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 >

第68章

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刘姥姥走后妙玉用清水冲地,并要砸毁所用杯盏等行为,似乎要把读者引到妙玉有洁癖的思路上来,这是障眼法。“何曾洁”决不是把身上弄脏了,而是在民族气节上把形象弄脏了。脂批说她“红颜屈从枯骨”,应该是指她屈从丈夫这样的“枯骨”出仕变节。徐灿是继室,丈夫年龄比她大得多,把变节分子称为“枯骨”,也是时人常用的词语。“世同嫌”说的是徐灿晚年现实,变节的人嫌她诗中的故国之思;坚持气节的人嫌她随丈夫出仕,追求高官厚禄;两面的人都对她晚年凄惨伤心的境遇幸灾乐祸!

  《红楼梦》中关于“王孙公子叹无缘”的描写,是说要结识她的文名无门得入,而不是要娶她或嫖她。徐灿在当时诗名满天下,很多王孙公子确实想结识她,以抬高自己身价。但徐灿洁身自爱,不论是春风得意时还是落魄潦倒时,都不愿同这些人来往。好多名士确实慨叹过,与徐灿同时代,却铿缘一面,引为终身憾事。《红楼梦》中说妙玉“天生成孤僻人皆憾”,就是这个道理。

  《红楼梦》中关于她出家后寄住大观园的描写,要等待的是什么结果?这个结果决不可能是什么被“迷奸”“劫持”,更不可能是什么沦为风尘女。而是以出家人的淡泊心境等待盖棺论定。她之所以不能回到家乡居住,是因为已经家破人亡,丈夫和儿子都死去了,晚年只好在庙里栖身。作为“望族”、“世家”出身的人,身边有几件遗留的珠宝器皿,是平常事情,不足为怪。

  《红楼梦》中为什么描写妙玉愿意与宝玉交往?是因为共同的思想基础,而不是什么暗恋。书中妙玉同宝玉、岫烟、惜春交往,因为他们都有出尘思想。对黛玉、湘云也不厌烦,因为她们名利心淡薄。为什么不愿与宝钗、凤姐、探春交往,因为她们的共同特点是追求仕途经济,追名逐利。《红楼梦》后四十回写她心中爱慕宝玉而险些走火入魔,是胡说八道,绝对不可信。

  事实上,洪昇与徐灿在这方面确实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你如果把《稗畦集》同《拙政园诗集》加以比较,就可明显看出共同的感叹了。洪昇一生同徐灿大概有两段交往:一是“蕉园五子”活动时期,二是康熙十年扶柩回南之后,至洪昇逃往北京之前,此时是“蕉园七子”活动之期。前一时期徐灿参加过“蕉园诗社”活动,后一时期,徐灿万念俱灰,大概没那个雅兴了。

  洪昇在北京滞留期间,也对徐灿的诗词发生过浓厚兴趣。曾同老师王渔洋一起阅读和欣赏过他们夫妻的作品。洪昇几乎每年都要南来北往一次,瓜州渡口是必经之路,与晚年的徐灿在这里相遇,用两家的悲惨遭遇“各示劝惩”,是可能的。徐灿的年龄比洪昇要大许多,二人之间决不会有什么微妙的复杂情感。

  《红楼梦》中,妙玉这个人物有点程式化,形象并不鲜明生动,这与她的原型在蕉园诗社活动时间较短有关。《红楼梦》主要写的是“蕉园七子”期间的故事,而徐灿主要是参加了“蕉园五子”的活动,到了“七子”时期已不在杭州,并未参与其中,所以洪昇写起来难免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徐灿是“蕉园诗社”的创始人之一,诗名在“西泠十二钗”中又是最高的,又与作者洪昇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洪昇为“闺阁昭传”创作《红楼梦》,不能没有她的形象,但在《红楼梦》大观园中又不能出现一个老态龙钟的尼姑形象,只好用她晚年的尼姑形象,配以早年在“蕉园诗社”的相貌神态,创作出这样一个怪诞神秘的妙玉形象了。 
 
 
 
第一节 “石头”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这是一部由石头自行记录、并记录石头“亲历亲闻”故事的书。书中交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遗弃一块“补天石”于“大荒山无糟崖青埂峰”下,后来“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回归大荒山后石头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抄录问世后,遂有了《石头记》一书。

  《红楼梦》书中的这段记录,貌似神话,实则寓言。石头乃是作者自譬,石头的“亲历亲闻”当然就是作者的“亲历亲闻”。问题是,这个自譬石头的作者究竟是谁。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曹雪芹,但曹雪芹的经历不仅与书中石头“亲历亲闻”的故事不相吻合,与石头本身的寓意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当我们找到了《红楼梦》真正的作者洪昇以后,不仅在“亲历亲闻”的事迹方面全面吻合,在白譬石头方面也有了充分理由。

  洪昇的人生是典型的悲剧人生,他经历了改朝换代的社会悲剧,经历了“天伦之变”的家庭悲剧,经历了“斥革功名”的个人悲剧,经历了“红颜薄命”的女性悲剧,《红楼梦》所展示的四大悲剧全部是洪昇根据自己的“亲历亲闻”忠实记录的。更令人惊叹的是,洪昇的悲剧人生,确实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个悲剧的发生,都有一块石头伴随,都有一块石头作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红楼梦》作者洪昇与“石头”的不解情缘。

  一、造历幻缘的石头——三生石畔

  洪昇出生于自古以来便以“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著称的杭州,他的故园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所谓“西方灵河岸上”当然不是说古印度,但杭州有灵鹫峰,又名飞来峰,传说就是从古印度飞来的;杭州有上中下三天竺寺,天竺便是古印度之名称,杭州著名的“三生石”,便在三天竺(法镜寺)后右侧的一块茶园中。三生石是一块状貌钦奇磊落的巨石,石上刻有碗口般大小三个红色的篆字——“三生石”,石头较光滑的一面,镌刻着唐朝圆泽和尚与李源缘结三生的史迹碑文。中国古代石头碑文或摩崖石刻多矣,但在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真正“故事”的,似乎只见于“三生石”。《红楼梦》开篇交代的石头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故事脉络清楚、首尾完整,明显是仿照“三生石”描写的。

  《红楼梦》不仅在故事出处上模仿“三生石”,还刻意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三生石畔”,所谓“畔”,就是旁边、附近、紧邻的意思。洪昇之所以如此交代,是因为他的故宅园林及祖宗庐墓,确实就在“三生石畔”!洪家“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洪始祖洪皓足个类似于苏武的民族英雄,被南宋高宗皇帝封为“魏国忠宣公”,敕建“国公府”于“葛岭之阳”,占地“四十三亩三分”,与“三生石”的所在地三天竺确实足近在咫尺。这个“国公府”后来被奸相贾似道强占,贾似道垮台后,又曾作为一个“秦国夫人”、“毛贵妃”的墓地。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才由杭州一个胡姓知府恢复旧基,改建为“忠宣公祠”,后在万历九年重修,洪家后人历代祭祀不绝。在“忠宣公祠”的基址上,曾经有过“贾府”和“贵妃墓”的经历,这与《红楼梦》创作是否有关,值得深思。

  到了明代,洪昇的六世祖洪钟,因军功累升至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晚年致仕归隐杭州,重建洪府洪园于西溪深潭口。洪钟逝世后,明世宗赐葬于东穆坞莲花山,“松楸列植五里”,王阳明亲撰墓石,至今石人石马犹存。洪府洪园以及洪钟墓地,与三天竺仅隔一条岭,有山间辇道相通,据明代洪瞻祖《西溪旧志》记载,“逾墓坞即三天竺矣”,亦正可谓“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红楼梦》中曾经描写秦可卿死后给王熙凤“托梦”,建议在“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后倘若“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出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祭祀产业不入官,清朝并无此例,只有经朝廷批准的历代忠臣名人的祭祀产业,方可不入官。在洪氏家族历史上,确有“祭祀产业不入官”的证据。顺治年间,洪氏子孙由洪镳领头,向杭州府钱塘县知县申请,免除“忠宜、襄惠二公”(即洪皓、洪钟)祭祀产业的“编审、均徭、丁田及一应杂差”。经过巡抚、按察使衙门批准,比照岳飞、于谦等历代忠臣名将的祭祀产业,一体优免,并永成定例。此事发生在顺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有钱塘县官府“帖文”为据,看来,《红楼梦》中的这段描写,还真有事实根据。

  二、伤时骂世的石头——青障(翠嶂)蜂石

  《红楼梦》作者此地无银三百两,在书中故意说,创作此书,“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这是典型的正话反说,《红楼梦》的创作宗旨,是典型的“伤时骂世”,应无疑问。《红楼梦》所伤之时,所骂之世,过去红学界一般认为是作者曹雪芹有“超前的异端思想”,在乾隆盛世,通过自己家族衰亡的过程,便看清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总趋势。这种说法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地人为拔高,如果曹雪芹时代中国就有了这样的“超前思想”,实在是用不着孙中山学习西方,用不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红楼梦》所伤之时、所骂之世,乃是作者反复交代的“末世”,这个所谓的“末世”,不是一家一族的“末世”,而是国家的末世,社会的末世,民族的末世。在中国所有封建王朝中,文人普遍把开国时期便称为“末世”的,有清一代而己。查清初江南三大家以及其他江南遗民的作品,“末世”的提法比比皆是,毋庸置疑。

  洪昇出生在顺治二年(1645)清兵下江南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小就受到“遗民思想”的教育熏陶,成长过程中又连续遭遇家庭、个人、姐妹、亲人、朋友的多重不幸,更养成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在洪昇的诗词和戏剧作品中,伤时骂世的作品比比皆是,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就是一部指桑骂槐,借安史之乱骂明清更替的作品。在《红楼梦》中,他把自己比喻成“石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达自己积郁在内心的“伤时骂世”思想,而这种思想在当时江南的士大夫阶层中十分普遍,既说不上社会“异端”,也谈不到时代“超前”。

  洪昇之所以把自己描绘成一块“伤时骂世”的石头,最初的动因,大概是因为他的故园中,有一块著名的“石头”。在《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初建成,宝玉跟随父亲进园为各景点题写匾额和对联,进园后见到的第一处景观,便是一块玲珑插天的大石头,形成一带“翠嶂”.被宝玉题名为“曲径通幽处”。这块“翠嶂”,恰恰就是洪园标志性的建筑,也是洪后来创作《红楼梦》梦幻故事“通幽”的起点。

  在洪昇遭遇重重苦难,重新回到故乡之后,他曾给三弟写过一首诗,题目是《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

  不到栖闲地,惊心四十秋。

  园经三主易,壁少一诗留。

  危石仍青障,荒祠改画楼。

  槎桠两枯树,还映小池幽。

  诗中说,四十年过去了,自己家原来的园子已经三易主人,面貌大变,但那块作为“青障”的石头还在,不过已经成为“危石”了。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虞氏水香居”就是原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