝锦、罽、缯、彩、绵、绢诸物,咸出丰厚,车牛百乘。行达并州,晋征北将军卫瓘,以帝为人雄异,恐为后患,乃密启晋帝,请留不遣。晋帝难于失信,不许。瓘复请以金锦赂国之大人,令致间隙,使相危害。晋帝从之,遂留帝。于是国之执事及外部大人,皆受瓘货。

  五十八年,方遣帝。始祖闻帝归,大悦,使诸部大人诣阴馆迎之。酒酣,帝仰视飞鸟,谓诸大人曰:「我为汝曹取之。」援弹飞丸,应弦而落。时国俗无弹,众咸大惊,乃相谓曰:「太子风彩被服,同于南夏,兼奇术绝世,若继国统,变易旧俗,吾等必不得志,不若在国诸子,习本淳朴。」咸以为然。且离间素行,乃谋危害,并先驰还。始祖问曰:「我子既历他国,进德何如?」皆对曰:「太子才艺非常,引空弓而落飞鸟,是似得晋人异法怪术,乱国害民之兆,惟愿察之。」自帝在晋之后,诸子爱宠日进,始祖年逾期颐,颇有所惑,闻诸大人之语,意乃有疑。因曰:「不可容者,便当除之。」于是诸大人乃驰诣塞南,矫害帝。既而,始祖甚悔之。帝身长八尺,英姿瑰伟,在晋之日,朝士英俊多与亲善,雅为人物归仰。后乃追谥焉。

  其年,始祖不豫。乌丸王库贤,亲近任势,先受卫瓘之货,故欲沮动诸部,因在庭中砺钺斧。诸大人问欲何为,答曰:「上恨汝曹谗杀太子,今欲尽收诸大人长子杀之。」大人皆信,各各散走。始祖寻崩。凡飨国五十八年,年一百四岁。太祖即位,尊为始祖。

  章皇帝讳悉鹿立,始祖之子也。诸部离叛,国内纷扰。飨国九年而崩。

  平皇帝讳绰立,章帝之少弟也。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七年,匈奴宇文部大人莫槐为其下所杀,更立莫槐弟普拨为大人。帝以女妻拨子丘不勤。帝飨国七年而崩。

  思皇帝讳弗立,文帝之少子也。聪哲有大度,为诸父兄所重。政崇宽简,百姓怀服。飨国一年而崩。

  昭皇帝讳禄官立,始祖之子也。分国为三部:帝自以一部居东,在上谷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讳猗卢统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自始祖以来,与晋和好,百姓乂安,财畜富实,控弦骑士四十余万。是岁,穆帝始出并州,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又西渡河击匈奴、乌桓诸部。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长城原,夹道立碣,与晋分界。

  二年,葬文帝及皇后封氏。初,思帝欲改葬,未果而崩。至是,述成前意焉。晋成都王司马颖遣从事中郎田思,河间王司马颙遣司马靳利,并州刺史司马腾遣主簿梁天,并来会葬。远近赴者二十万人。

  三年,桓帝度漠北巡,因西略诸国。

  四年,东部未耐娄大人倍斤入居辽东。

  五年,宇文莫廆之子逊昵延朝贡。帝嘉其诚款,以长女妻焉。

  七年,桓帝至自西略,诸降附者二十余国,凡积五岁,今始东还。

  十年,晋惠帝为成都王颍逼留在鄴。匈奴别种刘渊反于离石,自号汉王。并州刺史司马腾来乞师。桓帝率十余万骑,帝亦同时大举以助之,大破渊众于西河、上党。会惠帝还洛,腾乃辞师。桓帝与腾盟于汾东而还。乃使辅相卫雄、段繁,于参合陂西累石为亭,树碑以记行焉。

  十一年,刘渊攻司马腾,腾复乞师。桓帝以轻骑数千救之,斩渊将綦母豚。渊南走蒲子。晋假桓帝大单于,金印紫绶。

  是岁,桓帝崩。帝英杰魁岸,马不能胜。常乘安车,驾大牛,牛角容一石。帝曾中蛊,呕吐之地仍生榆木。参合陂土无榆树,故世人异之,至今传记。帝统部凡十一年。后定襄侯卫操,树碑于大邗城,以颂功德。子普根代立。

  十二年,賨人李雄僭帝号于蜀,自称大成。

  十三年,昭帝崩。徒何大单于慕容廆遣使朝贡。是岁,羯胡石勒与晋马牧帅汲桑反。

  穆皇帝天姿英特,勇略过人,昭帝崩后,遂总摄三部,以为一统。

  元年,刘渊僭帝号,自称大汉。

  三年,晋并州刺史刘琨遣使,以子遵为质。帝嘉其意,厚报馈之。白部大人叛入西河,铁弗刘虎举众于雁门以应之,攻琨新兴、雁门二郡。琨来乞师,帝使弟子平文皇帝将骑二万,助琨击之,大破白部;次攻刘虎,屠其营落。虎收其余烬,西走度河,窜居朔方。晋怀帝进帝大单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琨自以托附,闻之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帝乃徙十万家以充之。刘琨又遣使乞师救洛阳,帝遣步骑二万助之。晋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辞以洛中饥馑,师乃还。是年,刘渊死,子聪僭立。

  四年,刘琨牙门将邢延据新兴叛,招引刘聪。帝遣军讨之,聪退走。

  五年,刘琨遣使乞师以讨刘聪、石勒。帝以琨忠义,矜而许之。会聪遣其子粲袭晋阳,害琨父母而据其城,琨来告难,帝大怒,遣长子六脩、桓帝子普根,及卫雄、范班、姬澹等为前锋,帝躬统大众二十万为后继。粲惧,焚辎重,突围遁走。纵骑追之,斩其将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伏尸数百里。琨来拜谢,帝以礼待之。琨固请进军,帝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