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色密室 >

第5章

红色密室-第5章

小说: 红色密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所巡官改变口气,温和地劝道,“浦上君,到了这个地步,你还能坚持吗?
你冷静思考自己的立场看看,你的不名誉行为,既已被揭穿,天野教授也已不信
任你,如今你再如何表现保管钥匙的责任,也无任何意义了。因此。。。。。。”

  “假定凶手向我借用钥匙,向我请教暗码,我已受如此重大打击。我对他唯
有气愤,也不会为他保护名誉而保守秘密的。如果我知道凶犯何人,不必你来盘
问,我会自动举发。”

  浦上的话,的确有道理。表情也认真。田所巡官茫然呆立不知所措了。

  8、


  岁末巡更的梆子声,逆向寒风由远而近。侦查本部的一室,仍旧灯火通明。
灯光下相对一张桌子,田所与水源木然呆坐着。其他刑警大都已下班回家。田所
巡官却抱着留守一段日子的觉悟。

  “浦上既然是清白的,凶手便剩下三人中的一人啦。”

  “而且,他们三个人的不在场证明都不明确。”

  “可是,夏没有动机。”

  “对。而尾曲没有使用手术刀的技术。不论他当过多久的解剖房工友,只是
没有实际执过刀,不能说他练习过。”

  “这么一说,路子女士的嫌疑最浓厚了!”

  “可是,她如何能进出密室,无法解释。头痛问题便在此。”

  无论如何困难案件,从没有叫苦过的田所巡官,此次却犹如受到重击般地软
弱起来了。他俩不约而同地叹气,默然呆坐。

  不久,田所注意室温下降,起身走近暖炉加炭,倒两杯茶放在桌面,重新坐
下。“当!”清晨一点的钟声嘎然而响,打破了深夜宁静的侦讯室。

  十二月五日早上,在沙发上假寐的田所,感到疲劳没有消除,身体处处疼痛,
衬衫领口也污秽、起褶。在盥洗室镜子面前,虽仅三天,自己面容却憔悴不堪,
腮边的胡渣,显示出苦闷痕迹。说来此一战还不知何时能结束?胜利将属何方?
委实一点把握都没有。

  打开早报,每一家报纸的标题都是‘侦查陷入苦境’‘破案可能拖延’的悲
观论调,刺戳着田所的心。

  他下定决心,去拜访星影龙三先生,是在案件陷入悬案之色彩愈加浓厚的一
天下午。

  星影氏是一位公司设于丸大厦的贸易商,却具有锐利直觉、优越分析力,能
把推理才能活用于完全不同行的犯罪侦查。他也是不知解决过多少次,即将陷入
迷宫悬案之奇特人士。

  田所巡官敲门,因事先已联络,一位大眼睛女秘书,立即引他进入内室。能
眺望东京火车站月台的这个明亮房间,其布置与其说是办公室,毋宁为居家的客
厅。星影氏悠闲坐在绿色桌子后面迎客。

  “嗨!请坐。”

  星影氏面露笑容,把手中文件交给秘书收拾,请田所入座。窗户对侧墙壁上,
挂着一幅未来派画家卡鲁拉的妇女像。另一边墙上,则挂上另一幅罗素的风景画。
两幅感觉迥异的画,竟然能不失调和,共处一室,便是星影氏艺术眼光之高超处。

  田所清清喉咙,把案情依序说明了一番。依过去经验,田所知道,即使自认
为无关紧要之细微枝节,都能成为星影氏解谜关键。因此,田所巡官的说明,可
说事无巨细。全盘托出。

  说完,田所如诉完病症之患者,抱着期待、恐怖的混合表情,期盼他的回答。

  星影氏挂上爽朗笑容:“田所君,蛮有趣的嘛。我喜欢奇术,因此推理小说
的密室案件读过不少。引发爱伦坡为‘贫民街’的蒙巴尔斯的德拉库尔小姐命案
之记录,我亦托人从巴黎的古书店找来看过。但是一般而言,推理小说的密室案,
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都利用机械式操作关闭门扉。这一点我不大欣赏。而且,大
部分的密室案件之密室状态,都非必然性居多。凶手实际上不需要密室,却刻意
制造成密室案件。说来,不过是作者想出密室谜团,欲拿出来夸耀,而把它写成
密室案件罢了。这一点,我认为十分可笑。话说回来,我只听到你说明,谜团已
解开泰半了。不,密室之谜,已完全解开了。”

  田所哑然望着若无其事说着话的星影氏。

  “您说谜题已解开,是指凶手如何出入密室之方法?或者凶手之名?。。。。。。”

  “两者都是。”星影氏简短地断言道,悠然地抽烟斗。

  “没有共犯吧?”

  “没有。单独便能做案。只要明白进出方法,凶犯之名,自然便能明白。”

  “进出方法?究竟从哪进出?门是关闭的。此外与外部有联系之处,只有天
花板的换气孔、下水管、自来水管、瓦斯管而已。不可能是下水管吧?”

  “不是。”

  “瓦斯管?”

  “不是。”

  “那么是通气孔?”

  剩下的孔道,便只有天花板的通气孔了。但是二十公分见方的孔道,凶手既
无法进入,更无法搬入尸体。

  果然,星影氏大大摇头道:

  “不是,凶犯又不是侏儒,也不是猴子或蛇。他是五官发育正常的成人;因
此,绝对不可能由天花板进入。何况想到下水管,更是愚不可及。进出口在别
处。”

  田所巡官侧侧头,露出不解的表情。两扇房门都上锁,窗户双重,中间还有
一层铁窗。再加上通气孔被否定,那么不是没有通道了吗?但是,星影氏却言之
凿凿地认定凶手进入解剖房,又走出。难怪,田所会说这是谬论。

  “虽说是反驳您,但这么一来就没有进出之处了。。。。。。。”

  当田所说时,水源刑警由秘书带领,边擦汗边走进来。他向熟识的星影氏做
个注目礼,便坐到田所的身边:

  “听说您在这儿,便急忙赶过来了。有一件事想向您报告。”

  “什么事?”

  “有关尾曲的事情。”

  水源刑警,仍然气喘如牛地说:

  “我听到他在战争中驻守过菲律宾。于是去找当时同一排的前上等兵和前中
士班长,打听他军队里的事情。”

  “恩。”

  水源欲报告什么,田所一时亦弄不清楚。

  “据说尾曲在部队一直属于野战炊事班,担任屠杀牲畜工作。战争结束时,
他的剥皮、剁肉、刮骨技术,进步到不输专业屠夫的程度。”

  “什么?”巡观不知不觉提高了声调。

  从没想过,那个工友竟有如此技术。那么,将香月惠美杀死分尸的人,尾曲
的可能性便可成立。

  “可是他无钥匙。怎么能进出解剖房?这一点如何处理?”

  “有关进出解剖房的事,星影先生现在就要告诉我们。你也好好恭听。”

  “我也很愿意洗耳恭听。”水源刑警改正坐姿郑重地说。

  “你们两位,似乎一开始便陷入凶手所设的圈套,迷失了侦查方向。”

  “。。。。。。”

  “例如,要是浦上为凶手,他为何把尸体搬入解剖房,加以分尸?因为钥匙
持有者只他一人,嫌疑当然会落他身上。只想到这一点,应可明白他并非凶犯。”

  被这么一点,的确如此。

  “欲明白案件真相,需避开凶犯所设圈套,重新审视案件才可。谜团应不难
解开。这么说还找不到谜题吗?”星影氏露出戏谑笑容,轮流观看两人说道。


  9、


  “田所君,你想过这一点没有?”

  “哪一点?”

  “譬如,凶犯为何不把解剖台上的全部纸包,放入记录桌下橱柜里?”

  “。。。。。。”

  “或者,从反面想亦可。”

  “从反面去想。。。。。。。”

  “也就是说,为何只放身体和左手掌。”

  “我是认为,他正在处理的途中,突发事故,不得不中途放弃逃逸。”

  星影氏立刻抓住话柄,质问过来:

  “稍等。刚才你说凶手为‘他’是否有显示凶手为男性证据?”

  “没有。”巡官赶忙否定道。

  “凶犯可能是女性呀。那么你们调查过,突发事故为何事?是否夜间巡逻人
的脚步声,或者其他紧急因素?”

  “调查过了,但无法确定。”

  “还有,凶犯为何把尸体切成那么小块?假定是企图把那些包包拿到邮局寄
送。身体的那一大包,如果能通过邮局窗口,比身体重量、体积都小的脚部,手
臂部分,又何必切成那么小块。又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去切断与包装?”

  的确非常有道理。

  “还有。凶手进入第一、第二道门的事不提他。但是,匆忙逃逸之际,还把
第一、第二道门上好锁才逃,又何故?不是很不合理吗?”

  “。。。。。。”

  星影氏说得十分清楚,巡官静静倾听。

  “若是这些疑问,能提出完整解答。密室之谜,便能毫无疑点地解开了。”

  “您既然已明白凶手是谁,和犯行方法,就请不要让我们干着急,告诉我们
吧。”

  星影氏听到此话,掀起唇角,露出怜悯、藐视或两者都可解释的表情说:

  “凶手在包尸体中途,放弃不做了。看到此情况,你们将做如何推想是很自
然的事。凶手的目的就在此。”

  “嗬?”

  “凶手一开始便没有把尸体全部包装起来的打算。”

  巡官有如坠入五里雾中眨了眨眼,“我,搞不清楚。”

  “也就是说,凶手的意图为,让你们认为凶手企图把尸体分尸,寄往某地。
其实,凶手根本就没有寄送尸体的打算。”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看法,田所、水源都感到更莫名其妙了。

  巡官把刚点上的香烟,抛入烟灰缸,不由挺起上半身问道:“那么,为何又
包起来呢?”

  “答案非常简单,凶犯为了要使人相信,尸体是在解剖房打包的缘故。”

  “什么?!”

  “为了要假装在解剖房分尸之故呀,为了把侦查导入错误方向之故呀。”

  “那么,凶犯没有进入解剖房?”

  “我并没有这么说。凶手是光明正大‘进出’的。”

  “不懂,完全不懂。请您具体说好不好。”

  “哈,哈。。。。。。还不明白吗?”星影氏爽朗地笑着,一句一句明确地说:
“凶手是利用天花板的通气孔的。”

  “通气孔?”

  “不错。为了此事不被发觉,故意在门闩涂油,假装由那里进入,涂油的门
闩便是障眼法之一。凶手到处布置了此种障眼法的呀。”

  “请稍等。进出通气孔,不是和您刚才的说法有矛盾?我听您说,凶犯并非
由通气孔走脱。”

  “冷静一点。没有必要由通气孔走出。凶手不在室内。”

  真是答非所问。

  “这也和刚才的回答不同。您说凶手光明正大地由正门进出。”

  “你再冷静听我说。第一、你们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认定尸体在解剖
房分尸,是错误之源。分尸地点,可能在引诱死者去的那间地下室。由杀害时间
与分尸时间有间隔判断。凶手在上午把死者引诱至地下室加以杀害。然后利用中
午休息时间再来慢慢分尸。然后,等到夜晚,三度来到地下室,将某些肢体用油
纸包装,有些部分则没有包装,把它搬到解剖房屋顶,由通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