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

第102章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第102章

小说: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反馈意见是迫于无奈:“未来日”所宣称的作用也是言过其实。
    为了使他的“团队”加强团结,米尼汉不但清除了军职人员和文职人员之间的
文化隔阂,还要清除国家安全局内信号情报部和情报安全部之间的各种隔阂。“国
家信号情报业务中心”原来是只有监听人员和解码人员组成的俱乐部,米尼汉又派
情报安全部的人员加入俱乐部,并将其改名为“国家安全业务中心”。米尼汉还召
开了国家安全局第一次世界范围的基层人员大会。“我们现在让大家从正反两个方
面讨论我们的使命,这是长期以来未曾见过的事,”一位高级官员说,“这种现象
令人振奋。”
    尽管国家安全局的许多人都赞成米尼汉这种积极进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管理方式和他的财务改革,但是国会山那些掌握国家安全局财政大权的政治家们
极为愤怒。1998年,国会情报委员会甚至威胁说,如果国家安全局不对其“机构文
化和工作方法”进行“重大改革”,他们就会拒绝给他们提供经费。他们认为国家
安全局拒不执行上面下达的削减经费的任务,还改变了国会原先所拨款项的“最初
用途”,而且米尼汉缺乏充分的“战略和业务规划”,这些问题都事关重大。
    米尼汉的财务管理也是一团糟,根据1998年五角大楼监察长的一份机密报告,
审计员发现国家安全局并未根据要求建立内部管理制度,也没有遵守建立准确的财
务报表时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如《财务主管法》。“国家安全局1997财政年度
的财务报表中各项材料既不完整也不准确,”该报告称,“该财务报表遗漏了某个
基地的不动产、一部分应付账款和一部分办公费。”监察长办公室发现国家安全局
的财务报表混乱,这也不是第一次:1996年8 月也发现过类似的问题。
    管理混乱使米尼汉和国家安全局受到国会议员们的严厉批评。国家安全局的官
员们对“重大款项用途无法查明”,该委员会在1999财政年度关于《情报授权法》
的报告中这样说。结果,他们“对(国家安全局的)预算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如果
国家安全局提不出战略和业务规划,相当数目的款项将拨给其他情报部门使用”。
    更使米尼汉感到羞辱的是,就在国会提出上述报告之后,五角大楼切断了他与
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之间的直拨电话。按照1998年4 月下旬批准的一项
计划,米尼汉和国家安全局其他高级官员必须先通过比国防部长低好几级的一位部
长助理转告,这位助理是专门负责命令、控制、通讯和情报等工作的,即情报术语
中的“C3I ”。
    更使米尼汉难堪的是,有人发现国家安全局对其价值上百万美元的高性能计算
机和情报技术系统的管理严重失当。国家安全局的一个部门买来一套顶尖级系统,
结果发现那套系统与该机构内其他系统不兼容,因此不得不花数百万美元去购买新
设备——这种设备与机构内已有设备相同,甚至性能更低。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国防部命令国家安全局设立一种财务监督机构,以便对情
报技术设备的购买和使用进行监督。1997年,米尼汉任命罗纳德。肯用担任国家安
全局新设的主任情报官一职。肯用还主管该机构新设立的“企业信息技术办公室”
的工作。
    米尼汉以国家安全局第14任局长的身份走进了办公大楼顶层的宽敞的办公室,
从这一刻起,他对新的千年充满希望。他预见到未来的战争不是在泥泞的战场上进
行,而是在无形的以太之中、在密码的世界里进行,国家安全局就是这个领域里的
国王。“正如在过去的200 年里掌握工业技术就控制了军事和经济大权一样,”他
对这个神秘之城的公民们说,“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掌握信息技术至关重要……将来,
危险来自信息领域,战争在信息领域进行,掌握了信息优势才能赢得战争。这将是
国家安全局必然的工作环境……信息将赋予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能量。”
    米尼汉想到并提出一种引人注意的说法:“美国在信息方面的主动权。”米尼
汉说:“英国伦使我多次受到打击;我想我还得加上一句,‘还使它的盟友受到打
击。”’米尼汉没有把未来比做技术高速公路,而是比做科技之剑——把双刃剑。
“尽管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与他人共享信息、发展新关系的机会,”他提醒
说,“但是这些新技术同样也是未来电子战士的主要武器。‘技术恐怖主义者’多
种多样,从十几岁淘气的孩子到老奸巨滑的敌对国家,他们的行动计划和潜在的毁
灭力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他们的目标将是我们的信息数据库、应急服务部门、
电网、通讯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我们必须进行这场战斗。”
    米尼汉制定的国家安全局2000年战略计划的重点是他的“21世纪国家密码战略”,
其中谈到国家安全局将在未来的冲突中起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保护国家免遭电脑网
络袭击的危害,又可以在信息战中主动进攻。米尼汉认为这项工作与防御核攻击同
等重要。“信息战在战略上存在军事失败、经济严重受损的风险,是我们国家本世
纪末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他说,“当我们受到攻击时,我们必须有能力
做出判断:进攻我们的人是谁,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我们还将继续为信
息战收集情报,其详细程度和及时性应与为常规战争和核战争收集的情报不相上下。”
    米尼汉到任期结束时都还没有解决国家安全局那些最为严重的问题,国会情报
委员会对他也不心慈手软。该委员会直截了当地宣布,“本委员会认为国家安全局
问题严重”;尽管委员会继续为国家安全局遍布世界各地的监听站、侦察卫星和解
码技术投人大量的资金,“但光靠资金和照顾并不能振兴国家安全局,也不能振兴
整个(信息情报)系统”。该委员会说,问题不是缺乏资金,而是缺乏管理。“本
委员会认为国家安全局的管理水平还没有达到要求”。
    米尼汉在告别员工的留言中提到了他任期内的成功与挫折。“回顾过去,”他
写道,“我们大家一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我们的传统,那些成就只有少数人
知道。我们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减人员、削减经费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
还受到了新技术和国际威胁的浪潮的冲击,有人认为这种冲击威胁着我们自身的存
在。”据说,他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更加坦诚。“这是我所干的最为艰难的工作,”
他说,“这件工作把你弄得筋疲力尽。你要知道,你一睁眼,就得考虑这件事。”
    在他任期最后几天,米尼汉担心他的后任会改变他为国家安全局制定的路线。
“我认为如果我的后任偏离我们制定的方针,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他在办公
室跟几个员工说。他接着说,让新局长继续坚持既定方针是他们的责任。“而且我
认为,坚持既定方针,与其说是新来人的责任,实际上更是你们和局内所有员工的
责任。我对这家伙尽了我的职责。但是如果你们回顾一下我过去的经历,就会发现
他的背景实际上与我完全不同。我是搞业务的,他不是。派我来的时候,人们的疑
问是:”他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人们对他提出的问题是:“你是否要继
续执行原来的路线?”’一个星期后,1999年3 月15日,米尼汉在夹道欢送的人群
中,走出办公大楼的闪闪发光的旋转门,走人了退休生活的凄凉世界。再也没有政
府出钱的厨师、汽车和司机,再也没有政府出钱的住房,清晨喝咖啡时再也看不到
秘密文件,再也不能订阅绝密的《国家信号情报参考》,再也不能快速连接绝密的
内部情报网,现在他每天的情报就是卷成卷投人新住宅门前车道边塑料箱中的报纸,
他的新住宅位于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以前,他总要听人简要汇报破译中国密码
系统的最新进展,现在,他每天玩填字游戏以愉悦自己的大脑。
    几辆搬运车载着米尼汉的那些随着他走南闯北的行李,刚刚驶离坐落在巴特勒
大街的那所漂亮的红砖房子,一些粉刷工和清洁工就来为他的继任者清扫整理住所。
40多年来,这所房子一直是国家安全局局长的正式住宅。房子坐落在戒备森严、树
木成荫的米德堡的一角,安装了自成体系的“安全隔离通讯设施”。其拱顶形大厅
里有一部密码电话,与大约3 英里外的国家安全局直接相连;还有一只沉重的保险
柜,用来存放带回家供深夜阅读的绝密文件。
    在厨房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块匾牌,匾牌上嵌着所有在这儿住过的国家安全局局
长的名字,只有第一任局长拉尔夫。卡奈因中将除外。米尼汉离开后,匾牌上又嵌
人了一块新的铜牌,铜牌上刻着空军中将暨国家安全局第15任局长迈克尔。海登的
名字。
    海登除了继承了一所房子以外,他还继承了一把斧子。他要用这把斧子在国家
安全局内砍减人员,砍减的人数比其他任何局长砍减的人数都要多。为了减少正式
员工的人数,国家安全局破天荒地将原来仅限于内部正式人员承担的高度机密的工
作交给临时合同工。这项被称做“首创者”的计划于2000年正式出台,使该机构内
很多人都感到不安。这项计划将“使3000多名员工受到冲击”。根据这项计划,有
1500名正式员工和800 名合同工将失去工作。但是,那些受影响的人员将由那些中
标的承包商负责安排工作,那些不愿在新的承包商那工作的人可以自谋出路。
    海登称这个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因为这项计划将国家安全局内几乎所有的
非保密信息技术的管理与开发工作转给私营企业去做。这些合同期限超过10年,资
金总额达50亿美元。采取这些激进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多年来内部管理不善。“我们
的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在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设施需要进行维修,”国
家安全局战略指导小组组长斯蒂芬。泰特说,“这是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维修。”
    但是,有些老资格的员工认为,国家安全局要买更多的昂贵卫星收集更多的情
报,而有经验的分析人员越来越少,这就使高级分析人员成了牺牲品。“他们买了
那么多新玩意儿,”一个工作了26年的老员工说,“但又没有那么多的人使用这些
东西。情况总是这样,但在过去的七八年中尤为明显。再也没有提供情报的人了,
所以有些东西就遗漏了。”
    国家安全局1998年未能发出关于印度核试验的情报,这就是情报遗漏的一个实
例,美国科学工作者联合会的约翰。派克认为,这次失误是“10年来最大的情报失
误”。派克还说:“国家安全局预算中‘设备与人员’的问题过去一直是,将来还
会是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我认为,米尼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他们的人员太多,
因而需要更多的设备。很明显,他们是想一块蛋糕既要吃又要留,鱼与熊掌都要兼
得。”
    为了尽可能少地裁减语言专家和分析专家,国家安全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