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希特勒的末日 作者:[苏联] A·H·希曼斯基 等 >

第18章

希特勒的末日 作者:[苏联] A·H·希曼斯基 等-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击第5 集团军在屈斯特林登陆场的莱钦至戈尔措一线展开。这个集团军以其左翼在布施多夫至戈尔措地段实施主要突击。

  近卫第8 集团军在屈斯特林登陆场戈尔措、波德尔齐希一线(13 公里) 展开。这个集团军以其右翼在戈尔措至萨克森多夫地段实施主要突击。

  第69集团军及第3 集团军的第283 师的展开地段在奥得河东岸和奥得河畔法兰克福以北登陆场即波德尔齐希至奥得河畔法兰克福东北郊一线。这个集团军以其中路部队从登陆场的莱布斯地域实施主要突击。

  第33集团军及第3 集团军的第129 师、第119 和第115 筑垒地域( 部队番号) 与近卫骑兵第2 军的展开地段在奥得河东岸和奥得河畔法兰克福以南登陆场和尼斯河东岸奥得河畔法兰克福东郊至大加斯特罗塞一线。这个集团军以其中路部队从彻奇诺至洛索地段和布里斯科至维瑙泽地段实施主要突击。

  近卫坦克第2 集团军在战役开始前集中在奥得河东岸屈斯特林以北的森林里,它的一个坦克军在屈斯特林登陆场的古布莱恩、基茨地域。

  近卫坦克第1 集团军及坦克第11军集中在奥得河东岸扎普齐希( 扎比策) ,施普德洛( 斯普德洛) 地域,它的一个坦克军在屈斯特林登陆场的曼施诺、赖特韦恩地域。

  第3 集团军是方面军的第2 梯队,集中在特雷博( 特谢布夫) 、波伦齐希( 波伦茨科) 、施特伦贝格( 托日姆) 地域。近卫骑兵第7 军也编入方面军第2 梯队,集中在克洛索( 克洛苏夫) 以南的森林里。  、总之,进攻开始前,这个方面军的基本兵力兵器全集中在主要突击方向上。

  ?0个师( 不含第3 集团军) 展开在172 公里的正面上,其中36个师集中在41公里正面上。平均战役密度2 .5 公里1 个师,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1 .1 公里1 个师。

  这个方面军的突击集团拥有强大坦克兵集团( 见表6)。

  从表6 中可以看出,主要突击方向上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密度最大。

  为了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中各集团军的战役部署只有一个梯队,但突击第3 集团军例外,这个集团军以步兵第7 军为第2 梯队。各集团军战役部署纵深由各军中的各个师的梯次配置构成。

  第1 梯队各个师的当前任务是突破敌军4 .5 —5 公里纵深的防御,即突破两道阵地。那些师的战斗队形通常分2 个梯队,其第1 梯队放2 个团。在其余情况下,各师的战斗队形分3 个梯队。

  战役开始前,乌克兰第1 方面军在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以南大加斯特罗塞至克尔诺390 公里宽的地带内展开。

  这个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在大加斯特罗塞、比克费勒( 莫斯特)48 公里地段上展开。

  这个方面军的辅助突击集团在罗滕堡、彭齐希13公里地段上展开。

  波军第2 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负责扼守比克费勒、罗滕堡30公里的地段。

  第52集团军的5 个师和第21与第59集团军负责扼守彭齐希,克尔诺299 公里的地段。第6 集团军继续封锁被合围的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布雷斯劳集团。

  这个方面军突击集团的第1 梯队包括5 个合成集团军,3 个坦克军、1 个机械化军。

  这个方面军的第2 梯队是第23集团军,它是在战役过程中编入该方面军的。

  第31集团军也是在战役过程中编入该方面军的,其位置在方面军的左翼,但没参加夺取柏林的战斗。

  战役开始前,这个方面军兵力兵器分配如表7 所示。

  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的炮兵也参加了近卫第3 集团军地带内的炮兵进攻,近卫坦克第4 集团军的炮兵参加了近卫第5 集团军进攻地带内的炮兵进攻。

  近卫第3 集团军在尼斯河东岸的大加斯特罗塞、小巴德迈泽尔一线展开。这个集团军以其左翼实施主要突击,在福斯特至小巴德迈泽尔9 公里地段上强渡尼斯河。

  这个集团军的第2 梯队是坦克第25军,预备队是第76军的第389 师。

  第13集团军在尼斯河东岸小巴德迈泽尔至大宰尔兴( 扎尔基—韦尔)10 公里的正面上展开。这个集团军以8 个师的兵力在整个正面上强渡尼斯河,突破敌军防御。

  近卫第5 集团军在尼斯河东岸大宰尔兴至比克费勒一线展开。这个集团军以其右翼在大宰尔兴、穆斯考地段上实施主要突击。  波军第2 集团军在尼斯河东岸比克费勒至奥伯—福韦克( 普伦多奇策) 突角堡…线展开。这个集团军以其左翼实施主要突击,在罗滕堡至奥伯—福韦克突角堡的地段上强渡尼斯河。

  第52集团军在奥伯—福韦克突角堡至约叶尔( 亚伏尔)160公里正面上展开。这个集团军以其右翼实施主要突击,在奥伯—福韦克突角堡、彭齐希5 公里地段上强渡尼斯河。

  为了在战役过程中增加兵力,合成集团军的战役部署通常为两个梯队,步兵军的战斗队形根据情况编1 个梯队或2 个梯队。

  为了发展胜利,指定了2 个坦克集团军和1 个骑兵军。

  战役开始前,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集中在加森( 亚森) ,林德罗德( 利平基) 、贝瑙( 贝尼夫) 地域,即在第13集团军地带内,近卫坦克第4 集团军集中在哈泽尔(扎恩切克),大彼得斯多夫( 佩特鲁夫) 、米尔德瑙( 米洛维策) 地域,即在第13和近卫第5 集团军地带内,近卫骑兵第1 军集中在托门多夫( 托米斯拉夫) 地域,即在波军第2 集团军地带内。

  总之,进攻开始前,这个方面军的进攻作战地带从大加斯特罗塞至彭齐希共89公里,在这个地带集中了65个步兵师中的35个。平均战役密度每6 .6 公里正面1 个师,而在积极进攻地带每2 .5 公里1 个师。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进攻地带在大加斯特罗塞至比克费勒地段,共51公里,在这个地段上集中了26个步兵师,也就是说这里的战役密度达到每2 公里1 个师。

  如果不算近卫第3 集团军右翼的19公里防御地段( 从大加斯特罗塞至福斯特) 和近卫第5 集团军左翼师的5 公里防御地段( 从穆斯考东北3 公里的比尔肯施泰德至比克费勒) ,那么主要突击方面上的战役密度就大大增加了,达到每1。2公里1个师。

  这个方面军不同地段上坦克的密度见表8。

  从表8中可以看出,主要突击方法上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最大密度在近卫第5集团军地带内。乌克兰第土方面军个集团军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比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各集团军的少得多。但乌克兰第1 方面军地带内的敌军防御也比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作战的柏林方向弱得多。

  各方面军所采取的部署符合最高统帅部在战役计划中所确定的意图。

  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的主要集团在其左翼,这就不仅能保障进一步实施机动,以便从北面和西北面迂回柏林,而且能保障向西北方向发展进攻,以切断德国坦克第3 集团军同柏林的联系,把他们歼灭在沿海地带。

  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主要突击集团在中路,距柏林最近。这就保障了粉碎奥得河西岸和柏林接近地的敌军柏林集团的主力,以及希特勒统帅部在战役过程中能调到这个最危险方向上的全部预备队。建立右翼突击集团,这就保障了主要突击集团右翼的作战,并有可能实施机动,以便从北面和西北面包围柏林。左翼突击集团保障了主要突击集团左翼的作战并实施机动,以切断德军第9 集团军主力同柏林的联系。

  乌克兰第1 方面军的主要突击集团在右翼,这就有可能取捷径向柏林挺进,实施主要的合围机动,同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共同合围整个柏林集团。在德累斯顿方向建立一个集团,保障主要集团的左翼,并保障发展进攻,以便最迅速地挺进到易北河。

  各方面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了主要兵力兵器,取得了决定性的对敌优势,这不仅能保障迅速粉碎奥得河… 尼斯河防线上的敌军兵力,而且能保障迅速粉碎敌人在战役过程中能够调来的全部预备队。

  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 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均编入主要突击集团。

  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主要突击集团之后,集中了第2 梯队的各集团军,用于扩大主要集团突击的成果。

  由于最高统帅部用预备队加强了白俄罗斯第2与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各方面军变更了部署,德国法西斯统帅部采取了措施,所以1945年4月中旬在柏林方向上形成了下列双方兵力对比。

  总之,苏军统帅部由于采取了措施,在柏林战略方向上形成了有利的兵力对比。在各方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我军的优势更大。所有这一切均证明,参加柏林战役的方面军首长拥有足够的兵力兵器,能保障胜利完成他们所受领的战斗任务。 
   
第四章 敌军奥得河与尼斯河防线的崩溃
 
  第一节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奥得河防线(1945年4月16日至21日)

  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在发起总攻前两天,即4 月14日和15日实施了战斗侦察,目的在于查明敌军集团的火力配系,确定敌人防御的薄弱环节,迫使敌军统帅部向前沿调动预备队,使其处于4 月16日我军炮兵火力杀伤范围之内。战斗侦察的组织与实施是在方面军首长指定实施主要突击的第47集团军,突击第3 与第5 集团军和近卫第8 集团军的地带内进行的。

  每个集团军的战斗·侦察由第1 梯队各师派出的加强步兵营实施。波军第1 集团军、我第69和第33集团军的战斗侦察由加强连实施。侦察分队的行动得到了强大的炮兵火力支援。

  在战斗侦察过程中,方面军诸部在多数方向上楔入敌人防御地带2 —4 公里,而在某些方向上则达5 公里。战斗侦察的结果,敌人第1 防御地带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火力配系也被打乱。此外,敌人布雷最稠密的地幅被打通了,这就为方面军主力的尔后进攻减少了困难。

  然而,各集团军和该方面军首长及其司令部在判断塞洛高地一线的敌人第2 防御地带问题上,均未作出正确结论。

  敌人统帅部被我军各分队的侦察行动诱入迷途。他们根据苏军在维斯瓦河进攻的经验推测,我军主力将在侦察营战斗行动过程中转入进攻。当这一进攻于4 月士4日、15 日均未开始时,法西斯德军统帅部断定苏军主力的进攻还要推迟数日。 方面军4 月16日的任务是:突破敌人奥得河左岸防御纵深12一18公里,并于日终前挺进到奥得贝格、弗里岑、新哈尔登贝格、皮尔格拉姆地区,即突破了敌人第1 和第2 防御地带。

  莫斯科时间4 月16日5 时( 当地时间3 时——译者注) ,天一片漆黑,在突击第3 和第5 集团军与近卫第8 集团军的正面上以大量的威力强大的炮兵齐射开始了20分钟的炮火准备。在如此短促的炮火准备时间内消耗各种口径的炮弹和迫击炮弹约50万发。压制敌人防御深度为6 ——8 公里,在某些地段上达到10公里。

  在炮火准备时节,空军第16集团军的夜航轰炸机对敌军司令部、炮兵发射阵地、敌人主要防御地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