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是非分不清[于晴] >

第4章

是非分不清[于晴]-第4章

小说: 是非分不清[于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冬故又是一阵错愕。

  他又是摇头又是仰头大笑,笑声令百官面面相觑,不知所从。

  “阮侍郎,你到现在还听不出本官的声音吗?昨晚蒙你相救,让本官保住一条命,我将你惦在心里,你却连声音都认不出我来,这样的阮东潜也想要为民申冤?不如回去当你的鲁少年吧!”

    

  初次对阵,她败得一塌糊涂。

  连向来温和有礼的一郎哥也忍不住微斥她。虽然一郎哥并不是气她愚钝,他是气她不知做虚伪功夫……但她就是恼火愚蠢的自己啊!

  一想到那天的事,她就忍不住撞墙。虽然已经过了好几天,但她还是极为懊悔,懊悔她的才智为什么不生一点?为什么初次对阵,胜负立现?

  她独自一人走出大明门,没有太监讨好她为她雇轿。事实上,她两年来的薪俸实在太少,连住在京师的破屋子都是一郎哥跟怀宁四处寻找才勉强找着的。

  她瞧见怀宁守在大明门外等她,笑着甩去一身懊悔,快步走向他。

  “怀宁,你不必来接我,就这么一段路而已,你该保护一郎哥的。”

  怀宁应了一声,与她并肩走在微暗的天色里。   

  她这个师弟兼二哥,话少得真可怜,与她同等的才智,却有一身的好武功,他曾说过最长的一句话,就是骂她“鲁莽、率直、冲动、不顾后果”。

  她睇向早就高她一个头不止的怀宁。他俩只差两岁,但从十五岁那年起,他就像是被老天赏赐了身高一样,一直抽长抽长,反而她像个矮子一样再也长不高了。

  她还记得她年仅三岁时,手一扯就让亲爹的手臂脱臼,爹跟阮府总管才惊觉她的力气异于常人,迫不得已让她一个小娃儿上山学习控制力道。

  她六岁后返家,从此半年在山上学艺,下半年在阮家读书学字,这个秘密只有爹跟凤春总管知情,人人都认定阮家大小姐足不出户,连她最崇拜的大哥也以为她是个不爱出闺门的小丫头。

  一郎哥是在她返家时买进府的奴仆,成为凤春总管养子的同时,也成了她的伴读。当她跟怀宁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时,一郎哥已经懂得举一反三,跟夫子讨论孔孟之道,要说谁最清楚一郎哥的才智,那非她与怀宁莫属啊。

  两年多前,她决心要买官入朝,是这两个青梅竹马毫不考虑地成为她的支柱,一郎哥为她设下精计,在两年前顶了阮东潜的官位;怀宁则在这两年的风雨里保住了她的性命。

  这两人是她得力的左右手,而她呢……是不是真的蠢了点?好像一无是处啊。

  “怀宁,如果是一郎哥来当官,他一定能让那东方狗官吃个大瘪的。”

  怀宁连看她也没看的,简洁地说:

  “他不适合。”

  她哈哈笑,毫不介意地说:“怀宁,你什么时候也会安慰我了?”连她这么粗率的人听了也知是假话啊。

  拐进东西巷,才走进破旧的小宅子,她就脱下官帽,一头黑发披在肩后,精神奕奕地大声喊道:

  “一郎哥,我们回来了!”

  “大人,黄公公来访,等您等很久了呢。”凤一郎立刻出屋提醒。

  她一愣,瞧见一名太监从她的破屋子里娇贵地走出来。

  她只是小小的户部侍郎,在户部之中负责管理太仓库,目前还没有什么远景而言,可以说是没有靠山、也没有足够的银子充门面,标准的两袖清风,宫里的公公来会有什么好事?与凤一郎暗地交换眼神,凤一郎轻轻摇头,要她随机应变。

  “阮侍郎,您住的地方真难找啊。”黄公公掩鼻道。

  “真是辛苦公公了,这也是没法的事啊,我手头银子不够,也没有朝官愿意提供我住宿。对了,这里的茶水也不挺好,真是委屈公公了。”阮冬故大笑道,瞄到一郎哥不赞同的蹙眉,她立刻收敛起放肆的笑。

  “咱家来这儿不是让你招待的……”黄公公递出怀里被揣暖的玉盒。“阮侍郎,你刚在户部上任没几天,首辅大人命咱家送一份小礼给您,当祝贺你升官,盼你为国家社稷尽心尽力。”

  “狗官送礼……”见到黄公公惊骇到要失魂的表情,她连忙改口:“首辅大人送礼,下官承不起,请公公原物送回吧。”

  凤一郎闻言,眉心更加聚拢。

  “送回?”黄公公失声道:“阮侍郎,这是首辅大人送的礼啊!”

  “我跟他非亲非故的,收这个礼我会心虚,不收。”她摆摆手,要走进小屋子里。

  凤一郎却跨出一步,挡住她的去路,轻咳一声,缓颊道:

  “公公,我家大人不是不收,是怕这份礼太贵重,不敢收。”

  “贵不贵重,咱家也很想知道,首辅大人一向爱送礼,这礼可是跟阮侍郎的前程有关呢。”

  “原来首辅大人送礼是别有用意。公公,您在宫中见多识广,可得多多提点我家大人啊。”凤一郎恭声问道。

  黄公公念在他刚才出面给台阶下,好声好气地说:

  “朝中每逢有新官上任,经首辅大人送过礼的,除了十多年前那不识抬举的前都察巡抚阮卧秋外,其他官员如今多半是身在高职。老人家,你就代你家大人收了,当场打开,让咱家看看是什么吧?”

  “喂喂,什么老人家?他是我义兄,叫凤一郎,今年才二十三,只是发色异于常人而已,公公,如果你真见多识广的话,下回可别再唤错了。”她很不爽地说。

  “大人!”凤一郎微恼喝止,为了弥补她不敬,他赶紧接过玉盒,温声笑道:“公公想看也是无妨。”

  黄公公迟疑了一会儿,终究还是抵不过好奇,点头:

  “阮侍郎、老……凤公子,你俩快打开吧。”

  阮冬故心不甘情不愿地随便打开玉盒。她出生在商家,一摸就知道这玉盒价值不菲,原以为盒内是什么黄金珠宝,不料见到的是一把木头做的普通折扇。她取出扇子,“啪”地一声打开,扇面素白,全无花样,只是洒了几点墨水而已。

  普通的一把扇子嘛,她还当是什么鬼东西!

  “扇子?这是什么意思?”黄公公疑惑道。

  “望公公提点。”凤一郎小心翼翼地注意黄公公的神色。

  黄公公恍若未闻,喃喃自语…

  “这扇子这么普通,没镶珠宝,也不是断扇,只在扇面洒了几点墨……  “这下可好,咱家要怎么跟其他大人报讯?”回过神,他连忙道:“阮侍郎,礼物送到了,以后可不千咱家的事,咱家先告退了。”

  凤一郎知道这公公什么也不知情,只得送他出门上轿。返回屋内后,瞧见她跟怀宁已经大口大口地吃起饭,玉盒早随意丢置在一旁。

  “一郎哥,我饿得前胸贴后背,先吃了!”菜只有二、三盘,她却吃得津津有味,一碗接一碗。

  凤一郎知她力大无穷,连带地胃口也是好得不得了,遂点头说道:“你多吃点吧。”拾起玉盒沉思良久。

  扇子是木头做的,素色扇面洒墨……到底是什么含意?

  “只是扇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哼,那个东方狗贼一定贪了不少钱,才会闲着没事专送人礼。”她吃了三碗白饭,吞了吞口水,看见小饭桶里还有一些,先帮还在费神思量的凤一郎盛上一碗,再为自己盛一碗继续埋头苦干。

  “传说东方非喜怒无常,可以说是只凭喜好做事的一个人,即使他送扇没有含意,但他背后却有许多人在意。”凤一郎沉吟道。

  不答话就会对不起很专心的一郎哥,她只好狼吞虎咽后,装作认真地答道:

  “我不懂。”

  “方才程公公说,他不知道该跟其他大人如何报讯。由此可见其他官员正密切注意东方非对你的态度,倘若东方非有意要拉拢你,那么百官一定争先恐后来巴结你;东方非要是有心除去你……冬故,你在朝中的未来会走得很辛苦。”

  阮冬故闻言,点头说道:

  “你说得有道理。”又想了片刻,不介意地笑。“一郎哥,反正其他人怎么想,我也管不得他们啊,这把扇子见了就讨厌,拿去丢了吧。”

  “不能丢。明天你下班之后,持拜帖去道谢。”

  筷子停顿在半空,她瞠目瞪着他。“我干嘛去谢那个狗贼?”

  “冬故,你跟他闹僵,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

  “我不跟他闹僵,难道真要奉迎巴结他?一郎哥,我今天翻户部册子,光是去年的税收实际只有一百五十万两而已,明明短缺了五十万两,却没有人敢吭声。我们一路上京师,路经晋江,亲眼所见整修工程进度迟缓,上报的费用却多了一倍不止,这些钱全落入东方非那些贪官的口袋里。你竟然要我收下他贪污换来的礼物,跟他低头称谢?”她咬牙切齿,忿然说道:“这个头,我低不下去!”

  相较于她的熊熊火焰,凤一郎反而十分平静。

  “冬故,总有一天你得要学会低头的。”

  “我做官,不是为了要卑躬屈膝,对那些败坏朝纲的狗官低头!”

  “你记不记得,当年你顶替阮东潜小小主簿时,我曾跟你说过什么?”

  她瞪他良久,才忍气道:“小事听你,大事听我!但我不认为这是件小事!”

  “是小事。”

  她目光如炬,秀气的小脸胀到火红,像要烧起来似的,他不以为然,只是温和地与她对视。过了一会儿,她忍气不住,拍桌跳起,大步如风地往外走去。

  走到门口,她又恨恨地绕回来,闷声问道:

  “怀宁,你吃饱了没?”

  怀宁看着自己已经空的小碗,点头。“……算饱。”

  她立刻抱起还有剩饭的小饭桶,头也不回地走出去。

  凤一郎暗叹口气,撩过衣角坐在桌前,将自己的饭分了一半给怀宁后,才开始用起剩饭剩菜来。

  “我们还有多余的钱买回礼吗?”怀宁忽然问。

  “没有。”

  “我在大明门听见守卫提到送礼的事。往年东方送礼,隔日必定回礼更多。”

  “那只是东方非试探的一种把戏而已。”凤一郎微笑:“咱们手头的钱买米就快不够了,不用送礼,东方非要的也不是回礼。”他知道冬故行动力快,但没有想到她快到才进户部几天,已经在翻户部的旧帐了,这绝对不是件好事。

  往年在外地,他可以随时拉缓她的速度,现在她在皇城户部做事,他身无官职,根本进不了大明门,不能随时拉她一把。暗箭难防啊!

  “迟早,她一定得了解真正的为官之道。”凤一郎若有所思道。

  3

  “大家早啊!”

  精神奕奕的叫声又响又亮,不算高的户部小侍郎十足精神地走进户部,让朝房的吏胥以及官员古怪地看她一眼之后,继续做着自己的文书工作。

  “阮侍郎,你每日精神很好啊。”国子监派来的监生不禁开口。在户部的监生没有官职,虽然名为实习,但地位低微,通常只有巴结人的份却没有人来巴结他。

  “是啊,我天天早起练拳,气血通得很,精神当然好,你要有兴趣,下次我教你一套简单的拳,包准你天天做事也不累。”她爽朗地笑,走到柜前抽出册子继续昨天未完的抄写。

  “阮侍郎……你负责太仓库的,现在你不应该在户部啊。”监生好心提一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