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烽戎底定(第二部) >

第154章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54章

小说: 烽戎底定(第二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杨崇勋是个有事功心的人,凡有战事必来请缨。不过他前些日子在河北战场上够辛苦了,让他歇歇吧!”赵恒定了调门。

  “遵旨!”陈尧叟拱手领命,又道:“不过杨将军说他要面见陛下坚请。”

  “他人在哪儿?”

  “就在殿外。”

  赵恒扭头吩咐周怀政:“快宣进来!”

 
 
 
  陈尧叟拱手道:“陛下,臣依旨办理。告退了!”

  杨崇勋进殿拜叩。没等他开口,赵恒先道:“爱卿鞍马劳顿,宜州的事,朕已交给曹利用去办了。你身为国戚,屡屡出征,能堵住大臣们的嘴了!”

  “陛下,臣之请战,并不仅仅是要堵大臣们的嘴,国家有难,我不先赴,谁当先赴?”

  “朕明白你的心思!”赵恒打断杨崇勋的话,似有苦衷地说道。“不过朕身边也想有几个亲近的人哪!”

  杨崇勋嗅出赵恒话里有话,试探着问道:“陛下身边有寇丞相,陈枢密……”

  “快别提那寇丞相了,他见了朕就像见了仇人,整天和朕大吵大闹!”赵恒憋不住,向杨崇勋大诉委屈。

  “陛下,臣记得王钦若大人出知大名府之前,陛下答应战后立即召他回朝为参政。如今与契丹盟好数月,怎么不见陛下召他呢?王参政处事温和,又对陛下忠心耿耿,于情于理,陛下都应该宣他回来呀!”杨崇勋借题发挥地说。其实这才是他要见赵恒的真实目的,至于请求到宜州,不过是应景的话罢了。王钦若在大名府时,和杨崇勋搞得一团火热。前些日子杨崇勋受召回朝,王钦若乘机央求杨崇勋在皇上面前替他求个情,并许以回朝之后相互提携,所以杨崇勋来找赵恒。

  “谁让王钦若犯在寇准手里了呢!”赵恒无可奈何地说道。“河北转运使裴庄也状告王钦若不思拒敌,一天到晚到庙里去烧香拜佛,还能不被寇准抓住小辫子?”

  杨崇勋听罢,一脸惊愕地说道:“陛下,王大人又受小人谗害了!臣时常和王大人在一起,王大人也确实常到庙里去,可王大人句句都是在为陛下祈福啊!裴庄说王大人不思拒敌,这又是别有用心的话。王大人把军队横陈在大名一线,意图十分明白:那就是要把敌人放进口袋里再打。陛下想想,如果没有王大人在大名府,和李继隆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契丹人能轻言讲和吗?这个裴庄,想不到阴附寇准,陷害王大人,王大人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赵恒一听杨崇勋这话有理,追了一句:“你说王钦若是为朕祈福?”

  “千真万确!”

  “唔,那是朕误会王钦若了。”赵恒自语道。“此事容朕再想想!”

  用罢膳,赵恒一脸愁云地来到玉华宫,往凳上一坐,没有说话。刘采苹见赵恒不悦,问道:“陛下又受宰相的气了?”

  “寇准和朕顶起来了!”

  刘采苹一猜便知是为立后的事,也不多问,只是从旁为赵恒鸣不平道:

  “寇大人是个一心为国的大忠臣,这一点臣妾也十分钦佩。只是为臣者总该有个为臣的规矩!陛下心地太善良,所以谁当了宰相,都想让陛下顺从他们,臣妾心里替陛下感到委屈!”

  “爱妃最了解朕的心思!”赵恒一有委屈,总愿意和刘采苹念叨念叨。他深情地瞅着刘采苹,叹道:“你的心地也够善良的了,寇准一个劲儿地贬抑你,你倒赞他是个大忠臣,还对他十分钦佩,难得呀!”

  刘采苹从赵恒这不经意的话里得到了证实,知道阻碍自己做皇后的人确是寇准,心里恨透了,表面上还是一脸谦和,说道:

  “寇大人忠于国家社稷,用心是好的。他对臣妾有些误会,臣妾总不该与他针锋相对吧?臣妾心里想的还是陛下,陛下身边总该有个人拦一拦寇准的专断才是!”

  赵恒听出刘采苹的意思,是要安排一个副相挟制寇准。刚巧今天杨崇勋说起王钦若,他想听听刘采苹所荐是否能与杨崇勋相合。

  “爱妃认为把谁安排在寇准身边最好?”

  “王钦若王大人出知大名府之前就是参政,何不把他宣召回朝?”

  赵恒没有立即表态,问道:“爱妃何以想到此人?”

  刘采苹应声答道:“臣妾道听途说,冷眼旁观,感到此人处事谦恭,又很善于体察陛下的心意,这样的臣子,用起来自然不会扎手。”

  “此人太柔,未必能遏止寇准的蛮横。”

  刘采苹道:“这就要看陛下如何待他了。《周易》上有句话,叫‘刚柔相济’,臣妾以为说得极好。刚可制柔,柔也能克刚。陛下处在刚柔之中,需要制柔时就用刚,需要克刚时就用柔,这样就能游刃有余了!”

  赵恒连连点头,认为刘采苹说得极有道理,于是又问:

  “朕听得朝里有人指斥王钦若是奸臣。如果重用他,岂不落下亲小人远贤臣的坏名声?”

  刘采苹笑了起来,说道:“自古以来,哪有一个大臣承认自己是奸臣?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大大的忠臣。一旦彼此利益不一,又会指斥对方是奸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对于君王来说,只要臣下所作所为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有功于国,就是忠臣。忠和奸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尺度,全在君王如何驾驭。”

  赵恒听了这话,心里有了准:不妨把王钦若召回来,看看他怎么个以柔克刚法儿。

  刘采苹的本意是想用王钦若的智术把寇准挤掉,以便顺利地坐上皇后的宝座,这一点王钦若心里也很清楚。然而在仕途上屡遭风险、好不容易才返回朝廷的王钦若这一回多了个心眼儿:为了尽量不和寇准正面顶撞,他主动请求以参知政事的身分主持编修《册府元龟》,其手段与当年李昉为避卢多逊锋芒而主动去编《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如出一辙。时间既久,寇准对王钦若的防范之心也渐渐淡了。其实王钦若的心思并没放在编书上,他反复分析了朝廷和后宫形势,把每个重要人物的心思都摸得清清楚楚:皇上既倚重寇准,又惧怕寇准。这“惧怕”二字,正是扳倒寇准的最可靠的保证。不过要扳倒寇准,还需要摸清寇准的软肋。寇准阻碍刘采苹当皇后,这无疑是一条软肋,但这还不够,还要再找几条,然后致命一击,才能把他彻底打趴下!打寇准会妨害谁呢?陈尧叟?不会,寇准早把陈尧叟得罪苦了,只不过此人比较懦弱,不敢和自己结成盟友罢了。王旦?那是个老奸巨猾做事溜圆的人,他既不会去帮寇准,也不会来帮自己,由他去吧!那个和自己同时回朝担任三司使的丁谓,明摆着是寇准举荐的人,又深得皇上信任。如果此人和寇准沆瀣一气,倒有些不好对付。此人一看就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别着急,先努力和

  《册府元龟》编成之时,王钦若终于寻到了寇准的另一条软肋。他命属官杨亿等人抄好数卷样书,来请赵恒过目,将厚厚的一摞书稿摆在赵恒龙案之上。赵恒顺手扯过一本,煞有介事地翻开看看,连连称赞:

  “好字!好字!”

 
 
 
  “此书不仅字好,所选内容也极佳。”王钦若接着说道。“陛下如此勤于治国,臣等岂敢不用心编纂!”

  王钦若的话说得很圆滑,因为编此书是赵恒的主意,他认为宋朝和契丹盟好之后外患已除,该静下心来好好治理国家了。所谓“册府元龟”,就是在古今图书中理出治国的龟鉴。王钦若领旨之后,遍检古史,把有关帝王治道的条目统统摘录下来,编成此书。他刚才那句话既恭维了赵恒,又肯定了自己的劳绩。

  赵恒没有抬头,随口问道:“王爱卿编此书时可有什么感悟,不妨先说给朕听听。”

  对王钦若来说,这正是朝寇准软肋上狠狠打击的绝好机会,于是奏道:

  “臣耗时编书,自然会有许多感悟。只是臣见识浅陋,讲得不对,还望陛下训教。臣采集《后汉书》时,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觉汗下,此乃感悟最深之处!”

  赵恒觉得奇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再熟悉不过的典故,王钦若举此为例是什么意思?

  王钦若瞥见赵恒疑惑之色,接着说道:

  “自古以来有为帝王,皆采群臣之言而发为宏旨,断以己意,使九五之尊如月之光,如日之明,群臣如星,围而拱之。倘若君王为臣子所左右,那就是主弱臣强,星光掩月,阴云蔽日,国家将乱之象也。后汉一朝自光武帝肇开新基,御驾群臣,何等辉煌?及至桓、灵,大权旁落,党锢胶结。到了献帝之时,曹操以臣下之威凌驾于帝王之上,使献帝看着他的脸色行事,所以大臣不服,群雄并起,终至国家陵夷,此深可为戒也!”

  “王爱卿别把话扯那么远,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

  王钦若见火候已到,说道:“臣以为陛下虽然至仁至圣,可皇权不明,大臣恣肆,臣真怕有朝一日,陛下也不幸落到汉献帝的境地,那时臣就是泪流成河,也无法挽回了!陛下!寇准这个人凶暴异常。当契丹发兵之时,臣与陈尧叟力主躲避敌锋,可寇准逼迫陛下驱车北上,他哪里是什么忠臣护国,分明是拿陛下做赌注啊!陛下想一想:此战胜了,功劳全是他寇准的;如果败了,他北首一拜,顷刻间就能做上契丹的高官,而当俘虏受屈辱的却是陛下!臣听不少大臣都在暗暗为陛下忧心,朝中有如此专断的宰相,臣子们究竟应该听陛下的,还是应该听寇准的?”

  一席话说得赵恒心里发凉。好个王钦若,到底是个深通经史的读书人,把曹操和寇准联系得如此严丝合缝!有道理呀!

  王钦若稍作停顿,又一鼓作气发起了连珠炮:

  “臣又听说陛下要立刘贵妃为后,寇准坚决反对。陛下试想:连陛下自家的事他都要横加干涉,只要不中他的意,陛下想做什么也做不成。这哪里是大宋朝的宰相,分明是骑在陛下头上的太上皇!”

  “不要说了!”赵恒终于被王钦若激怒,他感到王钦若句句都像在撕扯自己的疮疤,让他从心里往外疼,甚至连脸都火辣辣的,被羞辱的感觉越来越浓。

  “容朕想想!”

  “臣猜想陛下对此人想了不止三日五日了,只是出于对他凶残的惧怕,才迟迟不忍罢黜,臣为陛下惜之!”王钦若破釜沉舟,把憋了几年的话都抖了出来。“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今朝中自有圣相,陛下何不痛下决心,把凶徒贬出京师,窜之三危!”

  听到王钦若越来越狠的话,赵恒又有些不忍起来,斥责道:

  “王爱卿此言过矣!寇准毕竟是社稷之臣,有些过错,也不能和曹操大奸之人同日而语,哪里就值得窜之三危?”

  王钦若也自知说得过了头,连忙赔罪道:

  “臣一片忠诚之心,或有过激之处,也是义愤使然,陛下万勿以为臣建议贬斥寇准是为自己谋求宰职。臣才疏德薄,但可以用绵薄之力辅助圣相,扫除寇准结党之虞。”

  “哦?你心目中哪个堪称圣相?”

  “臣以为王旦大人是最佳的宰相!”

  听了王钦若这句话,赵恒心里挺舒服,王钦若并不是那等龌龊之徒,就凭他甘心仍居参政这一点,此人可用,此人的话也可以听。前些日子周怀政不是说寇准无欲则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