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家庭暴力口述实录:我为什么打老婆 >

第42章

家庭暴力口述实录:我为什么打老婆-第42章

小说: 家庭暴力口述实录:我为什么打老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天赋的机会,不能把天才扼杀在摇篮里。
  我很反对这么早给孩子报班。我承认,这个有我个人的因素在里面。我父母是对孩子管教特别严格的那类家长,始终坚信“勤有功,戏无益”。别家孩子在满大院跳着闹着疯玩的时候,我们家孩子都在做父母规定的课外作业。成年以后,每次跟朋友同学聊到小时候的事时,听他们热热闹闹地说什么爬树、打仗、滚铁环、捉迷藏,下河摸鱼,我只有闭嘴眼红的分。我特别不喜欢别人问我小时候是怎么玩儿的,因为我完全没有玩儿的印象,能想起来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用文艺点的话说,这是我一生的遗憾,真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个无拘无束的、快乐的童年。我希望他长大以后回忆这一段人生的时候,会带着幸福的笑容,而不是像我一样只有一片空白。我不要我的孩子做什么勤奋加汗水的天才,只要他快快活活健健康康地做普通人。
  她坚持要给孩子报班,我坚持不报,免不了又是一场大闹。最后这事不知怎么给双方父母知道了,毫无疑问我落了个没理。在双方父母的调解下,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孩子班要报,但不能太多,免得压力太大,孩子吃不消,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适得其反。最后由老人家做主,给孩子报了个英语,报了个游泳,文体兼备吗,而且也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基础。为什么报游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啊,孩子要是只会念书,万一成了书呆子、病书生怎么行?
  这个结果我和她都不满意。
  我觉得,既然非报班不可,至少要报个孩子喜欢的,兴趣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报孩子喜欢的,孩子也比较容易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她呢,觉得这两个班都太普及,纯粹是孩子正常学习范畴之类的事,根本达不到发掘孩子天赋的目的。不过,经过这件事,我们在一个观点上统一了管孩子,绝不能让老人插手,老人只会和稀泥。
  到孩子6岁,该上小学了。她想送孩子去住宿制的私立学校,接受所谓的精英教育。不过,她没把想法跟我明说。那段时间我工作特别忙,经常出差,她打算瞒着我,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悄悄办了,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先斩后奏。要不是我一次出差提前回来,正撞见她掐着时间叫孩子做不知道她从哪儿弄回来的入学考练习题,还真被她给蒙在鼓里了。
  这么厚一沓卷子啊,我一不在家她就逼着孩子做,错1题就罚10题,孩子哭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了,还得继续往下做。你说她一个做妈的,怎么就怎么狠心?孩子才6岁啊!
  我一看这情形,别提有多心疼,多难受了。我说为什么每次出差临出门,孩子都眼泪汪汪地拽着我衣角不放,那是孩子跟我求救呢。可我不但没发觉,还笑孩子,说他怎么像女孩一样爱撒娇,黏着大人不放,没有男子汉的气概。失败啊……
  我没跟她吵,直接抓起卷子就撕,孩子一下扑上来,抱着我的胳膊,哭着跟我说:“爸爸别撕,我做了好久才做好的,求求你别撕,撕了我还得重新做。”我一听,心里那个酸啊!一把抱住孩子,眼泪都快下来了。一面继续撕一面跟儿子说:“不做了,好孩子,咱再也不做这些混账卷子了!”
  她见我撕卷子,扑上来抢。一面抢还一面说:“你干吗撕啊!我好容易才托人弄到的!不做不做,你说得倒轻巧!儿子考不上没书读你负责啊?”
  我越听越火,一挥手把过来抢卷子的她推倒在沙发上:“考不上就考不上!有什么大不了的!孩子都哭成这样了你还这么逼他。你小时候你妈有这么对待过你没有?没上过私立小学的人多了,别人就不过了?上个小学你就这样,那儿子以后上中学考大学你还不逼死他?”
  从我和她认识到结婚这么多年,我这是头一回对她动手。她愣了一会儿,然后就大哭着冲出了家门。
  我没理她,带着儿子出去吃的饭。晚上,岳父给我来了电话让我过去。当着老人的面,我们平心静气地谈了一次。其实做了这么些年夫妻,我对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也知道,她想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无非是图在那儿就读的学生没一个家庭环境差的。她一直认为,经济条件好的人比经济条件不好的人素质要高,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说白了,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只能和同阶层的孩子往来,否则,肯定会学些在她看来没品位、不入流的东西。而我不赞成孩子去私立小学读书,是因为我觉得她所谓的那些品位什么的比起孩子的德行根本就不值一提。我一个同学的孩子就上的这种学校,结果年纪小小的什么没学到,虚荣心倒是给培养出来了。讲吃讲穿讲牌子,有什么好处?
  由于大家都已经冷静下来,又有老人家在场劝解。后来我们总算达成协议:在孩子正式入学之前,她不会再拿题海去砸孩子。可以不让孩子上私立小学,但我得想办法把孩子联系到实验小学就读。你也知道,实验小学是本市最好的小学,建校时间长,学校条件好能,师资力量雄厚。加上本市四大班子、市直机关、各大局和科研院所的孩子基本都集中在那儿就读,也算符合她的价值观。另外以后我不可以再对她动手。
  这件事过了很久之后我才发觉,整件事根本就是她的策略,从头到尾都是她给我下的套,孩子是她的计划里最关键也有力的武器。她打一开始就是想让孩子去实验小学,但是她担心我不同意,于是用私立小学做假象,让我主动提出实验小学。事情所有的发展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她惟一没有想到的是,我居然动手了。
  唉,难怪古语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又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是一点儿都不错。女人真够厉害,尤其是读了点儿书的女人,实在是精明。
  孩子上了学,我们之间争吵地更加频繁,我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我举个例来说,比如孩子上学放学要不要接送问题。
  我是不主张接送,首先,学校离家不过10分钟,不但近,而且不用过马路;其次,社会治安并不像某些媒体说得那么差,哪儿来那么多的人贩子满大街溜达拐小孩儿啊。再说,与其全靠家长保护孩子,不如教会孩子自己保护自己,家长能一辈子保护孩子吗;第三,孩子也是需要自己的空间的,上学有老师看着,放学有家长管着,最自由的就是上学放学这段时间,对孩子来说一边走一边玩儿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我当年就是这样。上学时间紧张就不说了,放学路上那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虽然时间有限,却完全由自己安排,可以跟同学一块儿走,一边走一边讲聊天故事,可以自己一个人四下里逛,看见感兴趣的就停下来观察,每天都能发现有趣的事,多好啊。
  她对我的理由自然是一一驳斥。第一,距离近,不等于安全,正所谓马路猛于虎,现在的人经济条件好了,买了私车,花钱买驾照在驾校里混几天就当会开车的司机也多了,开着开着就把人行道当车行道;第二,孩子那么小,根本没有反抗能力,怎么保护自己?不当反抗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第三,孩子的确需要自己的空间,但是孩子的自觉性差,没有时间观念,在街上瞎逛会耽误做作业的时间,让孩子不能按时睡觉,搞得孩子睡眠不足,第二天没精神上课,影响学习。而且老师也一再强调孩子放学就应该直接回家,作为家长,有配合学校教育的义务。家长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一味宠孩子不是爱孩子,是害了孩子,对孩子放任自流,是害了孩子一辈子。
  她的话听起来都很有道理,本来嘛,她的工作就是写理论文章,玩文字游戏是她的强项,再没理的事到了她笔下都能变出三分理来。如果不是我,换一个人来,肯定被她牵着鼻子走。就连我也中过她的计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运道差,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单位派我出去学习两个月,等我回来,大势已去,生米早就煮成了熟饭。她还故作大方地跟我说:“你不常说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吗,我可是征求过孩子意见,他同意了的。不信你问问他。”这不是废话吗!她这两个月下来,孩子都养成习惯了,根本就不敢自己一个人走。而且她每天在路上都会给孩子买个冰激凌什么的,孩子能有多少判断力?她抓住了孩子的弱点投其所好,孩子能不被收买吗?
  我越想越是觉得实在是很没有意思。这些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尽管我一再坚持自己的方针,和她作长期不懈的斗争,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取得最终胜利的基本上都是她。虽然我是本着绝不退让的原则,但事实上我是在不停地让步,最终孩子是按照她的那一套在教育。
  我并不是咽不下这口气,非得和她争个输赢。凭良心说,她的很多做法的确是有问题。你说她不相信孩子吧,孩子要是犯了个什么错,她肯定会跟孩子说:“妈妈相信你,你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你是妈妈的孩子,妈妈怎么会不了解你呢?”我要是因为什么事儿批评孩子,她就会责怪我:“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宁愿相信不相干的人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你知道这样对孩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吗?身为父母,就不应该随随便便怀疑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他,父母也应该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我承认,她这话很有道理,可孩子做错事是事实啊,但是她是绝不会承认孩子有错的。纵然是千错万错,都是老师的错,同学的错,社会的错,孩子是绝对没有错!连机器人都还有程序错误的时候呢,一个几岁小孩子从不犯错,那还是人不是?完全不可能吗。
  你要说她相信孩子吧,孩子要是提出自己想干个什么或是说对哪个班没有兴趣,不想去上课,她的说法马上就变为:“你还小,有很多事你现在还不懂,妈妈经历的事情比你多,妈妈知道怎么才做对你将来有利,妈妈都是为你好。”我如果提出反对,说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她就会义正词严地跟我说:“孩子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孩子才多大?能有什么判断力?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他一个孩子能干什么?他能明白理想的和现实有多大差距?他说来说去,其实就是贪玩。什么叫没有兴趣?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就是要监督他,引导他,不能让他养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坏习惯。现在你由着他去,这会儿他是高兴了,可哭的日子在后头呢。到时候,就追悔莫及,悔之晚矣了。”
  在她眼里,对与错都不是绝对的,一件事是不是正确全看她的立场。这么说吧,凡是对她有利、能为她所用的,都是正确的;凡是于她不利、不能为她所用的,都是错误的。她的逻辑是,当孩子和外界有冲突的时候,正确的永远是孩子;当孩子和她有冲突的时候,正确的是永远她。不过,她是不会承认这点的。她的说法是:“我并不是说我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我不过是以我的经验来给点儿意见而已。我并没有把我的观点强加于人,你接不接受由你自己决定。至于孩子,我是尽我所能为他做点事,以后社会竞争越来越大,作为他的母亲,我不希望他被淘汰,我也会尽力使他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