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5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5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在大悲心之前,还是要先有出离心。倘若自己对轮回痛苦都没有真切感受的话,是无法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因为慈悲心的来源,即是众生的痛苦。没有慈悲心,菩提心也无从生起。出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希求解脱。当看到众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时,发愿要让他们获得解脱。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不能先解脱的话,又如何能带领众生解脱呢?这样一来,出离心的两个条件就都具备了。

    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萨戒,而菩萨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萨戒之后,便开始修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在一起时,即为智悲双运。有了这样的见解,则所有大乘显密教法的精华都已了然于心。

    出离心、菩提心要一个个分开修,最后进入空性的境界,这样一来,前面修的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此处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无我见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当中,又有证悟的智慧。这些智悲双运的见解与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义,说起来虽然这么简单,真要做时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出离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条件,则是积累资粮(修曼茶罗),及清净业障(修金刚萨埵)。显然,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学佛,都离不开外加行15与内加行16的修法,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修加行的原因。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智与悲。从今往后,我们学佛就学这两个字,修行就修这两个字,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可学可修的了!

    【注解】

    1、月称菩萨:古印度佛学家名。公元七世纪时,生于南印度一波罗门家族。出家后学龙树中观论等,后为那烂陀寺堪布。承佛之传,开中观应成派。

    2、世俗谛:又名世谛,或俗谛,是世俗的道理的意思。

    3、胜义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的世间事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离言法性。

    4、俱舍论:全名《阿毗达磨俱舍论》。第五世纪中,印度佛学家世亲所著。

    5、宁玛巴:以九乘次第闻名的藏传佛教旧译密乘派系名。最初在公元第八世纪中,吐蕃王赤松德赞时,初由印度译传入藏地,经印度佛学家莲华生加以弘扬。俗以此派所著袈裟僧均尚红色,故别称为红教。此派教义系将一代佛法判为三部九乘:(一)声闻乘,(二)独觉乘,(三)菩萨乘,属显教,为化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称为共三乘;(四)事部,(五)行部,(六)瑜伽部,为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属密教,称为密咒外三乘;(七)生次大瑜伽,(八)阿努瑜伽,(九)大圆满阿底瑜伽,乃法身佛普贤王如来所说,称为无上密咒内三乘。

    6、无垢光尊者:龙钦饶绛,宁玛派一祖师名。

    7、丹珠尔:《佛说部》。由译成藏文的三藏四续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丛书。全书有一百零四或一百零八函。

    8、甘珠尔:《注疏部》。由已经译成藏文的各种学科和注释显密佛教的著作编而成的一部丛书。全书约有二百一十八函左右。

    9、化身:如来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断证功德已达究竟之果位身;报身,圆满受用身,住法身中不动摇,但于化机菩萨圣众前示现身形,成为化身之所依处,为诸相好所庄严者;化身,变化身,由增上缘报身所起,示现于清净及不清净的所化机之中,为利是诸化机而随愿所生之色身。

    10、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11、班智达:佛学通人。精通五明的佛教徒。

    12、坛城:道场,梵音译作曼荼罗。密乘本尊及其眷众聚集的场合。

    13、断见:否定因果、前生、后世等说法的见解。

    14、波罗蜜多: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

    15、外加行:加行即预备工作、预备阶段。其**同外加行乃共三士道共同所修之法,包含: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

    16、内加行:不共内加行,乃上士道不共之法门,包含: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观修、供曼茶罗、上师瑜伽。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修行前提要 名人谈佛教

    1、爱因斯坦评论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他也慨叹:“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

    他还说“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他又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

    2、马克思曾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于1955年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因此信教的人和我们**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1961年在同班禅大师谈话时讲:“佛学不可不学,……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早在1942年11月2日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曾讲:“彭湃同志是农民运动大王,他是留学生,是**中央委员呢!他自己去拜观世音菩萨,老百姓二月十九日去拜,那天他也去,如果不去人们就会认为他这个人不正派,连菩萨都不信。”

    陈独秀说:“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3、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世界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

    很多科学家已开始对那些描写轮回的佛学书籍发生兴趣,那些书上有很多的记载和近年的研究十分的吻合!(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

    通过特殊的催眠方法,约有70%的人,可鲜明地回忆出前世记忆,甚至有的可追忆到自己前九世的境况。(美国心理学家文巴克博士)

    著名心理学巨匠荣格一生致力于研究《西藏度亡经》,他认为此书内容深入人心,书中所揭示的生死因果确实存在。他在对此书的书评中写道:“这部著作一直是我的忠实友伴,我不仅要把许多令人兴奋的观点和发现归功于它,而且还要把许多根本的洞见归功于它。”并热情地把此书介绍给了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等学术巨匠。

    日本著名科学家松下真一,曾在德国汉堡国立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统一场论等研究工作达十余年,也著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一书以盛赞佛教

    剑桥大学的名教授,得到过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奖的白赖恩。约瑟芬博士,就是一位认真研习佛经论典和禅观的科学家,他每天都坐禅以求进入客观的真正内明状况。

    在科学上,几乎每件事都是超过你直接经验的。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己。 ——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

    灵魂是从**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象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 ——法国天文学家卡旺

    各不同星球环境的天人,各有其适应各别环境的能力,天人的形态与构成各有不同,未必就是以我们地球人类**为标准。

    ——著名化学家季洛夫博士

    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念祖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互相进行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也说:“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又说:“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近年来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渐兴盛,实与科学之进步成正比,即如我国近年来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因为佛法的理论,都能透过科学的考验,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视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坚强的理论基础。”

    人体内有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那就是在胚胎期进入人体大脑,施予推动控制大脑,使其细胞工作,此种非物质的‘识我’在**大脑死后仍然存在,并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艾克里爵士

    4、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认为:“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又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

    还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又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

    鲁迅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对人类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也刻苦研究佛教文化; 鲁迅先生也刻苦研究佛教文化,据1914年的《甲寅书帐》记载,这一年鲁迅购买的佛教方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