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

第65章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第65章

小说: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美苏签订了暂停核实验的协议,实施这项计划的可能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阿雷西沃实验的结果使国家安全局官员大为惊讶。正如所料,机密信号漂浮
于空中,从月球弹射回来,返回到地球,像台球落到球桌旁的球袋中一样,进到了
地球另一端的阿雷西沃反射器中。“短短的一周以后,”格尔森说,“我们就截获
了苏联雷达在北冰洋沿岸的活动信息,”他补充道,“参与此项工作使我养成了一
个习惯:一看到月亮就想起我们的实验。”
    与此同时,国家安全局还有人在开发以电子手段迷惑苏联卫星的装置。秘密传
输到苏联卫星的信号会诱使卫星把信息发送到国家安全局截听员能够接收到的地方。
诱惑装置被放在一个野外情报站。然而,格尔森与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唐纳德。赫。
门泽尔都不赞成此举。门泽尔当时任国家安全局顾问。“我们俩都担心这种做法会
成为先例,”格尔森说,“这样做无异于自毁前程,这会不断地对其他卫星形成电
子干扰。到了1960年夏末,为了防止哪怕是一次偶然的干扰,这个装置便不再被使
用了。”
    在纳特。格尔森积极寻求从月球捕捉飘忽不定的苏联信号时,海军研究实验所
也在做同样的工作。但是与格尔森的做法相异,他们在西弗吉尼亚州秘密寻找雾震
重重的山谷。最终他们在人迹罕至、林木葱郁的阿勒格尼山中找到了一个隐秘的绝
佳地点:只有42个居民的甜树丛。甜树丛隐藏在彭德尔顿县群山环绕、碧草葱葱的
南福克山谷的深处。这是一个静溢的地方,安静至极。1956年,西弗吉尼亚州立法
机关为计划安置在此地区的太空射电望远镜营造一个没有无线电波的环境,通过了
一项法律,规定在此地区方圆100 英里以内不许有任何电磁波干扰。
    在这个远离人烟、群山为屏、没有电子干扰的地方,海军研究实验所开始建造
迄今为止最大的窃听器。这是一个让人看了头晕心跳的工程。它将是迄今为止建造
的最大的可活动的装置:3 万吨钢焊接成的66层高、直径为600 英尺的碗形装置。
它的面积足以容纳两个放在一起的包括看台在内的足球场。与阿雷西沃反射器不同,
此装置为了能使其“硕大的耳朵”对准月球,必须像机器人跳芭蕾一样,不断变换
方位。因此,它被安放在一个能摆上、摆下、摆向两边,且能在1500英尺长的轨道
上旋转360 度的巨大传送装置上。这样,由于它的转动,在地平线以上的任何地方
都可以精确地对准它的“耳朵”。只要月亮一出现,甜树丛的窃听装置就会把苏联
的所有机密尽收囊中,无论是其内陆腹地的雷达信号,还是其实验区内的弹道导弹
即将燃尽所发出的嘎嘎吱吱的震颤声。
    可是当时计算机大得像坦克,而计算能力只相当于现在的数字显示手表。如一
位工程师所言,这项工程对数学计算能力的要求“几乎超出人们的理解力”。要把
多达13个部件连接到一点上,必须在同一时间解出多达92个不同的算式。这项浩繁
的工作,即使由当时最大的商业计算机来完成也有些强其所难。尽管使用IBM704型
计算机进行设计工作已历时半年多,但到1961年时,工程进展才只是到了建造旋转
轨道和扣钉轴承的程度。由于想出了更富于创新、更为可行的方法,于是就停止了
给工程拨款。
    国家安全局与海军研究实验所的官员们逐渐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惟一可行且能经
受住时间考验的办法,要到无边无际、未被开垦的太空领域去寻找。“惟有卫星上
的接收器才能按国家安全局的要求全面彻底地完成接收任务,”纳特。格尔森总结
说。尽管这个提议打动了国家安全局局长,可其他国家安全局高级官员都认为这个
想法轻率浮躁。“这个想法无人欣赏,我没有料到情况会是这样。”他说这句话时,
忘记了“无人欣赏”还有“毫无用处的意思”。最终,在格尔森多次递交报告后,
他的理论才开始为大家所接受。
    为验证其理论,一台接收器被放到了一枚将被发往太空的火箭的顶部。这样做
是想验证接收器是否能令人满意地截获火箭下方一家不知内情的美国电台的信号。
由于耽搁了很长时间,开始发射火箭时,电视台节目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是,火箭
发射后不久便成功的录下了电视台结束曲的一部分:几秒钟的《星条旗永不落》。
截获信息虽少,但是已证明其理论的可行性。
    在一场暴风雪中,正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霍华德。约翰逊的雷德。迪。梅奥想到
了同样的结论。1958年初,因为暴风雪,这位海军研究实验所的科学家及家人被困
在了一家餐馆。他开始用铅笔在一个沾了油污的餐具垫后面勾画一些细节问题。
“我妻子和两个孩子在桌边睡着了,我便开始想这个问题,”梅奥回忆道,“我做
了一些距离的测算以证明我们是否能从飞行轨道的高度截获情报。计算结果清楚地
表明我们能在600 英里多一点的高度达到这个目的。”他补充说:“我们这项杰出
工作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在餐具垫上完成的。”
    早些时候梅奥曾完成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窃听项目,“潜水艇部让我们给他们的
潜望镜的镜片里安装一个小型的螺旋式天线。小天线上有一个缩微型二极管探测器。
这样不仅为潜艇配备了水面上的眼睛,而且还配备了一只电磁耳。此举大获成功,
因此我们考虑如果把潜望镜抬高一点,甚至抬到空中轨道高度,或许我们会获益匪
浅。”
    6 个月后,一个被命名为“泄密者”的项目启动了,其目的是要建造一颗能够
详细探察所有苏联空中防御雷达系统的准确地点和技术参数的卫星。为了这个目标,
许许多多的飞行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此项目的进展过程极为保密。为掩人耳目,那颗电子情报卫星被藏在另一颗众
所周知的科学实验卫星里。参与此项目的工程师不允许在白天把电子情报卫星带到
光天化日下进行实验。“我们必须夜间行事,在黑暗中取出弹体,把它带到房顶上
尝试各种天线组合方式及其他操作步骤。”梅奥说。
    当地面站网络已经准备就绪以及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以后,卫星的首次运行就
只等总统一声令下了。1960年5 月5 日星期五,即苏联导弹击落鲍尔斯的UZ侦察机
后的第5 天,艾森豪威尔下达了命令。
    6 周以后,刚过午夜,高高悬在卡纳维拉尔角军事基地的发射台上的托尔A 星
283 号已整装待发。在漆黑的夜空中,弧光灯的光束照亮了光洁雪白的火箭。凌晨
1 点45分,移动维护塔倒向一边,大地震颤,白色的蒸气云雾吞没了下面的平台。
火箭缓缓地从发射台升空。它在竭尽全力摆脱地球的重力束缚以达到行驶于轨道上
所需要的每小时17000 英里的速度。紧裹在玻璃纤维罩内的是世界上第一颗军事间
谍卫星。
    公之于众的消息是托尔卫星上搭载了两颗科学卫星,一颗被称为“太阳辐射”
的卫星用来测量太阳系辐射,另一颗用来导航。6 月23日早晨的《华盛顿邮报》以
“负载式卫星拓展了美国卫星的太空领域”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然而,藏在太阳辐
射号卫星里的是代码为GRAB(银河辐射与背景的缩写)的海军研究实验所的电子情
报卫星。GRAB看起来像一个银色的足球,其功率只有6 瓦,重量只有42磅。
    电子情报卫星运行到苏联上空大约500 英里的高度时,会接收到遍及苏军禁地
许许多多的雷达系统发出的脉冲信号。这些信号马上通过窄带甚高频传送给分布在
土耳其、伊朗或其他地方的地面站的小接收箱。在地面站,信息被录在成卷的磁带
上。录好的磁带通过运送情报的飞机送往华盛顿,交到海军研究所实验室的科学家
手中。他们把这些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后再送交国家安全局进行分析。
    “在这个能清楚地看到地平线的高度,”梅奥说,“能瞬间截获情报的范围是
直径大约为3000或3200英里的圆形区域,区域的大小依高度而定。”而在边境上空
的侦察机只能接收大约200 英里以内的信息。“国家安全局详细地检查了我们的数
据,”梅奥补充说,“并且首次发现了从一台反弹道导弹雷达截获的信息。”
    尽管在高空轨道上运行的间谍卫星只有一品脱大小,艾森豪威尔还是极其担心
苏联会察觉它的真正使命。所以每当卫星运行到苏联上空,都要征得艾森豪威尔本
人的同意才能启动接收器。“由于艾森豪威尔的担心,”梅奥说,“卫星走第一圈
的时候,接收器开着;走第二圈的时候,把它关掉或开着不用它。当卫星运行到苏
联上空时,我们对它使用得非常谨慎。”
    有一段时间,苏联地面控制系统与返回地球的宇航员暂时失去了联系。这对于
国家安全局和电子情报卫星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苏联雷达系统的指示灯
全部亮了起来,像点亮的圣诞树。“他们与宇航员失去了联系,”梅奥说,“为了
恢复联系,能用的功能都用上了。”
    首颗间谍卫星的任务是接收与空中防御导弹联系的雷达信号,而后来发射的卫
星的目的则是转发从苏联远程空中雷达检测系统和其他系统得到的信号。1961年6 
月29日,发射了第二枚电子情报卫星。这颗卫星一直工作到1962年8 月,后来被一
个代号为“罂粟”的更为先进的系统所代替。同时,国家安全局和已经接手了所有
间谍卫星的制造和管理工作的国家侦察局开始研制新一代通信情报卫星。太空的球
状卫星可以成功地绘制出苏联雷达的结构图,但它们无法有效地窃听到微波——细
小的能量波束所携带的机密语音与数据通讯信息。在低轨道上,小卫星从这些光束
中飞驰而过,却没有足够时间获得任何片言只语。
    苏联人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微波与卫星通讯,而逐渐告别了高频信号和地下线
缆。高频信号不可靠,因为它像乒乓球一样蹦来蹦去,而且极易受到大气突然变化
的影响。苏联幅员辽阔,西伯利亚地区的土地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冻结,因此埋设地
下线缆的费用昂贵且安装困难。另一方面,使用微波系统仅需在每隔大约20英里的
地方建造造价低廉的增音塔,卫星信号不受天气的干扰。
    因此,苏联人开始在大城市的建筑物上安装圆锥形天线,搭建一排排延伸很远
的增音塔。这些增音塔,如钢铁哨卡一般,使莫斯科的官员能与远东及其他地区的
指挥部取得联系。大量使用增音塔的原因是因为微波信号像光束一样直线传播,而
不是像穿越美国全境的火车那样沿地球的弧线运行。对于国家安全局的窃听者来说,
直线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不遇到障碍,微波信号就会像一条没有终端的电话
线一样发射到遥远的太空。由于这些数量众多的增音塔位置固定,信号总是在空中
的同一个位置中断,形成一个巨大的通讯弧。因此,如果国家安全局能在那些微波
经过的地方架设他们自己的接收器,他们就能窃听到数以万计的电话谈话、数据传
输以及遥测信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