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

第7章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第7章

小说: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保证说空气良好,其实空调系统根本不起作用,机器漏油,无法躲避,在飞行中
根本就无法活动”。
    这几名渡鸦要在只有4 英尺高的机舱里工作上12个小时。“不仅站不起来,”
贝利说,“甚至连舒舒服服地蹲着的地方也没有。多数工作只能在膝盖上做或爬着
做。”噪音也是个大问题。“机舱没有隔音装置,薄薄的铝墙正在6 台发动机的后
方。此外,附在机身上的天线和吊舱经常引起机舱强烈震动,从而使噪音更强烈了。”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飞机起飞后,油料时不时会漏进机舱,狭小的空间顿时
弥漫着浓烈难闻的气味。“机舱里满是电子设备,温度又高,原油使它成为一颗定
时炸弹,”贝利指出,“一旦发现漏油,你就得立即切断电源,降低机舱压力。然
后你就盼着飞机在没爆炸之前降落到地面上。”贝利这位退役的空军中校回忆这种
RB—47侦察机是一种“丑陋、笨重、动力不足、不舒服、危险、充满噪音的飞机”。
但他又补充说:“我们这些飞过RB—47侦察机的人最后都喜欢它了。”         位于机身底部的“渡鸦”机舱的入口是一个2 平方英尺的小门。“渡鸦”进入
机舱后这座小门立即被从外面用48根巨大的螺丝封住。这些电子间谍挤在狭小的空
间里,全部面向后舱坐着,身边满是观察仪器、接收机、分析仪器、录音机和控制
板。
    “渡鸦”之一,三人小组的指挥官坐在机舱的右前方角落里。他的面前和左面
布满了仪器,此外他右边和身后的墙上还安装着一排模拟计算机和数字录音机。在
飞行期间,他要一直聚精会神地监听苏联的电子信号。第一名“渡鸦”负责监听苏
联地面控制系统和雷达监听系统,如果高空侦察机被跟踪,他将是第一个知道的人。
第二名“渡鸦”负责分析预警信号和导弹制导信号,这也是这次行动的最主要的任
务。
    出发前两分钟,驾驶员完成起飞前仪表检查后开始起飞倒计时。飞机的黑鼻子
在飞行员座舱的前下方。机舱里漆黑一片,飞行员正好能把仪表盘看得清清楚楚,
能透进自然光的只有飞行员头上的两扇小窗户。
    起飞前1 分钟,绿色信号灯持续闪亮,机长知道他现在可以起飞执行任务了。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行员松开风门,将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到100 %。在3。6
万磅推力的重压下,制动器发出阵阵颤动。飞行员小心翼翼地稳定住发动机。
    起飞前4 秒钟,飞行员打开了水—酒精注入器开关,飞机在得到强大的助力后
突然向前蹦跃,就像一头向前猛扑的雄狮一样。6 个发动机喷出的浓浓的黑烟笼罩
住了整个天空。
    10点整,飞行员松开制动闸,这架间谍飞机震颤着发出巨大的轰鸣声,25万磅
重的庞然大物先是缓慢地移动,很快便以每小时近200 英里的速度在长长的结了冰
的跑道上疾驶,身后留下一串灰色的烟雾。这只大鸟需要每小时200 英里以上的速
度才能离开地面。当水泥跑道快到尽头时,飞行员将操纵杆稳稳地拉向怀中,飞机
以优雅的姿态飞上了蓝天。
    1956年春天,美国采取了或许是有史以来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间谍行动。
艾森豪威尔总统授权全副武装的美军轰炸机入侵俄国,只不过这些轰炸机装载的是
监听设备和照相机而不是核武器。这次行动的细节至今仍被列为高度机密。
    这次代号为“本垒打工程”的行动是从格陵兰岛的一个空军基地发动的。这个
基地设在离北极圈690 英里的一个名叫图勒的爱斯基摩村庄旁。在昏暗寒冷的极地,
空勤机械师冒着—35℃的严寒检修近50架轰炸机和加油机。这些飞机将执行冷战史
上最为秘密的大规模入侵任务。为这些飞机和机组人员搭建的临时建筑外表看上去
和铁路的冷藏车一样。
    这次任务要深入俄罗斯的整个北部陆地,也就是说要穿越从阿拉斯加附近的白
令海峡直到摩尔曼斯克和俄国东部卡拉半岛间长达3500英里的白雪皑皑的永久冻土
地带。当时人们对苏联的北极地区几乎一无所知,然而,由于飞越北极是苏联轰炸
机和导弹到达美国大陆的最短路线,因此它很可能成为下一次战争的战场。反过来
说,它也最有可能成为美国入侵俄罗斯的捷径。因此,任何一名观察到美军轰炸机
的苏联雷达操作员都不可能认为美国飞机的任务是侦察而不是打仗。尽管此举有引
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巨大风险,艾森豪威尔总统仍批准了这一计划。
    1956年3 月21日,一批RB—47侦察机起飞前往预定的俄罗斯地区。在此后的7 
周内,每天大约都有8 —10架侦察机起飞,在北极上空加油后继续向南飞越俄边界,
然而继续飞往预定地域。
    它们以两架编队飞行。一架侦察机负责确定雷达站、空军基地和导弹发射井的
位置并进行监听。在它附近的另一架RB—47E 摄像侦察机负责搜集图像资料。它们
的任务包括飞越俄罗斯进行最秘密核试验的新地岛。从起飞到降落,这些飞机必须
严格实行无线电缄默,即使受到米格战斗机追踪也是如此。“即使在无线电上说一
句话,这一天的飞行就会夭折,”负责指挥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之一威廉。门准将说,
“但这种事从未发生,没有一次行动被中止过。”
    就像7 月4 日的焰火表演一样,最壮观的场面总要保留到最后。5 月6 日,他
们进行了冷战史上惟一的一次最为大胆的入侵行动——大规模飞越俄国领空。6 架
武装RB—47E 侦察机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列穿过北极深入俄国空军基地,就像进行一
次核轰炸飞行一样。它们先是进入西西伯利亚的阿姆巴契克,然后调头向东往白令
海峡的阿纳德尔湾飞去,一路上不断搜集俄国空军基地和导弹发射基地的最有价值
的情报。大约12小时后,这些间谍飞机降落在阿拉斯加的埃尔森空军基地,大规模
入侵行动就此结束。
    降落后几分钟,录音带就被特别班机送往国家安全局进行分析。录音带显示,
没有发现俄国的雷达信号,这说明至少在当时俄国对美国轰炸机飞越北极的行动茫
然无知。俄罗斯北部边疆一望无际的冻土带确实不易受到雷达监视。“然而,没人
敢想象如果隐蔽的苏联雷达发现了入侵的轰炸机并且认为美国要发动突然袭击,这
次行动该怎样收场。只要几秒钟的时间俄国人就可以发起反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实施“本垒打工程”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军侦察机总共飞越俄国领空执行
侦听和照相任务达156 次,没有损失一架飞机,也没有引发核战争。然而,莫斯科
完全党察到了美军飞机的空中入侵行动。在这次大规模入侵后的第8 天,美国驻莫
斯科大使馆收到了一份抗议照会。然而莫斯科在公开场合却缄默不语。它蒙受的耻
辱实在太大了。
    在整个50年代,漫长的苏联边境上空一直回响着美军侦察机的嗡嗡声,就像蚊
子追寻人皮肤上的斑点一样,它们一直在寻找苏联防空雷达站的漏洞。当时苏联军
队尚未建成全国范围的防空体系,内部保护措施也极不完善。
    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指示,间谍人员实际上被排除在行动之外。“共产党集
团严格的安全措施确实使传统的搜集情报的方式失去了作用:秘密特工用隐蔽手段
传递情报,要求进出目标区域的旅游者睁大眼睛观察并报告他们的收获,用电话线
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监听,偷取邮件等方式现在都失效了。的确,情报工作的所有
手段在对付苏联似乎都没用了,而且还找不出其他的替代方式。”
    但是,尽管东欧和亚洲的共产党政权能够在它们的国家四周建立起不可穿越的
铁幕,从而掩盖其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活动,但它们无法遮蔽天空。它们的武
装卫兵也无法阻止无形信号的涓涓细流淌过它们的边界。
    就在侦察轰炸机时不时飞人苏联领空的同时,另外一些电磁侦察机也在进行危
险的猎狐行动。为了探明敌方的空防系统,它们冒着遭受苏联人反击的危险匆匆穿
越敏感的边界地区。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迫使苏军的导弹连和边防部队开动秘密跟
踪设备,从而使美国信号人员捕获宝贵的电子信号。经过分析处理之后的这些信息
可以帮助作战计划人员确定哪里是敌方的薄弱环节,以及用何种方式才能最有效地
反击敌方的雷达和火力控制系统。
    间谍战的时间和地点都不一样了——现在用的是穿甲弹和热寻的导弹而不是鸡
尾酒会上的低声细语或者把密信藏在枯死的树干里。和U2间谍飞机不同,武装轰炸
机飞得很低,完全在俄国导弹和侦察机的射程之内。
    1954年,也就是“本垒打工程”结束2 年之后,3 架RB—47侦察机从英格兰起
飞,朝俄罗斯北部科拉半岛飞去。这是一个极端保密的地区,一般认为苏联最有可
能从这里发动一次核打击。美国当时迫切希望获得代号为“野牛”的苏联新型喷气
式远程轰炸机的数量和驻扎地点的情报。
    在离戒备森严的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大约100 英里的地方,2 架侦察机按计划
调头返航。第3 架却径直继续飞向海岸线。在没有僚机保护和保持无线电缄默的情
况下,来自得克萨斯州、又瘦又高的哈罗德。奥斯汀上尉将改装的轰炸机的机头对
准摩尔曼斯克,用力推下风门杆。“天气好极了,”他回忆说,“碧蓝的天空一望
无际。”他以每小时500 英里的速度高速穿过俄罗斯海岸线。但他打开照相机和侦
听设备几分钟之后,米格战斗机就呼啸着冲上蓝天。
    奥斯汀眼看着曳光弹在飞机上下纷飞,他吼叫着让他的同伴反击。空军上尉卡
尔。霍尔特把窄窄的坐椅调转了180 度,扣下了双管加农炮的扳机。在没有一丝云
彩的空中他数了数共有10架米格飞机。“火炮出故障了,”他在6 台喷气发动机的
轰鸣声中高声喊道。“你赶快把那个破玩艺修好,要不我们就会成活靶子了。”奥
斯汀一边吼叫着,一边加大油门向芬兰飞去。但一架米格飞机在他的飞机上方开了
一炮,炮弹从机翼上穿过,打坏了飞机内部通讯系统,在油箱上穿了个洞。当他们
飞人友邦领空时,飞机的油料已少得可怜,但剩下的一个油箱救了奥斯汀和机组人
员的命,这次任务总算完成了。
    这些轰炸机在冷战的黑幕中穿越苏联领空执行侦察任务的情形至今仍属于保密
范围,但在此期间也发生过热战,200 多名战士默默无闻地失去了生命,被击落的
美军飞机超过了40架。
    正当美国间谍飞机招来俄国抗议时,在欧洲和中东出现了一场重大的危机。在
总统每天早晨举行的情况通报会上,助手们开始用大头针在地图上标出热点地区。
1956年7 月26日,埃及总统贾马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发表了一篇言辞激烈的讲话,
他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一行动将导致埃及同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进行一场
小规模战争,并冷却它同美国的欧洲盟友的关系。国家安全局的一份高度机密的报
告称,此举还使国家安全局在一场短暂的小规模战争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