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辅导讲稿 >

第5章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辅导讲稿-第5章

小说: 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辅导讲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成物质的力量。选项A、C、D都是唯心主义的错误命题,只要认真审题是很容易排除的。    
    强化习题及参考答案    
    强 化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古代中国把哲学看成是()    
    A. 关于存在的学说           B. 关于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的学说    
    C. 关于人生和伦理的学说     D. 关于人的学说    
    2. 认为物质是所谓“终极的宇宙之砖”的观点是()    
    A. 古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3. 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4. “那些辱骂哲学家骂得最厉害的人恰好成了最蹩脚的哲学家的最蹩脚的庸俗残渣的奴隶”讲的是()    
    A.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B. 每个人都离不开哲学    
    C. 每个人都是自觉的哲学家     D. 每个人都是自发的哲学家    
    5. 在哲学史上鲜明而完整的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A. 黑格尔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D. 恩格斯    
    6. 认为哲学是反思的科学,是事后的思考,把哲学喻为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的哲学家是()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                     D. 恩格斯    
    二、多项选择题    
    1.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表现为()    
    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B. 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C.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D.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具体科学发展的材料    
    2.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3. 中国传统哲学的辉煌成就有()    
    A. 先秦的诸子百家              B. 两汉的经学    
    C. 魏晋的玄学                  D. 宋明的理学    
    4. 在当代,唯心主义形态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 越来越客观唯心主义化         B. 越来越强调上帝的实体性    
    C. 越来越强调上帝创造的奇迹     D. 越来越强调上帝就在我心中    
    5.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有()    
    A. 科学主义                     B. 理性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实证主义    
    6. 强调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把哲学比作人类解放的头脑,把自己的哲学称为迎接人类黎明的“高卢雄鸡”的哲学家是()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                        D. 恩格斯    
    三、分析题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陆九渊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是宇宙。”参见《陆九渊集》    
    王守仁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参见《传习录》    
    材料2    
    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天地之间,有理还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人裹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未有天地之前,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参见《朱文公文集》、《朱子语录》    
    材料3    
    列宁指出,哲学唯心主义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    
    请回答:    
    (1)简析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形式。    
    (2)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形式。    
    (3)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A        4. B       5. D      6. 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CD      3. ABCD     4. D       5. ACD    6. C    
    三、分析题    
    【答案要点】 (1)陆九渊、王守仁认为只有“心”才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而物质世界产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朱熹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一种脱离了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就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    
    (3)列宁深刻地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认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认识(如概念),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