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林氏三兄弟 >

第1章

林氏三兄弟-第1章

小说: 林氏三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的黄冈县,是鄂东地区的大县,县城黄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历代州府的所在地,也是鄂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个地方的经济虽然不怎么繁荣,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北宋文坛巨匠苏东坡在这里播下的文化种子,影响、教育了宋以后的黄冈历代知识分子,使这里兴学成风,人才济济,英杰辈出。    
    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英雄和太平天国军队在鄂东与统治阶级展开的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的事迹,也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有志报国救民的青年、学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离黄州城25公里的白羊山下的林家大、染铺的林氏家族,出现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又名林育容)。    
    为使读者能更多地知道林氏三兄弟的情况,笔者先将他们的出生地及家族作一介绍。    
    白羊山在黄冈县中部,海拔300米。    
    在白羊山南部,坐落着两个村庄:林家大和染铺。两之间,隔着一道冲田,相距只有200米。    
    据林家大一些长者介绍,起初,白羊山下并没有这两个子。两的林氏家族,原住在黄冈县东北部山区的贾庙乡林家山村。到了清初,由于田地太少,加上经常干旱无收,林氏家族第三房和第四房的人难以生存,决定迁出一部分到回龙山的白羊山下落户。    
    第一次只搬了几家,后来又陆续搬了几户,并取名林家。    
    林育英、林育南、林彪是白羊山林氏家族的第八代。    
    林氏家族搬到林家大后,人口发展较快。不到一百年时间,全就达400余人,名也改成林家大。到了清末,林家大住不下,三房的一部分人搬到对面的一块空地上兴家,这几户人家在旁的路边开起了一个大染铺,故称染铺。    
    这样,林氏家族的人分住两。    
    尽管他们分开了,但仍然很团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送礼;农忙时节,也互相帮忙。    
    染铺有稻田90亩,林家大的水田只有56亩,两加起来也只140余亩。那时,每亩稻田只能产200多斤谷,如遇灾年,往往颗粒无收。因此,140余亩稻田很难养活400多人。    
    好在,林氏家族有纺纱、织布的传统,而且技艺在当地还很有名气。    
    他们在种田之余,办起了家庭织布厂,并在武汉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布行,专卖林氏家族生产的棉布。然后,再用卖布的钱买粮食吃。    
    当时,林家大、染铺流传着一首歌谣:    
    千头万绪,    
    一手整理;    
    花样翻新,    
    他人之衣。    
    到了民国初年,林氏家族的生活又发生了困难,其原因是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冲击了国内的市场。西方一些国家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纺织技术,在上海、武汉、九江等地开办了大批纱厂、织布厂。他们的纺织品挤占了中国大、中城市的市场,林氏家族生产的棉布在大、中城市难以卖出,只能降价销往附近的小城镇。因而,收入比过去大为减少。    
    林氏家族的织布业在帝、官、封的挤压下,惨淡经营,苦苦挣扎。    
    当然,织布为生,也使林氏家族的人时常走东奔西、南来北往,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    
    特别是他们在武汉建立了布行后,林氏家族的人知道了外地的许多信息和国家大事。    
    在林氏家族中,以林时朗和他的哥哥最为能干。林时朗住林家大,他的哥哥住染铺。    
    林时朗与他的哥哥在世时,对林家大和染铺的织布、染织业有很大的贡献。他们二人都是办布厂的能手,又会做生意,因而在两都有很高的威信。    
    林时朗哥哥的后代,现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北京等处,一部分仍在本地。    
    林时朗养育子女多人。他的大儿子叫林文卿,很能干,一生以织布为业,曾办过“林精益”、“林振兴”布厂,雇工一度达到200人。由于他是老大,又能说会道,曾当过较长时间的林姓户长,1930年病死。二子林俊卿,长期办布厂,也精明能干,林氏家族生产的棉布主要靠他在武汉销售。他一生多难,常年害病,青年时期又丧妻,1928年在老家病故。三子林协甫,青年时期离家跟随二哥林俊卿去汉口办布行,并办得很有名气,是20世纪20至30年代生意场的高手,1937年在汉口去世。四子林明卿,生于1887年11月16日,幼时在家乡读书,成年跟林时朗学过织布,后又外出谋生多年,做过店员、账房先生,30岁后又回老家办布厂。林时朗的四个儿子中,数他的文化最高,1962年1月在北京病逝。    
    本书记述的林家三兄弟,就是这林氏家族的后代。林育英是林时朗的侄孙,林育南和林彪(林育容)都是林时朗的孙子。林家大和染铺也因为出了这林氏三兄弟,而闻名中外。    
    林氏三兄弟中的林育英,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在堂弟林育南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为了革命事业,他干过很多工作,办学校、当工人、办工厂、领导工运。他很早便成为中共湖南、满洲省委的主要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历尽千难万险,曾用当和尚做掩护,也曾被捕入狱受尽酷刑。林育英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会议,肩负重任返国后,在同张国焘的斗争以及抗日救亡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果不是因伤病早逝,他会有更多的传奇,也一定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毛泽东一生惟一的一次给人抬棺,就是替林育英抬棺,足见他的贡献和影响之大。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节 长大定要当英雄

    1887年2月25日,回龙山染铺农民林焱臣的妻子张氏吃完饭后,肚子突然疼痛起来。这是她怀的第二胎。凭感觉,她知道要分娩了。林焱臣马上将她扶到床上,然后喊亲房叔伯的嫂子、婶娘来帮忙。    
    经过一夜的折磨,孩子出世了,是个男孩。    
    这孩子虽然是第二胎,林焱臣却疼爱有加。那时,鄂东一带农村有“子多是福,儿多势大”的说法,已近30岁的林焱臣又得一子,心中自然高兴。他认为,儿子长大后,就是他事业的好帮手。    
    过了几天,林焱臣给他起了一个“育英”的名字。    
    林育英在同辈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八,故人们习惯称他“八哥”。    
    他长得又白又胖,又喜欢笑,里男女老少都很喜欢逗他,特别是那些年长的人,见小育英长得十分可爱,总爱在他屁股上拍打几下。    
    到了1904年,林育英已有7岁。    
    他的父亲既种田,又做布业,跑过许多地方。他虽然识字很少,因经常外出,见了不少世面,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他常对里的人说:“我一定要把儿子育英送到学校读几年书,再不让他们受我这样的苦。”    
    为鼓励儿子读好书,他还对林育英说:“将来要出人头地,必须读书。人有文化,干什么都行。过些时候,我送你上学,你要听先生的话,把书读好。”    
    那时,林育英还小,听不懂林焱臣的话。父亲讲话时,他只是不断地点头。    
    1904年秋,林焱臣将林育英送到堂侄儿林子和办的私塾读书。    
    林子和比林育英大二十来岁,他在村里办起一所私塾后,附近一带小孩均到他这里读书。他的文化不很高,教书却很负责,尤其是对亲房叔伯的几个弟弟,要求极为严格。    
    林育英初入校时,玩性很大。因而,他的成绩不太好。为这,他在课堂上常挨林子和的打。    
    有一天,林子和在课堂上点他背头一天教的课文,他站起来背了开头几句就背不下来了。林子和二话不说,用教鞭在他头上猛抽,打得他头上、脸上红一块、紫一块。    
    还有一次,他的大字作业未按林子和的要求做完,字又写得歪歪斜斜,林子和罚他跪半天。他在学校又挨打,又挨罚,但毛病总是难改。林子和没有办法,只得将林育英在学校的情况如实告诉了他的父亲。林子和还对林焱臣说:“古人说过,骄儿无孝子,严父育英才。建议你狠狠管教一下育英。”    
    林焱臣很气愤,决定狠狠地教训儿子一顿。    
    有一天,林育英放午学回家,林焱臣突然将门一关,将他拉到自己面前,用竹棍在他的屁股上一阵乱打,而且打一下,问一声,问他听不听老师的话,要不要好好学习。    
    林育英从未见父亲发这么大的火。父亲动了真的,他很害怕,为少挨打,他边哭边央求说:“您不要打我,我听老师的话呀……”    
    从这以后,林育英在堂哥和父亲的两面夹攻下,读书态度渐渐端正。他暗中发誓:今后一定不能为读书挨打,一定要成为子和哥最喜欢的学生。    
    果然,到了1906年,他的学习态度大为转变,成绩也比过去强多了。    
    当时,比他小一岁的堂弟林育南读书又聪明、又勤奋,他除暗暗向林育南学习外,还时常向林育南请教。    
    离学校不远处,有一座小庙,里面只有两个和尚,因香客不多,比较安静,而且昼夜有油灯。林育英觉得那里是学习的好地方,经常抱着书到庙里去读。    
    经过几年的发奋苦读,林育英终有长进,并成为林子和私塾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1907年,林子和对林焱臣说:“你家的育英读书不错,将来有前途,我再教不了他,你把他送到公立小学去读。公立小学老师文化高,到那里去必能学到很多东西。”    
    林焱臣二话没说,马上答应了。    
    当时,在回龙山新庙办公立小学的是科学巨匠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李卓侯系秀才,思想进步,学识渊博,一生热心乡村教育事业,为黄冈培育了不少人才。他原在新庙开设了一个私塾,后又将其改为学堂,并自任堂长。由于他的学堂在鄂东一带很有名气,过了几年,县里将他的学堂改为公立,称“东乡小学”,并任命他为校长。他为人正直,口才甚好,学生很喜欢听他讲课。    
    林育英进入东乡小学后,学习更为刻苦。    
    李卓侯喜欢学习认真、聪明听话的孩子。林育英又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外,课外对林育英教育甚多。    
    由于李卓侯的帮助、指点,林育英比别人多学了许多知识。    
    1912年秋,林育英考入外国人在黄州开办的一所洋学堂——东路模范小学。    
    黄州面临长江,名人和文物古迹甚多,名扬中外的东坡赤壁及东坡书院、安国寺、考棚街、茶村祠等古迹,就在学校附近。林育英从乡间进入黄州古城读书,知识、眼界大开。    
    与他同时在这所小学读书的,还有他的堂弟林育南。    
    这时,林育英已有15岁,既是身体发育阶段,又是渴求知识的时期。在学校里,他除了学好规定的各门功课外,还向同学及校图书室借了不少课外读物,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他看完了书,又将里面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在鄂东打过仗,太平天国军队也曾六次出入黄州,并数次在黄州、回龙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