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漂泊的人生 >

第34章

漂泊的人生-第34章

小说: 漂泊的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爸说:“就因为他将来要出去吃苦,所以我现在教他学着吃苦!”

  跟老妈外出,她会叫我起床,帮我收东西。

  跟老爸旅行,我不但自己管自己,还得帮他削水果、洗衣服。他说:“你大了,要了解
人与人之间、包括父子、母子之间的爱,都应该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    ※    ※

  小时候,我输急了,常会气得跳脚,甚至狠狠把球拍摔在地上。然后心不甘、情不愿地
说“你是真功夫!”

  现在,我就算输了,也不觉得怎么样。我心想:“将来总有一天,我会一直赢。”

  只是,到时候,我一定会放水,免得他把拍子摔在地上!

  “赢老爸,有什么意思?”

  ******************

  他很有种,
  我不敢的,他敢。
  跟他在一起很有意思,
  很帅!很酷!很叛逆!

          我的好友——蓝波

  提起肯尼(Kenny),除了我,家里每个人都皱眉。如果鹦鹉有眉毛,一定也要皱起眉
头:

  “那个讨厌的家伙!”

  肯尼喜欢逗我家的鹦鹉,他每个人都逗,看到奶奶,他会说“你好年轻!”看到我老
爸,他会说“你长很像你儿子!”看到老妈,他会笑道:

  “啊!我老远就知道是你,你的这件衣服,我早认得了!”

  连见到警察,他都要逗:

  “哈哈!好久没打死人了吧!”

  你可以说肯尼很不会说话,也可以讲他大会说话,说得你要气都气不出来。

  奶奶说这是“人嫌狗不在意”,意思是不但人讨厌,连狗都不愿意理他。

  可不是嘛!附近的狗,都躲着他,因为他有BB枪。连我老爸的花盆都没被他打了几十
个洞,害我挨了好几天骂。

  虽然大家都不喜欢肯尼,可是我喜欢!

  因为他有“种”,我不敢的,他敢。跟他在一起很有意思,很帅!很酷!很叛逆!

          ※    ※    ※

  每天放学,我们会故意提前一站下车,然后到小公园玩摔角,摔得一身泥,再脱下衣
服,交给奶奶拿去偷偷洗干净。

  肯尼也有个老婆婆,从波多黎各搬来美国,大概就为了照顾肯尼和他老姐、老妈。

  每次去他家,常看见他姐姐跟男朋友,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他妈妈戴着满头发卷,在厨
房讲电话;他的老婆婆大声用西班牙语骂人。

  这是我家从来没有的一种“热闹”。

  但有时去,却发现他家安安静静。肯尼叫我在门外等。“我老爸回来了!”他小声说。

  肯尼的老爸一回家,肯尼就成了老鼠,但是跟着又变成肥老鼠。

  有一天,我正在屋里做功谭,突然听见邻居的孩子高喊,一辆迷你车一溜烟地飞过去。
没多久,机车的声音由远而近,飞过马路,嘎地一声,停在我家门口。

  肯尼摘下鲜红的头盔,露出他顶着马子盖的两颗黑豌豆,和一嘴的钢丝牙。

  我知道——肯尼的老爸又回来了。

          ※    ※    ※

  每次他老爸回家,肯尼都得赏。他老妈用溺爱来笼络孩子,他老爸用拳头和银子。

  听说他老爸很高大、很有钱。肯尼一次领的“赏”,恐怕比我一年的都多。

  所以他有各种电子游戏、有最好的电脑、有BB枪、摩托车,甚至“十字弓”。

  当他背着十字弓,耀武扬威地带着我,到公园去练习打靶的时候,附近的小孩都远远地
跟着。

  只是,走到公园,弓还没搭箭,已经有四辆警车“呜啦、呜啦”地飞驶而至,一边一
辆,把我们团团包围。

  肯尼说,那天要不是因为带了我,他一定会跑掉。他很得意地说:“像不像蓝波?”

          ※    ※    ※

  肯尼常说我是“妈宝”,胆子好象被妈妈收在冰箱里了。

  但他还是愿意跟我玩,道理很简单——

  别的同学找他出门,他婆婆都会骂。只要我开口,他婆婆就会笑嘻嘻地放人。

  学校里的老师,对我们也露出奇怪的表情。老师不止一次跟我老妈说我喜欢跟肯尼在一
起,老师知道不必多说,老妈就心里有数。

  但是老师又说:“我们实在也希望尚卢(刘轩)能把肯尼带好!”

  大家就是在这种矛盾当中,容许我和肯尼在一起。

  连我凶悍的老爸,都对肯尼没辙。

  他用了一个办法,带着我和肯尼一起玩。

  我们常出去跑步,跑进树林,捡一个旧轮胎,然后在山坡上滚。

  老爸还带我们爬树,用玩单杠的方法,从树下直接翻上枝头。

  肯尼说老爸是“机器人(Robot…Man),意思是老爸有用不完的精力。

  老爸常带我们玩得腰酸背痛,换来的是肯尼的佩服。老爸说他不能阻止我和肯尼玩,因
为这样会伤人自尊,造成我的麻烦。

  “既然不能回避,只好主动去改造他!”老爸强调。

  所以每次肯尼来,老爸都会问他功课,也鼓励我去帮肯尼复习。肯尼一学就会,只是他
静不下来,没看两页书,就眼睛一转:

  “我想到一个点子……”

          ※    ※    ※

  我进史岱文森高中之后,就很少看见肯尼了。但是每次碰到,都发现他又长高、长宽。
远远看他走过来,也不像“瘦竹竿”时代,那样一抖一抖地带着邪气,而渐渐有了他老爸的
气势。

  我搬家的前一天,肯尼来道别,人晒得像黑炭,头几乎顶到我家的门框。他说现在到高
尔夫球场打工,正申请附近的大学,就近读书,好多陪陪他的老婆婆。

  “你搬走,真是太可惜了!”他捶我一拳:“附近才搬来一窝正点的妞儿!?

          ※    ※    ※

  “没想到,以前的小鬼头,一下子窜这么高。”老爸看着肯尼的背景说:“爸爸那么有
钱,自己还出去打工,又知道陪伴老人家。”

  老爸转身看着我:

  “多跟肯尼学学!”

  ****************

  每次他要赌,
  出了题目之后,会先盯着我的脸。
  看我不会的样子,可能叫价五斗;
  看我面有喜色,则……

          好惨的中文课

  每一次看见老爸拉着四岁的妹妹跳舞,我都会想:

  “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情调了?”

  记忆中,他从来没跟我跳过舞,甚至没怎么玩过,如果说玩,那就是比赛、上课。

  我到现在都记得,三、四岁的时候,卧室门上,贴了一张大大的纸,我常在前面罚站。

  纸上的画面记不清了,据老妈回忆,那是注音符号,每个符号,都画成一个人、一棵
树、一张椅子或一朵花的样子,使我比较容易记。

  老妈说,老爸年轻的时候,最没人情了。他出国采访将近一个月,迸家门,不把我抱起
来亲亲,却喊:

  “儿子!过来!考考你老子交代的字,背熟了没有?”

  大概就在这种所谓的强势教育下,我很小就会背几十首唐诗,会认好几百字,报纸上还
登过我的新闻呢!不过,老爸一点也不得意,他说:

  “小时候背的不算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果然,老爸出国没多久,我的唐诗全还他了。倒是认的国字,到现在都管用。

          ※    ※    ※

          从象形文字开始

  老爸教国字,有他一套。

  大概因为他学画,所以总用图画的方式教。譬如:画一棵大树,除了中间的主干,上面
左右伸出两根枝子,下面长出两条根,是“木”字。

  画一条横线,上面加一小竖、一小横,是“上”。下面加一小竖、一小点,是“下”。
上下和在一起是“卡”。

  又画一横线,上面加个太阳,是“旦”。

  太阳上、下加草,太阳落在草里,是“莫”。

  “莫”就是“暮”,后来的人糊涂,草下面又加一个日,成了现在的“暮”字。

  同样的方法——

  他画一只手,伸在“木”上,是“采”。

  文字应该愈来愈简化,除非为了精确,何必愈变愈麻烦?

  或许正因此,在台湾早期,充满文化禁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教我认简字。

  才出国,他就教我读中国大陆的“拼音系统”。

  奶奶为了这个跟他吵,说他不爱国。

  他坚持说:十亿人用的工具,你不能不会用。

  老爸对了!

  我们哈佛的图书馆,全用拼音系统。上中文课,作用拼音辅助。写历史论文,中国的人
名、地名,全根据拼音系统翻译。读的大陆书籍,全用简体字写成。

  中文科主任说:“繁体、简体都得会,否则中文再好,也只是半懂!”

          中文是奶奶的

  虽然,我现在对自己读写中文的能力,十分自豪,但是,提到学中文的往事,真是噩梦
一场。

  我恨死中文!恨死老爸和老妈。

  刚到美国的时候,英文都忙不完,老爸却每隔天要我缴一篇中文作文。

  我得默写《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这些老爸摇头摆脑、爱得要死的古文。

  我得每个星期六,去法拉盛区的“至善中文学校”,上中文。

  当窗了外面,邻居小孩跑来跑去的时候,我居然得一笔一画地写这种麻烦透顶的东西。

  很多从中国移民来的同学,都说中国字最笨,从右写到左,一边写,手一边会碰到刚写
完的字,弄得脏兮兮!而且你不能边写边看前面的东西,因为手正好遮在中间。

  “最先发明从右向左写的人,一定是左撇于!”我想。

  古人悬腕,没这顾忌!”老爸说。

  不管怎么样,我那些老中同学,多半都不再写中文。英文多方便!?一个角度,一条线
连下去,不知比中文字省多少力气!

  最重要的,是我们平常听的、想的、看的,全是英文。即使在中文学校,下课之后,也
用英语交谈。

  英语,是我们的话,中文,是老爸、老妈和奶奶的!

          谢老师出招

  老爸很毒,他看清了这一点,说“一人教之,十人咻之”。效果太差。

  他居然不再让我上中文学校,把我送到了谢老师家。跟我一起倒媚的,还有老爸的国画
学生郭育蕾和黄嘉宁。

  谢济群老师,是老妈在中山女高的同事,当年在台湾就是名牌的国文老师。她人不高,
戴着眼镜,说话总是慢慢的,好象从来不会生气的样子。

  但是,她的课并不好混。她自己很努力,拼命为学生收集资料,使我们不用功都不成。

  好老师就是这样,使你觉得念不好,是对不起她。

          ※    ※    ※

  谢老师教得很广,从五四运动到老子、庄子。

  从苏东坡的《定风坡》,到郑愁予的《七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