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464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464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欲、舍弃者,则善能灭苦。」

    该经的注释更进一步地解释其内容是指「三遍知」:Itpi paribba kathii。 ‘Abhijanan’ti hi vacanena bataparibba kathita; ‘parijanan’ti vacanena; tiranaparibba; ‘virajayam pajahan’ti dvihi pahanaparibbati。──「此经中所讲的是三遍知。『知解』一词是指『所知遍知』(bata paribba),『通解』一词是指『审察遍知』(tirana paribba,亦作度遍知),『离欲』与『舍弃』二者则指『断遍知』(pahana paribba)。」

    关于「一切」这一词,《大疏钞》(Mahatika)中提到:Tavhi anavparibbeyyam ekamsati virajitabbam。──「必须先透彻地与毫无遗漏地辨识这作为观禅目标的五取蕴。」是哪些五取蕴?即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粗、细、低劣、优胜、远及近十一种五取蕴。因此唯有以三遍知透彻地了解一切属于五取蕴的名色法之后,我们才能够断除对名色法的贪爱而灭苦。

    在《长部.大因缘经》﹙Mahani﹚里,佛陀说:‘Gambhiro cayampatppado gambhiravabbodha appativedha evamayam pajkulakajata gulaganthikajata mubjapabbajabhuta apayam duggati; vinipatram nativattati。’──「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以及证悟道果智,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也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在此,随觉智与通达智就是三遍知。根据这经文的教示,论师们说:Banasina samadhipavarasilayam sunisitena bhavacakkamapadaletva; asanivicakkamiva niccanimmathanrabhayamatito; na koci supinantarepyatthi。 (Vi** XVII; 344)──「除非能用以最胜定石磨利的智剑,砍断具有不断毁灭性的有轮(指缘起轮),否则无人能解脱轮回之怖畏,虽于梦间亦不能。」

    根据这些经论的指示:

    (一)禅修者必须先个别地辨识组成五取蕴的一切名色法。个别地辨识一切色法的智慧名为「色分别智」(rupa pariccheda bana);个别地辨识一切名法的智慧名为「名分别智」(nama pariccheda bana);辨识名法与色法为两种个别组合的智能名为「名色分别智」(namarupa pariccheda bana)。在此阶段了解到「无人、无有情及无我的存在,只有色法与名法而已」的智慧名为「名色差别智」(namarupa vavbana)。

    在辨识一切名色法时,若禅修者还未证得禅那,可省略与禅那有关的名色法;若已证得禅那,即应观照它们。

    (二)他必须正确地、如实地知见名色法的因,这智慧是「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bana)。

    由于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能够清楚地、明显地及正确地知见作为观禅目标的诸行法,所以此二智亦名为「所知遍知」(bata paribba)。

    (三)在观禅的阶段,即从「思惟智」na bana)开始,他必须彻见一切色法、名法及其因之无常、苦与无我三相。

    于诸观智当中,「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的作用是审察与辨识一切名色法及其诸因之无常、苦与无我三相。所以此二智亦称为「审察遍知」(tirana paribba)。

    从「坏灭随观智」(bhavga bana)开始的观智只看到一切名色法及其因的坏灭,以及这些行法的无常、苦与无我三相。由于应断的烦恼于此暂时受到观智断除,所以它们亦名为「断遍知」(pahana paribba)。

    只有在如此观照一切名色法之后,禅修者才可能证悟圣道。

    关于观照「当下剎那」这一词,我要稍微解释。我们是不可能观到自己在这一剎那生起的心。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心识剎那里,只有一个心生起,而它不能取自己为目标,但是能取另一个心为目标。这就好像我们无法用一只手指尖碰它自己,但能够用它来碰另一只手指尖,所以一般人所说的「观照当下的心」其实是指观照刚刚过去的心,并不是观照正在生起的心。

    经中所说的「观照当下」是指在修到生灭随观智成熟时,禅修者能够很准确地照见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名色法的生、住、灭三时,这即是观照「当下剎那」。举例而言,某一个名法在你前世的某个时候生、住、灭,而你也能够很准确地观到它在那一剎那生、住、灭,那么你就是在观照「当下剎那」。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你解除疑惑。

    观禅

    问87:关于四界分别观,禅师着重于辨识十二特相为起步。其实在修行的过程中,最明显的是感受。为什么禅师却不叫我们观受呢?

    答87:单只是观受是不足以令你证悟涅盘的,你必须也观照与它相应的名法。有许多名法是生起于六门心路过程之中。如果你要观照名法,就必须如实地观照六门心路过程中每一个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你现在可以试试看就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观到心路过程中的名法。

    纯观行者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入门,所以我们教想要修纯观行道的人先修四界分别观,能够看到色聚时就修行色业处,辨识各种究竟色法。在透彻地辨识了各种究竟色法之后,名法就会很明显地呈现于其观智,因此只有在这时候才教他们修行名业处,辨识受及其各种相应名法。

    问88:在开示里,禅师说注意痛会阻碍培育定力。然而有一种修法,即在痛时可以观痛,观照整个过程的痛为无常、苦、无我便能得智慧。这样的修法行得通吗?

    答88:在修行止禅培育定力的阶段,禅修者应该只是一心专注于止禅的目标,如此才能培育深厚的定力。痛是与身门心路过程之中的不善果报身识相应的苦受,在该心识剎那里,一共有八个名法同时生灭,即除了身识与苦受之外,还有触、想、思、命根、作意及一境性。在身门心路过程之中,除了身识剎那之外,还有其它好几个心识剎那。如果要观的话,你应该观当中每一个心识剎那的所有名法,不应只是观照苦受而已。

    问89:五蕴都是苦的,如果有一个口渴的人喝可口可乐,那是苦还是乐?

    答89:根据佛陀的教法,那也是苦的。如果你能够观它为苦,你或许能够证得须陀洹道果。在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患了耳疾,耳朵里生满了脓,因此虽然已经修行观禅直到行舍智,但却不能证得任何圣道、圣果。有一天,佛陀叫他去摩羯陀田托钵,所以他就去那里托钵,而从一个农夫之处获得了适宜的食物。之后,他去到一间小屋子用餐。就在那时候,他耳朵里的脓流了出来,而痛苦也减轻了许多。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用餐时观照五蕴为无常及苦,因为五蕴一生起就坏灭,而且不断地受到生灭逼迫。通过如此观照,他证得了须陀洹道果。

    为什么五蕴是苦的呢?如果五蕴是常的,在生起之后能够持续地存在,而不会坏灭,那我们才能说它们是乐的。但它们一生起就坏灭,如此我们怎么能够说它们是乐的呢?例如你有一个儿子,但他一出生就死了,你能够说那是快乐的吗?同样的道理,在喝可口可乐时,你也应该观照其四大,如此就会看到组成它的色聚,再进一步观到究竟色法。因此你所认为的「喝可口可乐」,其实只是究竟色法流进五蕴里而已。可口可乐的究竟色法是无常的,喝它之人的五蕴也是无常的,因为它们一生起就坏灭;由于它们不断地受到生灭逼迫,所以是苦的;由于它们没有恒常不变的实质,所以是无我的。如果你能够如此观照,或许你也能够像那位在用餐时观照无常、苦、无我而证得须陀洹道果的比丘一样,也证得了圣道果。

    问90:如果止禅修不上,而想要改修观禅,应当从何修起?

    答90:没有先修成任何禅那而直接修行观禅的禅修者称为纯观行者或干观行者。他们必须先修行四界分别观。四界分别观是所有纯观行者都必定要先修行的基本法门。修行四界分别观得到强而稳固的定力之后,在那定力的协助之下,他们就能见到名为色聚的这种物质微粒。进一步分析色聚直到透视究竟色法时,他们就破除了色法的密集。然后必须同时观照名法的依处与目标,如此来清楚地照见善与不善的名法。接着必须观照名色法的因缘,然后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缘为无常、苦、无我。如此,当他们的观智成熟时,就能证悟涅盘。这是纯观行者修行过程的简要解释。

    问91:何谓有分心?是不是指有分别的心?

    答91:有分心可以翻译为「生命相续流」。它是一种不活跃的心,而且是维持一生当中心流相续的主要因素。因为有分心的缘故,所以一期生命中的心流才不会有间断。每当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会暂时停止生起;一旦心路过程结束之时,有分心就会再相续不断地生起。例如在你熟睡无梦时,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那时只是有分心在相续地生起许许多多次而已。如果这些有分心也不生起的话,你就死亡了,因为心流一停止时,死亡就会发生。过去有学者将有分心翻译为「无意识」或「下意识」,事实上有分心是一种意识,只是它不取现在的目标,而是取前一世临死速行心所取的过去目标。

    问92:当一个禅修者在无人之处独自修禅时,他如何向外或向内外观身为身?

    答92:通过强而有力、明亮的智慧之光的帮助,他能够观到外在的身,即使它离他很远。但是如果他的智慧之光很弱,他就无法这么观照。

    问93:禅修者如何观照外在的受?

    答93:他只是整体地观照外在的受,不必分辨该受是属于谁的。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如何观照外在的受,你应该在实修上了解它,这样会比较好。

    问94: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答94: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你的意门心路过程中生起,你的烦恼就还会一直潜伏在你的心流中。只要还有潜伏的烦恼存在,一旦遇到恶因缘时,你还是会生起烦恼,就像大龙长老的故事一样。佛陀在《大念处经》的每一节里都教导要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注释里也解释说,单是观照内在的五蕴不足以使你证悟涅盘,所以你还是要观照外身。

    问95:《中部》里所提到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中的空与识是指名色法的那一个部份?

    答95:在《中部》的《大象迹喻经》(Mipadopam、《大教诫罗候罗经》(Maharahulov与《界分别经》(Dhatuvibhavg中都提到这六界。空界是指空间而言,它是一种非真实色法。然而,这里借着谈到「空界」而将所有的所造色都包含在内。

    识属于名法,它可分成七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及意识界。在此借着谈到「识界」而将所有的心与心所都包含在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