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烽戎底定(第二部) >

第19章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9章

小说: 烽戎底定(第二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仆还没走到门口,芭蕉公主已经进了门,大大咧咧地说:“徐大人,还记得我上回临走的时候对你说的话吗?我可是说话算数的,不像那些假斯文的家伙!”

  “夫人,有何事?”徐铉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什么情绪?他说不清,只觉得心头一阵阵地沸涌。

  芭蕉公主一边往厅内走,一边瞪着跟在她身后的老仆,斥道:“走开!”好像她就是这里的主人。老仆被她骂得摸不着头脑,只得溜身退到厅外把门关紧。

  “徐大人,我今天又来找你诉苦了,你必须好好听着,不许走神!”芭蕉夫人不等徐铉应答,便指着自己的左额说,“看见了吗?张洎那个贼囚徒硬是拽着我往墙上撞,头都快被他撞碎了!”

  徐铉瞥眼看了看,见她额上有点青晕,全然没有她说的那么严重。

  芭蕉公主又捋起袖子,将纤纤的玉臂伸到徐铉眼前:“看见了吗?这青一块紫一块的,都是张洎的杰作!这该死的家伙,居然敢打我!哼,我这辈子还只挨过他一个人的打。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让刘把他扔进鳄鱼池里,让鳄鱼把他撕成肉条儿,那样子看上去一定很开心!”好像张洎真的被鳄鱼吃了,说到痛快处,竟格格地笑出声来。

  “张大人为什么要打夫人呢?”徐铉不知道该说什么,胡乱问了一句,其实他心里明白得很:一定是芭蕉公主把她到自己这里来的事情添油加醋,张洎才会发这么大的怒。

  果然不出徐铉所料,芭蕉公主又是一阵开怀大笑,笑够了,才朝徐铉诡谲地挤了挤眼,说道:

  “张洎那贼囚吃醋了!”

  “哎呀,夫人,你可把徐某坑害得不浅啊,徐某一点也没有做对不起张大人的事。你!”徐铉急得直搓手。他这副窘态,又逗得芭蕉公主忍俊不禁。

  “张洎巴不得早一天甩掉我,我刚才说他吃醋,是逗你玩呢!不过徐大人,我觉得你太冤了,其实你碰都没敢碰我一下,可你拈花惹草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你真是倒死霉了!”

  “都是夫人惹的祸!”徐铉恨恨地瞪了芭蕉公主一眼,却见她还在直勾勾地注视着自己,那双眼睛的威力实在太大,使愤怒的徐铉一下子又软了下来。大概是芭蕉公主也发现了徐铉的惶惑,竟站起身来到徐铉身前,近得再往前一步就要相撞了。徐铉本能地想把她推开,但两腿发抖,好不容易才从凳子上站起来,又觉得心口跳得厉害,双臂根本没力气抬起。

  芭蕉公主的笑容带着狡黠,带着欲望,也带着嘲讽,轻声说道:

  “你真是个呆头娃娃,拿出和大宋皇帝吵架的勇气来嘛!怎么了?难道还得我来教你?”

  “不不不!”

  “那还不快把我捏成碎块儿!我都等不及了!”芭蕉公主缓缓地闭上双眼,红红的小嘴唇撅了起来,可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当她重新睁开眼睛时,徐铉依旧傻呆呆地站着。

  “告诉你,我今天来不光是想在你榻上打滚儿撒欢,我还要在你怀里打滚儿撒欢呢!”芭蕉公主说罢,果真环弯着双臂,把徐铉的脖项死死地勾住了。此时的徐铉纵然有天大的力气,也无法再挣脱了,尽管他知道自己再往下走一步便是万丈深渊,但这一刻,明知道是深渊,他也克制不住,只能狠下心来往下跳了!他用尽力气把芭蕉公主的纤腰紧紧地搂住,恨不得将她拦腰折断……

  “老爷!老爷!”门外又传来老仆的叫声。

  徐铉像被闪电猛击了一下,倏地把芭蕉公主放开,吓得舌头都不会打弯了,像刚学讲话的孩子一样颤声问道:

  “什么事?”

  “武功郡王府上来人了!”老仆还是那腔浓浓的鼻音。徐铉看时,发现门缝里插进一张 
 
 
名刺。他走过去拾起来,打开一看,的确是赵德昭来请他到王府饮宴的小柬。真是见了活鬼!上一次芭蕉公主来,赵德昭不期而至;今天芭蕉公主来,赵德昭不偏不正又在这当口儿上让他去赴宴,这也许是福祸相倚,天意冥冥。不过王命急宣,他是绝不敢耽搁的。怀着深而又深的遗憾,同时怀着深而又深的庆幸,他学着芭蕉公主的诡谲朝她摊了摊双手:“太不巧了!”芭蕉公主把脚狠狠地朝地上一跺,骂道:

  “该死的郡王!该死!”觉得不解气,又朝徐铉轻吼:“还有你!该死的徐铉!告诉你,我今天不走了,等你饮酒回来再做道理!”

  徐铉觉得她是在说气话,也顾不得她,穿戴齐整,骑着瘦马直朝武功郡王府而去,此时天色已经昏暗。

  郡王府的门吏把徐铉引进偏厅时,徐铉发现除了赵德昭外,还坐着一位老将军,他不认识。

  赵德昭显得精神焕发,起身招呼徐铉落座,又为他介绍道:

  “两位大人彼此不熟,这位是鼎鼎大名的宋偓宋将军!”

  “久仰将军威名!”徐铉说了句客气话,拱手施礼。

  “这位是江南名臣徐铉徐大人!”赵德昭又为宋偓介绍,伸手示意都坐下说话,自己也坐了下来,不知是自信还是恭维,接着又道:“今天能把爪牙之将和柱石之臣请到敝府,本王不胜荣幸之至!”

  宋偓大概没听懂,徐铉可深深懂得这话的意思。什么叫爪牙之将?当年关羽、张飞才称得上是刘备的爪牙呀。柱石,那是中流砥柱,什么人能当得起这样的称呼?大概是德昭过于年轻了吧,他又不是皇帝,不该把皇帝手下的大臣说成是他的爪牙和柱石呀!

  赵德昭将酒盏端起,向二人表示敬意,说道:

  “二位大人不弃,本王先干为敬!”

  宋偓和徐铉连忙举盏,都饮尽了。

  你道这宋偓为什么也被请到这里来?原来他回京城后与宋皇后见面的那一次,父女二人无话不谈,其间也说到赵匡胤死后,德昭、德芳失去了怙恃,甚为放心不下。宋氏觉得父亲既然来到了京城,掌握了一方面的禁军,又是朝廷老臣,颇有权势,于是请求父亲能念先皇帝的恩义,对这两个孩子多加看护。宋偓懂得女儿的心意,爽快地答应下来。自那以后,他隔一段时间便来看德昭和德芳一次,拉几句家常。昨天德昭命人到宋府送信,邀他明日昏时过府饮酒,所以就来了。至于徐铉,那日德昭到他府上时早垫过话儿,今日德昭请他,也是不爽其言而已。谁也想不出德昭有什么要紧话要说。

  饮到半醉,德昭独自满斟了一杯酒,瞅瞅宋偓,又瞅瞅徐铉,声调凄苦地说道:

  “二位大人,本王有话要对你们说。如果二位大人肯听本王把话说完,本王就先干了此杯!”

  宋偓和徐铉都愣了一下,不知德昭何意,先后茫茫然点了点头。

  赵德昭咚咚几口,把一大盏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盏往桌上一摔,低下头,也不说话。好一会儿,将一臂搭在案沿,竟伏在案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郡王!郡王!怎么了?”宋偓和徐铉几乎同声惊问。

  足足半刻,赵德昭才抬起头来,把泪水揩干净,一副委屈之极的神态:

  “本王有话憋得难受,不得不说!”

  言罢,恭恭敬敬地给宋偓和徐铉作了一揖,接着道:“本王之所以请二位大人来,是因为本王觉得二位大人最是本王的知己。宋老将军不仅是大宋的忠臣,大宋的功臣,还是大宋开国皇帝的国老!徐大人,你知不知道本王对你的信任同于宋将军?”

  徐铉合掌施礼,答道:“臣何德之有,蒙殿下如此厚爱?”

  “本王冷眼看了好几年,你是文臣之中最有德行的人。你为李煜敢与先皇帝庭辩,这就是忠!后来你为先皇帝仁德所感,又为大宋尽心尽力,这又是忠!你不是个见风使舵的人,所以本王才这样敬重你!”

  徐铉知道赵德昭下面就要讲要紧话了,他油然联想起那日赵德昭专门到自己家去询问官员任免信息的情景,不知今日的酒宴与那些人有什么关系。

  “两位大人,我赵德昭乃是先皇帝亲立的太子,上告过神灵,下告过祖宗,人证也在,物证也有。如今坐在朝堂之上的那个赵光义,乃是谋逆的乱臣,欺蒙天下的贼子,我赵德昭才应该是大宋的第二代皇帝!”赵德昭一字一顿和盘端出,说完,又把那道装有圣命的锦匣从案上取过来,摆在两人面前。

  厅里的空气像顿时凝固住了,甚至连几个人嘭嘭的心跳都能彼此听见。

  “害怕了?”赵德昭盯着宋偓,又转目盯着徐铉。

  “郡王!”徐铉终于开口了。“郡王啊!”

  “郡王,此事来得太急,老夫委实如在梦中!这,这。”

  “在梦中也不要紧,今天本王说这几句话,就是想让将军清醒清醒!”赵德昭的话咄咄逼人。停了停又道:“二位大人吃惊是本王预料之中的事,不过本王可以如实告诉两位长辈,我赵德昭生不愧于天,死不愧于地,更不愧对祖宗神灵。眼下已有不少大臣向本王表示,一定要让乱臣贼子伏地认罪,只有这样,才能告慰九泉之下的太祖皇帝!请二位大人放宽心!德昭还年轻,如此重大的事情,德昭一人当然无力承担,还望各位忠臣烈士与德昭共倡大义,确保无虞!”

  “郡王,依老夫看来,此事干系太大,尚须谨慎从事。如果一时唐突,臣担心郡王会遭大戮,那时臣就更对不起太祖皇帝了!臣恳请郡王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啊!”宋偓说得极为恳切,都快哭了。

  “臣以为宋将军的话甚有道理。宋老将军是身经三朝的老臣,他的话郡王是一定要仔细斟酌的!”徐铉接着说道。

 
 
 
  赵德昭年轻气盛,见这两个人没有当即表示出鲜明的态度,有点不高兴:

  “三思而后行?你们要让本王思到什么时候再行?想当年太祖皇帝陈桥兵变,不过是一夜之间,江山就易了新主!”

  “郡王这话听起来似有道理,实则远不是如此简单。”宋偓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些,苦口又劝。“柴荣立柴宗训为帝,满朝文武大半不满,朝廷的精锐军队又都掌握在先皇帝手中,所以先皇帝才能替天行道,一呼百应。如今新皇帝手握兵权,人心稳定,岂能与陈桥兵变同日而语?”

  “你们的意思是本王这样做不对?不应该?赵光义手握兵权就不是篡逆了?你们这样给本王泼冷水,大出本王的意料!”赵德昭又在二人脸上扫视一遍,问道:“二位大人该不会拿本王的话去赵光义那里请功吧?”

  宋偓和徐铉连忙起身跪地,宋偓先道:“臣已是年迈之人了,还用得着做这等不义之事吗?臣等皆已看过先皇帝的遗诏,绝不敢怀疑郡王的正统地位!”

  徐铉倒是深为赵德昭抱不平。他只是觉得赵德昭不能操之过急,但正其大统之位,是天经地义之举。所以他没有说话。

  就在赵德昭与宋偓等二人交杯换盏的同时,徐铉府上又出了件不尴不尬的事。徐铉刚走不久,张洎独自一人来到徐铉府上。老仆打开门时,张洎自报家门,并说要找徐大人攀话。老仆连忙拦阻,说道:

  “徐大人不在府上,出去公干了。”

  “不会!”张洎满不在意。“本官是与徐大人约定了的。”

  “真的呀,张大人,我家老爷真的不在家!”

  张洎也不理他,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