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11章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11章

小说: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样的气候条件正是与刘峙拉开距离的时候,我军359旅官兵们没有任何抱怨,他们只知道,跑得越快,生存的可能就越大。    
    蒋介石仍一个劲地催促刘峙,要堵住359旅的去路,要全歼359旅!    
    对王震、王首道率领的这支部队,蒋介石是伤透了脑筋。    
    他们是两年前从延安出发南下的,一路上穿陇海,过长江,翻山越岭,跃进万里。蒋介石派了好多支部队追击、围歼,但359旅仍然风风火火挺进到了湘南、粤北,开辟了以五岭山脉为中心的华南敌后根据地。后来还把鄂豫皖湘赣根据地和东江根据地连接起来,为我党在南方发展力量开辟了一块战略基地,直接威胁着广州、长沙等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蒋介石老早就想吃掉二王部队,因为这支部队太能打仗了,几乎是一支全天候作战的部队,打仗没有规律。风雨交加的时候,天黑如漆的时候,就是他们出击的时候。蒋介石派了很多部队去围剿,像当年在井冈山围剿红军一样,但仍然无济于事。    
    后来在蒋介石的逼迫下,359旅被迫北返,蒋介石边谈判,边调动部队围追堵截,心想这一次你是跑不掉了,非把你堵在长江以南不可。殊不知,359旅又安全渡过长江,与新四军第5师胜利会师,并且还成立了一个中原军区,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南京、武汉。不仅如此,中原军区的存在还妨碍着蒋介石在整个中原、华北和华东的战略展开。    
    他咬咬牙,拨30万兵马给刘峙统一指挥,可谓下足了本钱,以6∶1的兵力来解决中原军区部队。但搞来搞去,还是让他们跑掉了。    
    虽然蒋介石命令一个接一个,但刘峙还是跑不过王震,歼敌于随枣地区的计划又破产了,359旅一阵风似地直插秦岭。    
    蒋介石就这样跟王震赛跑着。王震指挥部队突破紫荆关,强渡丹江,一头扎进了秦岭山区,与巩德芳领导的游击队会师,组成了豫陕鄂军区,并于8月2日进占了镇安县城。    
    蒋介石不甘心就这样结束对王震的追击,他站在偌大的军用地图前,盯着陕南足足看了10分钟,然后下定决心,既然你跑到陕南秦岭山区去了,解决你的任务就交给胡宗南,他正好养着几十万精兵呢!    
    胡宗南正为自己在紫荆关没能堵住王震深感愧疚,这次接到校长指示,一定要倾其所有解决王震的问题。    
    他拟定了一个阵营庞大的进攻计划:整编第76师24旅和整编第15师135旅,从石泉、汉阴、安康向北推进;整编第17师84旅和整编第36师28旅向东推进;整编1师1旅、整编第36师123旅,整编第90师61、53旅和整编第76师144旅,从东、北两面压来,在旬阳坝、关口、太山庙歼灭王震部。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359旅回到延安(2)

    此时王震的部队已经减员近两千人,余下不足两千人了。胡宗南如此兴师动众,未免有点神经过敏。不过这样用兵是国民党将领的一种惯性思维,包括蒋介石本人。他们往往只注重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而在战略战术以及战士的精神士气上关注很少。当然,此时的国民党将领们满可以财大气粗,因为他们在物质资源和兵力资源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陕南八百里秦川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加上土匪出没,民情不熟,359旅的处境异常艰难。王震本来打算部队就地分散在陕南打游击的,如今胡宗南重兵包围,359旅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延安的中央领导们都为王震捏一把汗。从南征到北返,再到今天的突围,真可谓翻山越岭,千辛万苦。两年前从延安出发南下时,好多人都拉着王震的手说:胡子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当时的战争环境就是这样,战友们临别时都没有什么其他的祝福,活着回来就是最好的情感表达。这是当时的战争环境异常艰难所决定的。    
    毛泽东拿着王震部队的报告,心情非常沉重。报告中说359旅在陕南地形不熟悉,经常受到土匪的袭击,伤亡很大;胡宗南派兵重重围剿和追击,官兵精神都高度紧张,精神状态不怎么好。最要命的是没有粮食了,目前只能靠挖野菜、吃树叶充饥,好多官兵都拉肚子,体质一日不如一日;并且部队减员非常厉害……    
    “还是让他们回来吧!活着就是胜利。”毛泽东在有关王震部队的报告上批示,“另外转告王世泰、张文舟,派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南下出击,接应王震。一定要让他们活着到陕甘宁。”    
    王世泰和张文舟迅速拟定了一个南下出击接应359旅的行动方案:新编第4旅(旅长张贤约、政治委员徐立清)为左翼兵团,由长武、彬县之间突破敌人封锁线;以警备第3旅(旅长黄罗斌、政治委员李鹤邦)第7团及第5团为右翼兵团,由平凉、泾川间突破敌人封锁线;另外以警备第1旅(高锦纯任旅长兼政治委员)在旬邑地区分散游击,牵制胡军。    
    这天王震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察看地图,正在考虑下一步部队怎么展开,警卫员一声响亮的报告打断了他的思考。警卫员说中央刚刚来电,让359旅迅速组织北上突围,同时我联防军派出部队南下接应359旅回陕甘宁。    
    王震抬起头,腊黄的脸上又亮起了一丝光泽。回陕甘宁?回延安?历经了两年的风风雨雨,又要回到延安,太令人振奋了。从突围开始到现在,他的胡子就没剃过,现在已长了十多公分了。而这一年,他才38岁。王震摸了一把胡子,从石头上一跃而起,瘦弱的身体此时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他把旅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副旅长徐国贤找来,决定把部队分成左右两个纵队,左路718、719团由王震、郭鹏和王恩茂率领,右路717团由徐国贤率领,分别夺路北上。    
    359旅最后一次突围开始了。    
    任何的困难此时都已不再是困难。359旅只有一个目标,打回延安去!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延安已成了一个精神领地,一个胜利象征。他永远是一个圣地,受到所有八路军将士的顶礼膜拜。    
    有了这么一股精神力量,接下来的战斗虽然打得很艰苦,却发展得异常迅速。    
    8月27日,我联防军警3旅攻占太平镇。    
    8月29日,我联防军新4旅攻占平子镇、良平镇。    
    8月29日,359旅左纵队与联防军警3旅会师于屯子镇。    
    9月8日,359旅右纵队穿过徽县、两当、六盘山,从平凉以西跨过西兰公路由马渠进入陕甘宁边区。    
    9月20日,我警3旅击退胡宗南整编第96师向刘家大山峁的进攻,359旅彻底摆脱胡宗南的追击,突围成功。    
    9月27日,359旅回到阔别两年的红都延安。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你们经历了第二个长征!”(1)

    未雨绸缪,红都延安有惊无险    
    “你们经历了第二个长征!”    
    1946年9月29日,延安秋高气爽,凉风习习。中共中央正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里,隆重举行359旅返回延安的欢迎大会。此前,王震已见过毛泽东。那天毛泽东侧着身子,非常惊讶地看着王震的胡子,嘴角动了几下,想问,又没问出口。王震正襟危坐,见毛泽东注意他的胡子便响亮地说:“报告主席,在突围刚开始的时候我向全旅发誓,不把队伍带到延安,不让你们见到毛主席,我就不剃胡子!所以,胡子就长这么长了!”随即呵呵地憨笑起来,毛泽东一听,当场给他起了一个雅号“王胡子”。从此,“王胡子”的美名就在部队里叫开了。    
    现在,“王胡子”的下巴已刮得干干净净,又换了件新夹衣,精神面貌比刚来那几天好多了。这次大会,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彭德怀、林伯渠、贺龙等同志全部出动,祝贺王震活着把队伍带了回来。给一个旅级单位举办如此隆重、规格如此高的欢迎大会,在我军建军史上这是第一次。    
    对王震和他的359旅,中央首长们早就熟知。当年延安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是王震的359旅在南泥湾搞出个陕北的江南后,毛泽东从中受到了启发,提笔写下了著名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那个被蒋介石严密封锁的时期,王震他们的“屯垦”经验使延安打破了蒋介石的封锁,解决了部队吃穿住的大问题。359旅生产自救的事迹一时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美谈。从那时起,《南泥湾》这首歌以及王震这个名字,在陕甘宁边区几乎是家喻户晓。    
    此时,王震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坐在主席台上。面对这么高规格的欢迎,面对如此热烈的掌声,王震想到的不是南泥湾那段辉煌的历史,而是这两年中南征北返、东奔西突中的血雨腥风。    
    毛泽东正激情飞扬地讲话:“你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深入敌人心脏,敢于和敌人作斗争,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的围剿,胜利地返回延安,你们是党的宝贵财富……你们经历了第二个长征!”    
    毛泽东的湖南乡音回荡在中央大礼堂里,359旅官兵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困难面前没有哭过,在死亡面前也没有哭过。而今天,个个都泪流满面,有的还在小声地啜泣,他们既为重新回到母亲怀抱而感到激动,也为党给予自己这么高的评价而深受感动。    
    此时的王震更是心潮起伏,激情难抑。    
    这两年真是太不容易了!从1944年11月10日从延安出发,至1946年8月29日回到陕甘宁边区,历时658天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好饭,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都处于生存与死亡的交界地带。尤其是在秦岭大山里与胡宗南周旋的那一段时间,没有吃的,也没有穿的。最后出秦岭时仅剩的1;893人,个个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欢迎会开过后,中共中央又在王家坪八路军礼堂里“宴请”359旅团以上干部。    
    空旷的礼堂里摆着几张破旧的大桌子,每张桌子上放着几大盆素菜,十几个碗。没有大鱼大肉,只有陕北自制的米酒和小米粥。所谓宴请,也就是这么简单。但同志情、战友情全在其中!    
    王震虽然为牺牲的同志感到阵阵难过,但终于实现了自己将队伍带回到延安、见到毛主席的愿望。王震敬佩毛泽东,佩服他的顶天立地,佩服他的雄才大略。1943年5月,蒋介石趁共产国际解散之际准备闪击延安,毛泽东要王震把部队从前线带回来保卫延安,王震就拉着队伍一路喊着“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到了延安。打退蒋介石的反共高潮后,毛泽东叫王震带着部队去荒无人烟、豺狼出没的南泥湾搞生产自救。王震二话不说,又拉起队伍就走,结果在那里搞出了个“南泥湾神话”。后来,毛泽东又叫王震南下,去长江以南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王震还是二话没说,带着队伍就一路南下了。可以说,毛泽东叫他王震打到哪里,他就带着部队打到哪里!    
    王震端起大碗,走向毛泽东。这是敬酒的惯例了,因为毛泽东是在场的最高首长。但这一次,王震却怀着一种复杂心情。因为毛泽东的亲侄子、毛泽覃之子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